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一战笔记 > 第四十七章 记者

第四十七章 记者

作者:后天的前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3月4日,城南的战斗已经持续了两天。城东也发生了小规模的交战。

    俄军似乎没有意识到巷战的残酷,他们直接进入了城市,然后在砖石构建的堡垒面前撞的头破血流。两天时间里,俄军没能攻占一处阵地。

    耳边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鲁道夫待在地下室里,随意地与旁人交谈着。俄军的炮火毫无作用,虽然落下了许多炮弹,但分布在整个城市里,甚至无法完整地摧毁一条街道。

    鲁道夫在地下室里待了两个小时,爆炸远远的传来,这里房顶上甚至没有落下一丝灰尘。

    走上地表,预想中的满目疮痍并未出现。几处房顶开了口,街道上出现了一个弹坑。看着萧条的街道和荷枪实弹的士兵,鲁道夫一度怀疑自己身在恐怖袭击的现场。

    大炮主义是苏联的名片,现在的俄国只是一台欧洲压路机。作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他们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制造足够的步枪。

    这场轰炸,24军几乎打光了他们的炮弹储备。其实这些宝贵的炮弹应该用于摧毁工事,而不是肆意挥霍在城里的古迹上。

    鲁道夫没空为伦贝格文化遗产的损失伤感,他需要关心的是他的部队的损失。俄军在炮火中进攻了,虽然他们没能取得突破,但前线依然出现了混乱。前线的部队以营为单位组织防线,这些营的编制都很大,因为支援者的加入,41团的三个营都达到了一千六百人,下辖的步兵连也由原来的四个扩编为六个。

    根据41团汇报,前线有三个连队失联,可能是电话线断了,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传令兵的身影。

    鲁道夫又仔细询问了刚才的战况,南边的1营和4营压力很大,俄军的进攻一直没有停止。东边的2营倒是悠闲,俄军只是进行了试探活动。

    回到了指挥部,鲁道夫与军官们相对无言。各团的长官都被鲁道夫打发回了自己的部队,眼前只有27师和79旅的四个指挥官。

    因为知道得太多,大家心里都没底。现在完全是凭着本能,刻意不去想它。所有人都在看着墙壁上的几张地图,参谋官不时过来宣读前线的电文。没有人开口,都在害怕真相决堤而出。

    没有人畏惧,只是单纯地背负着压力。鲁道夫也不说话,他是最高指挥官,同样也是这群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在这最后的时刻,一则利好消息比任何演说都具有鼓舞性。鲁道夫也不用为他们的情绪担忧,在胜负未见分晓之际,指挥官必须全力以赴。

    鲁道夫自己先受不了了,在压抑的气氛下,他虽然强迫自己表情镇定,但心里却是一片火燎。

    副师长斯图尔特组织好了预备队,两位参谋长调整了部署,约尔迪旅长也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协调。鲁道夫有些无事可做,他只需要拍板决定。仗打到这个地步,其实只需靠着41团菲利克斯团长指挥。

    在座的各位只需等待调动预备队,重新组织防御。身在城市中心的指挥部里,鲁道夫看不到战场,他只能期望41团能多撑几天。

    41团跟鲁道夫颇有渊源。去年,自己是团长,41团长。现在,自己是师长,只剩下了一个团,还是41团。

    鲁道夫想去前线看看,那里才是焦点。鲁道夫将职责委托给了约尔迪旅长,然后就带着警卫连出发了。为了保证安全,他们还派出了四辆装甲车。

    出乎意料的是,这座孤城里还有战地记者。副官告诉他,有位女记者想去前线,鲁道夫想了想,有些好奇,就嘱咐副官将她带过来了。

    战地记者这个职业由来已久,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南北战争时期,他们从战场带回的一线报道,使这些以身犯险的记者变成了战争中的明星人物。

    实地报道引人注目,这些记者能够左右舆论。战争爆发后,每支军队里都有战地记者,他们虽然直面死亡,但在高额薪水的激励下,记者们踊跃参与。

    鲁道夫的部队也不例外,军部为他配属了几名战地记者。在鲁道夫攻克俄军防线,接连取得胜利后,他们的报道在欧洲乃至世界传播。

    后来,他们深陷重围,这些记者也没办法传回报道。只能以他们的角度,继续记录这场战争。

    显然,这位找上门来的记者不是体制内的人员。副官带来了这个记者,因为急着赶路,鲁道夫就在街道上与她见面了。

    “您好,将军。”女记者说着一口流利的德语。

    “抱歉在这种场合与你见面,路德维希·鲁道夫。”鲁道夫倚靠在车门上,丝毫没有感到抱歉。

    “弗洛伦斯。我想请您同意我的请求。”

    “你是当地报纸的记者。”

    “不是,我是维也纳日报的记者。”

    “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你是间谍。”鲁道夫抬起头,十分无理地盯着这个名叫弗洛伦斯的女记者。

    “我是专门留在伦贝格的。去年我到加利西亚报道,可是军队不让我上前线。后来军队撤退了。我就留在了这里继续报道。我在军队里的同事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我们的记者已经见过了弗洛伦斯女士。”维克托证实了她的话。

    鲁道夫其实不该怀疑,能被带来的人,基本已经证实了身份。只是这一场面过于突兀,他不免有些警惕。

    鲁道夫刚才一直盯着弗洛伦斯背着的相机,那是一款福伦达立体相机,看上去很新,但两组镜头透露着浓浓的复古感。

    这应该是这个年代最好的相机了,精良的镜头可以拍出清晰、细腻的照片。

    鲁道夫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款划时代的相机。1913年徕卡研制出了第一款135相机,这种相机袖珍轻巧,性能优异,可惜无人问津。鲁道夫想拍些照片,就委托家里的商贸公司向徕卡订购。去年4月他收到了一台,眼看一年过去了,每天被繁琐的事务困扰,自己也忘记了为生活留下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