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走与留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学了您的学识,可是却永远也学不到您的风骨?”蔡琰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惜的是,她受D教育多年,从少先队起到入D之后,学会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趋吉避凶,随波逐流’罢了。所以风骨这么高尚的东西,在她身上压根就从来就没有过。蔡邕想教,但根都烂了,他上哪去挽救去?再说谁能比D还强大?
“对!”蔡邕笑了,看女儿很能正视问题,他很欣慰。他却不知道的是,蔡琰两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认错很快,就是不改’!
蔡邕望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腆着有些突起的肚子,背手渡起步来,似乎在思索怎么教育蔡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但想了半天还是对蔡琰温和的笑了笑,“你真的很聪明,但也许是你太聪明了。”
蔡琰看着蔡邕那胖乎乎的没什么皱纹的脸,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蔡邕是厚道的人,自己从小到大也没看过他疾言利色的对谁说过什么重话。他是谦和的君子,凡事都不会说太直接,点到即止,时时处处的给人留有余地,现在对自己的女儿也是这般和蔼,还照顾着她的情绪,真是个好人。
蔡琰明白蔡邕的意思,在他看来,自己是太聪明了,聪明说白了就是滑头,不肯真的为什么而执着。更不要说什么‘理想、大义、为国为民’这些了。一般来说,史上的大英雄其实都是有些一根筋的人,不可能是聪明人。当然,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蔡琰也知道自己这样的也不能算是聪明,最多算是点小聪明罢了。
蔡邕不是那种在蔡看来很迂腐的读书人,但有些时候,他却有自己的坚持。比如说对董卓就是这样,这几年,蔡邕虽然少管朝事,可是很多事却是避不开的,好在董卓不管对别人如何,但对蔡邕倒是言听计从,几乎从不反驳蔡邕的建议,即使是想让献帝称自己为尚父时,也是被蔡邕拦了下来。
其实有时候读书人是很讲义气的,蔡邕这辈子其实最受重用和被尊重,就是在董卓的手下这几年,士为知己可死啊!蔡邕自然不敢公开真的说董卓是自己的知己,但现在董卓出了事,听说还被点了天灯!家中无论大小老幼都一律处斩。这在蔡邕看来就是过份了,出于道义和良心,他都不愿在此时逃避。
老头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哪里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就是个火药库,谁去谁倒霉。可是有了道义和良心在,他就不得不留下面对。不然,将来别说没面目见朋友,就是自己的学生和子女都是没脸见的。
“是,所以不管您怎么想,长安您不能留。等过些日子,事态平静些了再说。”蔡琰坚定的看着父亲。
董卓在朝时父亲虽然在虎口之下也救下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但董卓从始致终对父亲的尊重都是此时反对者的借口,‘董卓逆党’这个包袱其实是躲不掉的。此时此刻留下来,那些人也不会说出更好听的话来,蔡琰总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什么时候先保住命,以图后着才是正确的抉择。
再说蔡琰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结束的,所以此时她能想到的就只能是,让老头躲起来,逃出长安再说,本来历史就是强者的游戏,老头只要活着,就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她也知道,这个理由只会让老头更加愤怒,但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只好给蔡夫人使了一个眼色,让她来劝蔡邕别去惹这个大麻烦。
蔡夫人一向很听蔡琰的话,再说,本来在她看来董卓死了,压在心头的大石也就放下了,现在她手上有的是黄金、珠宝,也想像董祀那样在曹操的地盘上买个小山,当当地主婆,过点轻闲日子多好。于是刚刚还劝蔡邕这次正好时机,向朝庭请辞回乡,现在听蔡琰这么坚持,自然也就站在蔡琰这边了。
“老爷,琰儿说得对,不如等等看,现在长安已经很乱了,国相的人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两方对垒,只怕真的很麻烦的。”蔡夫人是和蔡邕一起得到的消息,自然对外头的情况比蔡琰知道得要多点,更有说服力。
蔡邕没看妻子,她没读过什么书,她的见识到哪他很清楚,所以不用说,但是蔡琰不同,府中四千卷藏书倒背如流的女儿,怎么可以这样?
“爹,这是乱世,咱们管不了,不管是董卓还是别人,说到底他们争的就是一个权,一个天下而已。你是读书人,由他们成王败寇,打个你死我活就好了。您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力挽狂澜吗?何苦去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
蔡琰深吸一口气,愤然的看着父亲,她历史再差,也知道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哪里轮得到蔡邕这些清流说话?若在这时还想着保有风骨,就是死路一条。此时不说,让他冲出去与王允斗,就算不死,将来也一定能和曹操斗,那就置全家与不顾,蔡琰决心一定要让老爷子看清事实,别做无谓的挣扎。
“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蔡邕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苦笑起来。原来这就是蔡琰的心里话,这些年来,她不在意门地,认真苦读,虽不轻易开口说话,但对时事又颇有见的,自己一直那么的欣赏她。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叹息,为什么她不是个儿子,那么蔡氏一门将又出一杰,会多么的荣耀?
结果,她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怕‘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她读书除了为自己之外,就从来没想过其它。原来蔡邕一生最最得意的弟子、爱女是个自私透顶的家伙。
蔡琰从父亲的眼中看到失望与痛苦,她理解不了,但她还是会屈服,这个老头是她父亲,上辈子已经过早的失去父亲,她这辈子不想失去,默默的跪在了蔡邕的面前。
“知道错在哪吗?”看到蔡琰跪下了,蔡邕轻叹了一声。
“不该以一已之私,而枉顾大义。”蔡琰很老实,虽然并不认同老头留下是什么天下的大义所在,但还是说了。现在她必须把老头哄高兴了,老实的跟她走。她只是一个女子,她管不了天下,她只想管住父亲。
“女儿太自私,不应该只是怕父亲为大义牺牲,而置父亲的名声于不顾。只是四年前父亲能为了全族之人的命接了董卓的诏,此时难不成不能为了母亲和我们姐妹而再牺牲一次?”看蔡邕的面色略暖,她再次打出了亲情牌,怎么说在老爷子心里,蔡夫人还有自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总不能真的舍下来吧!
“你也说了,那次是全族人的性命,为父再不该也不会断了家族的香火。只是此次,最多只是为父的一条命罢了,再惺惺作态,就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了。”蔡邕也说得很平静,四年前的那次奉诏至今还是他心时的一道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这就是污点,他不想带着这个遗憾委曲的死去。再说,留下本来就是为了妻女族人啊,真的背上一个骂名,以后蔡家子孙还怎么做人?
“琰儿,你起来吧!”蔡夫人抹去眼里的泪,夫妻二十年,此时此刻她却比看着聪明的女儿更了解丈夫的心,也不说什么,直接走到门口吆喝起小子们来,“还愣着干嘛,把东西放回去!”
蔡琰看着母亲,突然恍惚回到上辈子当她还是王炎的小时候,记得那天她从楼下跟小伙伴玩完了,回到家找吃的。却看到王老妈在开衣柜,却不是找什么,过了一会儿,王老妈把头靠在衣柜的门上,默默的流着泪。夕阳那时打在老妈的身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光润。那天王老妈刚刚送王老爹回部队,那是公元一九七九年,王老爹的部队接到了去云南边境的通知。
王老妈其实是个很平凡的女子,自私、小器、强势,也没多少文化,更加没有什么大事大非的世界观。王老爹和王老妈一生大仗、小仗不断,几次王炎姐妹都还以为这个家指不上了呢。可是那次王老妈只是平静的送走了王老爹,背后一个人垂泪罢了。
后来长大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常常想起那件事,虽然最终老爹也没捞着仗打,安全的回家。但她后来也翻阅了不少那次战役的资料,其惨烈程度超乎想像。每当这时她就会莫名的松一口气,庆幸老爹没真拉上去。
于是更加迷惑,以王老妈的性子,怎么就那么平静的送他走了,什么话也没说?那时她不可能知道,老爹此去会捞不着仗打?当然后来她也没问过老妈为什么就是了,每每回忆这事,都会被老妈啐,然后说她胡扯,那会她才一两岁,哪就记事了?
后来想想,估计是老太太害羞了,要指着老太太说爱情那是不可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也就更不可能的!说了她都不会信,老妈没那境界!于是久而久之,她也就淡忘了。
此刻,看蔡夫人一抹脸,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没听到过一般的同意蔡邕留下,那表情和当年的老妈是何其的相似?蔡琰看到蔡夫人和蔡邕的脸,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什么也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她的男人,她不能让自己的男人留有遗憾,哪怕也许从此再不相见,她却希望能看到他的笑脸。当然蔡夫人也有自己的坚持,她不走了,她会陪伴着丈夫一起面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我学了您的学识,可是却永远也学不到您的风骨?”蔡琰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惜的是,她受D教育多年,从少先队起到入D之后,学会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趋吉避凶,随波逐流’罢了。所以风骨这么高尚的东西,在她身上压根就从来就没有过。蔡邕想教,但根都烂了,他上哪去挽救去?再说谁能比D还强大?
“对!”蔡邕笑了,看女儿很能正视问题,他很欣慰。他却不知道的是,蔡琰两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认错很快,就是不改’!
蔡邕望天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腆着有些突起的肚子,背手渡起步来,似乎在思索怎么教育蔡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但想了半天还是对蔡琰温和的笑了笑,“你真的很聪明,但也许是你太聪明了。”
蔡琰看着蔡邕那胖乎乎的没什么皱纹的脸,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蔡邕是厚道的人,自己从小到大也没看过他疾言利色的对谁说过什么重话。他是谦和的君子,凡事都不会说太直接,点到即止,时时处处的给人留有余地,现在对自己的女儿也是这般和蔼,还照顾着她的情绪,真是个好人。
蔡琰明白蔡邕的意思,在他看来,自己是太聪明了,聪明说白了就是滑头,不肯真的为什么而执着。更不要说什么‘理想、大义、为国为民’这些了。一般来说,史上的大英雄其实都是有些一根筋的人,不可能是聪明人。当然,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蔡琰也知道自己这样的也不能算是聪明,最多算是点小聪明罢了。
蔡邕不是那种在蔡看来很迂腐的读书人,但有些时候,他却有自己的坚持。比如说对董卓就是这样,这几年,蔡邕虽然少管朝事,可是很多事却是避不开的,好在董卓不管对别人如何,但对蔡邕倒是言听计从,几乎从不反驳蔡邕的建议,即使是想让献帝称自己为尚父时,也是被蔡邕拦了下来。
其实有时候读书人是很讲义气的,蔡邕这辈子其实最受重用和被尊重,就是在董卓的手下这几年,士为知己可死啊!蔡邕自然不敢公开真的说董卓是自己的知己,但现在董卓出了事,听说还被点了天灯!家中无论大小老幼都一律处斩。这在蔡邕看来就是过份了,出于道义和良心,他都不愿在此时逃避。
老头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事,哪里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就是个火药库,谁去谁倒霉。可是有了道义和良心在,他就不得不留下面对。不然,将来别说没面目见朋友,就是自己的学生和子女都是没脸见的。
“是,所以不管您怎么想,长安您不能留。等过些日子,事态平静些了再说。”蔡琰坚定的看着父亲。
董卓在朝时父亲虽然在虎口之下也救下了不少人,做了不少事,但董卓从始致终对父亲的尊重都是此时反对者的借口,‘董卓逆党’这个包袱其实是躲不掉的。此时此刻留下来,那些人也不会说出更好听的话来,蔡琰总抱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什么时候先保住命,以图后着才是正确的抉择。
再说蔡琰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结束的,所以此时她能想到的就只能是,让老头躲起来,逃出长安再说,本来历史就是强者的游戏,老头只要活着,就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她也知道,这个理由只会让老头更加愤怒,但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只好给蔡夫人使了一个眼色,让她来劝蔡邕别去惹这个大麻烦。
蔡夫人一向很听蔡琰的话,再说,本来在她看来董卓死了,压在心头的大石也就放下了,现在她手上有的是黄金、珠宝,也想像董祀那样在曹操的地盘上买个小山,当当地主婆,过点轻闲日子多好。于是刚刚还劝蔡邕这次正好时机,向朝庭请辞回乡,现在听蔡琰这么坚持,自然也就站在蔡琰这边了。
“老爷,琰儿说得对,不如等等看,现在长安已经很乱了,国相的人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两方对垒,只怕真的很麻烦的。”蔡夫人是和蔡邕一起得到的消息,自然对外头的情况比蔡琰知道得要多点,更有说服力。
蔡邕没看妻子,她没读过什么书,她的见识到哪他很清楚,所以不用说,但是蔡琰不同,府中四千卷藏书倒背如流的女儿,怎么可以这样?
“爹,这是乱世,咱们管不了,不管是董卓还是别人,说到底他们争的就是一个权,一个天下而已。你是读书人,由他们成王败寇,打个你死我活就好了。您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力挽狂澜吗?何苦去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
蔡琰深吸一口气,愤然的看着父亲,她历史再差,也知道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哪里轮得到蔡邕这些清流说话?若在这时还想着保有风骨,就是死路一条。此时不说,让他冲出去与王允斗,就算不死,将来也一定能和曹操斗,那就置全家与不顾,蔡琰决心一定要让老爷子看清事实,别做无谓的挣扎。
“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蔡邕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苦笑起来。原来这就是蔡琰的心里话,这些年来,她不在意门地,认真苦读,虽不轻易开口说话,但对时事又颇有见的,自己一直那么的欣赏她。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叹息,为什么她不是个儿子,那么蔡氏一门将又出一杰,会多么的荣耀?
结果,她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怕‘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她读书除了为自己之外,就从来没想过其它。原来蔡邕一生最最得意的弟子、爱女是个自私透顶的家伙。
蔡琰从父亲的眼中看到失望与痛苦,她理解不了,但她还是会屈服,这个老头是她父亲,上辈子已经过早的失去父亲,她这辈子不想失去,默默的跪在了蔡邕的面前。
“知道错在哪吗?”看到蔡琰跪下了,蔡邕轻叹了一声。
“不该以一已之私,而枉顾大义。”蔡琰很老实,虽然并不认同老头留下是什么天下的大义所在,但还是说了。现在她必须把老头哄高兴了,老实的跟她走。她只是一个女子,她管不了天下,她只想管住父亲。
“女儿太自私,不应该只是怕父亲为大义牺牲,而置父亲的名声于不顾。只是四年前父亲能为了全族之人的命接了董卓的诏,此时难不成不能为了母亲和我们姐妹而再牺牲一次?”看蔡邕的面色略暖,她再次打出了亲情牌,怎么说在老爷子心里,蔡夫人还有自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总不能真的舍下来吧!
“你也说了,那次是全族人的性命,为父再不该也不会断了家族的香火。只是此次,最多只是为父的一条命罢了,再惺惺作态,就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了。”蔡邕也说得很平静,四年前的那次奉诏至今还是他心时的一道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这就是污点,他不想带着这个遗憾委曲的死去。再说,留下本来就是为了妻女族人啊,真的背上一个骂名,以后蔡家子孙还怎么做人?
“琰儿,你起来吧!”蔡夫人抹去眼里的泪,夫妻二十年,此时此刻她却比看着聪明的女儿更了解丈夫的心,也不说什么,直接走到门口吆喝起小子们来,“还愣着干嘛,把东西放回去!”
蔡琰看着母亲,突然恍惚回到上辈子当她还是王炎的小时候,记得那天她从楼下跟小伙伴玩完了,回到家找吃的。却看到王老妈在开衣柜,却不是找什么,过了一会儿,王老妈把头靠在衣柜的门上,默默的流着泪。夕阳那时打在老妈的身上,形成一道美丽的光润。那天王老妈刚刚送王老爹回部队,那是公元一九七九年,王老爹的部队接到了去云南边境的通知。
王老妈其实是个很平凡的女子,自私、小器、强势,也没多少文化,更加没有什么大事大非的世界观。王老爹和王老妈一生大仗、小仗不断,几次王炎姐妹都还以为这个家指不上了呢。可是那次王老妈只是平静的送走了王老爹,背后一个人垂泪罢了。
后来长大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会常常想起那件事,虽然最终老爹也没捞着仗打,安全的回家。但她后来也翻阅了不少那次战役的资料,其惨烈程度超乎想像。每当这时她就会莫名的松一口气,庆幸老爹没真拉上去。
于是更加迷惑,以王老妈的性子,怎么就那么平静的送他走了,什么话也没说?那时她不可能知道,老爹此去会捞不着仗打?当然后来她也没问过老妈为什么就是了,每每回忆这事,都会被老妈啐,然后说她胡扯,那会她才一两岁,哪就记事了?
后来想想,估计是老太太害羞了,要指着老太太说爱情那是不可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也就更不可能的!说了她都不会信,老妈没那境界!于是久而久之,她也就淡忘了。
此刻,看蔡夫人一抹脸,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没听到过一般的同意蔡邕留下,那表情和当年的老妈是何其的相似?蔡琰看到蔡夫人和蔡邕的脸,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什么也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她的男人,她不能让自己的男人留有遗憾,哪怕也许从此再不相见,她却希望能看到他的笑脸。当然蔡夫人也有自己的坚持,她不走了,她会陪伴着丈夫一起面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