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琉璃世琉璃塔 > 第三十四章 手足情谊牢

第三十四章 手足情谊牢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路非只一日,草原渐渐地消失不见,慢慢有了树木农田和官道;道路两旁时时可见民房,代替了蒙古包;路上偶有行人,也大都是汉人。

    已是十月底,颇有些寒冷,北风呼呼吹起,行人大都瑟缩着,行色匆匆。“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朱棣脑中飘过一句古诗,又想起这诗乃是逃难的场景,此时想来甚不吉利,狠狠甩了几下头,到底腹中诗书有限,别的也没再想得出来。

    已经过了张家口,再走两天就是北平了。

    朱棣不由感慨,幸福的时光总是飞快,大宁到北平,自己跑了不知多少趟,次次只觉路远漫长,青骢马跑得不够快,可这次,怎么这么快就要到了?

    看着莲花在身旁,淡淡蓝色的衣衫,黑色的斗篷在风中鼓舞飞扬,朱棣笑着问:“这里拐一点路就是山西大同府,有琉璃的作坊,要去看看吗?”

    莲花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你带我去?”

    朱棣似笑非笑地凝视着她:“我答应过你,忘了?小怜姑娘?”

    莲花的脸一下子飞红,回想起初相识时在沙漠上,和朱棣聊天的时候说到过琉璃。他当时叫自己‘小怜姑娘’。。。之后的几个月,两个人共同经历征战杀伐生死绝境,仿佛过了几生几世。

    “民女不敢忘,王爷。”莲花半低了头,轻声说道。声音低不可闻,脸上笑意盈盈红晕满颊。

    莲花素来庄重,绝少调笑,朱棣亦是一向以礼相待,言语间不涉私情,只怕亵渎了彼此。此时莲花忆起二人初识,情不自禁这么说笑一句,朱棣一怔之下,不由心花怒放;细细品味其间的甜蜜滋味,一颗心直如浸在糖水里。

    二人信马由疆,一时都有些轻飘飘地恍惚。

    马三宝奔过来,问道:“王爷!那是去大同府的路,我们去山西吗?”

    朱棣点点头:“不错,我们去山西。”

    马三宝神色不变:“是,王爷。”自去交待侯显。

    朱棣侧头对莲花说道:“大同府是我十三弟代王朱桂在,既然过去了,就看看他好不好?”

    莲花见他一副商量的口吻,不似平常不容置疑的霸道,有些奇怪:“好啊,你决定就好。”

    朱棣踌躇道:“代王妃徐秀,是先魏国公的次女”,顿了顿又道:“是燕王妃徐英的妹妹,我们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儿。”

    莲花才明白他为何迟疑,心中感动,微笑道:“我明白。都没关系。”

    朱棣凝视着她,莲花明澈的双眸永远清可见底,不由惭愧自己多虑,一笑带过。

    一行人进了大同府,正是午后,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比起大宁卫又是一番繁华景象。此时的大同府还没有开挖煤炭,山青水秀,却又人烟稠密,《五杂俎》里说到大同“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塞之所无”,尤其以出美女著名。著名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后世的韦小宝跑到少室山下逛窑子,见到**的第一句就是:“有没有大同府的姑娘?”

    人多路狭,众人下了车马步行,缓缓穿过街市。莲花和知恩第一次见到中原的大城市,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看到的东西倒有一半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二人不时发出惊叹或者问一下朱棣,朱棣含笑作答,几个人都是兴高采烈。

    忽然一个哭叫声打破了平静:“老爷!我不去!我不去!我家里还有妻儿老小啊!”朱棣远远望去,却是两个亲兵拖着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呵斥:“王爷给了工钱,你想不去就不去了?别不识抬举,再不老实走,小心吃官司!”

    中年男子只是挣扎哭喊:“老爷!我求你,我真的不能去啊!我一家老小都指望我一个人啊!老爷!我求求你!”。两个亲兵拖着不松手,不断威喝怒骂,周围的百姓渐渐围拢过来。

    朱棣不由皱眉,看了眼马三宝。马三宝急忙越众上前,对两个亲兵抱拳问道:“两位大哥辛苦了!敢问这是怎么回事?”

    亲兵见马三宝行止不凡,身后有大队随从,连忙还礼说道:“我们是代王府的,这个周阿大收了我们王爷工钱,就要去王府干活,却耍赖不去。”

    周阿大哭喊:“我没有收工钱,是秋天的租子一时交不齐全,打了欠条,我在好好种田,明年收成了再还啊!”

    亲兵呵斥一声:“明年明年!都象你这样,我们王爷喝西北风啊?!”马三宝阻住亲兵,看向燕王。

    朱棣见这周阿大,衣衫褴褛,这么冷的天只有一件单衣;面有菜色,神色愁苦。不由又皱了皱眉,冲马三宝使了个颜色。

    马三宝对亲兵道:“那是我们燕王,正好要去你们府上,你们带个路。”又低头温言对周阿大说:“周阿大,你和我们一起走,到了代王府,我们王爷和代王商量。”见周阿大满眼惊惧,又拿出招牌笑容,笑眯眯地说:“不要怕”。

    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乃郭惠妃所出,今年二十四岁。洪武二十五年封代王,就藩于大同府。娶的是先魏国公徐达的次女徐秀。大同府与北平不远,徐氏姐妹又感情深厚常相往来,所以朱棣除了远征不在北平的日子,和这个弟弟一家见面比较多。

    代王府位于大同府的南角,修建得极为巍峨壮丽。一条笔直宽阔的青石板路直通府前,道旁杨柳松柏种植得齐整有序,府邸四周挖有一圈护城河,水面宽有十来尺,深不见底。

    朱棣每次来代王府,就会发现又扩建了,王府越修越大越宏伟,规模不亚于北平的燕王府,更胜在豪华精美。朱棣远远地望着,不禁皱眉。两个代王府的亲兵将一行人带到了府前,自行进去通报。朱棣下马立于府前,一望之下立刻变了脸色。

    十三弟胆子太大了,修这么大一个九龙照壁,不怕被参偺越吗?

    但见府邸前一个巨大的照壁,上塑九龙,个个龙飞在天,张牙舞爪,直欲腾空而去。一群民工怕不有五百人,正在担水和泥,搭架砌墙,正干得热火朝天。只是个个面有饥色衣杉褴褛。旁边站着十来个王府亲兵,握着长鞭监督。

    周阿大胆战心惊地看着,缩在马三宝身后。

    莲花见朱棣面色不善,担心地问:“没事吧?”

    朱棣“哼”了一声,刚要说话,只听的一阵脚步声响,一大群人迎了出来。为首的一人紫袍金冠,年纪不大却已有些发福,面容微胖,正是代王朱桂。身旁一位贵妇人珠光宝气,却是代王妃徐秀。

    按理王妃本不该出府门迎接,不过魏国公徐达与朱元障是过命的交情,两家孩子自幼常在一起玩耍,代王妃和燕王妃又是姐妹俩,与燕王素来熟悉,多日不见,乍听报燕王在府门口,赶紧就一起跑了出来。

    朱桂躬身行礼尚未开口,徐秀已经叫道:“四哥!你怎么突然来了?也不提前来个信儿,我好准备准备。”

    朱棣见她亲热一如往昔,想起小时候的亲密,不由面色缓和,点点头道:“我从大宁回北平,顺道来看看十三弟”。

    朱桂见他面色不善,急忙问候:“四哥是从十七弟那里来?听说四哥这次两场大捷,打得蒙古人回了老家,真是可喜可贺!”朱家这一辈的现在就是以朱棣为长,朱桂是幼弟,对这个兄长颇有些敬畏。

    朱棣微微一笑:“父皇决策英明,蒙古人运气不好罢了。”

    朱桂又问道:“十七弟还好吧?我可有快三年没见到他了。”

    朱棣正要回答,徐秀发现了朱棣身后的莲花:“这位是?”

    朱棣道:“这是朝鲜国的宜宁公主”,话没说完,徐秀已经笑道:“父皇册封的那个皇太孙东宫淑女?你找到她了?上个月允炆还有公文过来让我们帮着找呢。”

    “是在大宁卫找到的,父皇让我把她带回去再送到京师。”朱棣说着,莲花盈盈下拜:“宜宁拜见王爷,王妃”。

    徐秀连忙一把托起:“自己家人,不要这么多礼”。

    徐秀自幼出入皇宫内院,是精英群里打滚出来的,朱棣眼中的回护虽是一闪而过,徐秀却立刻知道这个宜宁公主对于朱棣不简单,旋即对莲花笑容满面,亲热起来。

    莲花还是第一次见到天朝的贵妇人,有些好奇地看着代王妃。却见徐秀一身衣裳彩绣辉煌,莲花竟不知是缎是绸;满头珠翠,居中是朝阳五凤挂珠钗,其它的就叫不上名字,只觉得金光耀眼;粉面露威,丹唇含笑,整个人雍容华贵,贵气逼人。

    朱棣见徐秀托起莲花,嘴角笑了笑,转头对朱桂说道:“十三弟,你修这么大照壁做什么?劳命伤财的。”

    朱桂尚未答言,徐秀已经笑道:“四哥!你别怪他,这是我的主意。我上个月生了场大病,大夫看了都没用,梦到九条龙,直到寺里烧香才好了的。当时许了愿,要按梦里龙的样子修个九龙壁。”见朱棣一脸不以为然,接着说道:“四哥!我也是怕嘛,生病好难受的。”说着抓着朱棣的一只手臂左右摇晃。却是二人幼时玩闹时常有的撒娇动作。

    朱棣不由心一软,半晌说道:“朝里不少人在说十三弟,你们凡事注意小心些”,顿了顿又道:“顾着点百姓,别弄得民怨载道的”。

    徐氏刚才已经听亲兵说了周阿大的事情,当即对两个亲兵使了个眼色吩咐道:“送这位周大叔回家,好生相待,带点银子去”。回头又笑看着朱棣说道:“谢四哥关心。四哥赶路辛苦,进去歇息吧?就算你不累,宜宁公主可撑不住了。”

    果然朱棣立刻侧头看了看,见莲花虽然站得笔直,脸上却掩不住倦色。不由一阵心疼,点点头,一行人跟着朱桂和徐氏进了代王府。

    一场风波,代王妃连消代打,谈笑间化解无形。代王看向妻子,目光中简直是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