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3章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下杭州街头巷尾最为火热的话题,莫过于刚刚结束的乡试了。这是海汉正式接管江浙地区后举办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极高,好在截止目前一切顺利,在考试过程中并未出现大的问题。
而陶弘方等人也未能免俗,更何况他们中间还有白乐童这么一个参与考试过程的监考官,于是谈论的话题很快便又回到了此次乡试上。
“乐童,你在贡院监考这么多天,有没有亲手抓到几个作弊的考生?”陶弘方好奇地问道。
白乐童面无表情地应道:“有人在考前就已经内定了中举名额,考试的时候抓不抓作弊,又能有多大差别?”
白乐童这话显然还是带着对地方官府的不满情绪,认为这次乡试中有不公平的部分。不过他旋即又补充道:“人是抓到了几个,不过后续怎么处理我就没多过问了,想必最轻的惩罚也得革除功名,禁止今后再参加科举。”
白乐童并不关心这些人今后的命运如何,在他看来既然是想通过歪门邪道获利,又运气不好被抓到现行,那就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责罚。
哈建义问道:“那乡试结束后,何时才能放榜?你是不是得等放榜之后才能离开杭州?”
白乐童道:“今年参加乡试的考生不算多,预计在月底前就会放榜。不过要是拖得太久,影响我们出行的安排,那不必等到放榜,我也能离开杭州。”
所谓“放榜”,是指考官阅卷之后确定录取的人数,然后对外公布录取名单。为了尽可能照顾到各地生员赴杭州赶考的行程,此次乡试的时间安排基本上也是遵循旧制,包括放榜时间也是一样。
预算宽裕的外地考生,大可再在杭州住上半个月,等放榜之后再返回家乡。
陶弘方又问道:“那何不建议乡试办增加审卷官员的数量,这样也可快些完成批阅,早日放榜。”
白乐童道:“这个倒是怪不得乡试办,有资格有能力批阅试卷的官员,基本都留在了贡院参与后续的工作。虽然考生数量不算太多,但为了结果稳妥,乡试办是安排了交叉阅卷,所以花费的时间也会比较多。而且最后发榜之前,还得花一两天时间来拆卷,核对卷号和名单,由专人抄录榜单,呈送大区管委会审阅盖章,最后才会对外张榜公布。”
陶弘方笑道:“这么说来,乡试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不公平,至少做到了部分公平。”
白乐童道:“其实当日石伯父也说得很清楚,特录的名额有限,不会影响正规录取,只是我每每想及此节,终归还是会觉得不快。”
陶弘方道:“那这么说来,今年乡试录取的名额应该会比前明时期多出不少了?”
白乐童点点头道:“如果以参加乡试的考生数量而论,录取比例差不多会是前明时期的三到四倍。石伯父并没有确定最终的录取名额数量,说不定会比前期预计的更多一些。”
对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海汉来说,官僚体系的用人缺口是长期存在的短板之一,海汉自身的文教能力还远不能培养出足够的官僚人选,所以从大明选拔人才就成为了补充用人缺口的捷径,有文化基础的读书人自然就是最好的对象。
过去海汉吸纳大明的人才主要都是诱之以利,然后安排目标移民到海汉定居。而现在接管了大明统治区的海汉也同时继承了前朝的人才选拔体系,有了大规模选拔人才的机会,自然是得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多地录取可用之才,然后培训这些人成为合格的预备官僚。
就算是那些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大概也会进入海汉的人才资料库,成为备选对象。这些人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对新朝的发展前景抱有期待,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对象。即便不适合直接进入官僚体系,也可以安排这些人去从事文教类的工作。各级学校,各种商务机构,都能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不过对于陶弘方等人来说,他们大概暂时还不会用到这些通过乡试选拔出来的人员。在他们身边跑腿办事的人,几乎都是在三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也更趋于一致,对海汉这个国家的认同感远远超越了族裔和血脉,毫无疑问要比前明统治区选拔出的人员可靠得多。
而这些通过乡试被录取的人员,今后最主要的就业地点大概还是在东海大区,并且有望在未来享受因为迁都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总之,乡试结束,我来杭州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安心享乐的时间了!”白乐童举起酒杯道:“这杯酒,就祝大家能和我一样,早日完成任务,早日解脱!”
然而乡试结束就真的意味着解脱吗?那倒也未必。
翌日,白乐童刚从前一晚的宿醉中苏醒过来,便有手下来报,称已经有好几拨人前来拜会他,此时还都在外头等着,来得早的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了。
白乐童闻言颇为惊奇,他在杭州期间行事低调,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住处,专程来拜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来人可有名帖?”白乐童问道。
看了手下递上的名帖,白乐童更是糊涂,这些名字都很陌生,并没有打过交道的印象。他再度追问之后,才知来拜访自己的似乎都是些读书人。
白乐童此时已隐隐猜到这些人的来意或许是与刚结束的乡试有关,当下收拾停当,让手下去将访客一个一个请进来相见。
白乐童的预感果然灵验,来者见面之后就是深深一躬,口称“白大人”,礼毕之后也不多话,立刻递上一份礼单。
白乐童瞥了一眼礼单,内容倒也不含糊,都是价值不菲的手工艺品。
白乐童虽然年轻,但也在官场上混了几年,其中门道还是看得透的,这种举动显然不是无事献殷勤,而是特地上门来烧香了。
当下杭州街头巷尾最为火热的话题,莫过于刚刚结束的乡试了。这是海汉正式接管江浙地区后举办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民众对此的关注度极高,好在截止目前一切顺利,在考试过程中并未出现大的问题。
而陶弘方等人也未能免俗,更何况他们中间还有白乐童这么一个参与考试过程的监考官,于是谈论的话题很快便又回到了此次乡试上。
“乐童,你在贡院监考这么多天,有没有亲手抓到几个作弊的考生?”陶弘方好奇地问道。
白乐童面无表情地应道:“有人在考前就已经内定了中举名额,考试的时候抓不抓作弊,又能有多大差别?”
白乐童这话显然还是带着对地方官府的不满情绪,认为这次乡试中有不公平的部分。不过他旋即又补充道:“人是抓到了几个,不过后续怎么处理我就没多过问了,想必最轻的惩罚也得革除功名,禁止今后再参加科举。”
白乐童并不关心这些人今后的命运如何,在他看来既然是想通过歪门邪道获利,又运气不好被抓到现行,那就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责罚。
哈建义问道:“那乡试结束后,何时才能放榜?你是不是得等放榜之后才能离开杭州?”
白乐童道:“今年参加乡试的考生不算多,预计在月底前就会放榜。不过要是拖得太久,影响我们出行的安排,那不必等到放榜,我也能离开杭州。”
所谓“放榜”,是指考官阅卷之后确定录取的人数,然后对外公布录取名单。为了尽可能照顾到各地生员赴杭州赶考的行程,此次乡试的时间安排基本上也是遵循旧制,包括放榜时间也是一样。
预算宽裕的外地考生,大可再在杭州住上半个月,等放榜之后再返回家乡。
陶弘方又问道:“那何不建议乡试办增加审卷官员的数量,这样也可快些完成批阅,早日放榜。”
白乐童道:“这个倒是怪不得乡试办,有资格有能力批阅试卷的官员,基本都留在了贡院参与后续的工作。虽然考生数量不算太多,但为了结果稳妥,乡试办是安排了交叉阅卷,所以花费的时间也会比较多。而且最后发榜之前,还得花一两天时间来拆卷,核对卷号和名单,由专人抄录榜单,呈送大区管委会审阅盖章,最后才会对外张榜公布。”
陶弘方笑道:“这么说来,乡试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不公平,至少做到了部分公平。”
白乐童道:“其实当日石伯父也说得很清楚,特录的名额有限,不会影响正规录取,只是我每每想及此节,终归还是会觉得不快。”
陶弘方道:“那这么说来,今年乡试录取的名额应该会比前明时期多出不少了?”
白乐童点点头道:“如果以参加乡试的考生数量而论,录取比例差不多会是前明时期的三到四倍。石伯父并没有确定最终的录取名额数量,说不定会比前期预计的更多一些。”
对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海汉来说,官僚体系的用人缺口是长期存在的短板之一,海汉自身的文教能力还远不能培养出足够的官僚人选,所以从大明选拔人才就成为了补充用人缺口的捷径,有文化基础的读书人自然就是最好的对象。
过去海汉吸纳大明的人才主要都是诱之以利,然后安排目标移民到海汉定居。而现在接管了大明统治区的海汉也同时继承了前朝的人才选拔体系,有了大规模选拔人才的机会,自然是得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多地录取可用之才,然后培训这些人成为合格的预备官僚。
就算是那些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大概也会进入海汉的人才资料库,成为备选对象。这些人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对新朝的发展前景抱有期待,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对象。即便不适合直接进入官僚体系,也可以安排这些人去从事文教类的工作。各级学校,各种商务机构,都能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不过对于陶弘方等人来说,他们大概暂时还不会用到这些通过乡试选拔出来的人员。在他们身边跑腿办事的人,几乎都是在三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也更趋于一致,对海汉这个国家的认同感远远超越了族裔和血脉,毫无疑问要比前明统治区选拔出的人员可靠得多。
而这些通过乡试被录取的人员,今后最主要的就业地点大概还是在东海大区,并且有望在未来享受因为迁都所带来的发展红利。
“总之,乡试结束,我来杭州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安心享乐的时间了!”白乐童举起酒杯道:“这杯酒,就祝大家能和我一样,早日完成任务,早日解脱!”
然而乡试结束就真的意味着解脱吗?那倒也未必。
翌日,白乐童刚从前一晚的宿醉中苏醒过来,便有手下来报,称已经有好几拨人前来拜会他,此时还都在外头等着,来得早的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了。
白乐童闻言颇为惊奇,他在杭州期间行事低调,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和住处,专程来拜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来人可有名帖?”白乐童问道。
看了手下递上的名帖,白乐童更是糊涂,这些名字都很陌生,并没有打过交道的印象。他再度追问之后,才知来拜访自己的似乎都是些读书人。
白乐童此时已隐隐猜到这些人的来意或许是与刚结束的乡试有关,当下收拾停当,让手下去将访客一个一个请进来相见。
白乐童的预感果然灵验,来者见面之后就是深深一躬,口称“白大人”,礼毕之后也不多话,立刻递上一份礼单。
白乐童瞥了一眼礼单,内容倒也不含糊,都是价值不菲的手工艺品。
白乐童虽然年轻,但也在官场上混了几年,其中门道还是看得透的,这种举动显然不是无事献殷勤,而是特地上门来烧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