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郭子仪和张守眼前一亮,齐声道:“到底什么法子?”
崔耕道:“待吐蕃人把工事造好,深沟高垒,莫说十万人了,就是五万人,咱们唐军也不好攻破。但是现在,吐蕃人立足未稳,就给了咱们可乘之机。”
郭子仪道:“你是说,派人乔装打扮,给咱们的人送信,让他们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但是……吐蕃人现在占了长春谷,派人送信……几乎完全不可能!”
“非也,非也。”崔耕摇头道:“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机,发动猛攻,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发动猛攻的并非别人,而是咱们。”
“咱……咱们?”饶是以郭子仪和张守的勇猛,听了这个计划,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崔耕眼睛一眯缝,不屑道:“怎么?二位怕了?”
郭子仪年纪轻,还受不得激,涨红了脸道:“怕?某自从从军以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谈什么“怕”字?只是……只是……”
张守接话道:“依崔兄的意思,咱们不仅要偷吐蕃人的大营,而且要战而胜之。换言之……你这是要六百破十万啊!那吐蕃人又不是泥儿捏的,这个法子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崔耕轻轻一拍几案,道:“二位都是用兵的行家,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现在某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其一,此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张守道:“当然有可能了。莫说咱们主动偷营,就是不偷营,莫名奇妙地炸营之事也是有的。军中严禁夜间喧哗,违者立斩,就是这个道理。”
崔耕继续道:“第二个问题,除了此计之外,咱们可有其他办法?”
“某现在却想不出来。”
“还是的啊,现在的情况,咱们除了这最后一搏外,别无他路。二位还有什么犹豫的?”
虽然崔耕、郭子仪和张守相识的日子不长,虽然三人中崔耕的官阶最低,但经过之前的几件事儿,三人中已经隐隐以崔耕为首了。不光是崔耕救了他们的命,关键是崔耕总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最佳的应对眼前危局的手段,事实证明,崔耕总是正确的。
现在崔耕正儿八经的把这条计策提出来,并且说出了一番道理之后,就由不得郭子仪和张守不认真考虑了。
最终,郭子仪轻叹一声,道:“实在不行,也只能如此了。”
张守则眉毛一挑,沉吟道:“崔兄的意思是……死马但活马医?”
崔耕依旧摇头道:“非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某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此计能够成功。”
“啥?八……八成?”
“怎么?二位不信。”崔耕微微一笑,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崔耕这话可没吹牛。
六百破十万,虽然听着就那么不靠谱。但是,这事儿在历史记载中还真发生过,而且就是在大唐和吐蕃的这场大战中。
当时,军情紧急,王以朔方军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带着两千精骑来援薛讷,正好赶上吐蕃大将盆达延,带着十万吐蕃军,吞兵于大来谷口,准备对唐军发动偷袭。
唐军的斥候提前发现了他们,于是乎,王从手下的两千人中,精挑细选了七百人,换上吐蕃人的衣裳,将计就计,对吐蕃人发动了夜袭。
吐蕃人受到攻击之后,不知唐军来了多少人,惊慌失措,自相残杀,死了一万多人,全军大溃。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王手下的兵马不多,非常容易隐藏行迹,完事儿之后,就逃之夭夭了。
吐蕃人整顿好兵马,意欲找回场子,找不着王,只能去找薛讷的麻烦。
结果,王率这两千人隐在吐蕃大军之后。当天夜里,故技重施,又是七百人偷营,吐蕃军再次大溃。
这回吐蕃人可没重整旗鼓的机会了,薛讷派大军趁机掩杀,吐蕃惨败而归。
完全可以说,此战虽是薛讷的一雪前耻之战。但有一半的功劳,得记在王的身上。
现在崔耕这边虽然只有六百人,比历史上少了一百,但考虑到郭子仪和张守这两位名将的存在,这点差距也就不算什么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吐蕃的大军刚到,比历史上大来谷口的吐蕃军还要立足未稳。
当然了,细节决定成败,人家王能做到的事儿,崔耕等人未必就一定能做到。
稍后,崔耕和张守、郭子仪仔细商量了这场冒险行动的细节。
张守之所以能把殷利德背唐的前因后果搞的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伙俘虏中有个叫郁理敢的吐蕃大人物。他是盆达延的亲侄子,甚受盆达延的信重。这次是奉了盆达延的命令,紧急押运了一批粮草,供应大军。
崔耕把郁理敢找来,稍微一威胁,这厮就表示愿意弃暗投明,配合唐军的行动。
崔耕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命杨玄琰手持一把匕首,与之形影不离,但凡此人有一点小动作,就结果了他。
然后,命六百唐军尽皆换上那些吐蕃俘虏的服饰,往长春谷的方向而来。至于那些粮草辎重,当然全留在梁家庄了。
一路之上,他们当然遇到了很多吐蕃人的盘查,对此郁理敢的解释就是,自己的队伍遇到了唐军大队人马的围追堵截,只得舍了辎重,赶紧回来报信。
这下可了不得了。
在崔耕等人看来,是大唐出了奸细,吐蕃人趁虚而入,大唐的江山社稷马上就有倾覆之忧。
但对于吐蕃人来讲,只知道殷利德投降,自己占了长春谷,并且掐断了大唐的粮道。那么,殷利德是真降还是假降?会不是会如同三国时期的老黄忠一样,故意诈降?
还有,今日之事也进行得太顺利了,大唐人才济济,难道就一点都没发现殷利德的异状?
若唐人是将计就计,在长春谷的另一侧早就埋伏了大军,现在己方立足未稳,唐军前后夹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现在,郁理敢发现了唐人的大队人马,似乎证明了这种猜测!奶奶的,该不会是唐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儿,要来个瓮中捉鳖吧?
若是在唐军中,即便有人散布类似的谣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军规森严,不利于大军士气的流言注定传不了多远,就会被基层军官掐灭。但吐蕃人礼仪粗疏可不讲究那个,一时间,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吐蕃大营,一阵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黑夜中,无数吐蕃人窃窃私语,惊恐地看向未知大远方,似乎随时会有唐军冲出来,将他们杀死,割下他们的脑袋,作为自己战功的证明。
……
……
长春谷两侧俱皆崇山峻岭,粮车无法逾越。中间的大片空地上,驻扎了吐蕃人这次断粮大军的主力八万人。唐军必须将这八万大军车队击溃,才能打通粮道。
崔耕一行走得并不快,直到四更天,才到了长春谷外。此时整个吐蕃大军,早已得到了唐军出现的消息,人人自危。
就是现在!
崔耕和郭子仪、张守对视一眼,就准备发出信号,全军左臂上绑好白布,对吐蕃人发动猛攻。
是死是活,是成功还是成仁,都在此一举了。
可正在这时
吱扭扭,营门开了,大队的吐蕃骑兵涌了出来。数十灯笼火把燃起,将现场照的亮如白昼。为首一人看年纪在五十岁上下,身形粗壮,面如重枣,不怒自威。
郁理敢面色微变,惊呼道:“叔叔!你怎么来了?”
不好!
崔耕顿时心中一凛,暗暗寻思道:“这位该不会就是吐蕃军的主将盆达延吧?他要见郁理敢,直接命其觐见不就得了?为何还要带兵出营相迎?难道说……我们暴露身份了?”
郭子仪和张守眼前一亮,齐声道:“到底什么法子?”
崔耕道:“待吐蕃人把工事造好,深沟高垒,莫说十万人了,就是五万人,咱们唐军也不好攻破。但是现在,吐蕃人立足未稳,就给了咱们可乘之机。”
郭子仪道:“你是说,派人乔装打扮,给咱们的人送信,让他们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但是……吐蕃人现在占了长春谷,派人送信……几乎完全不可能!”
“非也,非也。”崔耕摇头道:“趁着吐蕃人立足未稳之机,发动猛攻,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发动猛攻的并非别人,而是咱们。”
“咱……咱们?”饶是以郭子仪和张守的勇猛,听了这个计划,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崔耕眼睛一眯缝,不屑道:“怎么?二位怕了?”
郭子仪年纪轻,还受不得激,涨红了脸道:“怕?某自从从军以来,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谈什么“怕”字?只是……只是……”
张守接话道:“依崔兄的意思,咱们不仅要偷吐蕃人的大营,而且要战而胜之。换言之……你这是要六百破十万啊!那吐蕃人又不是泥儿捏的,这个法子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崔耕轻轻一拍几案,道:“二位都是用兵的行家,多余的话我也就不说了。现在某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其一,此计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张守道:“当然有可能了。莫说咱们主动偷营,就是不偷营,莫名奇妙地炸营之事也是有的。军中严禁夜间喧哗,违者立斩,就是这个道理。”
崔耕继续道:“第二个问题,除了此计之外,咱们可有其他办法?”
“某现在却想不出来。”
“还是的啊,现在的情况,咱们除了这最后一搏外,别无他路。二位还有什么犹豫的?”
虽然崔耕、郭子仪和张守相识的日子不长,虽然三人中崔耕的官阶最低,但经过之前的几件事儿,三人中已经隐隐以崔耕为首了。不光是崔耕救了他们的命,关键是崔耕总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最佳的应对眼前危局的手段,事实证明,崔耕总是正确的。
现在崔耕正儿八经的把这条计策提出来,并且说出了一番道理之后,就由不得郭子仪和张守不认真考虑了。
最终,郭子仪轻叹一声,道:“实在不行,也只能如此了。”
张守则眉毛一挑,沉吟道:“崔兄的意思是……死马但活马医?”
崔耕依旧摇头道:“非是死马当活马医,而是某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此计能够成功。”
“啥?八……八成?”
“怎么?二位不信。”崔耕微微一笑,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崔耕这话可没吹牛。
六百破十万,虽然听着就那么不靠谱。但是,这事儿在历史记载中还真发生过,而且就是在大唐和吐蕃的这场大战中。
当时,军情紧急,王以朔方军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带着两千精骑来援薛讷,正好赶上吐蕃大将盆达延,带着十万吐蕃军,吞兵于大来谷口,准备对唐军发动偷袭。
唐军的斥候提前发现了他们,于是乎,王从手下的两千人中,精挑细选了七百人,换上吐蕃人的衣裳,将计就计,对吐蕃人发动了夜袭。
吐蕃人受到攻击之后,不知唐军来了多少人,惊慌失措,自相残杀,死了一万多人,全军大溃。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王手下的兵马不多,非常容易隐藏行迹,完事儿之后,就逃之夭夭了。
吐蕃人整顿好兵马,意欲找回场子,找不着王,只能去找薛讷的麻烦。
结果,王率这两千人隐在吐蕃大军之后。当天夜里,故技重施,又是七百人偷营,吐蕃军再次大溃。
这回吐蕃人可没重整旗鼓的机会了,薛讷派大军趁机掩杀,吐蕃惨败而归。
完全可以说,此战虽是薛讷的一雪前耻之战。但有一半的功劳,得记在王的身上。
现在崔耕这边虽然只有六百人,比历史上少了一百,但考虑到郭子仪和张守这两位名将的存在,这点差距也就不算什么了。
更关键的是,现在吐蕃的大军刚到,比历史上大来谷口的吐蕃军还要立足未稳。
当然了,细节决定成败,人家王能做到的事儿,崔耕等人未必就一定能做到。
稍后,崔耕和张守、郭子仪仔细商量了这场冒险行动的细节。
张守之所以能把殷利德背唐的前因后果搞的如此清楚,是因为这伙俘虏中有个叫郁理敢的吐蕃大人物。他是盆达延的亲侄子,甚受盆达延的信重。这次是奉了盆达延的命令,紧急押运了一批粮草,供应大军。
崔耕把郁理敢找来,稍微一威胁,这厮就表示愿意弃暗投明,配合唐军的行动。
崔耕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命杨玄琰手持一把匕首,与之形影不离,但凡此人有一点小动作,就结果了他。
然后,命六百唐军尽皆换上那些吐蕃俘虏的服饰,往长春谷的方向而来。至于那些粮草辎重,当然全留在梁家庄了。
一路之上,他们当然遇到了很多吐蕃人的盘查,对此郁理敢的解释就是,自己的队伍遇到了唐军大队人马的围追堵截,只得舍了辎重,赶紧回来报信。
这下可了不得了。
在崔耕等人看来,是大唐出了奸细,吐蕃人趁虚而入,大唐的江山社稷马上就有倾覆之忧。
但对于吐蕃人来讲,只知道殷利德投降,自己占了长春谷,并且掐断了大唐的粮道。那么,殷利德是真降还是假降?会不是会如同三国时期的老黄忠一样,故意诈降?
还有,今日之事也进行得太顺利了,大唐人才济济,难道就一点都没发现殷利德的异状?
若唐人是将计就计,在长春谷的另一侧早就埋伏了大军,现在己方立足未稳,唐军前后夹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现在,郁理敢发现了唐人的大队人马,似乎证明了这种猜测!奶奶的,该不会是唐军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儿,要来个瓮中捉鳖吧?
若是在唐军中,即便有人散布类似的谣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军规森严,不利于大军士气的流言注定传不了多远,就会被基层军官掐灭。但吐蕃人礼仪粗疏可不讲究那个,一时间,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吐蕃大营,一阵恐慌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黑夜中,无数吐蕃人窃窃私语,惊恐地看向未知大远方,似乎随时会有唐军冲出来,将他们杀死,割下他们的脑袋,作为自己战功的证明。
……
……
长春谷两侧俱皆崇山峻岭,粮车无法逾越。中间的大片空地上,驻扎了吐蕃人这次断粮大军的主力八万人。唐军必须将这八万大军车队击溃,才能打通粮道。
崔耕一行走得并不快,直到四更天,才到了长春谷外。此时整个吐蕃大军,早已得到了唐军出现的消息,人人自危。
就是现在!
崔耕和郭子仪、张守对视一眼,就准备发出信号,全军左臂上绑好白布,对吐蕃人发动猛攻。
是死是活,是成功还是成仁,都在此一举了。
可正在这时
吱扭扭,营门开了,大队的吐蕃骑兵涌了出来。数十灯笼火把燃起,将现场照的亮如白昼。为首一人看年纪在五十岁上下,身形粗壮,面如重枣,不怒自威。
郁理敢面色微变,惊呼道:“叔叔!你怎么来了?”
不好!
崔耕顿时心中一凛,暗暗寻思道:“这位该不会就是吐蕃军的主将盆达延吧?他要见郁理敢,直接命其觐见不就得了?为何还要带兵出营相迎?难道说……我们暴露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