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莲台对禅(一)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智达浑身似乎被灵光包裹着,显得无比圣洁,开口缓缓说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李运接道:“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两人似乎是在吟唱,却对接得天衣无缝,随着谒语的传出,只见此处缓缓升起一轮小太阳,阳光照射下,河山壮丽,彩霞满天,莲台在光辉下熠熠闪烁,所有人都似乎沐浴在一片禅道仙境之中,心境无比祥和…
智达神色一动,稍一沉吟,说道:“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李运接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如此对禅,既象问答,又象是解题,两人所指均是大千世界,宇宙轮常,在他们吟对之时,似有大道之音随之隐隐响起,旁听之人均觉振聋发聩,似乎在一瞬间猛醒过来一般,有如醍醐灌顶,整个人的状态都比原先提升了许多,再看向莲台对禅的两位,脸上不禁都泛起无比景仰之色,更加全神贯注地倾听…
智达微微点头,又道:“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李运接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两人语出法随,在这片禅境当中,似乎演绎着无数人间劫争,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劫争之丰富和惨烈让众人看得瞠目结舌,无法尽览,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无边的禅境当中,甚至差一点就要成为其中的主角之一。
好在这些人均是大能,在这样的法力下还能把持住自己,连忙收紧心神,紧紧护住脑域,只让耳朵可以倾听…
智达身上灵光微展,问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李运略一思索,接道:“无生无死,无我无他,一切生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对禅可以说是极为经典的禅道问题,许多禅道高人一生都沉浸在这样的问题当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只能是抱恨而寂。
然而,这样的高难问题对上李运,却被他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其中蕴含的禅境简直可以让人研究一辈子都很难完全领会。
智达神色微震,身上灵光爆闪,沉默好一会,又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智达的问题让人悲哀,因为生命从你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不断地走向死亡,一天过去,寿命就少去一天,如果没有甚么乐趣的话,那简直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上。
许多人一听智达之言,心中就泛起无限哀伤,感觉人生苦短,乐趣太少,情绪不免也低沉下来。
不过,李运自然不会受其影响,接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他的回答是让人绝对震惊的,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就是人不要过多去想人生长短,天道的运转自有其规,何必纠缠不休?看开了,倒不如破罐子破摔,你就好好过,以灭为乐吧,天道要灭你的时候,你就算再如何纠缠都没有用,但是…这世间什么事情都是有但是的,寂灭之后呢?也许你是彻底灭了,也许你却是涅槃重生,得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也未定。
其实,这个看法更象是对修真之人冲击涅槃境的最好注释,一个人若是没有勇气毁掉自己,重塑肉身,又怎么可能浴火重生呢?!
在场许多凤族精英的修为都在凤王以上,他们对李运的话体会得更为深刻,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凤凰涅槃,在毁灭和重生的过程中经历过九死一生,才最终成为一名高贵的凤王,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些人看向李运,从心底里就觉得李运简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对禅在继续,智达的状态不断提升,说道:“人降世间,何历痛苦?”
其意是指人来到这世上,为什么要经历万般苦痛?
要知道,几乎没有谁是大笑着来到这世上的,而是哇哇坠地,这意味着从其出生开始,又有一个人来世上吃苦了。
这样的问题也是许多人思考的大题目,同样,也是无数禅道高人所无法确切解答的,众人一听,马上看向李运,看他这次又如何应对。
李运神色不变,接道:“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故历世间诸般痛苦…”
“这…”
众人不禁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按李运的说法,人生分为人心和人身,到底是人心主宰人生,还是人身主宰人生,他的观点当然是人心,心在故人在,心不在,人就会经历万般痛苦而伤痕累累。
所以,修心比修身更为重要,心为主,身为辅,心动身随,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避开丛生荆棘,避开各种艰难险阻,越走越远,直到大道的彼端!
“哇!”
所有人都为李运的回答而喝彩,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就连禅境似乎都为之振奋,在空中演绎出一条光明大道,有如洁白的光带一般绕行着,绕行着…
智达看着空中光带,发了一会呆,又道:“人于世间,何沉爱欲?”
这个问题与前一个相对,同样是人生大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可以说,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
当然,禅道之人所要的就是具体答案,许多人甚至为此苦苦追求一生…
李运答道:“人乃天地之灵,天地有大爱而不语,天地有爱,人亦有爱。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爱欲之人,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他的意思是指每个人都有爱欲,此乃天性使然。
爱欲让人迷醉,但是,沉湎于爱欲之人也是很危险的,就象一个人拿着一支火烛,却逆风而行,如此一来,火苗就不免会烧到自己的手,而这个后果,却只有自己去承担了。
爱可以使人生,爱也可以使人死,所以,无论爱与被爱,沉沦在爱河之中的人都需要小心翼翼,珍惜彼此,否则,祸不远矣…
禅境之中此时也剧烈动荡,演绎出人世间无数的爱恋故事,有的可以甜蜜一生,有的却在开始之后,或中途就出了问题,各种各样的情杀、情悲、情离…简直应接不暇,让人触目惊心!
而在这些故事中,能够最终实现完美爱恋的故事是如此之少,以致于让人对爱欲之河泛起深深的敬畏!
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心头狂震,情到深处,有的已忍不住流下凤泪…
智达深深地沉默了好一会,身上灵光更甚,又大声道:“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
这是禅道狮吼,智达此时必须借助这种禅道之力,才能让自己摆脱掉那条爱欲之河给他带来的深深恐惧,恢复心神。
可见,李运的禅道之力已经凌驾在他之上,让他险些就沉沦在自己提出的问题当中而无法自拔!
李运心中暗笑,回道:“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这个问题考验的是人之本性,在前宇宙,就有许多关于人之本性的争论,有的认为人之本性为恶,有的认为人之本性为善,有的则认为是介乎这两者之间,总之,他们都能列出无数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刚出生的小孩就懂得利用哭声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获得自己所需,而不管此时的父母是疲劳还是穷困,这似乎就是性本恶的证明。
又比如,很多小孩都会通过说谎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或摆脱父母师长的责难,而这一举动肯定不是别人教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小孩天性纯良,乖巧可爱,但总的来说,这样的小孩数量是少之又少,所以,许多人是倾向于人性本恶的观点。
但这一观点又与人们的良好期望相左,受到众人的反对是肯定的。
不过,李运却甚是巧妙地避开这个争议性极强的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从本性的重要程度来说,只要本性清净,就不畏生灭,自给自足,不会动摇,而在这基础上,自然可以衍生出无穷的可能性来…
智达一听,脸色微变,颇有震惊之色,不停地转动着禅珠,稍顷,身上道光更浓,显然已经开始发动自身的禅道道力,开口道:“一切众生,皆俱禅祖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是禅道的经典谒语,指的是每个人都有潜质成为禅祖那样的人物,但是,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成就这样的伟业。
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妄想,太过执着,从禅道来看,就是着相了,太纠缠于相,反而不能从中解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
智达浑身似乎被灵光包裹着,显得无比圣洁,开口缓缓说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李运接道:“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两人似乎是在吟唱,却对接得天衣无缝,随着谒语的传出,只见此处缓缓升起一轮小太阳,阳光照射下,河山壮丽,彩霞满天,莲台在光辉下熠熠闪烁,所有人都似乎沐浴在一片禅道仙境之中,心境无比祥和…
智达神色一动,稍一沉吟,说道:“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李运接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如此对禅,既象问答,又象是解题,两人所指均是大千世界,宇宙轮常,在他们吟对之时,似有大道之音随之隐隐响起,旁听之人均觉振聋发聩,似乎在一瞬间猛醒过来一般,有如醍醐灌顶,整个人的状态都比原先提升了许多,再看向莲台对禅的两位,脸上不禁都泛起无比景仰之色,更加全神贯注地倾听…
智达微微点头,又道:“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李运接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两人语出法随,在这片禅境当中,似乎演绎着无数人间劫争,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劫争之丰富和惨烈让众人看得瞠目结舌,无法尽览,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无边的禅境当中,甚至差一点就要成为其中的主角之一。
好在这些人均是大能,在这样的法力下还能把持住自己,连忙收紧心神,紧紧护住脑域,只让耳朵可以倾听…
智达身上灵光微展,问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李运略一思索,接道:“无生无死,无我无他,一切生死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对禅可以说是极为经典的禅道问题,许多禅道高人一生都沉浸在这样的问题当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只能是抱恨而寂。
然而,这样的高难问题对上李运,却被他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其中蕴含的禅境简直可以让人研究一辈子都很难完全领会。
智达神色微震,身上灵光爆闪,沉默好一会,又道:“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智达的问题让人悲哀,因为生命从你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不断地走向死亡,一天过去,寿命就少去一天,如果没有甚么乐趣的话,那简直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上。
许多人一听智达之言,心中就泛起无限哀伤,感觉人生苦短,乐趣太少,情绪不免也低沉下来。
不过,李运自然不会受其影响,接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他的回答是让人绝对震惊的,从通俗的角度来说,就是人不要过多去想人生长短,天道的运转自有其规,何必纠缠不休?看开了,倒不如破罐子破摔,你就好好过,以灭为乐吧,天道要灭你的时候,你就算再如何纠缠都没有用,但是…这世间什么事情都是有但是的,寂灭之后呢?也许你是彻底灭了,也许你却是涅槃重生,得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也未定。
其实,这个看法更象是对修真之人冲击涅槃境的最好注释,一个人若是没有勇气毁掉自己,重塑肉身,又怎么可能浴火重生呢?!
在场许多凤族精英的修为都在凤王以上,他们对李运的话体会得更为深刻,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凤凰涅槃,在毁灭和重生的过程中经历过九死一生,才最终成为一名高贵的凤王,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些人看向李运,从心底里就觉得李运简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对禅在继续,智达的状态不断提升,说道:“人降世间,何历痛苦?”
其意是指人来到这世上,为什么要经历万般苦痛?
要知道,几乎没有谁是大笑着来到这世上的,而是哇哇坠地,这意味着从其出生开始,又有一个人来世上吃苦了。
这样的问题也是许多人思考的大题目,同样,也是无数禅道高人所无法确切解答的,众人一听,马上看向李运,看他这次又如何应对。
李运神色不变,接道:“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故历世间诸般痛苦…”
“这…”
众人不禁陷入深深地思考当中,按李运的说法,人生分为人心和人身,到底是人心主宰人生,还是人身主宰人生,他的观点当然是人心,心在故人在,心不在,人就会经历万般痛苦而伤痕累累。
所以,修心比修身更为重要,心为主,身为辅,心动身随,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避开丛生荆棘,避开各种艰难险阻,越走越远,直到大道的彼端!
“哇!”
所有人都为李运的回答而喝彩,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就连禅境似乎都为之振奋,在空中演绎出一条光明大道,有如洁白的光带一般绕行着,绕行着…
智达看着空中光带,发了一会呆,又道:“人于世间,何沉爱欲?”
这个问题与前一个相对,同样是人生大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可以说,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
当然,禅道之人所要的就是具体答案,许多人甚至为此苦苦追求一生…
李运答道:“人乃天地之灵,天地有大爱而不语,天地有爱,人亦有爱。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爱欲之人,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他的意思是指每个人都有爱欲,此乃天性使然。
爱欲让人迷醉,但是,沉湎于爱欲之人也是很危险的,就象一个人拿着一支火烛,却逆风而行,如此一来,火苗就不免会烧到自己的手,而这个后果,却只有自己去承担了。
爱可以使人生,爱也可以使人死,所以,无论爱与被爱,沉沦在爱河之中的人都需要小心翼翼,珍惜彼此,否则,祸不远矣…
禅境之中此时也剧烈动荡,演绎出人世间无数的爱恋故事,有的可以甜蜜一生,有的却在开始之后,或中途就出了问题,各种各样的情杀、情悲、情离…简直应接不暇,让人触目惊心!
而在这些故事中,能够最终实现完美爱恋的故事是如此之少,以致于让人对爱欲之河泛起深深的敬畏!
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心头狂震,情到深处,有的已忍不住流下凤泪…
智达深深地沉默了好一会,身上灵光更甚,又大声道:“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何期自性?!”
这是禅道狮吼,智达此时必须借助这种禅道之力,才能让自己摆脱掉那条爱欲之河给他带来的深深恐惧,恢复心神。
可见,李运的禅道之力已经凌驾在他之上,让他险些就沉沦在自己提出的问题当中而无法自拔!
李运心中暗笑,回道:“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这个问题考验的是人之本性,在前宇宙,就有许多关于人之本性的争论,有的认为人之本性为恶,有的认为人之本性为善,有的则认为是介乎这两者之间,总之,他们都能列出无数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刚出生的小孩就懂得利用哭声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获得自己所需,而不管此时的父母是疲劳还是穷困,这似乎就是性本恶的证明。
又比如,很多小孩都会通过说谎来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好处或摆脱父母师长的责难,而这一举动肯定不是别人教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一种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小孩天性纯良,乖巧可爱,但总的来说,这样的小孩数量是少之又少,所以,许多人是倾向于人性本恶的观点。
但这一观点又与人们的良好期望相左,受到众人的反对是肯定的。
不过,李运却甚是巧妙地避开这个争议性极强的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从本性的重要程度来说,只要本性清净,就不畏生灭,自给自足,不会动摇,而在这基础上,自然可以衍生出无穷的可能性来…
智达一听,脸色微变,颇有震惊之色,不停地转动着禅珠,稍顷,身上道光更浓,显然已经开始发动自身的禅道道力,开口道:“一切众生,皆俱禅祖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是禅道的经典谒语,指的是每个人都有潜质成为禅祖那样的人物,但是,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成就这样的伟业。
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过妄想,太过执着,从禅道来看,就是着相了,太纠缠于相,反而不能从中解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