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太和殿【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75章 太和殿【上】
听到宋哲这话,醇亲王载沣反而脸色一松,不以为然的说道:“本王还道是什么,原来是这个。︾︾,这不过是民间谣传,这事情荫昌已经给本王说过了,他和袁世凯确实关系很好,但不过是交好的朋友而已!但这又何妨?当年伍子胥和申包胥不一样是好友?结果如何!”
申包胥是楚国忠臣,当初伍子胥率领吴国大军攻破楚国国都,几乎要灭了楚国了。全靠申包胥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秦国派兵支援这才逼退伍子胥,让楚国得以幸存。
两人虽然是好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国家的立场上针锋相对。
“是的,王爷说的有道理。”宋哲知道劝说一个人,最好别直截了当的和他说,‘不,你大错特错了’。类似的话可能会引起反正要。你不是说我错吗?我对给你看。
顿了顿,宋哲接着说道:“只是王爷伍子胥和楚国有灭门之仇,故而才会不惜和好友祖国决裂,但荫昌和袁世凯有什么仇值得他们完全决裂?而王爷又身居高位,万一有什么秘密从荫昌嘴中送出去,从而导致清君侧失败,王爷你认为西太后会如何对王爷你?陛下知道后,又会如何看待王爷你?”
醇亲王载沣一下子不说话了。
宋哲知道有些话不需要多说,说一点点就足够了。
当下宋哲坐到火坑床上,闭目养神。
“铛!铛!”
宋哲张开眼睛,醇亲王载沣已经站在房间中央,正看着宋哲。两人的目光一对上,醇亲王载沣就连忙扭过头。不敢直视宋哲。
宋哲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站起来,拍拍大腿坐得有些麻木的肌肉,说道:“该上朝了。”
两人推门而出,外面的官员已经列队而站,紧锁的宫门也慢慢打开。
宋哲慢条斯理的走到右列第一位上。醇亲王载沣站到左列第一位。
宋哲旁边站的是康有为,虽然康有为官职不高,但“戊戌清君侧”后,朝堂上高官几乎 被一扫而空,康有为也能够居高位。
康有为看到宋哲微微颌首,没有说话,上早朝时候是不能够说话的。
当然可以悄悄说,只是旁边都有御史看着。这些御史全靠名气维持,所以巴不得你说话。好状告朝廷上的高官,博得个天下清名。别说是宋哲,哪怕是皇帝,只要能够博得名扬天下的名气,就没有这些御史不敢弹劾的。
宫门大开,道路两侧站有身穿大内侍卫服饰的官兵,这些人基本上是宋哲收编的旧清军组成。
宋哲率先迈步前进,速度不快。后面可是跟着几百号人,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六十往上走的。宋哲可不敢走太快。
所有人都以整齐的队列前进,气氛肃穆。
旁边有御史虎视眈眈,队伍中的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一行人先来到太和殿内。
太和殿虽然大,在角落处却烧了不少火盘,倒也暖和。让不少官员都轻轻舒了一口气。暖得爽快啊!
过了半响,外面响起太监尖锐的声音:“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三呼万岁。
光绪帝在新任大内总管王德怀的搀扶下,跨过门槛,朝着太和殿正中央的龙椅走去。
看着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光绪帝的眼睛前所未有的炙热。目光再一次抬高,这次看到了太和殿的匾额,上龙飞凤舞的书写四个字——建极绥猷。
这字这句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其含义深远: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光绪帝目光转移到龙椅侧后方,那里空溜溜的。原来却不是空溜溜的,挂着一张凤椅,前挂一张幕帘,慈禧垂帘听政时候坐的位置。
现在,天下是我的了!
光绪帝前所未有的激动,心底涌出万丈豪情。忘记了慈禧还在东北,忘记了宋哲这个权臣,忘记了东南大臣的阳奉阴违,忘记了列强的虎视眈眈。
光绪帝坐到龙椅上,环圈扫视,看到了跪在台下的宋哲,心中更是兴奋,有一种脚踏宋哲的错觉,过了好半响,光绪帝这才收回那道注视宋哲的目光,慢悠悠的说道:“重爱卿,平身!”
“平身!”王德怀站在一旁,扯着喉咙喊道。
“谢吾皇!”文武百官齐声喊道,纷纷站起来。
见文武百官都站好了,王德怀开口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声音嘹亮得很,太和殿内所有官员都听得一清二楚。
光绪帝摸着龙椅上的扶手,饶有兴致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第一次感觉到完全掌控权力的光绪帝,兴致前所未有的高涨。
没有人立刻出列启奏,过了半响,才有人出列,道:“臣兵部右侍郎王士珍有事启奏。”
“说!”光绪帝挪了挪屁股,让自己显得坐得更加舒服一些。
这个小动作让光绪帝有种莫名的兴奋,因为往日他可不敢这样做,背后有慈禧锐利的目光,前面有一众藐视他权威的后党官员。无论是何时何刻,光绪帝都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有威严,早朝上一个小动作也不敢有。
王士珍先微微欠身,这才开口说道:“北洋机器局老旧不堪,而现在国内外形势险峻,臣奏请拨款八百万两,更新扩大北洋机器局。”
光绪帝登时吓了一跳,八百万两?当初慈禧六十大寿扩建颐和园也不过是用了六百万两而已!
光绪帝目视醇亲王载沣,发现醇亲王载沣板着脸不言不语。
这事情宋哲和醇亲王载沣通过风,醇亲王载沣也知道,更是反对过,但没有用。再加上这笔钱。不是宋哲自己挪去私用,更不是扩军,拿来买机器,醇亲王载沣也就认了。要不然这八百万两拿去扩军,醇亲王载沣想想都感觉胆战心惊,这都能够招募多少万大军!
见自己的弟弟面无表情。光绪帝有些不满,又看向宋哲,开口道:“宋爱卿认为如何?”
宋哲出列,毕恭毕敬道:“臣认为可,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是这八百万两,户部可以拿出来吗?”光绪帝脸露难色,目光落在康有为身上。
光绪帝已经知道康有为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了。
【上一章说醇亲王载沣担任户部尚书,和康有为这户部尚书并不冲突。因为醇亲王载沣的是满尚书。清朝了加强对汉族地主的利用与依赖,开国没有多长时间,就决定满汉官员共同管理六部,各部设有满汉尚书一员。】
康有为出列,回答道:“户部现在仅余五十万两白银不到,不过宋相国亲领的廉政总局处,应该能够拿出这一笔钱来。”
光绪帝闻言脸上肌肉不由一抽,这钱居然是宋哲拿出来的。
宋哲客气道:“康尚书客气了。廉政总局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不过升级北洋机器局虽然要八百万两。但想来也不是一次性的投入这么多的。”
王士珍点头说道:“是的,北洋机器局预计用两年时间完成这次升级,第一笔钱只需要大概一百万两就差不多了。主要是派技师出国考察机器,其后只需要下定金即可,机器到了天津港这才会给付余下的货款。”
听宋哲和王士珍如此说,光绪帝心头的大石这才放下一些。“既然如此。就依爱卿所奏吧。只是扩建一事交给谁负责好呢?”
这可是个肥差啊!
如果换了往常,早就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争夺这肥差了。不过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事情既然是宋哲的心腹王士珍提出来的,换言之就是宋哲的意思,没有宋哲的点头。谁敢去抢这块肥肉。
果然,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人说话。
这个时候宋哲才再次出列,开口说道:“臣保举台湾制造局副总经理霍兰克担任北洋机器局总办。”
光绪帝眉头立刻就皱起来。“这霍兰克,听名字,好像不是我大清臣民吧。”
宋哲:“陛下圣见,此霍兰克原来乃花旗国人士,不过已经入我台湾.国.籍,而台湾又已经凑请并入大清,此人算是我大清臣民。陛下此举,正好可以千金买马骨,以安台湾五百万百姓之心!”
光绪帝听宋哲如此说,只好捏着鼻子说道:“好吧,这事情许了。”
顿了顿,光绪帝说道:“台湾回归大清一事如何?”
宋哲说道:“此事正在协调当中。皆因这里面牵扯甚多,一时半刻恐怕不能够理的清楚,而不理个清楚,台湾即使重新为大清一省,怕也会有民乱,成了祸事。”
顿了顿,宋哲接着说道:“臣避嫌,现在台湾事情已经交由醇亲王和原中华民主国副总统汪典文交涉。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把台湾事情理清楚,恐怕还得问醇亲王才知道。”
光绪帝:“醇亲王。”
“臣在!”醇亲王载沣连忙出列,禀报道:“这事情恐怕最少要两个月才能够处理好,台湾有不少新的机构,如地方议会等。这些人乃台湾当地大地主或者大商贾,不愿意辞官,但留着又扰乱地方,臣心甚忧,正与台湾积极沟通,尽快想出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光绪帝闻言登时不满了,刚想呵斥,但想到醇亲王载沣再不济,也是自己亲弟弟,也是现在朝廷上唯一可以倚重的人,光绪帝只好含糊的说道:“尽快。”
这时又有官员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许!”这次不是光绪帝开口了,而是光绪帝微微点了点头,又王德怀开口。
由此可见这官员的地位。
不过这官员也不怵,铿锵有力的说道:“臣奏请陛下重启前军机大臣翁同龢!翁同龢久于国事,更对陛下忠心耿耿,当重新启用,不至于贤人荒废于乡野。”
翁同龢就是光绪帝的老师,更的帝党中的灵魂人物。不过在戊戌变法中,翁同龢和光绪帝意见不合,经常规劝光绪帝徐徐图之。也因此师徒二人闹翻了,光绪帝怒而将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其实不仅仅是这名官员,光绪帝还昏迷的时候,醇亲王载沣就曾经想过召回被管束在家的帝师翁同龢。
醇亲王载沣把这个主意和幕僚一说,幕僚立刻劝说道:“王爷,这翁同龢和陛下当初闹得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的。寻常官员贬谪就贬谪了,那翁同龢七十有五,却落了个永不录用不说,还要地方官员严加管束,这得多大的仇恨啊!今天召回翁同龢容易,怕就怕陛下事后暗恨王爷你。”
听了幕僚这话,醇亲王载沣也不敢打召回翁同龢这个主意了。
不过翁同龢曾经是帝师,又做过军机大臣,朝廷里面不知道多少徒子徒孙和亲朋好友,自然不却为他说话的人了。
今日这个官员,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光绪帝没有醇亲王载沣预料中的暴怒,更没有欣喜之色,而是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光绪帝现在心里面想什么。
那一个之前铿锵有力的官员,现在也禁不住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子。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可能一分钟,也可能三分钟了,光绪帝这才开口,对宋哲问道:“爱卿,你认为这个主意如何?”
虽然宋哲没有说话,但那些和翁同龢有关系的官员心中都叫了一声不好。
别看翁同龢现在已经七十有五,但他是帝党领袖,更是清流领袖,只要重新回到中枢,振臂一呼也不知道多少官员会依附在他门下,迅速成为一股可以和宋哲对抗的政治力量。对于这样一个敌人,对付他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扼杀于摇篮中了。
宋哲沉默了一会儿,有近二十秒,这才开口说道:“帝师天下之名望,有其在,可以帮助陛下稳定天下。”
这……这是赞成的节奏?
那些翁同龢的徒子徒孙、亲朋戚友官员不由纷纷面面相顾,这剧本不对劲啊!(未完待续。。)u
第275章 太和殿【上】
听到宋哲这话,醇亲王载沣反而脸色一松,不以为然的说道:“本王还道是什么,原来是这个。︾︾,这不过是民间谣传,这事情荫昌已经给本王说过了,他和袁世凯确实关系很好,但不过是交好的朋友而已!但这又何妨?当年伍子胥和申包胥不一样是好友?结果如何!”
申包胥是楚国忠臣,当初伍子胥率领吴国大军攻破楚国国都,几乎要灭了楚国了。全靠申包胥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秦国派兵支援这才逼退伍子胥,让楚国得以幸存。
两人虽然是好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国家的立场上针锋相对。
“是的,王爷说的有道理。”宋哲知道劝说一个人,最好别直截了当的和他说,‘不,你大错特错了’。类似的话可能会引起反正要。你不是说我错吗?我对给你看。
顿了顿,宋哲接着说道:“只是王爷伍子胥和楚国有灭门之仇,故而才会不惜和好友祖国决裂,但荫昌和袁世凯有什么仇值得他们完全决裂?而王爷又身居高位,万一有什么秘密从荫昌嘴中送出去,从而导致清君侧失败,王爷你认为西太后会如何对王爷你?陛下知道后,又会如何看待王爷你?”
醇亲王载沣一下子不说话了。
宋哲知道有些话不需要多说,说一点点就足够了。
当下宋哲坐到火坑床上,闭目养神。
“铛!铛!”
宋哲张开眼睛,醇亲王载沣已经站在房间中央,正看着宋哲。两人的目光一对上,醇亲王载沣就连忙扭过头。不敢直视宋哲。
宋哲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站起来,拍拍大腿坐得有些麻木的肌肉,说道:“该上朝了。”
两人推门而出,外面的官员已经列队而站,紧锁的宫门也慢慢打开。
宋哲慢条斯理的走到右列第一位上。醇亲王载沣站到左列第一位。
宋哲旁边站的是康有为,虽然康有为官职不高,但“戊戌清君侧”后,朝堂上高官几乎 被一扫而空,康有为也能够居高位。
康有为看到宋哲微微颌首,没有说话,上早朝时候是不能够说话的。
当然可以悄悄说,只是旁边都有御史看着。这些御史全靠名气维持,所以巴不得你说话。好状告朝廷上的高官,博得个天下清名。别说是宋哲,哪怕是皇帝,只要能够博得名扬天下的名气,就没有这些御史不敢弹劾的。
宫门大开,道路两侧站有身穿大内侍卫服饰的官兵,这些人基本上是宋哲收编的旧清军组成。
宋哲率先迈步前进,速度不快。后面可是跟着几百号人,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个六十往上走的。宋哲可不敢走太快。
所有人都以整齐的队列前进,气氛肃穆。
旁边有御史虎视眈眈,队伍中的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一行人先来到太和殿内。
太和殿虽然大,在角落处却烧了不少火盘,倒也暖和。让不少官员都轻轻舒了一口气。暖得爽快啊!
过了半响,外面响起太监尖锐的声音:“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三呼万岁。
光绪帝在新任大内总管王德怀的搀扶下,跨过门槛,朝着太和殿正中央的龙椅走去。
看着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光绪帝的眼睛前所未有的炙热。目光再一次抬高,这次看到了太和殿的匾额,上龙飞凤舞的书写四个字——建极绥猷。
这字这句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其含义深远: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光绪帝目光转移到龙椅侧后方,那里空溜溜的。原来却不是空溜溜的,挂着一张凤椅,前挂一张幕帘,慈禧垂帘听政时候坐的位置。
现在,天下是我的了!
光绪帝前所未有的激动,心底涌出万丈豪情。忘记了慈禧还在东北,忘记了宋哲这个权臣,忘记了东南大臣的阳奉阴违,忘记了列强的虎视眈眈。
光绪帝坐到龙椅上,环圈扫视,看到了跪在台下的宋哲,心中更是兴奋,有一种脚踏宋哲的错觉,过了好半响,光绪帝这才收回那道注视宋哲的目光,慢悠悠的说道:“重爱卿,平身!”
“平身!”王德怀站在一旁,扯着喉咙喊道。
“谢吾皇!”文武百官齐声喊道,纷纷站起来。
见文武百官都站好了,王德怀开口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声音嘹亮得很,太和殿内所有官员都听得一清二楚。
光绪帝摸着龙椅上的扶手,饶有兴致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第一次感觉到完全掌控权力的光绪帝,兴致前所未有的高涨。
没有人立刻出列启奏,过了半响,才有人出列,道:“臣兵部右侍郎王士珍有事启奏。”
“说!”光绪帝挪了挪屁股,让自己显得坐得更加舒服一些。
这个小动作让光绪帝有种莫名的兴奋,因为往日他可不敢这样做,背后有慈禧锐利的目光,前面有一众藐视他权威的后党官员。无论是何时何刻,光绪帝都努力让自己显得更加有威严,早朝上一个小动作也不敢有。
王士珍先微微欠身,这才开口说道:“北洋机器局老旧不堪,而现在国内外形势险峻,臣奏请拨款八百万两,更新扩大北洋机器局。”
光绪帝登时吓了一跳,八百万两?当初慈禧六十大寿扩建颐和园也不过是用了六百万两而已!
光绪帝目视醇亲王载沣,发现醇亲王载沣板着脸不言不语。
这事情宋哲和醇亲王载沣通过风,醇亲王载沣也知道,更是反对过,但没有用。再加上这笔钱。不是宋哲自己挪去私用,更不是扩军,拿来买机器,醇亲王载沣也就认了。要不然这八百万两拿去扩军,醇亲王载沣想想都感觉胆战心惊,这都能够招募多少万大军!
见自己的弟弟面无表情。光绪帝有些不满,又看向宋哲,开口道:“宋爱卿认为如何?”
宋哲出列,毕恭毕敬道:“臣认为可,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只是这八百万两,户部可以拿出来吗?”光绪帝脸露难色,目光落在康有为身上。
光绪帝已经知道康有为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了。
【上一章说醇亲王载沣担任户部尚书,和康有为这户部尚书并不冲突。因为醇亲王载沣的是满尚书。清朝了加强对汉族地主的利用与依赖,开国没有多长时间,就决定满汉官员共同管理六部,各部设有满汉尚书一员。】
康有为出列,回答道:“户部现在仅余五十万两白银不到,不过宋相国亲领的廉政总局处,应该能够拿出这一笔钱来。”
光绪帝闻言脸上肌肉不由一抽,这钱居然是宋哲拿出来的。
宋哲客气道:“康尚书客气了。廉政总局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不过升级北洋机器局虽然要八百万两。但想来也不是一次性的投入这么多的。”
王士珍点头说道:“是的,北洋机器局预计用两年时间完成这次升级,第一笔钱只需要大概一百万两就差不多了。主要是派技师出国考察机器,其后只需要下定金即可,机器到了天津港这才会给付余下的货款。”
听宋哲和王士珍如此说,光绪帝心头的大石这才放下一些。“既然如此。就依爱卿所奏吧。只是扩建一事交给谁负责好呢?”
这可是个肥差啊!
如果换了往常,早就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争夺这肥差了。不过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事情既然是宋哲的心腹王士珍提出来的,换言之就是宋哲的意思,没有宋哲的点头。谁敢去抢这块肥肉。
果然,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人说话。
这个时候宋哲才再次出列,开口说道:“臣保举台湾制造局副总经理霍兰克担任北洋机器局总办。”
光绪帝眉头立刻就皱起来。“这霍兰克,听名字,好像不是我大清臣民吧。”
宋哲:“陛下圣见,此霍兰克原来乃花旗国人士,不过已经入我台湾.国.籍,而台湾又已经凑请并入大清,此人算是我大清臣民。陛下此举,正好可以千金买马骨,以安台湾五百万百姓之心!”
光绪帝听宋哲如此说,只好捏着鼻子说道:“好吧,这事情许了。”
顿了顿,光绪帝说道:“台湾回归大清一事如何?”
宋哲说道:“此事正在协调当中。皆因这里面牵扯甚多,一时半刻恐怕不能够理的清楚,而不理个清楚,台湾即使重新为大清一省,怕也会有民乱,成了祸事。”
顿了顿,宋哲接着说道:“臣避嫌,现在台湾事情已经交由醇亲王和原中华民主国副总统汪典文交涉。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把台湾事情理清楚,恐怕还得问醇亲王才知道。”
光绪帝:“醇亲王。”
“臣在!”醇亲王载沣连忙出列,禀报道:“这事情恐怕最少要两个月才能够处理好,台湾有不少新的机构,如地方议会等。这些人乃台湾当地大地主或者大商贾,不愿意辞官,但留着又扰乱地方,臣心甚忧,正与台湾积极沟通,尽快想出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光绪帝闻言登时不满了,刚想呵斥,但想到醇亲王载沣再不济,也是自己亲弟弟,也是现在朝廷上唯一可以倚重的人,光绪帝只好含糊的说道:“尽快。”
这时又有官员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许!”这次不是光绪帝开口了,而是光绪帝微微点了点头,又王德怀开口。
由此可见这官员的地位。
不过这官员也不怵,铿锵有力的说道:“臣奏请陛下重启前军机大臣翁同龢!翁同龢久于国事,更对陛下忠心耿耿,当重新启用,不至于贤人荒废于乡野。”
翁同龢就是光绪帝的老师,更的帝党中的灵魂人物。不过在戊戌变法中,翁同龢和光绪帝意见不合,经常规劝光绪帝徐徐图之。也因此师徒二人闹翻了,光绪帝怒而将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其实不仅仅是这名官员,光绪帝还昏迷的时候,醇亲王载沣就曾经想过召回被管束在家的帝师翁同龢。
醇亲王载沣把这个主意和幕僚一说,幕僚立刻劝说道:“王爷,这翁同龢和陛下当初闹得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的。寻常官员贬谪就贬谪了,那翁同龢七十有五,却落了个永不录用不说,还要地方官员严加管束,这得多大的仇恨啊!今天召回翁同龢容易,怕就怕陛下事后暗恨王爷你。”
听了幕僚这话,醇亲王载沣也不敢打召回翁同龢这个主意了。
不过翁同龢曾经是帝师,又做过军机大臣,朝廷里面不知道多少徒子徒孙和亲朋好友,自然不却为他说话的人了。
今日这个官员,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光绪帝没有醇亲王载沣预料中的暴怒,更没有欣喜之色,而是面无表情。谁也不知道光绪帝现在心里面想什么。
那一个之前铿锵有力的官员,现在也禁不住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子。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可能一分钟,也可能三分钟了,光绪帝这才开口,对宋哲问道:“爱卿,你认为这个主意如何?”
虽然宋哲没有说话,但那些和翁同龢有关系的官员心中都叫了一声不好。
别看翁同龢现在已经七十有五,但他是帝党领袖,更是清流领袖,只要重新回到中枢,振臂一呼也不知道多少官员会依附在他门下,迅速成为一股可以和宋哲对抗的政治力量。对于这样一个敌人,对付他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扼杀于摇篮中了。
宋哲沉默了一会儿,有近二十秒,这才开口说道:“帝师天下之名望,有其在,可以帮助陛下稳定天下。”
这……这是赞成的节奏?
那些翁同龢的徒子徒孙、亲朋戚友官员不由纷纷面面相顾,这剧本不对劲啊!(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