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踪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徐荣看到漳林几里外,河水北岸的车辙印记时,才不得不佩服陈暮的计谋有多高深。
回顾一下之前追击到现在,他发现陈暮的计策,可谓步步阴险,处处惊心。
先对比敌我机动性,陈暮是一千重骑,加上三千辎重辅兵。
那么他的行军速度,其实跟正常步兵的行军速度没有区别,刨除掉吃饭的时间,每日行军大概在40多公里。
这是古代行军的正常速度。
不要觉得慢。
虽然我军历史上,有25小时一边打仗一边行军120公里,几乎是每小时5公里神速运动的传奇事迹。
但一来我军的铁脚板和意志力就不多说,堪称历史之最。
二来那是不带大量辎重,轻装简行,一路急着要去支援另外一支我军才达到的效果。
而古代则不一样,道路、辎重、军队的意志力,都能影响行军速度。
如我军第一次突破围剿时的湘江战役,因为携带大量辎重,照样行军速度奇慢。
所以不管是在史书记载,还是现实当中,我军那25小时行军240里的传奇经历,那都是奇迹,很难复制。
正常情况下,陈暮这个行军速度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后世的行军速度划分,属于常行军的速度,为时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
反观徐荣的步兵,急行军的情况下,他做到了10小时跑了60多公里,差不多在以每小时6公里的时速行进。
按照行军速度划分,可以归类于急行军。
而在急行军之上,还有强行军。
强行军为日行50公里以上,一昼夜连续行军12小时以上。
我军25小时走120公里,就属于强行军。
除此之外,古代也有很多强行军的例子,如曹操追刘备,虎豹骑一昼夜三百余里。
苏定方克西域,领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同样是一昼夜强行进军三百里。
还有李愬雪夜入蔡州,顶着鹅毛大雪一昼夜走了130余里,都是强行军范畴。
因此徐荣的行军速度,其实要比陈暮快。
这是因为他带的是南军,南军是汉孝康帝招募的精锐士兵,必须体力的青壮才能入伍,且他们一路上不用担心补给问题,所以全部轻装简行的缘故。
当然。
也就这一次急行军,之前徐荣从洛阳追赶的时候,由于不知道陈暮的具体位置,所以他是以常行军速度前进,保持军队体力,以便随时改变方向。
但除此之外,华雄有两千轻骑,速度就比步兵快了近一倍。
所以正常来说,陈暮在邯郸与武安之间的区域被华雄追上,那么当他跑到湡水的时候,肯定是要被徐荣追上。
到时候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就是两千轻骑加五千步兵打一千重骑兵,徐荣胜算不小。
而且徐荣也没傻到直接和陈暮硬碰硬,主力追上之后,他完全可以调动郡兵,三万大军一起压上,就算陈暮三千辎重兵也加入战场,如此悬殊的兵力差之下,陈暮再聪明,也得饮恨在湡水边上,乖乖当他的俘虏。
而在这样的敌我态势下,陈暮耍了第一个诡计,那就是利用华雄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先打伏击,击溃了华雄部,再利用东面包围圈没合拢之前,连夜走易阳南下,到肥乡。
这个战略目的往北,实际运动往南的套路,出乎了徐荣的意料,让他浪费了一夜时间,与陈暮交错而过,隔了60多公里。
但优势还在徐荣手里。
因为你要往北,现在却去了南边,就属于南辕北辙,徐荣也不是没有机会再逮陈暮一次。
事实上徐荣之所以没有直接北上去控制陈暮的宗族,就在于这一点。
首先是徐荣也是要脸的人,用宗族威胁,名声太臭。
其次是陈暮好歹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不可能对自己的家人真的见死不救,不然对他自己的名望就是个很大的打击。
并且,徐荣早已经安排后手,让利乾控制住陈氏宗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暮南辕北辙,导致他虽然与徐荣拉开了距离,但战略意图没有达到,在时间和空间上,徐荣还是有很大机会追上陈暮,继续完成包围圈。
而且徐荣觉得,有大孝子的名声,至少七成以上,陈暮还是会选择往北,不太可能抛弃自己的宗族跑去青州投奔刘备。
因此基于这五条原因,再加上董卓三令五申要人,徐荣才没有北上,而是选择南下继续跟在陈暮身后。
毕竟在徐荣看来,自己的后手已经够多,即便没有追上陈暮,也不至于太被动。
但到了肥乡之后,陈暮又耍了第二次诡计。
这个诡计就是过漳水,故意把痕迹往东面的斥丘引,让所有人都误以为陈暮连夜东去了,并没有北上或者西归。
如果徐荣判断陈暮是走斥章过陶馆,再从渤海河间方向去中山国,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到东面。
而实际上,陈暮却绕了一个圈,北上过滏水,连夜走列人曲梁易阳最后再从武安方向北进。
到了这一步的话,徐荣就真的被陈暮甩远了。
因为之前陈暮是南辕北辙,现在变成了徐荣南辕北辙。不仅各郡的兵力全被调走,他的主力部队也被远远甩在身后。
到时候徐荣的两个战略目的,一是追上陈暮,二是控制陈氏宗族,都得失败。
察觉到这一点后,徐荣也是惊出了一声冷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狡猾的人,诡计和套路层出不穷,若不是自己多了个心眼,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沿河查探,说不准真的又被骗了。
“狡猾!真滴狡猾!”
徐荣叹息了一声,在西凉军中,他虽然不是谋士,但战术眼光不低,比其它将军要高许多。
可面对陈暮的时候,却感觉像是遇到了一只千年老狐,要想猜到他的布局意图,纯粹靠运气,想破脑袋都不一定能想到。
当然。
徐荣肯定不知道,陈暮可是师从一位上下五千年来才出那么一个的绝世伟人,跟那位伟人比起来,陈暮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
但就是这点皮毛,就已经足够把徐荣这个后来击败孙坚曹操的优秀帅才耍得团团转,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华雄现在也差不多明白陈暮的套路,睁大了眼睛道:“士人的阴谋诡计真多,差点又被他骗了。”
“传令,急行军往列人方向去!”
徐荣大喝。
他们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根据敌人的行军速度判断,说不准陈暮都快已经到曲梁了,这个时候必须加快速度追赶。
当下,徐荣与华雄的部队连夜进军,沿着官道往列人方向而去。
之所以只有他们的部队,是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日夜颠倒,早上睡觉,下午起床,可以通宵达旦。
而那些郡兵则不同,是正常作息不说,还大都是30岁-40岁被临时征召来的老卒,比不得20多岁的青壮,没办法不眠不休地继续前进,只能去肥乡休整,之后再跟上他们。
不过在徐荣看来,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反正他要做的是加快行军,跟上陈暮的大部队,只要轻骑咬住,之后再调集部队围攻,也没有问题。
当下,轻骑出动,一路追赶。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有喜讯传来,在列人往曲梁的官道上,沿途时不时发现一些辎重车辆。
这些车辆都已经变成了空车,显然这么多天行军,陈暮的粮草也吃掉了一些,就丢弃了一些马车加快行军速度。
得知这个消息,徐荣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意味着陈暮已经离他们不远,很快就会被他们追上。
“斥候全都撒出去,举好火把,加速行军!”
徐荣下达命令。
黑夜行军的弊端就是士兵看不清楚道路,全军都得打火把。
而且即便打火把,也只能看到近处,看不了太远。
这样一来,大军行走在冀州平原上,黑夜当中就变成了一个靶子,很容易被袭击。
比如甘宁百骑劫营的时候,《三国志》里描写是曹营举火如星,火把密密麻麻,结果还是被甘宁劫营成功。
就是因为当时处于黑夜,即便曹营有大量火把,还是没有注意到甘宁偷偷跑到了他们营门口,被甘宁突然发动袭击,造成大部队混乱。
所以谨慎的徐荣就把斥候全撒出去,在周围平原上四处警戒,放置陈暮忽然发动袭击。
虽然他们人多,七千精锐,可一千重骑兵铆足了劲冲阵,猝不及防之下,以少胜多陈暮也不是没有机会,徐荣不得不防。
但这样一来,行军速度也不会太快,从肥乡到曲梁差不多五十公里,以常行军速度走,得走到第二天中午。
别看当初卢植一晚上就拿下河南六县,但他是靠战车,星夜疾驰,又不需要防备敌人才有的结果。
而徐荣要谨防陈暮偷袭,因为这边是平原区域,适合骑兵奔驰作战。
特别是重骑兵,除非天公作美下一场大雨,不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步兵行军路上被重骑兵突袭,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
当然。
徐荣肯定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他早就发现,陈暮的重骑兵虽然是重骑兵,但并不是全覆甲,马匹覆甲只到腹部,腿部没有甲,他可以让士兵砍马腿。
事实上这也是后来军神岳飞对付铁浮屠的办法,中国历史上的重骑兵一直都没有欧洲重骑兵那么夸张到全身覆甲100多公斤重。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战略纵深比较大,所以主要还是以机动性为主,重骑兵覆甲率最多是50%,既战士穿全身大札甲,马匹只覆盖头部颈部臀部等关键地方,全身负重大概在60-80公斤左右。
根据记载,汉末三国时期是重甲的大发展时期,包括曹操写的《军策令》中记载,袁绍曾经有重甲万副,马铠三百副,所谓的马铠就是重骑兵用的马匹铠甲。
可见当时重骑兵就有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没有双马镫的缘故,发展规模没有像魏晋南北朝那么迅猛,到隋唐以及宋辽金蒙时期那么恐怖到曾经出现十多万重骑兵的夸张规模而已。
徐荣跟着董卓,西凉军中同样有重骑兵,因此他研究出了这套砍马腿的战术,再加上有两千轻骑兵策应,他丝毫不惧与陈暮的重骑兵正面对垒。
除此之外,两千轻骑可以远射,吊着重骑兵打。
并且据说陈暮从来都不会参与战场,只会远程观望,如果派人偷袭的话.......
正面对垒的一切先决条件,都已经被徐荣想好。
不得不说,徐荣确实是战术大师,史料记载中,他可是在毫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击败曹操和孙坚。
连端敌人指挥部这个构思都能出现在他脑海里,确实不是一般人。
然而正因为徐荣的谨慎,一夜过去,不断搜索,还是没有发现陈暮的踪迹。
等到早上天明,他们开始加快速度,在上午隅中三刻(10点),抵达了曲梁,虽然一路上偶尔能遇到辎重,可就是没有找到人。
“不应该啊!”
到了曲梁城外十余里的乡,他派人四处打探,询问有没有见到人,早起干活的农夫告诉他,并没有见到有军队经过。
徐荣看着天空,喃喃自语:“沿途一路都有辎重车辆丢弃,还有新鲜的马粪,怎么可能追不上,难道他们放弃铁甲,以轻骑快速奔逃走了?”
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放弃铁甲的话,重骑兵立马变成轻骑兵,机动性要快一倍,甩掉他们不是问题。
可那样的话,没有辎重补充,就得强行催动马匹奔跑。
等到了蒲阴,马匹也得废了大半。
到那个时候,他们哪来的能力转移陈氏宗族呢?
徐荣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为什么陈暮可以又一次失踪,他到底去了哪里?
当徐荣看到漳林几里外,河水北岸的车辙印记时,才不得不佩服陈暮的计谋有多高深。
回顾一下之前追击到现在,他发现陈暮的计策,可谓步步阴险,处处惊心。
先对比敌我机动性,陈暮是一千重骑,加上三千辎重辅兵。
那么他的行军速度,其实跟正常步兵的行军速度没有区别,刨除掉吃饭的时间,每日行军大概在40多公里。
这是古代行军的正常速度。
不要觉得慢。
虽然我军历史上,有25小时一边打仗一边行军120公里,几乎是每小时5公里神速运动的传奇事迹。
但一来我军的铁脚板和意志力就不多说,堪称历史之最。
二来那是不带大量辎重,轻装简行,一路急着要去支援另外一支我军才达到的效果。
而古代则不一样,道路、辎重、军队的意志力,都能影响行军速度。
如我军第一次突破围剿时的湘江战役,因为携带大量辎重,照样行军速度奇慢。
所以不管是在史书记载,还是现实当中,我军那25小时行军240里的传奇经历,那都是奇迹,很难复制。
正常情况下,陈暮这个行军速度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后世的行军速度划分,属于常行军的速度,为时速4-5公里,日行程30-40公里。
反观徐荣的步兵,急行军的情况下,他做到了10小时跑了60多公里,差不多在以每小时6公里的时速行进。
按照行军速度划分,可以归类于急行军。
而在急行军之上,还有强行军。
强行军为日行50公里以上,一昼夜连续行军12小时以上。
我军25小时走120公里,就属于强行军。
除此之外,古代也有很多强行军的例子,如曹操追刘备,虎豹骑一昼夜三百余里。
苏定方克西域,领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同样是一昼夜强行进军三百里。
还有李愬雪夜入蔡州,顶着鹅毛大雪一昼夜走了130余里,都是强行军范畴。
因此徐荣的行军速度,其实要比陈暮快。
这是因为他带的是南军,南军是汉孝康帝招募的精锐士兵,必须体力的青壮才能入伍,且他们一路上不用担心补给问题,所以全部轻装简行的缘故。
当然。
也就这一次急行军,之前徐荣从洛阳追赶的时候,由于不知道陈暮的具体位置,所以他是以常行军速度前进,保持军队体力,以便随时改变方向。
但除此之外,华雄有两千轻骑,速度就比步兵快了近一倍。
所以正常来说,陈暮在邯郸与武安之间的区域被华雄追上,那么当他跑到湡水的时候,肯定是要被徐荣追上。
到时候根据敌我双方兵力对比,就是两千轻骑加五千步兵打一千重骑兵,徐荣胜算不小。
而且徐荣也没傻到直接和陈暮硬碰硬,主力追上之后,他完全可以调动郡兵,三万大军一起压上,就算陈暮三千辎重兵也加入战场,如此悬殊的兵力差之下,陈暮再聪明,也得饮恨在湡水边上,乖乖当他的俘虏。
而在这样的敌我态势下,陈暮耍了第一个诡计,那就是利用华雄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先打伏击,击溃了华雄部,再利用东面包围圈没合拢之前,连夜走易阳南下,到肥乡。
这个战略目的往北,实际运动往南的套路,出乎了徐荣的意料,让他浪费了一夜时间,与陈暮交错而过,隔了60多公里。
但优势还在徐荣手里。
因为你要往北,现在却去了南边,就属于南辕北辙,徐荣也不是没有机会再逮陈暮一次。
事实上徐荣之所以没有直接北上去控制陈暮的宗族,就在于这一点。
首先是徐荣也是要脸的人,用宗族威胁,名声太臭。
其次是陈暮好歹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不可能对自己的家人真的见死不救,不然对他自己的名望就是个很大的打击。
并且,徐荣早已经安排后手,让利乾控制住陈氏宗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暮南辕北辙,导致他虽然与徐荣拉开了距离,但战略意图没有达到,在时间和空间上,徐荣还是有很大机会追上陈暮,继续完成包围圈。
而且徐荣觉得,有大孝子的名声,至少七成以上,陈暮还是会选择往北,不太可能抛弃自己的宗族跑去青州投奔刘备。
因此基于这五条原因,再加上董卓三令五申要人,徐荣才没有北上,而是选择南下继续跟在陈暮身后。
毕竟在徐荣看来,自己的后手已经够多,即便没有追上陈暮,也不至于太被动。
但到了肥乡之后,陈暮又耍了第二次诡计。
这个诡计就是过漳水,故意把痕迹往东面的斥丘引,让所有人都误以为陈暮连夜东去了,并没有北上或者西归。
如果徐荣判断陈暮是走斥章过陶馆,再从渤海河间方向去中山国,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到东面。
而实际上,陈暮却绕了一个圈,北上过滏水,连夜走列人曲梁易阳最后再从武安方向北进。
到了这一步的话,徐荣就真的被陈暮甩远了。
因为之前陈暮是南辕北辙,现在变成了徐荣南辕北辙。不仅各郡的兵力全被调走,他的主力部队也被远远甩在身后。
到时候徐荣的两个战略目的,一是追上陈暮,二是控制陈氏宗族,都得失败。
察觉到这一点后,徐荣也是惊出了一声冷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狡猾的人,诡计和套路层出不穷,若不是自己多了个心眼,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沿河查探,说不准真的又被骗了。
“狡猾!真滴狡猾!”
徐荣叹息了一声,在西凉军中,他虽然不是谋士,但战术眼光不低,比其它将军要高许多。
可面对陈暮的时候,却感觉像是遇到了一只千年老狐,要想猜到他的布局意图,纯粹靠运气,想破脑袋都不一定能想到。
当然。
徐荣肯定不知道,陈暮可是师从一位上下五千年来才出那么一个的绝世伟人,跟那位伟人比起来,陈暮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
但就是这点皮毛,就已经足够把徐荣这个后来击败孙坚曹操的优秀帅才耍得团团转,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华雄现在也差不多明白陈暮的套路,睁大了眼睛道:“士人的阴谋诡计真多,差点又被他骗了。”
“传令,急行军往列人方向去!”
徐荣大喝。
他们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根据敌人的行军速度判断,说不准陈暮都快已经到曲梁了,这个时候必须加快速度追赶。
当下,徐荣与华雄的部队连夜进军,沿着官道往列人方向而去。
之所以只有他们的部队,是因为他们的部队已经日夜颠倒,早上睡觉,下午起床,可以通宵达旦。
而那些郡兵则不同,是正常作息不说,还大都是30岁-40岁被临时征召来的老卒,比不得20多岁的青壮,没办法不眠不休地继续前进,只能去肥乡休整,之后再跟上他们。
不过在徐荣看来,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反正他要做的是加快行军,跟上陈暮的大部队,只要轻骑咬住,之后再调集部队围攻,也没有问题。
当下,轻骑出动,一路追赶。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就有喜讯传来,在列人往曲梁的官道上,沿途时不时发现一些辎重车辆。
这些车辆都已经变成了空车,显然这么多天行军,陈暮的粮草也吃掉了一些,就丢弃了一些马车加快行军速度。
得知这个消息,徐荣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意味着陈暮已经离他们不远,很快就会被他们追上。
“斥候全都撒出去,举好火把,加速行军!”
徐荣下达命令。
黑夜行军的弊端就是士兵看不清楚道路,全军都得打火把。
而且即便打火把,也只能看到近处,看不了太远。
这样一来,大军行走在冀州平原上,黑夜当中就变成了一个靶子,很容易被袭击。
比如甘宁百骑劫营的时候,《三国志》里描写是曹营举火如星,火把密密麻麻,结果还是被甘宁劫营成功。
就是因为当时处于黑夜,即便曹营有大量火把,还是没有注意到甘宁偷偷跑到了他们营门口,被甘宁突然发动袭击,造成大部队混乱。
所以谨慎的徐荣就把斥候全撒出去,在周围平原上四处警戒,放置陈暮忽然发动袭击。
虽然他们人多,七千精锐,可一千重骑兵铆足了劲冲阵,猝不及防之下,以少胜多陈暮也不是没有机会,徐荣不得不防。
但这样一来,行军速度也不会太快,从肥乡到曲梁差不多五十公里,以常行军速度走,得走到第二天中午。
别看当初卢植一晚上就拿下河南六县,但他是靠战车,星夜疾驰,又不需要防备敌人才有的结果。
而徐荣要谨防陈暮偷袭,因为这边是平原区域,适合骑兵奔驰作战。
特别是重骑兵,除非天公作美下一场大雨,不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步兵行军路上被重骑兵突袭,下场只能是死路一条。
当然。
徐荣肯定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他早就发现,陈暮的重骑兵虽然是重骑兵,但并不是全覆甲,马匹覆甲只到腹部,腿部没有甲,他可以让士兵砍马腿。
事实上这也是后来军神岳飞对付铁浮屠的办法,中国历史上的重骑兵一直都没有欧洲重骑兵那么夸张到全身覆甲100多公斤重。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战略纵深比较大,所以主要还是以机动性为主,重骑兵覆甲率最多是50%,既战士穿全身大札甲,马匹只覆盖头部颈部臀部等关键地方,全身负重大概在60-80公斤左右。
根据记载,汉末三国时期是重甲的大发展时期,包括曹操写的《军策令》中记载,袁绍曾经有重甲万副,马铠三百副,所谓的马铠就是重骑兵用的马匹铠甲。
可见当时重骑兵就有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没有双马镫的缘故,发展规模没有像魏晋南北朝那么迅猛,到隋唐以及宋辽金蒙时期那么恐怖到曾经出现十多万重骑兵的夸张规模而已。
徐荣跟着董卓,西凉军中同样有重骑兵,因此他研究出了这套砍马腿的战术,再加上有两千轻骑兵策应,他丝毫不惧与陈暮的重骑兵正面对垒。
除此之外,两千轻骑可以远射,吊着重骑兵打。
并且据说陈暮从来都不会参与战场,只会远程观望,如果派人偷袭的话.......
正面对垒的一切先决条件,都已经被徐荣想好。
不得不说,徐荣确实是战术大师,史料记载中,他可是在毫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击败曹操和孙坚。
连端敌人指挥部这个构思都能出现在他脑海里,确实不是一般人。
然而正因为徐荣的谨慎,一夜过去,不断搜索,还是没有发现陈暮的踪迹。
等到早上天明,他们开始加快速度,在上午隅中三刻(10点),抵达了曲梁,虽然一路上偶尔能遇到辎重,可就是没有找到人。
“不应该啊!”
到了曲梁城外十余里的乡,他派人四处打探,询问有没有见到人,早起干活的农夫告诉他,并没有见到有军队经过。
徐荣看着天空,喃喃自语:“沿途一路都有辎重车辆丢弃,还有新鲜的马粪,怎么可能追不上,难道他们放弃铁甲,以轻骑快速奔逃走了?”
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放弃铁甲的话,重骑兵立马变成轻骑兵,机动性要快一倍,甩掉他们不是问题。
可那样的话,没有辎重补充,就得强行催动马匹奔跑。
等到了蒲阴,马匹也得废了大半。
到那个时候,他们哪来的能力转移陈氏宗族呢?
徐荣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为什么陈暮可以又一次失踪,他到底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