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六百七十章 必然

第六百七十章 必然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所言甚是,臣倾服,还请陛下赐教。\\WwW、Qb5、c0M\”孙承宗听了皇帝的解释,似乎是恍然大悟,立刻认真的向皇帝请教,架几门大炮就征服一个国家,这貌似有些离谱,甚至是狂妄,可细细想来,这似乎才是符合实际的做法,孙承宗越想越发的觉得皇帝说得有道理了。

    “其实,交趾的事,朕日后也必定会遇到……”杨改革想了想,准备了一些说辞说道。

    “回禀陛下,是的,如我大明扩张,日后必定会遇到交趾,这交趾在我就在我大明边上,乃是南下的通道,如不解决交趾,下南洋扩张,必定是无法实现的,诶……,想当年,我朝也曾在交趾建立布政使司,奈何最后又不得不退回来,放弃此地,……确实如陛下所言,如我朝没有一个切实可行,可靠,适当,经济的战略战术,海外扩张、殖民的事,只怕会重蹈覆辙啊!”孙承宗明白了,并不是军力强大就是万能的,当年永乐大帝的时候难道不兵强马壮吗?那可是百战之精兵啊!而且还是数量庞大,可最后呢,交趾布政使司还不是撤销了?也就是说,适当,经济,可行的战略战术其实比兵强马壮更重要。

    “正是,可靠、适当、经济的的战略战术确实比很多东西都重要,兵力强大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日后我大明扩张,交趾那地方,不过其中之一,我大明要扩张的地方,必定远不止那一处,如果仅仅交趾就牵扯我大明十数万兵力,天下如此之大,我大明又要多少兵力才能征服和维持那些地方?一百万,还是两百万精兵?支撑如此强度的战争,朕也是望而兴叹啊!”杨改革道。

    “回禀陛下,正是,想天下如此之大,交趾不过其中小小一处而已,如光为此地就牵扯如此之多的兵力,我大明还妄谈什么扩张,实在是痴心妄想,实在是异想天开了,……如此说来,陛下说的架几门大炮就要征服一个国家的说法,臣倒是信服了,臣倒是越发的觉得有道理了……”孙承宗已经理解了皇帝话里的意思。按照《堪舆万国全图》来说,天下可真的相当大,交趾那么一点点地方就牵扯那么多兵力,还谈什么殖民扩张,那可真的是笑话了。

    “呵呵呵,现在孙师傅理解朕为什么说袁崇焕比较适合打海战了吧?”杨改革笑着问道。

    “这,臣不懂,还请陛下开解。”孙承宗一脸严肃的反问道,皇帝说的架几门大炮征服一个国度他理解了,可这和袁崇焕有一文钱的关系吗?孙承宗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呃……”杨改革噎着了,孙承宗可真的是没有一点幽默感啊!

    “……孙师傅难道不觉得,袁崇焕对于架大炮打人比较在行吗?”杨改革幽幽的说道。

    “……”孙承宗再次目瞪口呆,袁崇焕对于架大炮打人比较在行?这不是说袁崇焕当年在宁远架大炮打锦宁大捷的事吗?皇帝还在拿这件事说笑啊!这……,虽然此事确实不怎么样,可皇帝也没必要还拿这事来鄙夷袁崇焕吧……,孙承宗开始冒冷汗了。

    “……孙师傅难道不觉得,在远海、远洋之地修个堡垒,然后架几门大炮,袁崇焕很在行吗?”杨改革又加了几个字,重复自己的观点。

    孙承宗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皇帝,心里可是在冒瀑布汗了,皇帝还在“鄙视”那个锦宁大捷啊!不至于吧,都这样久了,皇帝还放不下?袁崇焕如今也好歹打过大胜仗,还是皇帝钦点的兵部尚书,完全就是今非昔比啊!

    “陛下可是还是为以前锦宁大捷的事耿耿于怀?”孙承宗想到了这个,也就把这个说了出来,倒是没什么顾忌,和普通人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呵呵呵,孙师傅想到哪里去了,锦宁大捷就是锦宁大捷,朕怎么会耿耿于怀呢?朕是说真的,打远洋,打远海之战,我朝有必要向夷人学习,孙师傅看夷人是怎么在几万里之外控制地盘的?不就是修个堡垒,然后架几门大炮么?”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

    “……这,似乎也是……”孙承宗抹了抹额头的汗,这似乎也没说错,孙承宗现在觉得,皇帝一定是在说冷笑话。

    “所以说,袁崇焕干这个事,貌似是比较在行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所以,陛下就找了袁自如当兵部尚书……,专门打远洋、远海之战……”孙承宗现在快成“成吉思汗”了。

    “……呵呵呵,孙师傅想到哪里去了,架大炮,修碉堡,不过是远洋之战的一方面罢了,朕看好袁崇焕的原因,还有其他……”杨改革见孙承宗痴呆瀑布汗的模样,连忙解释。

    “还请陛下赐教……”孙承宗真的是被皇帝的冷笑话给打败了,皇帝就是为了这个让袁崇焕当兵部尚书?

    “其实,光架大炮是不够的,加上修堡垒也不够,还得加上袁崇焕那一套‘斥候战’才行,如此,才算是一套比较适合,可靠,经济的远洋、远海的战略战术。”杨改革笑着解释道。

    孙承宗刚才给皇帝的冷笑话冷得冻住了思维,现在听皇帝说起这个,这被冷住的思维才开始渐渐苏醒,加上袁崇焕那套“斥候战”?这貌似就有点意思了。

    “……陛下的意思是,袁自如的那套战术加上堡垒,大炮……”孙承宗尝试着问道。

    “不错,大炮战舰,斥候战运用在海上,就可以使某一靠海的国度完全失去海上贸易,可以***海上,修建堡垒可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可以维护海上交通、补给,保护贸易的安全,可以保护我大明的船只不受侵扰,在他国的国土上切入一个钉子,以一个点不断的进行蚕食和补给,最终达到占领的目的,当然,这种办法比较适合哪种开化程度较低的地方,如果是开化程度较高的国度,还是要出动大军击溃他们的正规抵抗力量,就比如交趾……”杨改革说道。

    “……陛下说得有道理……”孙承宗说道,皇帝把战舰大炮,堡垒,斥候战叠加在一起,孙承宗觉得,远洋海战的事,才真的是有点靠谱了,而不是皇帝在说冷笑话。孙承宗再把这三样东西往袁崇焕身上套,孙承宗现在不觉得皇帝是在说冷笑话了,或许,袁崇焕真的对这些事很在行;或许,袁崇焕真的是一把打海战的好手;或许真的如皇帝说的,袁崇焕打水战,做殖民的出息更大,斥候战那一套,可是袁崇焕搞出来的,想必深有体会。

    “……远洋、远海之战,不必陆地上面动辄十万,数十万人马,我朝不可能长久支撑大军在外远洋征战的,日后我大明会控制几万里之遥的地方,每占领一处地方,也只能以比较小的力量控制一大片区域,除了正规军,地方巡检,乡兵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力量,甚至si人武装,也有必要考虑进去,不可能如这陆地上可以面面俱到,海洋之上,往往很大一片区域,才有一只正规力量,自然只能做到游弋,而不可能长期驻守某地不动,所以,袁崇焕的那套斥候战,稍微改改,是很适合远洋、远海殖民作战的…………”杨改革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海上之战,特别是远洋,远海之战,和陆地上交战的方式截然不同,万万不可拿陆地上的那套手段去套海上的事,陛下言之有理啊……”孙承宗默默的点头说道,他很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按照明朝现在的蓝图,明朝会不断扩张,日后地盘越来越大,自然不可能每占领一处地方,都用大军镇压着,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想如今皇帝支撑不足十万精兵,已经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了,还如此支撑数十万,那可真的会要人命,事实就是大明朝要扩张,就必定只会以相当少量的一点兵力控制相当大的一处地方,无疑,大炮和堡垒是个不错的选择,无疑,依靠堡垒“蚕食”敌人是必然的选择,大军也只能偶尔用之,大明朝也支撑不起几十万人马常年到处征战。

    “……是啊!这远洋、远海交战,实际,更加的考虑的是费效比……”杨改革说道。

    “敢问陛下,何为费效比?”孙承宗没听明白皇帝的话,赶紧问道。

    “就是在费用和效率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费用高,想必达到目的的速度也就快;费用支出少,想必达成目标的速度也就慢,在尽量少花钱,我大明支撑得起的前提下,海外扩张所能选择的也只能是时间了,海外扩张必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杨改革解释道。

    “陛下所言甚是……”孙承宗道。

    “呵呵呵,所以说,几门大炮征服一个国家,是必然啊!”杨改革总结道。这个总结,不是杨改革突发奇想,而是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摆在这里,想再绕过历史重新走出一条新路来,实在是太难。

    “陛下所言甚是……,此话猛然听上去,似乎有些狂妄,可却也适应日后的远洋、远海之战的,以此作为我朝的远洋、远海战略战术,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孙承宗现在明白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这句话猛然听上去好像很离谱,很狂妄,可仔细一引伸,却也是实实在在的,以此作为大明朝未来的扩张战略,实际总结得很到位。

    “孙师傅能理解朕的心意就好……”杨改革笑着说道,貌似是说服了孙承宗了,有了孙承宗的支持就好办了,再让袁崇焕当一个支持者和执行者,也就差不多了,搞定了高层,战略问题也就没了问题,中下层有新军,有水师,执行战略战术也没问题,此事,也算是基本定型了。

    孙承宗有些木然了,他和皇帝谈的这些话不过短短的一会,却决定着日后大明数十年,乃至一两百年之后的事。

    话题有些重,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来。

    杨改革似乎也陷入了某些深思,一个人迈着步子慢慢的向前走,孙承宗也似乎也陷入了沉思,跟在后面。

    半响。

    “此事孙师傅知晓就可以了,暂且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北方之战上才好,不要让此事分心……”杨改革似乎想起什么来,吩咐道。

    “臣遵旨!陛下放心,臣知道轻重的。”孙承宗立刻回答道,也确实,这远海、远洋的战略战术,日后有的是时间,几年,几十年之后依旧可以调整,如今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北方的决战上才行。

    “对了,以孙师傅看,此战我朝有几成胜算?”杨改革忽然抛出这么一个话题来。

    “……呃,回禀陛下,以目前的情况来估算,大概有五六成的机会能达成既定目标……”孙承宗说道。孙承宗说的五六成,指的就是皇帝给下的诸多目标,比如驱赶东虏西进,借东虏的手横扫大漠草原,完成占领草原的目的,最后还要把林丹汗干掉,拿到林丹汗祖上传下来的印,获得统治草原更加好的法统和合理xing,当然,顺带的,***右翼诸部也在清算的范围。所动用的部队,除了明朝精锐核心部队,还有边关的边军,他们虽然没太大的能耐,但是依靠城池边墙还是能防止东虏和***人叩关的,为横扫草原创造条件,还有就是皇协军。完成这个目标,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即便现在大明朝不缺钱,上下一心,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这场战事,孙承宗也不敢把胜算定得太高,当然,如果仅仅是解决东虏,这个不成问题。

    “哦,五六成也不错了,……孙师傅会不会觉得,朕有些贪大了?太着急建功立业?”杨改革又问道。

    “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草原上的形式,容不得陛下再等了,如今的大漠草原上,早已是血流成河,杀得尸横遍野,不杀出个结果,是停不下来的,而结果,也必定很快就出来,以现在草原上的形式来看,如我朝不插手,东虏必定会一统草原大漠,林丹汗根本不是东虏虏酋的对手,陛下,如让东虏统治了草原,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说,我朝根本就没有办法置身事外,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朝如何还等得起?也只能硬拼着走下去了。陛下,此事我朝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孙承宗倒是异常坚定的说道。

    “是啊!我大明不争不行,我大明等不起啊!除了面对,再无路可走了……”杨改革感慨道,这个问题,基本不算问题,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定论了,大战来临,杨改革又起了一些感慨。

    又沉默了一阵。

    “也不知道洪承畴和卢象升二人到没到任上,也不知道他二人能不能胜任。”杨改革又发了一通感概,说是感慨,其实,也是在征询孙承宗的意见,很多话,杨改革都不会在人前说,怕泄了皇帝的威仪,也只有在没人的时候跟孙承宗说说。

    “回禀陛下,应该到任上了,此二人都是有心智坚毅,有志向之辈,自然知道此事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自然知道轻重,应该会马不停蹄的去上任的……,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好消息的……”孙承宗说道此事上,眉头倒是放松了许多,不似刚才的紧了。

    “哦,呵呵呵,此事何以见得?”杨改革笑着问道。

    “陛下,别人臣不敢说,可那个卢象升,臣敢断定,他必定很快会传来好消息的……”孙承宗似乎带着一些微笑,果断的下着判断。

    “哦,呵呵呵,何以见得?”杨改革追问。

    “陛下岂是不知的?还问臣作甚?那卢象升虽说是进士出身,是文人,可却生得天赋异秉,就是一个做武将的料,到了任上,不带着人马上战场冲杀才怪,在那个地方带兵,上得战场,入得朝堂,要压服那些骄兵悍将,简直比吃饭还简单,要不传来喜讯才怪……”孙承宗说到卢象升,这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明显了,这话语也轻松了不少。

    “哈哈哈……”杨改革倒是大笑起来,放卢象升到大同做巡抚,统领新军和皇协军,杨改革也是看中了卢象升“能打”,能吃苦,比武将还武将,相信那里的骄兵悍将们看到了卢象升的真面目,一定会大跌眼镜的。要说卢象升掌控部队的能力,杨改革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只要上得一次战场,卢象升就可以毫无疑问的完全掌控那里的部队了。急于掌控那里部队的卢象升不用想,肯定会带着人马打一仗的,这比什么说辞都要好用,骄兵悍将,日本人服的就是能打的。

    杨改革和孙承宗当初在洪、卢二人去那里的问题上为难了好久,现在说到这个事,都哈哈大笑起来,这回是真的捡到宝贝了。!。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