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赏赐不公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古至今,大忠之臣,即便受到再大的委屈,也不会生出刺杀君王的念头,夏侯婴嚣张跋扈,军师竟睁眼说瞎话,若大王有个闪失,你如何向大汉子民交代?我等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军师别开玩笑了。”
说完这话,张良看向止步的汉王,恭敬的道:“大王,千万别接近夏侯婴,此人狼心狗肺,非常危险,如果发起突然袭击,大王离他太近,恐有不测。”
“军师既发话说他甚忠,大王不妨听听军师的解释,再决定恕不恕罪,若贸然接近,恕臣无礼,乃羊入虎口之举,极为不智,臣一片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场内众人耳边回荡,刘邦听后,觉得甚有道理,是太过心急了,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上前,是因为太相信张良的话了,这些年对张良的建议,刘邦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从未质疑过,刚才一番言论,极为有理,就没有多想,故而想早点宽恕夏侯,早点解决这件烦心事。
加上对夏侯的感情很深,共处了几十载,有患难之交,在内心余情的推动下,影响了大脑,导致没有在意最为重要,也最有可能忽略的一点,忠不忠心。
人总是在变的,刘邦察觉到自己的变化,以前的自己心善,现在的自己,有些凶狠,乃是不得已如此,久而久之,性格就养成了,因此,以前的忠心之臣,难保不会变心,一个臣子自始至终的例子,不多,一直隐藏着,很难让人发现,不管如何,防臣不忠之心不可无,身为君王,得有戒备之心。
细细的想,这夏侯,变心的可能性极大,其当了数十年的贴身护卫,每天的工作单调而无味,没有多长的休息时间,一个男人应该享受的,其没有享受,早晚全投入到工作中,因为迫不得已,在这种高强度的环境下久待,那颗心生变,在情理之中。
何况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天天累死累活,提心吊胆,一个男子,活成这样,短时间内,或还可接受,若坚持个几载,必定有怨恨之心,至今干了数十载,非常罕见,说不定其心早已变了,变的黑如焦炭。
乱世与和平时代不同,乱世之护卫,更为辛苦和危险,缺乏教化,更容易变心,从而倒戈,其活的不顺心,或极为贪婪,由大忠变不忠、护主变伤主,不稀奇,前朝有过这类例子,时代越乱,人就越乱。
作为近侍,常与君王相处,一旦不忠,想杀君王,比别人更容易得手,其迟迟未动手,直到今日,才不得才出手,应该是其有大野心,其想找时机挟持君王,权倾天下,其是个聪明人,知道砍了君王后,必将面临惨死之局,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多年的煎熬,为的是想活的好一点,因此不会选择玉石俱焚。
夏侯想得到美女、金钱和权力,刘邦深知这点,其担任护卫这么久,这些从没让他满足过,而今回忆起往昔,刘邦发现,自己每次挑选妃子时,一旁的夏侯瞪大了眼睛看妃子,且直流口水,有时候嘴里狂喷口水,一会儿便将衣服打湿了,十分厉害。
这可以理解,毕竟每天陪伴在君王身边,时刻防着行刺之徒,多年对美色的忍耐,快要压垮他了,难得的见一见美人,有君王在身边,辛苦的压制内心的悸动,于是心中感情由疯狂瞪眼流口水表达出来,虽然有些难堪,但忍住了,没有做过激之举。
回忆中的这个发现,可彻底断定,夏侯极喜美人,为了君王,刀口舔血数十载,至今未得一绝色,可想而知,其内心多么的寂寞,多么的不甘,所以,必然早已心中不爽,暗地里谋划着改变人生。
军中其他从龙将领,都在领军,有实权,打了胜仗后,有时间和机会与美人相处,这是夏侯无法相比的,定然会加重其得到美人的念头,执念太深,为爱成魔,性情大变,忘了初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除此之外,夏侯久在君王身边,看到昔日的兄弟,一个个都统领大军,意气风发,心中必然羡慕,同时会觉得君王对自己不公平,从而感到心寒,每逢兄弟们打了胜仗,怀抱美人时,这种感情更加强烈。
数十年间,不仅亲眼看着昔日兄弟一个个成为荣耀至极的上将军,而且见证了一些小辈崭露头角,荣登大将,更让他气愤的是,那些降将,也有立功封将的一天,而自己,多年来,职位没有什么变化,待遇也没提高多少,一直没有统领过数万兵马。
兄弟、后辈、降将,都超越了自己,一个个可以在自己头上拉屎了,这让夏侯怎么忍?虽然是君王贴身护卫,这些人表面上不敢不敬,但傻子都能明白,很多人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护卫,做了数十年,还是这个样子,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
心理不平衡,感到不公平,由此就会生恨,迫切的想超过这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想狠狠地扇他们一耳光,于是就会对始作俑者、君王,产生敌意,会极为心寒,因为自身官位的提升、统兵的数量,是君王一句话的事,一直未得君王提携,其会认为是君王在整自己,自此,不臣之心便产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严重,直到忍不住而爆发的那一天。
还有,为君王效命,立了功,都有赏赐,那些为将者,击败敌军、攻城掠地,理应得到赏赐,身为君王也不能小气,赐的土地和财富,非常丰厚,唯独对夏侯,每次赏赐的有点少,有时候跟没有一样,数十年皆是如此,这种特殊对待曾让众将议论纷纷。
最让众将肯定的说法,是君王看不起夏侯婴,让他能在君前效命,已是极大的恩宠,不应该再让他得到什么赏赐,这种言论在军中说了数年,夏侯听了数年,其心中是什么滋味,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站在夏侯婴的角度上来看,保护君王、屡次冒着生命危险护住了君王,对君王有救恩之恩,此功劳,历朝都列为大功,封为朝中重臣,都理所应当,而多年来,获得的赏赐连在战场上斩了十位敌兵的功劳都不如。
“从古至今,大忠之臣,即便受到再大的委屈,也不会生出刺杀君王的念头,夏侯婴嚣张跋扈,军师竟睁眼说瞎话,若大王有个闪失,你如何向大汉子民交代?我等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军师别开玩笑了。”
说完这话,张良看向止步的汉王,恭敬的道:“大王,千万别接近夏侯婴,此人狼心狗肺,非常危险,如果发起突然袭击,大王离他太近,恐有不测。”
“军师既发话说他甚忠,大王不妨听听军师的解释,再决定恕不恕罪,若贸然接近,恕臣无礼,乃羊入虎口之举,极为不智,臣一片肺腑之言,还请大王明鉴。”
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场内众人耳边回荡,刘邦听后,觉得甚有道理,是太过心急了,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的上前,是因为太相信张良的话了,这些年对张良的建议,刘邦基本上是言听计从,从未质疑过,刚才一番言论,极为有理,就没有多想,故而想早点宽恕夏侯,早点解决这件烦心事。
加上对夏侯的感情很深,共处了几十载,有患难之交,在内心余情的推动下,影响了大脑,导致没有在意最为重要,也最有可能忽略的一点,忠不忠心。
人总是在变的,刘邦察觉到自己的变化,以前的自己心善,现在的自己,有些凶狠,乃是不得已如此,久而久之,性格就养成了,因此,以前的忠心之臣,难保不会变心,一个臣子自始至终的例子,不多,一直隐藏着,很难让人发现,不管如何,防臣不忠之心不可无,身为君王,得有戒备之心。
细细的想,这夏侯,变心的可能性极大,其当了数十年的贴身护卫,每天的工作单调而无味,没有多长的休息时间,一个男人应该享受的,其没有享受,早晚全投入到工作中,因为迫不得已,在这种高强度的环境下久待,那颗心生变,在情理之中。
何况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天天累死累活,提心吊胆,一个男子,活成这样,短时间内,或还可接受,若坚持个几载,必定有怨恨之心,至今干了数十载,非常罕见,说不定其心早已变了,变的黑如焦炭。
乱世与和平时代不同,乱世之护卫,更为辛苦和危险,缺乏教化,更容易变心,从而倒戈,其活的不顺心,或极为贪婪,由大忠变不忠、护主变伤主,不稀奇,前朝有过这类例子,时代越乱,人就越乱。
作为近侍,常与君王相处,一旦不忠,想杀君王,比别人更容易得手,其迟迟未动手,直到今日,才不得才出手,应该是其有大野心,其想找时机挟持君王,权倾天下,其是个聪明人,知道砍了君王后,必将面临惨死之局,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多年的煎熬,为的是想活的好一点,因此不会选择玉石俱焚。
夏侯想得到美女、金钱和权力,刘邦深知这点,其担任护卫这么久,这些从没让他满足过,而今回忆起往昔,刘邦发现,自己每次挑选妃子时,一旁的夏侯瞪大了眼睛看妃子,且直流口水,有时候嘴里狂喷口水,一会儿便将衣服打湿了,十分厉害。
这可以理解,毕竟每天陪伴在君王身边,时刻防着行刺之徒,多年对美色的忍耐,快要压垮他了,难得的见一见美人,有君王在身边,辛苦的压制内心的悸动,于是心中感情由疯狂瞪眼流口水表达出来,虽然有些难堪,但忍住了,没有做过激之举。
回忆中的这个发现,可彻底断定,夏侯极喜美人,为了君王,刀口舔血数十载,至今未得一绝色,可想而知,其内心多么的寂寞,多么的不甘,所以,必然早已心中不爽,暗地里谋划着改变人生。
军中其他从龙将领,都在领军,有实权,打了胜仗后,有时间和机会与美人相处,这是夏侯无法相比的,定然会加重其得到美人的念头,执念太深,为爱成魔,性情大变,忘了初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除此之外,夏侯久在君王身边,看到昔日的兄弟,一个个都统领大军,意气风发,心中必然羡慕,同时会觉得君王对自己不公平,从而感到心寒,每逢兄弟们打了胜仗,怀抱美人时,这种感情更加强烈。
数十年间,不仅亲眼看着昔日兄弟一个个成为荣耀至极的上将军,而且见证了一些小辈崭露头角,荣登大将,更让他气愤的是,那些降将,也有立功封将的一天,而自己,多年来,职位没有什么变化,待遇也没提高多少,一直没有统领过数万兵马。
兄弟、后辈、降将,都超越了自己,一个个可以在自己头上拉屎了,这让夏侯怎么忍?虽然是君王贴身护卫,这些人表面上不敢不敬,但傻子都能明白,很多人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护卫,做了数十年,还是这个样子,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
心理不平衡,感到不公平,由此就会生恨,迫切的想超过这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想狠狠地扇他们一耳光,于是就会对始作俑者、君王,产生敌意,会极为心寒,因为自身官位的提升、统兵的数量,是君王一句话的事,一直未得君王提携,其会认为是君王在整自己,自此,不臣之心便产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严重,直到忍不住而爆发的那一天。
还有,为君王效命,立了功,都有赏赐,那些为将者,击败敌军、攻城掠地,理应得到赏赐,身为君王也不能小气,赐的土地和财富,非常丰厚,唯独对夏侯,每次赏赐的有点少,有时候跟没有一样,数十年皆是如此,这种特殊对待曾让众将议论纷纷。
最让众将肯定的说法,是君王看不起夏侯婴,让他能在君前效命,已是极大的恩宠,不应该再让他得到什么赏赐,这种言论在军中说了数年,夏侯听了数年,其心中是什么滋味,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站在夏侯婴的角度上来看,保护君王、屡次冒着生命危险护住了君王,对君王有救恩之恩,此功劳,历朝都列为大功,封为朝中重臣,都理所应当,而多年来,获得的赏赐连在战场上斩了十位敌兵的功劳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