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泰山书院开学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司马俱投降了。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之计,需要对人心有一个充足把握。
陈暮知道自己手段确实卑鄙,利用司马俱的困境,毁人家粮草,逼人家投降,实非仁义之士的所为。
但这个结果难道不好吗?
四万多青壮劳动力无一伤亡,官军也无一伤亡。
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和平解决战事。
至少陈暮还会给予他们大量的田地,让他们摆脱贼寇的身份,让他们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可以娶妻生子,可以为父母养老送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剿灭。
虽然以后这些人可能都得打工种田,再也没有人权可言。
但在封建社会讲人权,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哪怕刘备谈仁义之道,也不是说给予治下百姓自由自在的权力,只是他会把百姓当人,不像其他军阀把百姓当狗而已。
所以相比于三国另外两个毒士,李儒纵火烧洛阳,贾诩冷眼静观长安变,死的人不计其数,陈暮觉得自己善良得跟天使没什么区别。
高苑城回到朝廷治下,原本逃离的百姓,也陆陆续续迁回家乡,司马俱的人马被打散,分了田地,种地去了。
城外二十多万亩田,刘备军毁了一万亩,但还有另外十多万亩可以抢救一下,不能浪费。
于是陆康的乐安军驻守着城池,包括刘备军在内,都加入到了排水的工作中。
去过乡下看过田间土地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古代开始,汉民族的田垄规划十分合理,田地两侧一般会挖深渠,就是用来排水用。
五万人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通渠放水的工作,忙碌了整整两天,最后总算是保住了一大半田地。
在收服了司马俱后,陈暮将善后事宜交给刘备陆康处理,自己跑回了齐国。
泰山书院,五月初。
书院外青石板铺在竹林小道上,一曲山泉从门前流淌而过,花草散发着扑鼻的清香,蝴蝶飞舞,野蜂嗡嗡作响,竹林外的草地上停满了马车。
“哇,这里风景不错呀。”
“少郎,慢一点,不要跑那么快。”
“父亲,我们到了吗?”
“到了,这里就是泰山书院。”
“我能见到郑公吗?”
“听说郑公在泰山学宫讲学,有时候也会来泰山书院给你们授课,下次他老人家的时候,你可以去请教他。”
“阿福,以后我们是不是要住在这里了?”
“是的,不过书院里不许仆人入住,奴会住在城外,随时过来服侍郎君。”
“叔父,我不想来这里读书,我想待在从祖身边。”
“阿议,听话,乐安离齐国也不远,想回去看父亲,我们以后可以随时回去。”
仆人将马车里的行李取下来,四至十二岁的少年们下车,好奇地打量着未来他们可能要住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
陈暮作为泰山书院的院长,站在竹林入口外,笑吟吟地看着不远处的孩子们。
不知道这些人,哪个是诸葛亮,哪个是陆逊,哪个是陈群。
书院里的杂役纷纷上去帮忙,引着众人进去。
“刺史。”
崔琰带着自己的弟弟崔林,路过陈暮的身边,恭敬行了一礼,又对崔林道:“这是青州刺史,也是泰山书院的陈院长。”
“见过院长。”
11岁的崔林已经是个小大人模样,只是神情木讷,一板一眼地行礼。
陈暮在心里觉得这孩子没有灵气,不过一想到崔琰也是这性格,便也释然,点头道:“嗯,进了书院,好好读书。”
“唯。”
崔林恭敬应是。
崔琰今年二十五岁,原本历史上,应该要到190年也就是他29岁的时候才会与朋友公孙方一样拜郑玄为师。
但现在听说郑玄开学宫广邀天下学子来齐国读书,又听说除了泰山学宫以外,还有泰山书院,由青州名士管宁教导,招12岁以下学生。
于是早就对郑玄慕名的崔琰就带着堂弟崔林,从清河郡出发,欣然来到了齐国。
清河郡就在平原国旁边,离齐国不远,只有200多公里距离。
除了崔琰兄弟以外,还有诸葛亮兄弟,陆逊叔侄,陈群兄弟,以及青州徐州兖州冀州四地一些名门弟子。
古代交通不便,即便是大儒讲学,除非刚好有士人游学在此地,否则很难会得到消息特意过来。
因此来的也都是青州旁边三州的人,而且都是离得不远,也就一二百公里范围内。
能来这么多人当然不是看在陈暮的面子上。
人们冲的是郑玄的声望。
郑玄海内闻名,昭然天下,可谓当时第一大儒。
就连鲁国的孔家都派遣子孙过来,可知郑玄的名气有多响亮。
因为在宣称当中,从泰山书院受业之后,就立即可以进入泰山学宫读书,这对于那些需要对子女教育的官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诸葛亮兄弟由他们的父亲泰山郡丞诸葛珪送来,诸葛亮今年六岁,他的兄长诸葛瑾十三岁。
陈暮看到一位面容俊朗的中年男子,拉着一个粉雕玉琢,面如冠玉的孩子,身后还跟着一位面目严肃,外表老成的少年向他缓缓走来。
“陈刺史,吾是泰山郡丞诸葛珪。”
诸葛珪向他敬礼。
陈暮好奇地看了眼那个孩子,回礼道:“原来是诸葛郡丞。”
郡丞是六百石,跟刺史的官职大小一样,是一个郡的二把手,谈不上高官,但也不算低,属于中等官员。
“这是我的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
诸葛珪一一介绍,向陈暮拜谢道:“还得多谢刺史,向郑公引荐,不然我子何德何能,可以入泰山学宫。”
诸葛瑾已经十三岁了,泰山书院不收。
而泰山学宫的入学门槛可不低,毕竟如今青州还算稳定,郑玄的名望在外,他开学宫收徒,附近几州的达官贵人争先恐后要把族中子弟送来。
在这些达官贵人当中,诸葛珪的官位甚至都排不上号,按道理来说,肯定没法托关系把诸葛瑾送去泰山学宫。
但由于陈暮推荐,让诸葛瑾顺利入学,所以诸葛珪对他很感激。
陈暮笑道:“令郎天资聪颖,聪明好学,若没有名师教授,委实可惜了些。我也是爱惜他们的才学,不忍沧海遗珠,请进吧。”
“谢刺史。”
诸葛珪当然不知道陈暮说的是实话,还以为说的是场面客套话,一边心怀感激,一边送诸葛亮进去,他待会还得送诸葛瑾进泰山学宫。
拜别了诸葛珪父子三人,那边陆逊叔侄也过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陆逊还不叫陆逊,叫陆议。由于从小跟着自己的从祖陆康长大,所以陆议人就在乐安,他是和自己的叔叔陆儁一起入学,一个进泰山书院,一个去泰山学宫。
陆儁今年二十岁,是陆康的长子,见到比自己还小一岁的陈暮已经是刺史,心中虽然羡慕,但保持着良好的家教,行礼道:“陈刺史,家父乐安太守。”
“原来是陆太守的子侄。”
陈暮点点头:“陆太守上月帮助我清剿了黄巾贼司马俱,功劳不菲,我将上奏朝廷为他表功。”
“多谢刺史。”
陆儁带着懵懂无知,才只有四岁的陆议在书院杂役的带领下,进了竹林。
接下来就是陈群兄弟。
这可是个大阵仗,陈氏兄弟的父辈有四人,老大陈纪,老二陈政,老三陈洽,老四陈谌。
四人都有儿子,分别为10岁的陈群、9岁的陈懋、7岁的陈绍以及6岁的陈忠。
除了陈群以外,另外三个在历史里没有名气,可能没有出仕。
但他们现在也确实跟着陈群一起来读书。
原因在于陈家父辈之中,老二陈政和老四陈谌早夭,所以他们的儿子都由老大陈纪抚养。
听到泰山书院招生的消息,陈纪的弟弟陈洽也把自己的儿子带了过来,如此兄弟四人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但愿他们四个家伙不要抱团在学校欺负别的同学。
陈暮心想。
“刺史,我是颍川陈洽。”
陈洽带着四兄弟过来,向陈暮拱手。
陈暮也回礼道:“是平原陈国相的家人吗?”
“正是。”
“请进。”
陈暮抬手示意。
陈家人进去后,又接二连三来了其他送学生的人。
听说泰山书院不仅有名士管宁教授,大儒郑玄也偶尔可能会来授课,家中有十二岁以下,四岁以上的适龄学生,都想把人送来。
仅仅第一批学生,就多达三十多人,在后世虽然跟一个普通小学一个班差不多,但在如今,已经是人满为患。
要知道,目前最大的两所学校,鸿都门学和太学,学生人数也不过一千多人。
而郑玄名望在外,在北海高密那么偏僻角落教书的时候,门下的学生也是一千多人,可见现在的教育事业并不发达。
要不是郑玄的名气,一般人想收一个徒弟都难。
学生与家长们都陆陆续续进入了书院,仆役们带着他们去了后院,后院中有雇佣的老婢子照料,分了寝室,年纪小的四人一室,年纪大一点的两人一室。
等带来的行礼都放下,安置妥当之后,众人又被请进中央厅堂,这里摆放了数十张桌案,是以后上课的地方。
见众人都坐好,陈暮走入厅堂,坐在主位上,微笑地看着下面乌泱泱的学生和家长们,笑着说道:“教育一事为国家之根本,如今青州还算安定,百废待兴,正是发展教育的好时机。”
“我为青州刺史,让一地文风渐浓,是我责无旁贷之事。如今我建泰山学宫,邀请郑君开门授业,便是为了天下学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我打算四到八岁分一班,八到十二岁分一班,二者教授的课程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以六艺七略十二卷为纲领,意在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
校长式讲话持续了十多分钟,主要是讲给家长们听,毕竟家长带学生来读书,除了看在郑玄的面子上,同样也很关心在这里自己的子女是不是真的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这样的讲话很有必要,而且光说也不行,还得拿出实际的东西出来。陈暮说完之后,大手一挥道:“发书。”
一本本教科书被抬了上来,厚厚一叠,堆砌在厅堂之中,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家长们人手一本,随意翻阅一眼,顿时惊呼连连。
“这是用纸张缝制起来的书籍,比竹简轻便太多了,我手上这本《孝经》,居然只有薄薄数页。”
“我一直在找的完整的《夹氏传》在这里居然有。”
“不止,《连山易》和《归藏易》也有,还有弘农杨氏典藏的欧阳《尚书》,淮南袁氏典藏的孟氏《易经》,连《古论》《鲁论》和《齐论》都有。”
“《诗书》四家,《春秋》五经,《周易》十三卷,昊天上帝,没想到青州藏书竟然如此丰富,而且书籍还如此轻便,早知道我就不去太学抄录石经了,花了我数年时间都没有抄完。”
“陈刺史,请问这些书籍还有多余的吗?我想带几本回去。”
“对,我也想带几本,花多少钱都愿意。”
家长们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自己手里的书籍居然如此齐全,而且承载这些知识的课本居然如此轻便,比之竹简好上十倍,百倍,乃至万倍不止。
要知道,这里面任何一本书,拿回去都立马可以作为一个家族兴盛的根基。
比如弘农杨氏治欧阳《尚书》,淮南袁氏治孟氏《易经》。
更遑论这里集齐了当时候大部分的经典名着。
这些纸张哪里是纸,简直是知识,是智慧,是财富,是地位的象征。
无怪乎所有家长都一副见到鬼一样的表情。
陈暮心中暗笑。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在竹简当道的汉朝,知识的承载本来就非常困难。
如果这些知识用的是竹简,那么要多少根竹子呢?
这里汇聚的只是目前流行的主要经典名着,而汉朝所有书籍,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陈暮肯定没法收集全,所以在这里的只有一小部分。
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也有约两百多万字,按照司马迁写《史记》,52万字用了50多公斤竹简来算,需要花费200多公斤的竹简。
而如果用书籍?
叠在一起,大概也就五十公分不到。
因为现在一本书,少得像《孝经》不过1000多字,薄薄几页。多的像《左式春秋》,字。
汇聚成书本,一页两面能写数百上千字,可远比竹简方便得多。
这就是在彰显泰山书院的实力。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郑玄答应出山,来泰山学宫授业的最大原因。
有了这些课本,他就能教授更多的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陈暮朗声道:“诸位,这些书本都是以后要给学生上课用的,肯定是不能带出去,不过以后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书带走,这一点诸位请放心。”
“也对,这些书籍如此贵重,怎么可能随意让人带走。刺史,是我孟浪了。”
“可惜啊,如此珍宝,却不能立即带回家给我父亲看看。”
“没事,再过两年等我阿弟结业,便能带回去了。”
“这倒也是。”
家长们点点头,他们以为这些书籍无比贵重,所以陈暮没答应他们带走也是应该的事情。
但却想不到,书籍其实不贵重,贵重的是里面承载的东西。
这些书籍,可都是他费尽心机弄来的。
一部分是找汉灵帝从鸿都门学这个大图书馆里借来的书,另外一部分则是郑玄厚着脸皮找老朋友借来的。
然后让工匠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一本本印出来。
有些人觉得活字印刷术没什么鸟用,因为排版很麻烦。但实际上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
活字印刷的好处是灵活多变,只需要排版就行,不需要重复雕刻多套模版。
汉朝的书籍已经不算少,光六艺七略十二卷就有百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把工匠累死也没法在这两个月内完成。
所以雕版印刷适合的是以后搞天下教育的时候,每本书都刻一个模版。
而活字印刷术则适合现在搞小众教育的时候,能快速把所有书籍都印刷出来,不用那么大的工作量。
这些书籍一掏出来,立马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纷纷称赞泰山书院厚实的底蕴。
要知道如今很多世家的藏书甚至没有这里的一半,先不说青州名士管宁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光这些书本摆在这里,就是最大的明证。
家长们看到这些书,一个个也放心下来,原本是冲着郑玄的名气,现在这种心思就淡了许多,真心觉得泰山书院确实有资本。
如此一来,至少陈暮也不用担心以后给学生教着教着,由于某位官员调任,学生就得离开。
因为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哪怕自己离开青徐兖冀这四地,也要把子女留在这里继续读书。
司马俱投降了。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之计,需要对人心有一个充足把握。
陈暮知道自己手段确实卑鄙,利用司马俱的困境,毁人家粮草,逼人家投降,实非仁义之士的所为。
但这个结果难道不好吗?
四万多青壮劳动力无一伤亡,官军也无一伤亡。
不费一兵一卒之力,和平解决战事。
至少陈暮还会给予他们大量的田地,让他们摆脱贼寇的身份,让他们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可以娶妻生子,可以为父母养老送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剿灭。
虽然以后这些人可能都得打工种田,再也没有人权可言。
但在封建社会讲人权,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哪怕刘备谈仁义之道,也不是说给予治下百姓自由自在的权力,只是他会把百姓当人,不像其他军阀把百姓当狗而已。
所以相比于三国另外两个毒士,李儒纵火烧洛阳,贾诩冷眼静观长安变,死的人不计其数,陈暮觉得自己善良得跟天使没什么区别。
高苑城回到朝廷治下,原本逃离的百姓,也陆陆续续迁回家乡,司马俱的人马被打散,分了田地,种地去了。
城外二十多万亩田,刘备军毁了一万亩,但还有另外十多万亩可以抢救一下,不能浪费。
于是陆康的乐安军驻守着城池,包括刘备军在内,都加入到了排水的工作中。
去过乡下看过田间土地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古代开始,汉民族的田垄规划十分合理,田地两侧一般会挖深渠,就是用来排水用。
五万人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通渠放水的工作,忙碌了整整两天,最后总算是保住了一大半田地。
在收服了司马俱后,陈暮将善后事宜交给刘备陆康处理,自己跑回了齐国。
泰山书院,五月初。
书院外青石板铺在竹林小道上,一曲山泉从门前流淌而过,花草散发着扑鼻的清香,蝴蝶飞舞,野蜂嗡嗡作响,竹林外的草地上停满了马车。
“哇,这里风景不错呀。”
“少郎,慢一点,不要跑那么快。”
“父亲,我们到了吗?”
“到了,这里就是泰山书院。”
“我能见到郑公吗?”
“听说郑公在泰山学宫讲学,有时候也会来泰山书院给你们授课,下次他老人家的时候,你可以去请教他。”
“阿福,以后我们是不是要住在这里了?”
“是的,不过书院里不许仆人入住,奴会住在城外,随时过来服侍郎君。”
“叔父,我不想来这里读书,我想待在从祖身边。”
“阿议,听话,乐安离齐国也不远,想回去看父亲,我们以后可以随时回去。”
仆人将马车里的行李取下来,四至十二岁的少年们下车,好奇地打量着未来他们可能要住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
陈暮作为泰山书院的院长,站在竹林入口外,笑吟吟地看着不远处的孩子们。
不知道这些人,哪个是诸葛亮,哪个是陆逊,哪个是陈群。
书院里的杂役纷纷上去帮忙,引着众人进去。
“刺史。”
崔琰带着自己的弟弟崔林,路过陈暮的身边,恭敬行了一礼,又对崔林道:“这是青州刺史,也是泰山书院的陈院长。”
“见过院长。”
11岁的崔林已经是个小大人模样,只是神情木讷,一板一眼地行礼。
陈暮在心里觉得这孩子没有灵气,不过一想到崔琰也是这性格,便也释然,点头道:“嗯,进了书院,好好读书。”
“唯。”
崔林恭敬应是。
崔琰今年二十五岁,原本历史上,应该要到190年也就是他29岁的时候才会与朋友公孙方一样拜郑玄为师。
但现在听说郑玄开学宫广邀天下学子来齐国读书,又听说除了泰山学宫以外,还有泰山书院,由青州名士管宁教导,招12岁以下学生。
于是早就对郑玄慕名的崔琰就带着堂弟崔林,从清河郡出发,欣然来到了齐国。
清河郡就在平原国旁边,离齐国不远,只有200多公里距离。
除了崔琰兄弟以外,还有诸葛亮兄弟,陆逊叔侄,陈群兄弟,以及青州徐州兖州冀州四地一些名门弟子。
古代交通不便,即便是大儒讲学,除非刚好有士人游学在此地,否则很难会得到消息特意过来。
因此来的也都是青州旁边三州的人,而且都是离得不远,也就一二百公里范围内。
能来这么多人当然不是看在陈暮的面子上。
人们冲的是郑玄的声望。
郑玄海内闻名,昭然天下,可谓当时第一大儒。
就连鲁国的孔家都派遣子孙过来,可知郑玄的名气有多响亮。
因为在宣称当中,从泰山书院受业之后,就立即可以进入泰山学宫读书,这对于那些需要对子女教育的官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诸葛亮兄弟由他们的父亲泰山郡丞诸葛珪送来,诸葛亮今年六岁,他的兄长诸葛瑾十三岁。
陈暮看到一位面容俊朗的中年男子,拉着一个粉雕玉琢,面如冠玉的孩子,身后还跟着一位面目严肃,外表老成的少年向他缓缓走来。
“陈刺史,吾是泰山郡丞诸葛珪。”
诸葛珪向他敬礼。
陈暮好奇地看了眼那个孩子,回礼道:“原来是诸葛郡丞。”
郡丞是六百石,跟刺史的官职大小一样,是一个郡的二把手,谈不上高官,但也不算低,属于中等官员。
“这是我的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
诸葛珪一一介绍,向陈暮拜谢道:“还得多谢刺史,向郑公引荐,不然我子何德何能,可以入泰山学宫。”
诸葛瑾已经十三岁了,泰山书院不收。
而泰山学宫的入学门槛可不低,毕竟如今青州还算稳定,郑玄的名望在外,他开学宫收徒,附近几州的达官贵人争先恐后要把族中子弟送来。
在这些达官贵人当中,诸葛珪的官位甚至都排不上号,按道理来说,肯定没法托关系把诸葛瑾送去泰山学宫。
但由于陈暮推荐,让诸葛瑾顺利入学,所以诸葛珪对他很感激。
陈暮笑道:“令郎天资聪颖,聪明好学,若没有名师教授,委实可惜了些。我也是爱惜他们的才学,不忍沧海遗珠,请进吧。”
“谢刺史。”
诸葛珪当然不知道陈暮说的是实话,还以为说的是场面客套话,一边心怀感激,一边送诸葛亮进去,他待会还得送诸葛瑾进泰山学宫。
拜别了诸葛珪父子三人,那边陆逊叔侄也过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陆逊还不叫陆逊,叫陆议。由于从小跟着自己的从祖陆康长大,所以陆议人就在乐安,他是和自己的叔叔陆儁一起入学,一个进泰山书院,一个去泰山学宫。
陆儁今年二十岁,是陆康的长子,见到比自己还小一岁的陈暮已经是刺史,心中虽然羡慕,但保持着良好的家教,行礼道:“陈刺史,家父乐安太守。”
“原来是陆太守的子侄。”
陈暮点点头:“陆太守上月帮助我清剿了黄巾贼司马俱,功劳不菲,我将上奏朝廷为他表功。”
“多谢刺史。”
陆儁带着懵懂无知,才只有四岁的陆议在书院杂役的带领下,进了竹林。
接下来就是陈群兄弟。
这可是个大阵仗,陈氏兄弟的父辈有四人,老大陈纪,老二陈政,老三陈洽,老四陈谌。
四人都有儿子,分别为10岁的陈群、9岁的陈懋、7岁的陈绍以及6岁的陈忠。
除了陈群以外,另外三个在历史里没有名气,可能没有出仕。
但他们现在也确实跟着陈群一起来读书。
原因在于陈家父辈之中,老二陈政和老四陈谌早夭,所以他们的儿子都由老大陈纪抚养。
听到泰山书院招生的消息,陈纪的弟弟陈洽也把自己的儿子带了过来,如此兄弟四人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
但愿他们四个家伙不要抱团在学校欺负别的同学。
陈暮心想。
“刺史,我是颍川陈洽。”
陈洽带着四兄弟过来,向陈暮拱手。
陈暮也回礼道:“是平原陈国相的家人吗?”
“正是。”
“请进。”
陈暮抬手示意。
陈家人进去后,又接二连三来了其他送学生的人。
听说泰山书院不仅有名士管宁教授,大儒郑玄也偶尔可能会来授课,家中有十二岁以下,四岁以上的适龄学生,都想把人送来。
仅仅第一批学生,就多达三十多人,在后世虽然跟一个普通小学一个班差不多,但在如今,已经是人满为患。
要知道,目前最大的两所学校,鸿都门学和太学,学生人数也不过一千多人。
而郑玄名望在外,在北海高密那么偏僻角落教书的时候,门下的学生也是一千多人,可见现在的教育事业并不发达。
要不是郑玄的名气,一般人想收一个徒弟都难。
学生与家长们都陆陆续续进入了书院,仆役们带着他们去了后院,后院中有雇佣的老婢子照料,分了寝室,年纪小的四人一室,年纪大一点的两人一室。
等带来的行礼都放下,安置妥当之后,众人又被请进中央厅堂,这里摆放了数十张桌案,是以后上课的地方。
见众人都坐好,陈暮走入厅堂,坐在主位上,微笑地看着下面乌泱泱的学生和家长们,笑着说道:“教育一事为国家之根本,如今青州还算安定,百废待兴,正是发展教育的好时机。”
“我为青州刺史,让一地文风渐浓,是我责无旁贷之事。如今我建泰山学宫,邀请郑君开门授业,便是为了天下学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我打算四到八岁分一班,八到十二岁分一班,二者教授的课程不同,学习方式也不同,以六艺七略十二卷为纲领,意在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
校长式讲话持续了十多分钟,主要是讲给家长们听,毕竟家长带学生来读书,除了看在郑玄的面子上,同样也很关心在这里自己的子女是不是真的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这样的讲话很有必要,而且光说也不行,还得拿出实际的东西出来。陈暮说完之后,大手一挥道:“发书。”
一本本教科书被抬了上来,厚厚一叠,堆砌在厅堂之中,给予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家长们人手一本,随意翻阅一眼,顿时惊呼连连。
“这是用纸张缝制起来的书籍,比竹简轻便太多了,我手上这本《孝经》,居然只有薄薄数页。”
“我一直在找的完整的《夹氏传》在这里居然有。”
“不止,《连山易》和《归藏易》也有,还有弘农杨氏典藏的欧阳《尚书》,淮南袁氏典藏的孟氏《易经》,连《古论》《鲁论》和《齐论》都有。”
“《诗书》四家,《春秋》五经,《周易》十三卷,昊天上帝,没想到青州藏书竟然如此丰富,而且书籍还如此轻便,早知道我就不去太学抄录石经了,花了我数年时间都没有抄完。”
“陈刺史,请问这些书籍还有多余的吗?我想带几本回去。”
“对,我也想带几本,花多少钱都愿意。”
家长们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自己手里的书籍居然如此齐全,而且承载这些知识的课本居然如此轻便,比之竹简好上十倍,百倍,乃至万倍不止。
要知道,这里面任何一本书,拿回去都立马可以作为一个家族兴盛的根基。
比如弘农杨氏治欧阳《尚书》,淮南袁氏治孟氏《易经》。
更遑论这里集齐了当时候大部分的经典名着。
这些纸张哪里是纸,简直是知识,是智慧,是财富,是地位的象征。
无怪乎所有家长都一副见到鬼一样的表情。
陈暮心中暗笑。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在竹简当道的汉朝,知识的承载本来就非常困难。
如果这些知识用的是竹简,那么要多少根竹子呢?
这里汇聚的只是目前流行的主要经典名着,而汉朝所有书籍,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陈暮肯定没法收集全,所以在这里的只有一小部分。
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也有约两百多万字,按照司马迁写《史记》,52万字用了50多公斤竹简来算,需要花费200多公斤的竹简。
而如果用书籍?
叠在一起,大概也就五十公分不到。
因为现在一本书,少得像《孝经》不过1000多字,薄薄几页。多的像《左式春秋》,字。
汇聚成书本,一页两面能写数百上千字,可远比竹简方便得多。
这就是在彰显泰山书院的实力。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郑玄答应出山,来泰山学宫授业的最大原因。
有了这些课本,他就能教授更多的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陈暮朗声道:“诸位,这些书本都是以后要给学生上课用的,肯定是不能带出去,不过以后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书带走,这一点诸位请放心。”
“也对,这些书籍如此贵重,怎么可能随意让人带走。刺史,是我孟浪了。”
“可惜啊,如此珍宝,却不能立即带回家给我父亲看看。”
“没事,再过两年等我阿弟结业,便能带回去了。”
“这倒也是。”
家长们点点头,他们以为这些书籍无比贵重,所以陈暮没答应他们带走也是应该的事情。
但却想不到,书籍其实不贵重,贵重的是里面承载的东西。
这些书籍,可都是他费尽心机弄来的。
一部分是找汉灵帝从鸿都门学这个大图书馆里借来的书,另外一部分则是郑玄厚着脸皮找老朋友借来的。
然后让工匠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一本本印出来。
有些人觉得活字印刷术没什么鸟用,因为排版很麻烦。但实际上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
活字印刷的好处是灵活多变,只需要排版就行,不需要重复雕刻多套模版。
汉朝的书籍已经不算少,光六艺七略十二卷就有百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把工匠累死也没法在这两个月内完成。
所以雕版印刷适合的是以后搞天下教育的时候,每本书都刻一个模版。
而活字印刷术则适合现在搞小众教育的时候,能快速把所有书籍都印刷出来,不用那么大的工作量。
这些书籍一掏出来,立马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纷纷称赞泰山书院厚实的底蕴。
要知道如今很多世家的藏书甚至没有这里的一半,先不说青州名士管宁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光这些书本摆在这里,就是最大的明证。
家长们看到这些书,一个个也放心下来,原本是冲着郑玄的名气,现在这种心思就淡了许多,真心觉得泰山书院确实有资本。
如此一来,至少陈暮也不用担心以后给学生教着教着,由于某位官员调任,学生就得离开。
因为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哪怕自己离开青徐兖冀这四地,也要把子女留在这里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