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山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来到工坊后,池非很快就见到了工匠们所说的燧发枪,一共有三杆。
只是那外形跟他印象中的燧发枪一点也不像,或者应该说,这更像是前朝火铳的改良版。
不仅枪管像前朝火铳那样粗大,而且看上去十分的笨重和粗糙。
唯一的区别,就是前朝火铳的铳管呈喇叭状前粗后细,而这些山寨枪的枪管是直的。
池非拿起其中一杆山寨枪试了试,差不多有十几斤重,这点也跟前朝火铳的重量差不多。
除了枪管以外,他将注意力放到了枪身后部的击发装置上。
只见这击发装置不像真正的燧发枪那样装在枪身内,而是装在外面。
负责总监制的吴工匠对池非解释道:“大人,我们按您的吩咐,利用燧石做出了撞击火门。
只要扣动开关,即可带动这道卡条。
由于开关长度是固定的,只要用力压至尽头,卡条就会脱离开关撞击夹有燧石的铜片。
从而带动燧石撞向药室旁边的击板,产生火花点燃引火药。
引火药点燃后,就会顺着这个小孔与药室里面的火药发生爆燃,然后把火铳里面的铅弹喷出。
另外我们也按照您的吩咐,在火铳前面装了一个定针方便瞄准。
有了这定针,确实有助于瞄准靶子。”
池非扣了几下开关,发现虽然需要较大的力道才能把开关压至尽头带动卡条,但确实可以成功引发夹有燧石的铜片撞击药室旁边的击板并产生火花。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弹簧,或许洋人那边有,但大魏是肯定没有的,这点池非是跟吴工匠确认过的。
在没有弹簧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池非对这个点火装置还是比较满意的。
果然古代的工匠都是心思巧妙之人,只要是涉及到机关之术,一般都能手来拿来。
虽然燧石在撞击一定次数后,就需要重新更换,但肯定会比传统的火绳枪要好用得多,而且发射的速度也更加快。
能够成功做出用燧石击发的点火装置,池非觉得火枪的研究至少已经成功了一半。
就是这枪管实在太笨重了,而且跟他印象中的燧发枪也相差太远,池非也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我们找个地方试枪吧。”虽然不抱什么期望,但池非还是决定先试试再说。
一行人到了外面一块没人的空地后,池非让工匠分别在二十步、五十步、一百步这三个不同的距离各自放了一个靶子作为射击目标。
按照池非的要求,每一杆山寨燧发枪都经过统一份量的火药多次爆击后,不会炸膛才算及格。
而每一份火药都用油纸包好,作为定量投放的标准。
因为之前已经实验了好多次,吴工匠十分熟练地把其中一份火药以及一颗手指头大小的铅弹塞进枪管后,然后用推杆把火药和铅弹一起推至枪管的尽头。
接下来,吴工匠以站立的姿势握住枪身,然后小心翼翼地瞄准二十步开外的第一个靶子。
随着“磅”一声闷响,一道火光从枪管喷出,随即浓烟升起,那靶子明显震动了一下。
池非和工匠们走过去一看,只见那靶子边缘破了一个洞,正是被那铅弹给打穿的。
总算是把铅弹给打出去了,池非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只要能把铅弹打出去,就表示这山寨燧发枪具备了基本的射击功能,这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接下来,池非让吴工匠继续试射不同距离的靶子,而且是每一杆都要试。
二十步距离内,一般是十枪能打中三、四枪,但也只是勉强打中靶子而已,离靶心还差得很远。
可是到了五十步的靶子后,基本上十枪难中一枪。
一百步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连靶子的边都擦不到。
这准度甚至比前朝的火铳都不如。
因为前朝的火铳发射的是铁沙,相当于现在的散弹枪,因此喷射面积也相应变大,在二三十步距离内反而容易刮到靶子,只是穿透力很差而已。
而这些山寨枪发射的是单颗铅弹,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打不中的话,只能重新装填再来一次。
等吴工匠试射完后,池非也亲自上手一杆一杆地试,结果还是一样。
二十步内大概有个两三成的命中率,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靠运气了。
虽然说这山寨枪具备了燧发枪的基本功能,但这命中率也太让人着急了。
另外吴工匠他们也已经按照池非的要求在枪头装了个类似于准星的定针,这应该不是瞄准的问题。
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内,就算不用准星也应该可以打中才对,为什么命中率会这么低呢?
他当年在看视频和资料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组数据。
有人曾对法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让一百个普通士兵对一个人形目标用滑膛枪射击100发,在100步也就是70米左右的距离时可以命中50发,命中率为50%;200步时也就是150米左右的距离可以命中30发,命中率为30%。
而这山寨枪在二十步的距离内仅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命中率,五十步更是连百分之五都不到,差得也太远了。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池非一时间也想不通问题所在,于是问了吴工匠另一个问题,“这三杆火铳你们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来做?”
吴工匠回答道:“差不多半年时间。原本一共做了五杆,但有两杆炸膛了,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三杆。”
池非听完不禁有些失望。
怪不得前朝工部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才做出一百多支火铳,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
“最花时间的是哪部分?”
“是这铳管。
为了让铅弹顺利射出,我们需要把铳管内部打磨得十分光滑才行,否则容易引起炸膛。
这道工序是最费时间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研磨,如果太用力的话又容易让铳管开裂。
光是这一步,我们几乎做废了上百根铳管。
一旦做废,只能回炉再造,重新开始,因此才会如此耗费时间。”
果然最难的部分就在于这枪管。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根本无法实现量产。
池非有些感慨地看着手中的山寨枪。
这准度问题他还能勉强忍受,毕竟滑膛枪原本就准度一般,但就这产量实在不敢恭维。
几十个工匠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做出三杆勉强能用的,这种效率还怎么大规模装备军队?
在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赶紧把其他两杆山寨枪也拿过来仔细对比,最后还单着一只眼往枪管里面瞄了进去。
过了一会,池非放下手中的山寨枪叹了口气。
他终于知道准度这么差的原因在哪里了。
每一支枪管的内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而且枪管里面并非从头到尾都是直的,里面有些地方是弯的。或许不能说是弯,而是不够垂直。
因为枪管内径不是呈一条直线,使得铅弹在顺着枪管喷出后,由于惯性的作用,导致射击轨道发生了变化,所以准度才会如此差。
造成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打磨这道工序出了问题。
因为工匠们完全是靠手工进行打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枪管内径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角度容易发生偏差,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那么精准。
等一下,机器?
池非忽然想到了一个被自己所忽略的地方。
想要大规模量产标准化的燧发枪,单靠每个工匠一杆一杆地做是肯定不行的。
不仅要有流水线式的分工作业,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机床。
没错,缺的就是机床。
不需要太过复杂先进的机床,这也完全不现实。
他想要的,只是可以进行标准化研磨工序的简易钻孔机床即可。
换句话说,这机床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枪管内径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打孔和研磨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枪管内径不仅大小一样,而且也会是直的。
只要枪管的问题解决了,那想要大规模量产就有可能了。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用于打磨的简易钻孔机床是必须要做出来的。
想到这里,池非顿时精神一振,立刻去跟那些工匠商量这简易钻孔机床的事。
那些工匠从未听说过机床这种东西,全都听得一头雾水。
池非知道想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确实很难,但他还是耐心给他们解释机床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
“这所谓的钻孔机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物件,二是钻孔打磨。
固定物件你们应该可以理解,就是用机关把枪管固定起来,不让它动。
钻孔打磨这部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先把一根很长的细钻头伸进枪管里,然后由转轮带动这根细钻头对枪管内部进行钻孔研磨。
等研磨好后,再用一根粗一些的钻头再次进行研磨,把孔径再次加大,直至钻出大小合适的孔径为止。
由于对枪管进行打孔的是同一大小尺寸的钻头,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所有枪管的内径大小会完全一样,不会有的大有的小。
二是枪管内部会十分平直,不会边高边低。
三是能够快速生产更多的枪管,远比手工研磨要快得多。”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们听完池非的解释后,很快就领会到他的意思。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器,确实会比手工打磨要快得多。
这就好比手工织布和用织布机来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有工匠顿时兴奋不已,纷纷向池非询问关于这种机床的各种问题。
但池非只是在视频里见过这种简易的钻孔机床,知道大概的工作原理。至于如何制造出来,那就不是他能搞得定的。
在听说池非也不懂得如何制造这种机床时,工匠们虽然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振作起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制作方法,但只要知道大概的原理,那就一定有办法做出来。
一时间,工匠们个个都满怀期待,都想把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做出来。
就这样,池非跟这些工匠投入到了制作简易钻孔机床的研究当中,再次忙得不可开交。
来到工坊后,池非很快就见到了工匠们所说的燧发枪,一共有三杆。
只是那外形跟他印象中的燧发枪一点也不像,或者应该说,这更像是前朝火铳的改良版。
不仅枪管像前朝火铳那样粗大,而且看上去十分的笨重和粗糙。
唯一的区别,就是前朝火铳的铳管呈喇叭状前粗后细,而这些山寨枪的枪管是直的。
池非拿起其中一杆山寨枪试了试,差不多有十几斤重,这点也跟前朝火铳的重量差不多。
除了枪管以外,他将注意力放到了枪身后部的击发装置上。
只见这击发装置不像真正的燧发枪那样装在枪身内,而是装在外面。
负责总监制的吴工匠对池非解释道:“大人,我们按您的吩咐,利用燧石做出了撞击火门。
只要扣动开关,即可带动这道卡条。
由于开关长度是固定的,只要用力压至尽头,卡条就会脱离开关撞击夹有燧石的铜片。
从而带动燧石撞向药室旁边的击板,产生火花点燃引火药。
引火药点燃后,就会顺着这个小孔与药室里面的火药发生爆燃,然后把火铳里面的铅弹喷出。
另外我们也按照您的吩咐,在火铳前面装了一个定针方便瞄准。
有了这定针,确实有助于瞄准靶子。”
池非扣了几下开关,发现虽然需要较大的力道才能把开关压至尽头带动卡条,但确实可以成功引发夹有燧石的铜片撞击药室旁边的击板并产生火花。
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弹簧,或许洋人那边有,但大魏是肯定没有的,这点池非是跟吴工匠确认过的。
在没有弹簧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了,池非对这个点火装置还是比较满意的。
果然古代的工匠都是心思巧妙之人,只要是涉及到机关之术,一般都能手来拿来。
虽然燧石在撞击一定次数后,就需要重新更换,但肯定会比传统的火绳枪要好用得多,而且发射的速度也更加快。
能够成功做出用燧石击发的点火装置,池非觉得火枪的研究至少已经成功了一半。
就是这枪管实在太笨重了,而且跟他印象中的燧发枪也相差太远,池非也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我们找个地方试枪吧。”虽然不抱什么期望,但池非还是决定先试试再说。
一行人到了外面一块没人的空地后,池非让工匠分别在二十步、五十步、一百步这三个不同的距离各自放了一个靶子作为射击目标。
按照池非的要求,每一杆山寨燧发枪都经过统一份量的火药多次爆击后,不会炸膛才算及格。
而每一份火药都用油纸包好,作为定量投放的标准。
因为之前已经实验了好多次,吴工匠十分熟练地把其中一份火药以及一颗手指头大小的铅弹塞进枪管后,然后用推杆把火药和铅弹一起推至枪管的尽头。
接下来,吴工匠以站立的姿势握住枪身,然后小心翼翼地瞄准二十步开外的第一个靶子。
随着“磅”一声闷响,一道火光从枪管喷出,随即浓烟升起,那靶子明显震动了一下。
池非和工匠们走过去一看,只见那靶子边缘破了一个洞,正是被那铅弹给打穿的。
总算是把铅弹给打出去了,池非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只要能把铅弹打出去,就表示这山寨燧发枪具备了基本的射击功能,这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接下来,池非让吴工匠继续试射不同距离的靶子,而且是每一杆都要试。
二十步距离内,一般是十枪能打中三、四枪,但也只是勉强打中靶子而已,离靶心还差得很远。
可是到了五十步的靶子后,基本上十枪难中一枪。
一百步就更不用说了,根本连靶子的边都擦不到。
这准度甚至比前朝的火铳都不如。
因为前朝的火铳发射的是铁沙,相当于现在的散弹枪,因此喷射面积也相应变大,在二三十步距离内反而容易刮到靶子,只是穿透力很差而已。
而这些山寨枪发射的是单颗铅弹,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打不中的话,只能重新装填再来一次。
等吴工匠试射完后,池非也亲自上手一杆一杆地试,结果还是一样。
二十步内大概有个两三成的命中率,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靠运气了。
虽然说这山寨枪具备了燧发枪的基本功能,但这命中率也太让人着急了。
另外吴工匠他们也已经按照池非的要求在枪头装了个类似于准星的定针,这应该不是瞄准的问题。
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内,就算不用准星也应该可以打中才对,为什么命中率会这么低呢?
他当年在看视频和资料的时候,曾经看过一组数据。
有人曾对法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让一百个普通士兵对一个人形目标用滑膛枪射击100发,在100步也就是70米左右的距离时可以命中50发,命中率为50%;200步时也就是150米左右的距离可以命中30发,命中率为30%。
而这山寨枪在二十步的距离内仅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命中率,五十步更是连百分之五都不到,差得也太远了。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池非一时间也想不通问题所在,于是问了吴工匠另一个问题,“这三杆火铳你们一共花了多少时间来做?”
吴工匠回答道:“差不多半年时间。原本一共做了五杆,但有两杆炸膛了,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三杆。”
池非听完不禁有些失望。
怪不得前朝工部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才做出一百多支火铳,实在是太费时费力了。
“最花时间的是哪部分?”
“是这铳管。
为了让铅弹顺利射出,我们需要把铳管内部打磨得十分光滑才行,否则容易引起炸膛。
这道工序是最费时间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研磨,如果太用力的话又容易让铳管开裂。
光是这一步,我们几乎做废了上百根铳管。
一旦做废,只能回炉再造,重新开始,因此才会如此耗费时间。”
果然最难的部分就在于这枪管。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根本无法实现量产。
池非有些感慨地看着手中的山寨枪。
这准度问题他还能勉强忍受,毕竟滑膛枪原本就准度一般,但就这产量实在不敢恭维。
几十个工匠足足花了半年时间才做出三杆勉强能用的,这种效率还怎么大规模装备军队?
在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赶紧把其他两杆山寨枪也拿过来仔细对比,最后还单着一只眼往枪管里面瞄了进去。
过了一会,池非放下手中的山寨枪叹了口气。
他终于知道准度这么差的原因在哪里了。
每一支枪管的内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而且枪管里面并非从头到尾都是直的,里面有些地方是弯的。或许不能说是弯,而是不够垂直。
因为枪管内径不是呈一条直线,使得铅弹在顺着枪管喷出后,由于惯性的作用,导致射击轨道发生了变化,所以准度才会如此差。
造成这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打磨这道工序出了问题。
因为工匠们完全是靠手工进行打磨的,所以很容易造成枪管内径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角度容易发生偏差,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那么精准。
等一下,机器?
池非忽然想到了一个被自己所忽略的地方。
想要大规模量产标准化的燧发枪,单靠每个工匠一杆一杆地做是肯定不行的。
不仅要有流水线式的分工作业,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机床。
没错,缺的就是机床。
不需要太过复杂先进的机床,这也完全不现实。
他想要的,只是可以进行标准化研磨工序的简易钻孔机床即可。
换句话说,这机床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枪管内径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打孔和研磨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枪管内径不仅大小一样,而且也会是直的。
只要枪管的问题解决了,那想要大规模量产就有可能了。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用于打磨的简易钻孔机床是必须要做出来的。
想到这里,池非顿时精神一振,立刻去跟那些工匠商量这简易钻孔机床的事。
那些工匠从未听说过机床这种东西,全都听得一头雾水。
池非知道想让他们一下子接受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确实很难,但他还是耐心给他们解释机床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
“这所谓的钻孔机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物件,二是钻孔打磨。
固定物件你们应该可以理解,就是用机关把枪管固定起来,不让它动。
钻孔打磨这部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先把一根很长的细钻头伸进枪管里,然后由转轮带动这根细钻头对枪管内部进行钻孔研磨。
等研磨好后,再用一根粗一些的钻头再次进行研磨,把孔径再次加大,直至钻出大小合适的孔径为止。
由于对枪管进行打孔的是同一大小尺寸的钻头,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一是所有枪管的内径大小会完全一样,不会有的大有的小。
二是枪管内部会十分平直,不会边高边低。
三是能够快速生产更多的枪管,远比手工研磨要快得多。”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们听完池非的解释后,很快就领会到他的意思。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器,确实会比手工打磨要快得多。
这就好比手工织布和用织布机来织布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有工匠顿时兴奋不已,纷纷向池非询问关于这种机床的各种问题。
但池非只是在视频里见过这种简易的钻孔机床,知道大概的工作原理。至于如何制造出来,那就不是他能搞得定的。
在听说池非也不懂得如何制造这种机床时,工匠们虽然有些失望,但很快就振作起来。
虽然不知道具体制作方法,但只要知道大概的原理,那就一定有办法做出来。
一时间,工匠们个个都满怀期待,都想把这种从未见过的东西做出来。
就这样,池非跟这些工匠投入到了制作简易钻孔机床的研究当中,再次忙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