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起风了(新书发布,求支持!)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末日大佬速成指南、神棍日记、快穿苏妲己、星际壕婚:怂妻猖狂、位面之时空之匙、诸天供应商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嘟……”
9月24日清晨,哨声在俄军阵地上回荡着,准备了几个小时的俄罗斯士兵们,怀揣着救援战友并且一举赢得战争的憧憬,纷纷面对着出击方向站立起来了,白色的军帽下的那一张张脸庞虽说满怀憧憬,可是他们的动作中却难掩对死亡的恐惧,以至于他们甚至都无法插好自己的刺刀,只能在军官和军士们的帮助下,方才能卡好刺刀。
最后一次检查了士兵的准备之后,米里诺维奇大尉看着士兵鼓动道。
“朋友们,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役。那么我们就赢得了这场战争,就解救了远东军,那么我们很快就能结束这场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俄罗斯的英雄……”
一番战前的鼓动动员之后,米里诺维奇大尉却又取出他的手枪。
“上士,拿着我的枪!如果一会有人撤退或者不离开战壕,那么就由你来执行命令!”
“是的,长官!”
在上士的声音落下时。
持续了五天的炮击终于停止了,天地间瞬间恢复了寂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硝烟渐渐散去的战场,经历了五天炮击的华军阵地上死一般地寂静,谁都知道。这是大战前的平静,是拼死厮杀即将开始的信号。
早晨7时30分,俄军的阵地上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军哨声,
“快,快……”
站在梯顶的米里诺维奇大尉大声喊响着,督促着士兵们沿着梯子冲出堑壕,而上士则端着手枪踢打着那些动作太慢的士兵,不断的把他们推出两米多深的堑壕。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近八万名俄军士兵爬出战壕,然后开始列队朝着东北军阵地前进。就在这时,俄军的炮兵再一次开始了冲锋前最猛烈的炮火掩护。早已被轰成一片废墟的东北军的阵地立刻又被弹雨所覆盖,这是俄国人最新研究成果,准确的来说,是面对过去几个月进中中的惨重伤亡,谢苗诺维奇作出的一个调整,当然这既是战斗总结,同样也是借鉴,借鉴东北军在进攻时所采用的“徐进弹幕”掩护。
这一战术对于东北军而言,同样也是新鲜的,对于俄军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在战前谢苗诺维奇对预定参战的师,还进行了一系列专门的野营训练,模拟华军防御演练突击的方法,采取在炮火射击的配合下,步兵对防御阵地进行了逐步攻击、向前推进的协调作战。而在武器装备方面。为了保证胜利,俄罗斯同样也已经用尽一切办法,甚至俄国不顾武器弹药口径不通用的不足,还特意从俄罗斯以及法国进口了口径不同的上千架马克沁机枪以及哈乞开斯机枪。
不过,尽管如此准备。俄国人还是没有弄明白“弹幕以若干速度前进,以掩护我军步兵前进”中的那个若干,虽然所有人都在争论弹幕究竟该以多快的速度前进,但事实上是弹幕前进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步兵追赶战机的速度。如果步兵被某些事情担搁了──弹幕就会脱离步兵自己前进,而步兵就会像待宰的野鸭一样停留在空旷地上任人射击,而当步兵前进得太快,就会发现自己受限于己方炮兵弹幕,而不能有效地去追击溃逃中的敌军。
而在另一方面需要许多炮连集中火力才能组成爬行弹幕,因此这样的战术在指挥层级上通常是由步兵师或步兵军炮兵军官开设观测所,在各种通信条件都十分稳定的条件下指挥作战;而步兵营、团指挥官利用各种信号弹来表示弹幕的速度过慢或是过快。
这种办法看似解决的问题,可是在战场上,炮弹爆炸产生的烟幕,让炮兵与步兵间的信号协调变得不是那么有效,过慢或过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之下,东北军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150米!
徐进弹幕保持与步兵主力分队之间保持150米的距离即可,徐进弹幕不由步兵掌握,而由后方的炮兵观察员掌握,尽管这种弹幕会造成误伤,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徐进弹幕的掩护作用,不过,俄国人显然还没有弄明白这一点。实际上,东北军也不是刻意明白这一点,只是相比于俄国人,在反复的演练之后,东北军选择了这个看似有些呆板但却更加容易的办法。
在俄罗斯军队出击的时候,尽管战壕已经在炮击中被严重摧毁,但是的战壕内的留守观察员已从潜望镜中发现他们的动向,士兵们全部蹲在坑道口,准备等到敌人的炮击向后延伸时,迅速占领表面阵地。几乎是俄军的炮火向后一延伸,在过去几天的炮击中,早就被抑住一团火来的东北军官兵立刻从地下工事中倾巢而出,他们将重机枪全都搬上阵地,迅速地挖好掩体,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阵地前的开阔地带,作着射击准备,而每个步兵排的轻机枪,也被精心布置于重机枪间的盲区,以用于“补盲”。
“保持队形!”
“保持队形……”
空旷的无人地带间,在那枯黄的草地间,穿着白色军装的俄罗斯士兵分外的显眼,军官们不断的吼喊着,咆哮着以维持步兵方队的队形,虽然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可是对于俄国人来说,他们仍然没有改变土尔其战争时的那一套战术,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俄国的军官还是士兵无不认为华军在前几天的可以夷为平地的炮击中。肯定早就被打光了,所以他们的冲锋队形可以说大摇大摆来形容。
此时的俄军甚至就像是上一世纪同拿破仑打仗时一样,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进攻,可事实上。因为俄军使用了太多的榴霰弹,对于工事的伤害极为有限,同时又因为东北军大都深藏在地下坑道之中,炮击根本就没有对他们造成多少损失,在俄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华军阵地上的铁丝网、火力点大都还完好。
尽管在前几天密集的炮击中,在剧烈的震撼中,那些置身于掩蔽所中的东北军官兵无不被打的昏头转脑的,可是他们却都还活着,不仅活着,而且心里还压着一团火等着发泄。
“出击……”
“快,快,抢在老毛子前面……”
邓森挥动着手中的滨江式手枪,大声朝着士兵们呼喊着,尽管空气中炮声隆隆,但是那炮火却对他们再也没有任何伤害,尽管他们灰头灰脸的,可是每一个士兵的神情都显得极为兴奋,毕竟在过去的几天中,他们的脾气一直被压制着,还有他们的怒火。
等级到他们冲到被轰的稀巴烂的堑壕内,在他们为步枪上膛之后,他们从那变型的堑壕中一探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枯黄的草地上,一个个白色的线条在草地中绵延着,那些俄罗斯士兵就像……就像棉田里的棉花似的,在一片枯黄中分外的醒目。
“我的天……”
瞧着那一个个白线,邓森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口水,这紧张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这甚至将不会再是一场战斗!
此时,这些穿着白色军装的俄军的士兵越来越近了。他们排成长长的横列,朝着前方走了过来,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缓慢,甚至沉重,全没有一丝轻装上阵的感觉,他们的队形时而会被弹坑所影响,那一个个看似整齐的白线,最终还是散乱了起来。
“保持队形!”
端着步枪,米里诺维奇大尉不断的大声命令着,看着周围的阵线,他显得有些满意,至少他的部队还没有发生太多的混乱。
“保持队形……”
在军官和士官们的命令声中,纵线方队越发规整起来,如果是在拿破仑时代。或许拿破仑也会为这支俄罗斯军队排出的队形发出称赞,此时他们排列出的来的队形,甚至不逊于百年前的前辈,只是他们显然忘记一点——战争已经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不过这些俄国人的脚步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缓慢,正如同百多年前他们的前辈一般,现在他们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一但那个命令下达的话,这整齐划一的纵队就会变成一股浪潮,曾经让整个欧洲为之震撼的浪潮,这浪潮曾经碾碎了拿破仑以及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场革命!
但在浪潮发作之前,这些被西欧人轻蔑的称之为“牲口”的俄罗斯士兵依然忠诚的在军官们的率领下,分几个波次实施攻击,每个波次的士兵几乎都是肩并肩排成整齐的队列,斜举着步枪,步履缓慢地向华军阵地前进。
在最初的几百米,他们甚至没有遭受任何攻击,甚至就连过去在进攻时必须忍受的密集的炮雨,这个时候也没有了踪迹,似乎正像他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中国人已经被打光了,中国人早就被密集的炮弹炸飞上了天,他们现在顶多只是需要打扫一下战场罢了!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向东北军阵地进逼的时候,那些从掩体中钻出来的士兵们正扛着机枪以及迫击炮进入阵地,现在,他们之所以没有攻击,是因为他们的武器都在掩体内。
“呼……”
每一次扛着机枪架的时候,张鹏飞都会在心里不停的咒骂这该死的机枪架,将这重达15公斤重的枪架,背入机枪射击阵地,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不过他知道,一但射击开始,就会呈现出另一个局面,在连续射击时,由于有了这坚如磐石的枪架,枪身几乎都不会有任何震动,光学望远瞄准镜的后面的软皮碗也不会反复撞击射手的眼睛又弹开,事实上,几乎没有后座力会影响到射手对望远瞄准镜内目标的观察效果。也正因如此,尽管轻重机枪的枪身几乎完全相同,但在作战效力上,重机枪却几倍于轻机枪。
“快点!机枪架!”
在机枪组组长的督促下,终于,张鹏飞把机枪架扛进了射击位置,和所有的机枪射位一样,他所在的射位虽说距离一线堑壕有近两百米远,但是同样对前方形成纵射火力,和其它机枪射位一共构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这些交叉火力中间,还有一架架轻机枪补充其火力盲点,可以说,数以千计的轻重机枪,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屠宰场”。
“哒!”
几乎是机枪刚一架好,弹药手便打开弹箱,抽出一百发的弹鼓,这是重机枪与轻机枪的最大不同,尽管重机枪同样有50发弹匣,但在阵地上他们往往使用100发弹鼓,只有在少数时候他们才会使用弹匣,相比于使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使用弹鼓以及弹匣的沈式机枪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制造成本同样更低,这也是东北军可以大量装备机枪的原因之一。
“咔达……”
枪栓拉动,空膛待击!
就在张鹏飞为自己的机枪上膛时,观察所内的东北军炮兵观察员已经开始在地图上标注着俄军方队的位置,同时通过电话告知后方的炮兵连,在过去的几天之中,东北军炮兵早已对他们有前沿阵地进行了多次试射,虽说谈不上掌握了阵地前方的每一草每一木,但也算是基本掌握,他们只需要按照座标,就可以猛烈而且准确的开火,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炮击落空。
“呼……呼……”
呼吸着混杂着浓浓硝烟味的空气,感受着这越显寂静的战场,米里诺维奇大尉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一阵莫名的胆寒,不知为何,他突然意识到,或许,这种寂静就是死亡前的平静……
近了,越来越近了,在他和其它的士兵能够目视华军阵地前沿那些毁坏的或者完好的但却凌乱非常的铁丝网时,他看到了华军堑壕后方冒出的一个个钢盔,那是中国人特有的“钢帽”,那一个个钢盔下方,赫然是手端步枪的中国士兵。
突然,这看似平静的天地间,一阵风起来了……
(新书已经发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天应该会通过审核,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你的每一个收藏和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关于老书,无语想说的是,存稿足够,不会影响老书的发布!多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铁血宏图》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主角,不一样的故事,期待您的一路同行,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嘟……”
9月24日清晨,哨声在俄军阵地上回荡着,准备了几个小时的俄罗斯士兵们,怀揣着救援战友并且一举赢得战争的憧憬,纷纷面对着出击方向站立起来了,白色的军帽下的那一张张脸庞虽说满怀憧憬,可是他们的动作中却难掩对死亡的恐惧,以至于他们甚至都无法插好自己的刺刀,只能在军官和军士们的帮助下,方才能卡好刺刀。
最后一次检查了士兵的准备之后,米里诺维奇大尉看着士兵鼓动道。
“朋友们,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役。那么我们就赢得了这场战争,就解救了远东军,那么我们很快就能结束这场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俄罗斯的英雄……”
一番战前的鼓动动员之后,米里诺维奇大尉却又取出他的手枪。
“上士,拿着我的枪!如果一会有人撤退或者不离开战壕,那么就由你来执行命令!”
“是的,长官!”
在上士的声音落下时。
持续了五天的炮击终于停止了,天地间瞬间恢复了寂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硝烟渐渐散去的战场,经历了五天炮击的华军阵地上死一般地寂静,谁都知道。这是大战前的平静,是拼死厮杀即将开始的信号。
早晨7时30分,俄军的阵地上突然响起了刺耳的军哨声,
“快,快……”
站在梯顶的米里诺维奇大尉大声喊响着,督促着士兵们沿着梯子冲出堑壕,而上士则端着手枪踢打着那些动作太慢的士兵,不断的把他们推出两米多深的堑壕。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近八万名俄军士兵爬出战壕,然后开始列队朝着东北军阵地前进。就在这时,俄军的炮兵再一次开始了冲锋前最猛烈的炮火掩护。早已被轰成一片废墟的东北军的阵地立刻又被弹雨所覆盖,这是俄国人最新研究成果,准确的来说,是面对过去几个月进中中的惨重伤亡,谢苗诺维奇作出的一个调整,当然这既是战斗总结,同样也是借鉴,借鉴东北军在进攻时所采用的“徐进弹幕”掩护。
这一战术对于东北军而言,同样也是新鲜的,对于俄军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在战前谢苗诺维奇对预定参战的师,还进行了一系列专门的野营训练,模拟华军防御演练突击的方法,采取在炮火射击的配合下,步兵对防御阵地进行了逐步攻击、向前推进的协调作战。而在武器装备方面。为了保证胜利,俄罗斯同样也已经用尽一切办法,甚至俄国不顾武器弹药口径不通用的不足,还特意从俄罗斯以及法国进口了口径不同的上千架马克沁机枪以及哈乞开斯机枪。
不过,尽管如此准备。俄国人还是没有弄明白“弹幕以若干速度前进,以掩护我军步兵前进”中的那个若干,虽然所有人都在争论弹幕究竟该以多快的速度前进,但事实上是弹幕前进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步兵追赶战机的速度。如果步兵被某些事情担搁了──弹幕就会脱离步兵自己前进,而步兵就会像待宰的野鸭一样停留在空旷地上任人射击,而当步兵前进得太快,就会发现自己受限于己方炮兵弹幕,而不能有效地去追击溃逃中的敌军。
而在另一方面需要许多炮连集中火力才能组成爬行弹幕,因此这样的战术在指挥层级上通常是由步兵师或步兵军炮兵军官开设观测所,在各种通信条件都十分稳定的条件下指挥作战;而步兵营、团指挥官利用各种信号弹来表示弹幕的速度过慢或是过快。
这种办法看似解决的问题,可是在战场上,炮弹爆炸产生的烟幕,让炮兵与步兵间的信号协调变得不是那么有效,过慢或过快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相比之下,东北军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150米!
徐进弹幕保持与步兵主力分队之间保持150米的距离即可,徐进弹幕不由步兵掌握,而由后方的炮兵观察员掌握,尽管这种弹幕会造成误伤,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徐进弹幕的掩护作用,不过,俄国人显然还没有弄明白这一点。实际上,东北军也不是刻意明白这一点,只是相比于俄国人,在反复的演练之后,东北军选择了这个看似有些呆板但却更加容易的办法。
在俄罗斯军队出击的时候,尽管战壕已经在炮击中被严重摧毁,但是的战壕内的留守观察员已从潜望镜中发现他们的动向,士兵们全部蹲在坑道口,准备等到敌人的炮击向后延伸时,迅速占领表面阵地。几乎是俄军的炮火向后一延伸,在过去几天的炮击中,早就被抑住一团火来的东北军官兵立刻从地下工事中倾巢而出,他们将重机枪全都搬上阵地,迅速地挖好掩体,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阵地前的开阔地带,作着射击准备,而每个步兵排的轻机枪,也被精心布置于重机枪间的盲区,以用于“补盲”。
“保持队形!”
“保持队形……”
空旷的无人地带间,在那枯黄的草地间,穿着白色军装的俄罗斯士兵分外的显眼,军官们不断的吼喊着,咆哮着以维持步兵方队的队形,虽然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可是对于俄国人来说,他们仍然没有改变土尔其战争时的那一套战术,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俄国的军官还是士兵无不认为华军在前几天的可以夷为平地的炮击中。肯定早就被打光了,所以他们的冲锋队形可以说大摇大摆来形容。
此时的俄军甚至就像是上一世纪同拿破仑打仗时一样,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进攻,可事实上。因为俄军使用了太多的榴霰弹,对于工事的伤害极为有限,同时又因为东北军大都深藏在地下坑道之中,炮击根本就没有对他们造成多少损失,在俄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华军阵地上的铁丝网、火力点大都还完好。
尽管在前几天密集的炮击中,在剧烈的震撼中,那些置身于掩蔽所中的东北军官兵无不被打的昏头转脑的,可是他们却都还活着,不仅活着,而且心里还压着一团火等着发泄。
“出击……”
“快,快,抢在老毛子前面……”
邓森挥动着手中的滨江式手枪,大声朝着士兵们呼喊着,尽管空气中炮声隆隆,但是那炮火却对他们再也没有任何伤害,尽管他们灰头灰脸的,可是每一个士兵的神情都显得极为兴奋,毕竟在过去的几天中,他们的脾气一直被压制着,还有他们的怒火。
等级到他们冲到被轰的稀巴烂的堑壕内,在他们为步枪上膛之后,他们从那变型的堑壕中一探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枯黄的草地上,一个个白色的线条在草地中绵延着,那些俄罗斯士兵就像……就像棉田里的棉花似的,在一片枯黄中分外的醒目。
“我的天……”
瞧着那一个个白线,邓森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口水,这紧张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这甚至将不会再是一场战斗!
此时,这些穿着白色军装的俄军的士兵越来越近了。他们排成长长的横列,朝着前方走了过来,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缓慢,甚至沉重,全没有一丝轻装上阵的感觉,他们的队形时而会被弹坑所影响,那一个个看似整齐的白线,最终还是散乱了起来。
“保持队形!”
端着步枪,米里诺维奇大尉不断的大声命令着,看着周围的阵线,他显得有些满意,至少他的部队还没有发生太多的混乱。
“保持队形……”
在军官和士官们的命令声中,纵线方队越发规整起来,如果是在拿破仑时代。或许拿破仑也会为这支俄罗斯军队排出的队形发出称赞,此时他们排列出的来的队形,甚至不逊于百年前的前辈,只是他们显然忘记一点——战争已经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不过这些俄国人的脚步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有些缓慢,正如同百多年前他们的前辈一般,现在他们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一但那个命令下达的话,这整齐划一的纵队就会变成一股浪潮,曾经让整个欧洲为之震撼的浪潮,这浪潮曾经碾碎了拿破仑以及发生在欧洲的一场场革命!
但在浪潮发作之前,这些被西欧人轻蔑的称之为“牲口”的俄罗斯士兵依然忠诚的在军官们的率领下,分几个波次实施攻击,每个波次的士兵几乎都是肩并肩排成整齐的队列,斜举着步枪,步履缓慢地向华军阵地前进。
在最初的几百米,他们甚至没有遭受任何攻击,甚至就连过去在进攻时必须忍受的密集的炮雨,这个时候也没有了踪迹,似乎正像他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中国人已经被打光了,中国人早就被密集的炮弹炸飞上了天,他们现在顶多只是需要打扫一下战场罢了!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向东北军阵地进逼的时候,那些从掩体中钻出来的士兵们正扛着机枪以及迫击炮进入阵地,现在,他们之所以没有攻击,是因为他们的武器都在掩体内。
“呼……”
每一次扛着机枪架的时候,张鹏飞都会在心里不停的咒骂这该死的机枪架,将这重达15公斤重的枪架,背入机枪射击阵地,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不过他知道,一但射击开始,就会呈现出另一个局面,在连续射击时,由于有了这坚如磐石的枪架,枪身几乎都不会有任何震动,光学望远瞄准镜的后面的软皮碗也不会反复撞击射手的眼睛又弹开,事实上,几乎没有后座力会影响到射手对望远瞄准镜内目标的观察效果。也正因如此,尽管轻重机枪的枪身几乎完全相同,但在作战效力上,重机枪却几倍于轻机枪。
“快点!机枪架!”
在机枪组组长的督促下,终于,张鹏飞把机枪架扛进了射击位置,和所有的机枪射位一样,他所在的射位虽说距离一线堑壕有近两百米远,但是同样对前方形成纵射火力,和其它机枪射位一共构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这些交叉火力中间,还有一架架轻机枪补充其火力盲点,可以说,数以千计的轻重机枪,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屠宰场”。
“哒!”
几乎是机枪刚一架好,弹药手便打开弹箱,抽出一百发的弹鼓,这是重机枪与轻机枪的最大不同,尽管重机枪同样有50发弹匣,但在阵地上他们往往使用100发弹鼓,只有在少数时候他们才会使用弹匣,相比于使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使用弹鼓以及弹匣的沈式机枪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制造成本同样更低,这也是东北军可以大量装备机枪的原因之一。
“咔达……”
枪栓拉动,空膛待击!
就在张鹏飞为自己的机枪上膛时,观察所内的东北军炮兵观察员已经开始在地图上标注着俄军方队的位置,同时通过电话告知后方的炮兵连,在过去的几天之中,东北军炮兵早已对他们有前沿阵地进行了多次试射,虽说谈不上掌握了阵地前方的每一草每一木,但也算是基本掌握,他们只需要按照座标,就可以猛烈而且准确的开火,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炮击落空。
“呼……呼……”
呼吸着混杂着浓浓硝烟味的空气,感受着这越显寂静的战场,米里诺维奇大尉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一阵莫名的胆寒,不知为何,他突然意识到,或许,这种寂静就是死亡前的平静……
近了,越来越近了,在他和其它的士兵能够目视华军阵地前沿那些毁坏的或者完好的但却凌乱非常的铁丝网时,他看到了华军堑壕后方冒出的一个个钢盔,那是中国人特有的“钢帽”,那一个个钢盔下方,赫然是手端步枪的中国士兵。
突然,这看似平静的天地间,一阵风起来了……
(新书已经发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天应该会通过审核,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你的每一个收藏和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关于老书,无语想说的是,存稿足够,不会影响老书的发布!多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铁血宏图》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主角,不一样的故事,期待您的一路同行,谢谢大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