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第90章 鸭绿江畔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鸭绿江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远非金水河可比,站在江岸上一眼望去,清冷的月光下,宽阔河面上被风吹拢起的雪堆清晰可见。
三营长看着吴畏带着两个战士反穿皮袄,慢慢溜下江岸,匍匐在冰上迅速向对岸爬去,晃眼之间,竟然已经在他的视线里消失了,顿时吃了一惊。
夜色下使用普通光学望远镜的效果还不如肉眼,所以他并没有去拿脖子上挂着的望远镜,而是睁大了眼睛在江面上搜索,一面低声说道:“你们这个营长是什么人?”
“他叫吴畏,你没听说过?”吴畏带出来的都是老兵,不过因为刻意不要军官,所以现在按指挥顺序来排,他离开后负责的是个叫张正的班长。
现在吴畏手下的十五个人中,班长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大多是班副,普通士兵反而不多,毕竟老兵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吴畏也没矫情到不要士官。
张正是跟着吴畏炸过赤塔车站的老人,无条件相信吴畏的能力,听到三营长询问,很奇怪的反问了一句。
三营长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脱口道:“就是那个吴畏?”
张正一摊手,心说还有哪个吴畏能有这么牛B?
三营长想的却不一样,他好歹也算个营级干部,比普通士兵有更多消息来源,自然知道吴畏早就跟着黄有为回京城去了。
像他这个层次,当然不可能知道四九城里涌动的暗流,所以当知道面前这个胆大包天的营长就是那个传说中只身炸俄国人炮群,带着一个连就敢捅俄国人一个军屁股的牛人后,心里首先泛起的并不是滔滔的敬仰之情,而是立刻想到这是要打大仗了,不然像吴畏这样的战斗英雄不可能放在年不过,顶着寒风回到前线上来。
想到这里,他盯着面前黑沉沉的夜色,忍不住开始想念远在后面的妻儿亲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她们的面了。
吴畏并不知道身后的江岸上有个愁肠百转的同僚正在对月思亲,他这个年过得算是再充实不过,大年三十夜奔波在路上,年初一又来爬鸭绿江,两天加起来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
现在他全靠着一股修理日本人的兴奋劲支撑着,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得不得了,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面前就算是有一整支日军也可以一个人干掉。
跟着他一起行动的两个人就没他这么兴奋了,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还没有经历过日军侵华的蹂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本人也就是一群罗圈腿的小矮萝卜,蹲在小岛上面对着中华大地居心叵测的流口水,属于不咬人很烦人的那种,根本无法理解吴畏这种刻骨仇恨的仇恨。
三个人借助夜色的掩护,很快到达了鸭绿江的对岸,三营长口中精明的小鬼子并没有发现他们。
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多日本人也过春节,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人更是把春节当成传统节日来过,只是还没有无耻到申报文化遗产。
虽然日军推进到鸭绿江边后,因为担心通敌把江边的老百姓驱散了大半,到底还需要民夫和向导,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朝鲜老百姓的影响,在这个节日当中放松了警惕。
吴畏把身子贴在冰冷的江岸上,侧耳倾听上面的动静。对岸已经知道的日军番号是第一军和朝鲜驻屯军,但是并不清楚规模,总参推断应该是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规模。
朝鲜地面贫乏,养不起这么多军人,所以这两个军中的大部分其实散落在平壤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时真正放在鸭绿江边的兵力最多只有三五千人,当然不可能完全监视整个鸭绿江沿岸。
确定了上面没人后,吴畏作了个手势,抽出毛瑟手枪掩护,一个老兵蹲到江岸下,双手互握,另一个老兵直起身子在他的手上一踩,手已经攀住了岸边,伸头看了看,翻身爬了上去。
吴畏看到上去的老兵伸手挥了挥,自己蹲下来把剩下的老兵也送上去,然后退开两步,直接助跑就也上去了。
阳汉厂没工夫仿制德国毛瑟,所以除了吴畏,整个特务营都没有这个玩意,为了保证火力连续,吴畏的小队大多配备了测试用的冲锋枪,手榴弹也多是还没定型的乙式卵形手榴弹。反倒是吴畏拿了一把步枪。
相比起高射速的冲锋枪,汉阳造仿制毛瑟98K的九九式步枪精度更高,射程更远,所以吴畏带着它准备当狙击枪用。
虽然他的队伍里有一个迫击炮小组,但是他对这几个炮手的能力实在放心不下。
这些天试用下来,测试版迫击炮发射药烟雾过大,量化不标准等问题都暴露出来,吴畏可不敢指望一帮二杆子炮手和同样时而逗逼一次的迫击炮能承担起战场遮断的任务。
他选择的两个老兵都是跟他跨过金水河的,战术动作娴熟,上岸后很自然的向两侧前出警戒。
吴畏蹲在原地向两边看了看,小心的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型的气死风灯,用身体遮挡着点燃了,掀起盖在灯罩上黑布的一角对准来时的方向,缓缓的画了三个圆圈,然后也不管后面的人能不能看清,就把灯放到了岸边,按着步枪弯腰向前跑去。
两个老兵等他到了身后,其中一个伸手向远处指了一下,吴畏这才看出那里隐约有一点灯光透出来,如果不是离得够近,的确很难发现。
三个人分成扇形,小心的摸了过来,发现那是一个类似后世散兵坑的地印子,这种地印子在东北很常见,修建容易,保暖也不错,就是比较憋屈。现在这个地印子上面架着的树枝上落满了积雪,更是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吴畏贴到边上听了一下,雪地有吸音的作用,所以听不清里面的呼吸声音。
一个老兵取出手榴弹向吴畏示意,吴畏摇了摇头,看这个地印子的规模,里面能有五六个人就撑死了,一棵手榴弹肯定能全部解决掉,但是爆炸声会让其他地方的人警觉,吴畏可不想一路打过去。
他留下两个老兵在这里监视,自己又悄悄回到上岸时的地方,向着江面上张望,月色下布满冰雪的江面上安静如常,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吴畏有那么一刻怀疑对面的人没有看到自己发出的信号,但是很快就推翻了这个判断,他对自己训练出来的老兵很有信心,于是抱着枪在一块石头的阴影中蹲了下来,一面抵御着江边刺骨的寒风,一面期待着他的小队到来
鸭绿江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远非金水河可比,站在江岸上一眼望去,清冷的月光下,宽阔河面上被风吹拢起的雪堆清晰可见。
三营长看着吴畏带着两个战士反穿皮袄,慢慢溜下江岸,匍匐在冰上迅速向对岸爬去,晃眼之间,竟然已经在他的视线里消失了,顿时吃了一惊。
夜色下使用普通光学望远镜的效果还不如肉眼,所以他并没有去拿脖子上挂着的望远镜,而是睁大了眼睛在江面上搜索,一面低声说道:“你们这个营长是什么人?”
“他叫吴畏,你没听说过?”吴畏带出来的都是老兵,不过因为刻意不要军官,所以现在按指挥顺序来排,他离开后负责的是个叫张正的班长。
现在吴畏手下的十五个人中,班长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大多是班副,普通士兵反而不多,毕竟老兵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吴畏也没矫情到不要士官。
张正是跟着吴畏炸过赤塔车站的老人,无条件相信吴畏的能力,听到三营长询问,很奇怪的反问了一句。
三营长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脱口道:“就是那个吴畏?”
张正一摊手,心说还有哪个吴畏能有这么牛B?
三营长想的却不一样,他好歹也算个营级干部,比普通士兵有更多消息来源,自然知道吴畏早就跟着黄有为回京城去了。
像他这个层次,当然不可能知道四九城里涌动的暗流,所以当知道面前这个胆大包天的营长就是那个传说中只身炸俄国人炮群,带着一个连就敢捅俄国人一个军屁股的牛人后,心里首先泛起的并不是滔滔的敬仰之情,而是立刻想到这是要打大仗了,不然像吴畏这样的战斗英雄不可能放在年不过,顶着寒风回到前线上来。
想到这里,他盯着面前黑沉沉的夜色,忍不住开始想念远在后面的妻儿亲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她们的面了。
吴畏并不知道身后的江岸上有个愁肠百转的同僚正在对月思亲,他这个年过得算是再充实不过,大年三十夜奔波在路上,年初一又来爬鸭绿江,两天加起来睡觉的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
现在他全靠着一股修理日本人的兴奋劲支撑着,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得不得了,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面前就算是有一整支日军也可以一个人干掉。
跟着他一起行动的两个人就没他这么兴奋了,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还没有经历过日军侵华的蹂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本人也就是一群罗圈腿的小矮萝卜,蹲在小岛上面对着中华大地居心叵测的流口水,属于不咬人很烦人的那种,根本无法理解吴畏这种刻骨仇恨的仇恨。
三个人借助夜色的掩护,很快到达了鸭绿江的对岸,三营长口中精明的小鬼子并没有发现他们。
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多日本人也过春节,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人更是把春节当成传统节日来过,只是还没有无耻到申报文化遗产。
虽然日军推进到鸭绿江边后,因为担心通敌把江边的老百姓驱散了大半,到底还需要民夫和向导,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朝鲜老百姓的影响,在这个节日当中放松了警惕。
吴畏把身子贴在冰冷的江岸上,侧耳倾听上面的动静。对岸已经知道的日军番号是第一军和朝鲜驻屯军,但是并不清楚规模,总参推断应该是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规模。
朝鲜地面贫乏,养不起这么多军人,所以这两个军中的大部分其实散落在平壤以北的广大地区,平时真正放在鸭绿江边的兵力最多只有三五千人,当然不可能完全监视整个鸭绿江沿岸。
确定了上面没人后,吴畏作了个手势,抽出毛瑟手枪掩护,一个老兵蹲到江岸下,双手互握,另一个老兵直起身子在他的手上一踩,手已经攀住了岸边,伸头看了看,翻身爬了上去。
吴畏看到上去的老兵伸手挥了挥,自己蹲下来把剩下的老兵也送上去,然后退开两步,直接助跑就也上去了。
阳汉厂没工夫仿制德国毛瑟,所以除了吴畏,整个特务营都没有这个玩意,为了保证火力连续,吴畏的小队大多配备了测试用的冲锋枪,手榴弹也多是还没定型的乙式卵形手榴弹。反倒是吴畏拿了一把步枪。
相比起高射速的冲锋枪,汉阳造仿制毛瑟98K的九九式步枪精度更高,射程更远,所以吴畏带着它准备当狙击枪用。
虽然他的队伍里有一个迫击炮小组,但是他对这几个炮手的能力实在放心不下。
这些天试用下来,测试版迫击炮发射药烟雾过大,量化不标准等问题都暴露出来,吴畏可不敢指望一帮二杆子炮手和同样时而逗逼一次的迫击炮能承担起战场遮断的任务。
他选择的两个老兵都是跟他跨过金水河的,战术动作娴熟,上岸后很自然的向两侧前出警戒。
吴畏蹲在原地向两边看了看,小心的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型的气死风灯,用身体遮挡着点燃了,掀起盖在灯罩上黑布的一角对准来时的方向,缓缓的画了三个圆圈,然后也不管后面的人能不能看清,就把灯放到了岸边,按着步枪弯腰向前跑去。
两个老兵等他到了身后,其中一个伸手向远处指了一下,吴畏这才看出那里隐约有一点灯光透出来,如果不是离得够近,的确很难发现。
三个人分成扇形,小心的摸了过来,发现那是一个类似后世散兵坑的地印子,这种地印子在东北很常见,修建容易,保暖也不错,就是比较憋屈。现在这个地印子上面架着的树枝上落满了积雪,更是起到了保暖的作用。
吴畏贴到边上听了一下,雪地有吸音的作用,所以听不清里面的呼吸声音。
一个老兵取出手榴弹向吴畏示意,吴畏摇了摇头,看这个地印子的规模,里面能有五六个人就撑死了,一棵手榴弹肯定能全部解决掉,但是爆炸声会让其他地方的人警觉,吴畏可不想一路打过去。
他留下两个老兵在这里监视,自己又悄悄回到上岸时的地方,向着江面上张望,月色下布满冰雪的江面上安静如常,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吴畏有那么一刻怀疑对面的人没有看到自己发出的信号,但是很快就推翻了这个判断,他对自己训练出来的老兵很有信心,于是抱着枪在一块石头的阴影中蹲了下来,一面抵御着江边刺骨的寒风,一面期待着他的小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