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行路难(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与妻子商量好之后,打定主意的松下幸之助在次日拿着已经写好的辞职申请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恭恭敬敬地将辞职申请放到了主任的办公桌上。主任有些好奇,拿起桌上的申请仔细地看着。当主任发现自己手里拿着的是松下幸之助的辞职申请时,大为震惊:
“松下君,你……你这不会是因为改良插座的事情吧?”
松下幸之助平静地回答:“是的,主任,我打算独自推销我的改良插座。”
主任忙说:“松下君,你可要考虑清楚啊,并不是谁都能成为检查员的。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坐上你的位置吗?你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我希望你能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1切。外面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主任还是在试图挽留松下幸之助,而松下幸之助也清楚主任是1番好意,但他去意已决。松下幸之助对主任说:谢谢您,主任,我知道您说的都是事实,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您还是批准我离开吧!”事已至此,主任知道再挽留松下幸之助也是徒劳的。
随后,他在松下幸之助的辞职申请上签了字,轻轻地叹了1口气。就这样,松下幸之助与大阪电灯公司彻底“分手”了,他终于要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闯1闯了!
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松下幸之助为什么会放弃那么优越的职位而选择独立创业,或许就连松下幸之助自己也未必完全明白。但松下幸之助的想法很简答,就是不想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想有1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日后谈及此事,松下幸之助认为是年轻人的冲动。
实际上,松下幸之助并非只是冲动。很多人曾梦想做1番事业,可多年以后,他们依旧在原地踏步。因为他们觉得独创事业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所以并不敢“涉险”,这便是松下幸之助与他们的差别。当时松下幸之助没有显赫的背景、充足的资金,唯1支撑他创业信念的只有坚强的意志。只因松下幸之助知道,创业条件并不需要完全拥有,只要有敢去创业的勇气和意志,那么多数人或许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离开大阪电灯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带着自己的梦想上路了,他要以最大的热情独闯1番事业,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松下幸之助离开大阪电灯公司后,马上将心思用在推销自己的改良插座上。他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梦想,做出1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不过,事情远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为别人工作,只要达到别人的要求即可,无需操更多的心。而独自创业,几乎每件事情都要亲自动手,稍有差池,此前的努力就可能付之东流了。
对于当时的松下幸之助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资金缺乏。在大阪电灯公司上班时,松下幸之助每个月的工资是20日元。7年的时间里,扣除夫妻俩的支出,略有节余。
虽然还有离职金和公积金,但几项加起来只有95.2日元。当时,1台机器或者1套模具的价钱都在以上。可想而知,松下幸之助仅有的资金与创业需要的资金相比是杯水车薪。
残酷的现实让松下幸之助明白,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他已下定了决心,断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原本的计划。于是,松下幸之助向朋友又借了1笔钱,再加上自己和妻子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勉强可以支撑起1个门面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厂房——因为是刚刚办厂,所以松下幸之助觉得厂房不需要太大。为了节省开支,他并不打算租用别处的房子,而是将自己家里唯11个大房间腾出来做厂房,他和妻子睡在另1间小屋子里。厂房问题解决后,松下幸之助便开始寻找创业伙伴。他的事业刚刚起步,因此不用雇佣太多员工,他将妻子的弟弟井植岁男招进了自己的小作坊。
井植岁男,日后大名鼎鼎的3洋电机创始人,当时的他只有15岁,刚从农村出来,大城市对他来说极为陌生。井植岁男对松下幸之助极为尊敬,松下幸之助也很喜欢他。
当然除了内弟,井植梅野也在其中。松下幸之助还邀请以前的同事跟自己1起创业:林伊3郎——电业商会的工人;森田延次郎——大阪电灯公司职员。当时两人都有正式工作,于是松下幸之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并诚恳地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时,两人1口答应了。随后,两人各自向自己的公司请了长假,全心全意地帮助松下幸之助。
或许有人会说,松下幸之助显然不够聪明,他也完全可以向公司请长假,而后再去出售自己改良的电灯插座。可是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松下幸之助极有可能在出售改良插座的过程中,因遇到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最后只好重回公司。
辞去职务1心创业,松下幸之助似乎有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而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郎也正是因为留有退路所以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了退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创业当中。
此时,松下幸之助、井植梅野、井植岁男、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郎5人组成了早期的松下幸之助创业团队。虽然他们在短期内并未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所做1切是日后松下幸之助事业腾飞的基础。虽然创业团队小有规模,厂房也确定了下来,资金尚能维持1段时间,预计出售的产品也在计划当中,但极为重要的技术却如同1堵高墙,横亘在松下幸之助等人面前。因为是自产自销,所以松下幸之助不可能购买市场上现存的插座而后改良,做纯粹的改良生意,那样只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松下幸之助要做的是直接制造出改良后的插座然后出售,只因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意。
当时的插座外壳用的是胶木材质,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时虽然时常接触插座,但只是负责修理和装配工作,他并不知道要怎样制作出这种插座的胶木外壳。至于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朗更是不得而知了,两人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松下幸之助专业。井植梅野姐弟俩是典型的门外汉,同样是无法为松下幸之助解决如此专业的技术难题。
松下幸之助没想到,独创事业第1步就受阻,为今之计,他也不能多想,只能先将眼前的难题解决。随后,5个人,4大1小,迫于种种压力,只能自己动手去做。松下幸之助想,胶木外壳也是人制造出来的,只要试着做就1定有机会成功。他此前曾听人谈起,胶木外壳由石棉、沥青和滑石粉之类的东西组成,可它们之间的调配比例是他所不知道的。
松下幸之助也曾想过将希望寄托在求助他人身上,期望可以从其他的渠道探求到这种合成材料的制作方法。可是,当时这种合成材料被视为“珍宝”,掌握这种技术的公司和个人都不会对外泄露,生怕因此断掉自己的财路。所以,松下幸之助只好打消这种念头。
不会可以学,无处可学可以自己尝试——随后,松下幸之助便马上带领着自己的创业小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始进行各种似乎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看到的试验,并时常会到1些生产类似产品的生产厂家的墙外,捡回1些烧坏的胶木外壳插座仔细研究。可是,尽管他们下足了功夫,但仍旧是收效甚微。松下幸之助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事情没有任何进展感到焦虑,只因这种没有方向的摸索就像是在黑暗之中前进,毫无疑义的是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众人见松下幸之助焦急万分,也是有心无力,他们何尝不想早点实验成功,制造出胶木外壳呢?就在众人冥思苦想解决办法之际,1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悄然而至。松下幸之助了解到,他的1位名叫田中的同事掌握着这1门技术。田中原本也在大阪电灯公司任职,后来因个人原因从大阪电灯公司辞职了,而他与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共事期间交情甚厚。
离开大阪电灯公司后,田中便在1家烧制胶木制品的工厂做技工。不久之后,田中便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而后辞去公司的职位下海经商,自己开设了1家工厂。不过,田中的工厂收益并不好,当时的他正准备另谋出路。
就在这时,1心想掌握这门技术的松下幸之助找到了田中,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学习田中的技术。田中见以往的老同事也辞职独自创业,顿生惺惺相惜之情。早在大阪电灯公司时,田中便极欣赏松下幸之助,觉得松下幸之助日后1定能够做出1番事业。
于是,田中毫无保留地把制造外壳的方法全部告诉了松下幸之助。掌握了烧制胶木制品技术的松下幸之助兴奋至极,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摸索的方法与田中告知的方法竟然颇为相近,只是稍稍差1点“秘诀”罢了。当松下幸之助将自己掌握了制造胶木外壳方法的消息告诉创业伙伴时,大家显得极为高兴。没过多久,他们终于制造出了胶木外壳,然后装入铜片,接上电线——电灯亮了,这意味着松下工厂距离成功又近了1步!
与妻子商量好之后,打定主意的松下幸之助在次日拿着已经写好的辞职申请来到了主任办公室,恭恭敬敬地将辞职申请放到了主任的办公桌上。主任有些好奇,拿起桌上的申请仔细地看着。当主任发现自己手里拿着的是松下幸之助的辞职申请时,大为震惊:
“松下君,你……你这不会是因为改良插座的事情吧?”
松下幸之助平静地回答:“是的,主任,我打算独自推销我的改良插座。”
主任忙说:“松下君,你可要考虑清楚啊,并不是谁都能成为检查员的。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坐上你的位置吗?你好不容易才熬到今天,我希望你能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1切。外面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
主任还是在试图挽留松下幸之助,而松下幸之助也清楚主任是1番好意,但他去意已决。松下幸之助对主任说:谢谢您,主任,我知道您说的都是事实,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您还是批准我离开吧!”事已至此,主任知道再挽留松下幸之助也是徒劳的。
随后,他在松下幸之助的辞职申请上签了字,轻轻地叹了1口气。就这样,松下幸之助与大阪电灯公司彻底“分手”了,他终于要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闯1闯了!
当时很多人都不明白,松下幸之助为什么会放弃那么优越的职位而选择独立创业,或许就连松下幸之助自己也未必完全明白。但松下幸之助的想法很简答,就是不想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想有1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日后谈及此事,松下幸之助认为是年轻人的冲动。
实际上,松下幸之助并非只是冲动。很多人曾梦想做1番事业,可多年以后,他们依旧在原地踏步。因为他们觉得独创事业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所以并不敢“涉险”,这便是松下幸之助与他们的差别。当时松下幸之助没有显赫的背景、充足的资金,唯1支撑他创业信念的只有坚强的意志。只因松下幸之助知道,创业条件并不需要完全拥有,只要有敢去创业的勇气和意志,那么多数人或许也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离开大阪电灯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带着自己的梦想上路了,他要以最大的热情独闯1番事业,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
松下幸之助离开大阪电灯公司后,马上将心思用在推销自己的改良插座上。他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梦想,做出1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不过,事情远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为别人工作,只要达到别人的要求即可,无需操更多的心。而独自创业,几乎每件事情都要亲自动手,稍有差池,此前的努力就可能付之东流了。
对于当时的松下幸之助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资金缺乏。在大阪电灯公司上班时,松下幸之助每个月的工资是20日元。7年的时间里,扣除夫妻俩的支出,略有节余。
虽然还有离职金和公积金,但几项加起来只有95.2日元。当时,1台机器或者1套模具的价钱都在以上。可想而知,松下幸之助仅有的资金与创业需要的资金相比是杯水车薪。
残酷的现实让松下幸之助明白,创业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他已下定了决心,断不会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原本的计划。于是,松下幸之助向朋友又借了1笔钱,再加上自己和妻子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勉强可以支撑起1个门面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厂房——因为是刚刚办厂,所以松下幸之助觉得厂房不需要太大。为了节省开支,他并不打算租用别处的房子,而是将自己家里唯11个大房间腾出来做厂房,他和妻子睡在另1间小屋子里。厂房问题解决后,松下幸之助便开始寻找创业伙伴。他的事业刚刚起步,因此不用雇佣太多员工,他将妻子的弟弟井植岁男招进了自己的小作坊。
井植岁男,日后大名鼎鼎的3洋电机创始人,当时的他只有15岁,刚从农村出来,大城市对他来说极为陌生。井植岁男对松下幸之助极为尊敬,松下幸之助也很喜欢他。
当然除了内弟,井植梅野也在其中。松下幸之助还邀请以前的同事跟自己1起创业:林伊3郎——电业商会的工人;森田延次郎——大阪电灯公司职员。当时两人都有正式工作,于是松下幸之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并诚恳地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时,两人1口答应了。随后,两人各自向自己的公司请了长假,全心全意地帮助松下幸之助。
或许有人会说,松下幸之助显然不够聪明,他也完全可以向公司请长假,而后再去出售自己改良的电灯插座。可是如果真的那样做的话,松下幸之助极有可能在出售改良插座的过程中,因遇到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最后只好重回公司。
辞去职务1心创业,松下幸之助似乎有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而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郎也正是因为留有退路所以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了退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创业当中。
此时,松下幸之助、井植梅野、井植岁男、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郎5人组成了早期的松下幸之助创业团队。虽然他们在短期内并未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所做1切是日后松下幸之助事业腾飞的基础。虽然创业团队小有规模,厂房也确定了下来,资金尚能维持1段时间,预计出售的产品也在计划当中,但极为重要的技术却如同1堵高墙,横亘在松下幸之助等人面前。因为是自产自销,所以松下幸之助不可能购买市场上现存的插座而后改良,做纯粹的改良生意,那样只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松下幸之助要做的是直接制造出改良后的插座然后出售,只因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意。
当时的插座外壳用的是胶木材质,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时虽然时常接触插座,但只是负责修理和装配工作,他并不知道要怎样制作出这种插座的胶木外壳。至于林伊3郎和森田延次朗更是不得而知了,两人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松下幸之助专业。井植梅野姐弟俩是典型的门外汉,同样是无法为松下幸之助解决如此专业的技术难题。
松下幸之助没想到,独创事业第1步就受阻,为今之计,他也不能多想,只能先将眼前的难题解决。随后,5个人,4大1小,迫于种种压力,只能自己动手去做。松下幸之助想,胶木外壳也是人制造出来的,只要试着做就1定有机会成功。他此前曾听人谈起,胶木外壳由石棉、沥青和滑石粉之类的东西组成,可它们之间的调配比例是他所不知道的。
松下幸之助也曾想过将希望寄托在求助他人身上,期望可以从其他的渠道探求到这种合成材料的制作方法。可是,当时这种合成材料被视为“珍宝”,掌握这种技术的公司和个人都不会对外泄露,生怕因此断掉自己的财路。所以,松下幸之助只好打消这种念头。
不会可以学,无处可学可以自己尝试——随后,松下幸之助便马上带领着自己的创业小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始进行各种似乎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看到的试验,并时常会到1些生产类似产品的生产厂家的墙外,捡回1些烧坏的胶木外壳插座仔细研究。可是,尽管他们下足了功夫,但仍旧是收效甚微。松下幸之助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事情没有任何进展感到焦虑,只因这种没有方向的摸索就像是在黑暗之中前进,毫无疑义的是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众人见松下幸之助焦急万分,也是有心无力,他们何尝不想早点实验成功,制造出胶木外壳呢?就在众人冥思苦想解决办法之际,1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悄然而至。松下幸之助了解到,他的1位名叫田中的同事掌握着这1门技术。田中原本也在大阪电灯公司任职,后来因个人原因从大阪电灯公司辞职了,而他与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共事期间交情甚厚。
离开大阪电灯公司后,田中便在1家烧制胶木制品的工厂做技工。不久之后,田中便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而后辞去公司的职位下海经商,自己开设了1家工厂。不过,田中的工厂收益并不好,当时的他正准备另谋出路。
就在这时,1心想掌握这门技术的松下幸之助找到了田中,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学习田中的技术。田中见以往的老同事也辞职独自创业,顿生惺惺相惜之情。早在大阪电灯公司时,田中便极欣赏松下幸之助,觉得松下幸之助日后1定能够做出1番事业。
于是,田中毫无保留地把制造外壳的方法全部告诉了松下幸之助。掌握了烧制胶木制品技术的松下幸之助兴奋至极,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摸索的方法与田中告知的方法竟然颇为相近,只是稍稍差1点“秘诀”罢了。当松下幸之助将自己掌握了制造胶木外壳方法的消息告诉创业伙伴时,大家显得极为高兴。没过多久,他们终于制造出了胶木外壳,然后装入铜片,接上电线——电灯亮了,这意味着松下工厂距离成功又近了1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