第43章 地窖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不出,平时沉默寡言的许有德,以前还是个手艺人。
不过,在这种穷乡僻攘的地方,能把大儿子送出去念书当秀才,当城里人,当家家主应该也有过人之处的。
要不然,许家的日子能在许家村算是较好的,有饱饭吃的人家?
“那就太好了,那我可以多熬一些枇杷膏,卖不掉也不怕坏了。”
许张氏也是务实派的人物,“尽管熬,我现在就把你爹和你二哥他们从田里叫回来,挖地窖。”
……
到了傍晚的时候,许娇娇又熬了一锅的枇杷膏。
许老四他们又挑回来两满筐子的枇杷果子,元氏做了晚饭,罗氏三丫她们还在剥果肉。
吃过枇杷膏的罗氏对枇杷果子是一点看不上眼了,没有许张氏的监督,让她偷吃,她都不吃了。
眼睛就直往厨房里瞟,抽空就过去看看锅里的枇杷汁熬得怎么样了。
许有德早年就有挖地窖的想法,以前许张氏不让挖,现在许张氏让她挖,人都是有脾气的,说让挖他就挖啊!
再说了,田里的活计还要干呢,就不太乐意。
结果,许张氏舀了一勺子枇杷膏给许有德吃了。
许有德是多年老烟枪了,肺部一直有问题,经常咳嗽,这一舀子枇杷膏下去,只觉得肺部一清凉,不一样的轻松舒适感。
然后,二话不说,就带老二去挖地窖了。
……
许娇娇只熬了两锅的枇杷膏,一是熬多了,怕卖不掉,毕竟定价很高。
二是买来的糖都用得差不多了。
之后的那些,她就都做了枇杷露。
枇杷露简单一点,不用熬那么久,那么浓郁,就把白色的悬浮杂质都去净了就行了,处于清亮的清汤状态就关火不熬了。
然后,装桶,置入冰凉的水井当中。
一家人都跟着忙活到很晚。
平时不吃晚饭,大的小的,天一黑就上炕休息了,今天吃了晚饭,剥果肉的剥果肉,挖地窖的挖地窖,熬枇杷露的熬枇杷露,整个老许家都是挑灯夜战,热火朝天。
随着最后一桶枇杷露的出锅,装桶,冰井之后,在许张氏的指挥之下,大家才都停工休息了。
停工休息前,许娇娇拿出小半桶的枇杷露来,给所有人都喝了一大碗冰镇解渴的枇杷露,人人都觉得好喝。
一天的忙碌与疲惫,都在这一碗冰镇枇杷露里消失了。
许张氏心疼得直喊败家,又架不住老闺女的一片好心,只能骂骂咧咧一番揭过了。
到了第二天。
天刚刚亮,许张氏就催促大家伙儿起床了。
让许老二赶早就去里正家里借了一辆老牛车,今天的东西多,指望靠拎的,怕是拎不下。
卖相极好的野枇杷果子两大篮子,摆在了牛车的前面。
中间装着用筐子装好的几十筒枇杷膏,这是全车最贵的压轴货了。
牛车尾部装着几个大木桶的枇杷露,刚从井里捞上来的,一股清凉的寒气。
这么一装,牛车上剩下的位置就不多了。
许娇娇第一回去市集做这么大的生意,许张氏不放心,肯定是要跟着的,就上了牛车占一个位置,剩下一个位置自然就是许娇娇的。
许老四非要去帮老妹儿卖东西,他一个成年男人,就让他赶牛车。
剩下的就带了二郎,二丫,还有三丫三个大的,在牛车后面跟着跑车。
几个小的虽说眼巴巴的都想去早集逛逛,但都没有带,许张氏让他们吃过早饭,就去山里继续摘果子去。
省得好果子都被别人家摘光了。
……
有牛车助力,小半时辰都不要,就到了早集。
她们早,有同村卖果子的人比她们还早,都摆好一排子的果子了。
比许娇娇她们带去的果子多多了。
许张氏一眼扫过去,是哪几家,她心里都有个谱儿了。
许成菊家,许雪花家,还有几个本家,还有几个邻村的,都是乡里乡亲,平时熟识的。
她们占得位置,就是许娇娇昨天摆过摊的位置。
许娇娇也不和她们摆一块儿,让牛车停了停,搬下一桶枇杷露以及几筒子枇杷膏,半篮子果子之后,就让许张氏与二郎三丫在这里卖。
然后,剩下的大部分东西都没有搬下来,直接让许老四把马车给赶离开了。
她们今天的目标不是小镇上的早集,她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县城。
小镇上的人流量太低了,消费不了枇杷膏这么贵的东西。
五文钱一斤的果子,销量都不大,何况今天有那么多人竞争?
昨天晚上商议借牛车的时候,许娇娇就跟许张氏说好了。
让许张氏负责镇上的销售,许娇娇带着牛车去县城撞撞运气。
去县城就是太远,光算来去,就要在路上耽误大半天的功夫,坐牛车去的话,都要走两个时辰左右。
许张氏不放心,许老四拍胸脯保证,毫发无伤的带老妹儿去,再毫发无伤的带老妹儿回来。
少一根头发,唯他是问。
真不济,啥也卖不掉,许老大还在县城里住呢,中午去打个秋风,吃顿饭再回家,也不是个事儿。
就这样,牛车轻减,二丫也能坐上车了,不用在后面跑了。
一路朝县城出发。
把许娇娇的屁股都颠肿了的时候,终于到了县城里面。
这县叫沙洲县,有一条大河经过沙洲县,船迫运输往来交通还算发达,明明地理位置挺好的,但是地方很贫脊,又经常发大水,要是灾年到了,洪水一来,县城就被淹,县城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一直发展不成大都城。
不过,平时国泰民安的时候,县城里还是人口紧密热闹的。
进入县城,许老四经常来,熟门熟路,驾着牛车找到了集市。
已经快要正午了,早集肯定是赶不上了,但是人流量仍旧比镇上多得多。
许娇娇把牛车停靠在一处树荫之下,还用事先准备好的粗布,在头上拉成了一块棚子,遮太阳。
再开始一一摆东西。
东西也不多,看得见的果子就两篮子。
最显眼的是几个大木桶,还有看起来包装很严密的一批竹筒子。
看不出,平时沉默寡言的许有德,以前还是个手艺人。
不过,在这种穷乡僻攘的地方,能把大儿子送出去念书当秀才,当城里人,当家家主应该也有过人之处的。
要不然,许家的日子能在许家村算是较好的,有饱饭吃的人家?
“那就太好了,那我可以多熬一些枇杷膏,卖不掉也不怕坏了。”
许张氏也是务实派的人物,“尽管熬,我现在就把你爹和你二哥他们从田里叫回来,挖地窖。”
……
到了傍晚的时候,许娇娇又熬了一锅的枇杷膏。
许老四他们又挑回来两满筐子的枇杷果子,元氏做了晚饭,罗氏三丫她们还在剥果肉。
吃过枇杷膏的罗氏对枇杷果子是一点看不上眼了,没有许张氏的监督,让她偷吃,她都不吃了。
眼睛就直往厨房里瞟,抽空就过去看看锅里的枇杷汁熬得怎么样了。
许有德早年就有挖地窖的想法,以前许张氏不让挖,现在许张氏让她挖,人都是有脾气的,说让挖他就挖啊!
再说了,田里的活计还要干呢,就不太乐意。
结果,许张氏舀了一勺子枇杷膏给许有德吃了。
许有德是多年老烟枪了,肺部一直有问题,经常咳嗽,这一舀子枇杷膏下去,只觉得肺部一清凉,不一样的轻松舒适感。
然后,二话不说,就带老二去挖地窖了。
……
许娇娇只熬了两锅的枇杷膏,一是熬多了,怕卖不掉,毕竟定价很高。
二是买来的糖都用得差不多了。
之后的那些,她就都做了枇杷露。
枇杷露简单一点,不用熬那么久,那么浓郁,就把白色的悬浮杂质都去净了就行了,处于清亮的清汤状态就关火不熬了。
然后,装桶,置入冰凉的水井当中。
一家人都跟着忙活到很晚。
平时不吃晚饭,大的小的,天一黑就上炕休息了,今天吃了晚饭,剥果肉的剥果肉,挖地窖的挖地窖,熬枇杷露的熬枇杷露,整个老许家都是挑灯夜战,热火朝天。
随着最后一桶枇杷露的出锅,装桶,冰井之后,在许张氏的指挥之下,大家才都停工休息了。
停工休息前,许娇娇拿出小半桶的枇杷露来,给所有人都喝了一大碗冰镇解渴的枇杷露,人人都觉得好喝。
一天的忙碌与疲惫,都在这一碗冰镇枇杷露里消失了。
许张氏心疼得直喊败家,又架不住老闺女的一片好心,只能骂骂咧咧一番揭过了。
到了第二天。
天刚刚亮,许张氏就催促大家伙儿起床了。
让许老二赶早就去里正家里借了一辆老牛车,今天的东西多,指望靠拎的,怕是拎不下。
卖相极好的野枇杷果子两大篮子,摆在了牛车的前面。
中间装着用筐子装好的几十筒枇杷膏,这是全车最贵的压轴货了。
牛车尾部装着几个大木桶的枇杷露,刚从井里捞上来的,一股清凉的寒气。
这么一装,牛车上剩下的位置就不多了。
许娇娇第一回去市集做这么大的生意,许张氏不放心,肯定是要跟着的,就上了牛车占一个位置,剩下一个位置自然就是许娇娇的。
许老四非要去帮老妹儿卖东西,他一个成年男人,就让他赶牛车。
剩下的就带了二郎,二丫,还有三丫三个大的,在牛车后面跟着跑车。
几个小的虽说眼巴巴的都想去早集逛逛,但都没有带,许张氏让他们吃过早饭,就去山里继续摘果子去。
省得好果子都被别人家摘光了。
……
有牛车助力,小半时辰都不要,就到了早集。
她们早,有同村卖果子的人比她们还早,都摆好一排子的果子了。
比许娇娇她们带去的果子多多了。
许张氏一眼扫过去,是哪几家,她心里都有个谱儿了。
许成菊家,许雪花家,还有几个本家,还有几个邻村的,都是乡里乡亲,平时熟识的。
她们占得位置,就是许娇娇昨天摆过摊的位置。
许娇娇也不和她们摆一块儿,让牛车停了停,搬下一桶枇杷露以及几筒子枇杷膏,半篮子果子之后,就让许张氏与二郎三丫在这里卖。
然后,剩下的大部分东西都没有搬下来,直接让许老四把马车给赶离开了。
她们今天的目标不是小镇上的早集,她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县城。
小镇上的人流量太低了,消费不了枇杷膏这么贵的东西。
五文钱一斤的果子,销量都不大,何况今天有那么多人竞争?
昨天晚上商议借牛车的时候,许娇娇就跟许张氏说好了。
让许张氏负责镇上的销售,许娇娇带着牛车去县城撞撞运气。
去县城就是太远,光算来去,就要在路上耽误大半天的功夫,坐牛车去的话,都要走两个时辰左右。
许张氏不放心,许老四拍胸脯保证,毫发无伤的带老妹儿去,再毫发无伤的带老妹儿回来。
少一根头发,唯他是问。
真不济,啥也卖不掉,许老大还在县城里住呢,中午去打个秋风,吃顿饭再回家,也不是个事儿。
就这样,牛车轻减,二丫也能坐上车了,不用在后面跑了。
一路朝县城出发。
把许娇娇的屁股都颠肿了的时候,终于到了县城里面。
这县叫沙洲县,有一条大河经过沙洲县,船迫运输往来交通还算发达,明明地理位置挺好的,但是地方很贫脊,又经常发大水,要是灾年到了,洪水一来,县城就被淹,县城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一直发展不成大都城。
不过,平时国泰民安的时候,县城里还是人口紧密热闹的。
进入县城,许老四经常来,熟门熟路,驾着牛车找到了集市。
已经快要正午了,早集肯定是赶不上了,但是人流量仍旧比镇上多得多。
许娇娇把牛车停靠在一处树荫之下,还用事先准备好的粗布,在头上拉成了一块棚子,遮太阳。
再开始一一摆东西。
东西也不多,看得见的果子就两篮子。
最显眼的是几个大木桶,还有看起来包装很严密的一批竹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