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行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九月的太阳,依然不想让人回忆冬日的温情柔和,从出山起,就露出一副急得人浑身冒汗的红彤彤面孔,傲慢地悬在空中,终于等到要落山时,仍要挣扎一番,将天边闹得一片猩红。这样,被烤得蔫蔫的山村才从迷糊中清醒过来。一只黑溜溜的狗从竹林里撵出一群鸡。没完没了的鸡飞狗跳,让暮归的老牛实在看不下去,抬起头来发出长长的叫声。安静了一整天的大张家寨,迫不及待地想发泄郁结。大大小小的烟囱,冒出来的黑烟翻滚得很快,转眼间就飘上了山腰,并在那里徐徐缓缓地变化成一带青云。--《天行者》
《天行者》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178部作品中突围,又从81部入围作品中一路过关斩将,经过五轮61名评委实名投票,最终以56票脱颖而出高居第二,擒获大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从1982年起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很好奇,什么书能在如此众多的参评作品中突围,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大奖?
翻开《天行者》,随着小说描绘的中国乡村教育现实、乡村学校的艰辛、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5个多小时在百感交集、不知不觉中很快过去,留下了深深的深深的感动。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近20年前,作家刘醒龙一曲“凤凰琴”蜚声文坛,让一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凤凰琴》围绕着某个偏远山区小学里的几位民办教师的艰辛生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乡村知识分子执着、坚韧而又质朴的精神品质,演绎了他们无奈而又无望的命运际遇,在揭示中国乡土教育沉重与悲凉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乡土社会中文化启蒙的尖锐反思。无数读者心灵震颤曾为之动容、流下眼泪。
17年后刘醒龙意犹未尽,他要为民办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做一个历史了结,又在《凤凰琴》的基础上,增加了《雪笛》、《天行者》,完成了长篇小说《天行者》,再度将这一重要主题延伸到更为幽深、更为锐利、也更具荒诞意味的审美领域。
刘醒龙一直在用小说的形式寻找着他理想的精神家园,张扬民族精神,并为之不懈地跋涉追求。他直言:“作家是一种天职,重要的是每时每刻对每位弱者的每一个细小的愁苦,展现我们的仁义之心。”
他认为,“民办教师”是一段谁也绕不过的历史。称他们为“民间英雄”,是一种艺术的说法,就其贡献来说,完全应当称之为“民族英雄”。上个世纪后半叶,在急需人文教育的中国乡村中,大部分教鞭都执掌在“民办教师”的手里。“如果不是这类教师的存在,中国的乡村将会更加蒙昧。”
震撼小说中民办教师们所经历的三次转正,因为一次比一次荒诞,因而一部比一部疼痛。“半辈子都在盼转正的民办教师,当机会来临时,那些犹如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政策,反而让他们彻底失去转正的可能。”
作者以真实饱满的笔墨用细腻的文字立体性地描述了坐落在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界岭小学里,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张英才等几代民办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全部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事业中,工资微薄,生活艰难,自己种菜、种地养活自己,补贴山区的学童,而村长余实的长期拖欠工资,更是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但他们仍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和教学,依然风雨无阻地接送着在山路上奔走的学生、一丝不苟地举行着升国旗仪式……他们活得高尚而充实!
小说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作家对民办教师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灵魂景观进行了深入细腻的解剖。余校长、万站长与蓝小梅的感情风波,孙四海和王小兰的苦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疼痛与善良。围绕着“转正”,他们内心的挣扎被深刻地揭示出来,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合起《天行者》这本书,感动的泪水默默的流淌...
一本让无数人动容赞叹的“献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的好书!
与之分享!
刘醒龙,湖北黄冈人,1956年生。现为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总编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代表作有小说《凤凰琴》、《圣天门口》、《天行者》、《威风凛凛》等,有多种小说在英、法、日和韩语地区翻译出版。其作品改编的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凤凰琴》等多次获国内外电影大奖。
《天行者》(内容梗概)
高考落榜生张英才焦急等待舅舅给他安排工作。身为乡教育站的万站长为两个即将成为民办教师的年轻人分配去向发愁:一个是外甥,一个是初恋情人的儿子蓝飞,哪个去盛产男苕女苕深山里的艰苦卓绝的界岭小学呢?
有文艺爱好的张英才委曲进了山。从此,他融进了民办教师勉力办学的爱与恨、忧与痛。进教室吃粉笔灰的猪,自刻油印课本的学生,辍学打工的优等生叶萌,每天笛声伴奏的升降国旗……单纯热血的张英才体味着严峻的教育现状,也感触、认识三位资深同事:教学、照顾瘫妻之余,承担着十几个寄宿家里的学生吃住管理的老好人余校长;节俭、灵活,一切为转正做准备、一丝不苟进行自己人生计划的副校长邓有米;清高、孤傲,与有瘫痪丈夫的王小兰暗中苦恋多年的教导主任孙四海。他们在深山演绎着寂寞、卑微、五味杂陈的岁月,为实现界岭高考零的突破呕心沥血。
界岭小学的困窘有目共睹,利用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检查验收,领导们有意将先进和奖金评给他们,谁知莽撞的张英才以一封举报信,让学校打算用奖金维修校舍的计划流产。寒冬即将到来,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孙四海被迫提前开挖自种的茯苓以垫支维修费。不谙世事的张英才因此受排挤而不能上课,他接受蓝飞的主意:假装有转正考试,复习备考。
“界岭小学的那帮民办教师,少的干了十几年,多的干了二十几年,日日夜夜对转正的渴望,早已化为一种心情之癌,成了永远的不治之症。”张英才的恶作剧,让余校长为转正,放下了尊严,到处哀求,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同情;邓有米为转正,想弄点钱以疏通关节,盗砍红豆杉被抓到了派出所;孙四海为转正,废寢忘食苦苦复习,差点让亲生女儿喂狼。后悔莫及的张英才将切身体会,写成文章《大山·小学·国旗》投稿,结果引来界岭小学连锁反应的核变。首先引来省报记者王主任实地调查。王主任曾表示要发在省报头版头条的文章,虽然发在头版,却不是头条,头条是一篇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新闻。张英才的文章刊发后引来有关方面的重视,界岭小学因此得到一个珍贵的转正指标。
“戴帽”指标的主人、经历灵魂洗礼的张英才却不肯接受硕果。几经波折,几位老师痛苦地同意了余校长的请求,将唯一的转正指标,让给了十六岁即为民办老师、饱受磨难最终瘫痪在床的余校长妻子明爱珍。在人生的最大价值即将实现时,她用一盆清水洗过双手,亲手填完相关表格后竟溘然长逝。张英才悲伤在要将学校门前的国旗降下来,为明老师致哀。界岭村近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结束后,界岭小学几位情同“刘关张”的老师,经过秘密协商,一致决定,将转正机会还给年轻、有前途的张英才。很快,张英才下山去省教育学院进修。
除了攸关命运的转正,村里不重视教育、长期拖欠工资,也是民办教师心里的结和痛。界岭村的村长余实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与儿子余状远的学习和前途相关。想出“村阀”一词的孙四海,为改变现状,在村长换届选举中支持另一候选人叶泰安,却不想叶当选后仍斗不过“村阀”,不久即辞职打工,余实重掌大权。
年底了,记恨在选举中不支持自己的余实迟迟不发教师工资。大家久催无果,万站长出马了,他列举余壮远在小学饱受优待、被精心栽培的事实,感叹:“难怪界岭小学得不到重视,原来是你太不了解身边的人有多好……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余实的妻子将话听进心坎,儿子的前途使她深刻明白界岭小学老师的效用。教师工资很快发了,并从此有了一定的保障。
山外的风也慢慢吹进闭塞的山区。漂亮的支教女大学生夏雪,给界岭小学带来了生机。优美诗歌和宝马轿车,昭示着她的与众不同。躲进深山的她,仍逃避不了要为失败的青春爱情买单的结局,她很快不告而别。但她短暂的活力支教,却为山里的孩子留下了诗歌的种子和对美的向往。
山外来的新鲜力量以蓬勃、昂然的气息吸引着学生们,也启示和激励着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们。又一个支教生骆雨来到界岭。支教两年即可直接保送为母校硕士生。骆雨日复一日在渐冷的天气里赤脚上课。好强图表现、心怀功利的骆雨,终于受凉发作急性哮喘,幸亏被已上初中的叶碧秋警示,才由余校长他们及时送医救回一命。因家贫辍学的叶碧秋,获得了去省报王主任家做小阿姨的机会,同时好学的她也幸运获得了自修考大学的便利。
孙四海与王小兰的苦恋,渐渐得到大家包括亲生女儿李子的认同,呵护,他们情同一家。身负道义枷锁的王小兰,盼望着丈夫能站起来,自己好提出离婚,走向美满。儿子余志和李子都上初中了,孤身一人的余校长也对离校不远的蓝飞母亲、守寡的蓝小梅,暗生情愫。
支教生骆雨因病离开后,乡中心小学的蓝飞换调到了界岭小学,任校长助理。
久任一把手的余校长,知道应给年轻人施展手脚和锻炼的机会,他决定借送叶碧秋去省城王主任家的机会,在大城市待些时日,以向同行取经。王主任热情帮余校长在省实验小学谋到门卫之职。为了获取“教师培优”的实质效果,余校长千方百计学习,甚至对着无人的空教室试讲……直至被发现,此刻,他才明白,一切经历都是王主任和实验小学汪校长策划的结果。他终于获得了正式上课的机会。王主任也再次写出了讴歌民办教师、却最终未获发表的雄文《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
就在这期间,热衷《厚黑学》的校长助理蓝飞,干了一件令母亲无比羞愤,也激起公愤的事:上面第二次分配下来的一个转正指标,他却瞒天过海,利用代为保管的印章,填报自己的资料,私自操作成功转正。眼看本校的几位第师,要联合其他学校的民办教师上访请愿,刚刚从省城赶回来的余校长,用最真实质朴的相劝震撼了界岭小说的“刘关张”们:上面只给一个指标,蓝飞若不去,他们三人,谁会狠心,丢下别人,自己跑去转正呢?三位民办教师最终用自己的宽广和善良胸襟,包容、保护了这位前程岌岌可危的年轻同行。
一场罕见的雷暴,摧毁了界岭小学的教室。村长余实指挥砌匠们维修,却不愿支付费用。
教室维修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只能在操场露天上课。余实的不作为和校方的艰困无奈,各自蔓延、滋长。不甘人下、权谋机变的蓝飞,终于和“村阀”余实爆发激烈冲突,余实公权私用,在课堂上对蓝飞大打出手。转正后暂时还留在界岭小说的蓝飞,则用知识与之对抗,在课堂上宣讲公民权,播撒现代文明的火种。认为“用火治不了火,用水治不了水,教育拯救不了教育”的蓝飞,最终决定去官场一试身手,他离开了学校,奔赴新单位县团委少工部。
由于没资金,小学校舍整修工程一拖再拖。负责维修的砌匠们为讨工钱,谋划挟持正好来校的万站长,被叶碧秋的父亲报信救驾。同为砌匠的李家表哥是王小兰婆家的亲戚,在王小兰丈夫的授意下,联合砌匠们,以孙四海即将收获的一季茯苓为代价,作抵工钱。如此,才换来快速整修后勉强可用的教室。
从省城“培优”回来的余校长,带回一双女式皮鞋,他托万站长送给蓝小梅,不想引起万站长妻子误会,对方河东狮吼,给万站长、蓝小梅带来了困扰和麻烦。自离开界岭小学后,一直心怀愧疚的张英才,年年都会偷偷爬到学校后山上向下伫望。从省教育学院学成归来,被抽调到县教育局工作后不久,张英才终于迎来可以一抛郁结、舒心回界岭的机会:国务院下达了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全体民办教师半为公办教师的文件,县有关部门也专门制订了相关政策和措施。趁给余校长他们送红头文件之机,张英才鼓励余校长主动出击,向蓝小梅表白。半生磨难的余校长终于赢来了梅开二度的婚恋。因皮鞋事件几乎反目的万站长夫妻关系,竟然也触底反弹,从此和谐温暖;情感漂泊的万站长最后才知道,变化之机竟是妻子李芳得了血癌。
界岭小学喜事连连。一对神秘中年夫妻在蓝飞的带领下,要求捐建新校。经过商定,由邓有米具体负责新校舍工程建设。此时,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手续也开始办理。但“第二十二条军规”般的规则开始显示出它的荒谬:要转正交须有足够的教龄,而自己的教龄又必须由自掏钱来购买。只有连过年都不敢吃肉,将每一分钱都攒起来的邓有米,凑足了钱后,终于转正。余校长和孙四海无法筹到能够转正的巨款。
十万元的新教学楼捐建工程,让村长余实垂涎,他专门成立建筑队,却被负责基建的邓有米拒绝,将工程承包给了乡建筑公司。已转正的邓有米,想方设法要让“刘关张”同进退;为了余、孙也能转正,他收了两万元工程回扣,却不料,被余实举报;而施工方交付的,竟是黑心豆腐渣工程,幸被细心的余校长察觉。在秋季开学前,及时用土方法对校舍进行检验时,新楼虽然轰隆倒地,却避免了一场将全校师生埋进去的灾难。
刚建的教学楼倒塌了,邓有米被开除公职后,在潜逃之前,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重建一座新校,还给那对中年夫妻——已逝的支教生夏雪的父母。非常时期,“中了界岭小学之毒”的张英才,在目睹此次民办教师转正时种种不正之风后,提出一个要挟性要求:自己可以无声无息地离开教育局,回界岭小学教书,但必须保住将余、孙民办教师转正的最长期限。
邓有米悄悄地呆在省城,靠学生叶萌的介绍,做一个进城搞建筑的公司老板当家教挣钱,他交的一万元工龄钱,也被其妻成菊也在张英才暗中协助下,设法从县教育局要回,悄悄替余校长交了款,办了转正。
春节后,界岭村委会又改选。孙四海教训了飞扬跋扈的余实,并当场宣布参加竞选。气急败坏的余实,将李子是孙四海女儿的事,告诉了王小兰的丈夫,终于招致这对悲剧夫妻双双殒命。竞选现场,蓝飞、骆雨都是上级巡视员,李子举牌坦承自己是孙四海的女儿,要大家投他父亲一票。叶碧秋的苕母亲是当年力主修建界岭小学的老村长的女儿,从少女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成天拿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学习,当着巡视员的面,她破天荒将语文课本上面的课文流利地读了几篇,而获得投票资格。界岭小学的学生、外出务工、年满十八岁的叶萌、叶碧秋,均赶回投票。孙四海在讲演中说:从老村长去世后,界岭的许多事情就变得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当县长的可能只要将大家当成公民,公事公办。当公办教师也可以只要将学生当成可造之材,因势利导地搞教育。但是,当村长和当县长不一样,当村长是要将村里人当成自己的家人。这就像当民办教师和当公办教师不一样,因当民办教师是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孙四海的话感动了很多人,最终以三票之优当选。
暗恋张英才的叶碧秋,终于看到了爱情的曙光。
2011、11、11
我们今生唯一一个
特殊、奇妙、美妙的日子
祝福祝福
祝我们的友情
一生一世
一心一意
快快乐乐
幸福永远!
九月的太阳,依然不想让人回忆冬日的温情柔和,从出山起,就露出一副急得人浑身冒汗的红彤彤面孔,傲慢地悬在空中,终于等到要落山时,仍要挣扎一番,将天边闹得一片猩红。这样,被烤得蔫蔫的山村才从迷糊中清醒过来。一只黑溜溜的狗从竹林里撵出一群鸡。没完没了的鸡飞狗跳,让暮归的老牛实在看不下去,抬起头来发出长长的叫声。安静了一整天的大张家寨,迫不及待地想发泄郁结。大大小小的烟囱,冒出来的黑烟翻滚得很快,转眼间就飘上了山腰,并在那里徐徐缓缓地变化成一带青云。--《天行者》
《天行者》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178部作品中突围,又从81部入围作品中一路过关斩将,经过五轮61名评委实名投票,最终以56票脱颖而出高居第二,擒获大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从1982年起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很好奇,什么书能在如此众多的参评作品中突围,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大奖?
翻开《天行者》,随着小说描绘的中国乡村教育现实、乡村学校的艰辛、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5个多小时在百感交集、不知不觉中很快过去,留下了深深的深深的感动。
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度有四百万人之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近20年前,作家刘醒龙一曲“凤凰琴”蜚声文坛,让一直在山乡村落默默奉献的民办教师站在了全国民众面前,《凤凰琴》围绕着某个偏远山区小学里的几位民办教师的艰辛生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乡村知识分子执着、坚韧而又质朴的精神品质,演绎了他们无奈而又无望的命运际遇,在揭示中国乡土教育沉重与悲凉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乡土社会中文化启蒙的尖锐反思。无数读者心灵震颤曾为之动容、流下眼泪。
17年后刘醒龙意犹未尽,他要为民办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做一个历史了结,又在《凤凰琴》的基础上,增加了《雪笛》、《天行者》,完成了长篇小说《天行者》,再度将这一重要主题延伸到更为幽深、更为锐利、也更具荒诞意味的审美领域。
刘醒龙一直在用小说的形式寻找着他理想的精神家园,张扬民族精神,并为之不懈地跋涉追求。他直言:“作家是一种天职,重要的是每时每刻对每位弱者的每一个细小的愁苦,展现我们的仁义之心。”
他认为,“民办教师”是一段谁也绕不过的历史。称他们为“民间英雄”,是一种艺术的说法,就其贡献来说,完全应当称之为“民族英雄”。上个世纪后半叶,在急需人文教育的中国乡村中,大部分教鞭都执掌在“民办教师”的手里。“如果不是这类教师的存在,中国的乡村将会更加蒙昧。”
震撼小说中民办教师们所经历的三次转正,因为一次比一次荒诞,因而一部比一部疼痛。“半辈子都在盼转正的民办教师,当机会来临时,那些犹如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政策,反而让他们彻底失去转正的可能。”
作者以真实饱满的笔墨用细腻的文字立体性地描述了坐落在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界岭小学里,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张英才等几代民办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人生全部投入到了乡村教育事业中,工资微薄,生活艰难,自己种菜、种地养活自己,补贴山区的学童,而村长余实的长期拖欠工资,更是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但他们仍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和教学,依然风雨无阻地接送着在山路上奔走的学生、一丝不苟地举行着升国旗仪式……他们活得高尚而充实!
小说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作家对民办教师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灵魂景观进行了深入细腻的解剖。余校长、万站长与蓝小梅的感情风波,孙四海和王小兰的苦恋,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疼痛与善良。围绕着“转正”,他们内心的挣扎被深刻地揭示出来,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合起《天行者》这本书,感动的泪水默默的流淌...
一本让无数人动容赞叹的“献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的好书!
与之分享!
刘醒龙,湖北黄冈人,1956年生。现为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总编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代表作有小说《凤凰琴》、《圣天门口》、《天行者》、《威风凛凛》等,有多种小说在英、法、日和韩语地区翻译出版。其作品改编的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凤凰琴》等多次获国内外电影大奖。
《天行者》(内容梗概)
高考落榜生张英才焦急等待舅舅给他安排工作。身为乡教育站的万站长为两个即将成为民办教师的年轻人分配去向发愁:一个是外甥,一个是初恋情人的儿子蓝飞,哪个去盛产男苕女苕深山里的艰苦卓绝的界岭小学呢?
有文艺爱好的张英才委曲进了山。从此,他融进了民办教师勉力办学的爱与恨、忧与痛。进教室吃粉笔灰的猪,自刻油印课本的学生,辍学打工的优等生叶萌,每天笛声伴奏的升降国旗……单纯热血的张英才体味着严峻的教育现状,也感触、认识三位资深同事:教学、照顾瘫妻之余,承担着十几个寄宿家里的学生吃住管理的老好人余校长;节俭、灵活,一切为转正做准备、一丝不苟进行自己人生计划的副校长邓有米;清高、孤傲,与有瘫痪丈夫的王小兰暗中苦恋多年的教导主任孙四海。他们在深山演绎着寂寞、卑微、五味杂陈的岁月,为实现界岭高考零的突破呕心沥血。
界岭小学的困窘有目共睹,利用贯彻义务教育法工作检查验收,领导们有意将先进和奖金评给他们,谁知莽撞的张英才以一封举报信,让学校打算用奖金维修校舍的计划流产。寒冬即将到来,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孙四海被迫提前开挖自种的茯苓以垫支维修费。不谙世事的张英才因此受排挤而不能上课,他接受蓝飞的主意:假装有转正考试,复习备考。
“界岭小学的那帮民办教师,少的干了十几年,多的干了二十几年,日日夜夜对转正的渴望,早已化为一种心情之癌,成了永远的不治之症。”张英才的恶作剧,让余校长为转正,放下了尊严,到处哀求,希望得到有关领导的同情;邓有米为转正,想弄点钱以疏通关节,盗砍红豆杉被抓到了派出所;孙四海为转正,废寢忘食苦苦复习,差点让亲生女儿喂狼。后悔莫及的张英才将切身体会,写成文章《大山·小学·国旗》投稿,结果引来界岭小学连锁反应的核变。首先引来省报记者王主任实地调查。王主任曾表示要发在省报头版头条的文章,虽然发在头版,却不是头条,头条是一篇大力发展养猪事业的新闻。张英才的文章刊发后引来有关方面的重视,界岭小学因此得到一个珍贵的转正指标。
“戴帽”指标的主人、经历灵魂洗礼的张英才却不肯接受硕果。几经波折,几位老师痛苦地同意了余校长的请求,将唯一的转正指标,让给了十六岁即为民办老师、饱受磨难最终瘫痪在床的余校长妻子明爱珍。在人生的最大价值即将实现时,她用一盆清水洗过双手,亲手填完相关表格后竟溘然长逝。张英才悲伤在要将学校门前的国旗降下来,为明老师致哀。界岭村近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结束后,界岭小学几位情同“刘关张”的老师,经过秘密协商,一致决定,将转正机会还给年轻、有前途的张英才。很快,张英才下山去省教育学院进修。
除了攸关命运的转正,村里不重视教育、长期拖欠工资,也是民办教师心里的结和痛。界岭村的村长余实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与儿子余状远的学习和前途相关。想出“村阀”一词的孙四海,为改变现状,在村长换届选举中支持另一候选人叶泰安,却不想叶当选后仍斗不过“村阀”,不久即辞职打工,余实重掌大权。
年底了,记恨在选举中不支持自己的余实迟迟不发教师工资。大家久催无果,万站长出马了,他列举余壮远在小学饱受优待、被精心栽培的事实,感叹:“难怪界岭小学得不到重视,原来是你太不了解身边的人有多好……一般的老师,只可能将学生当学生,民办教师不一样,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成绩再差也是自己的亲骨肉!”余实的妻子将话听进心坎,儿子的前途使她深刻明白界岭小学老师的效用。教师工资很快发了,并从此有了一定的保障。
山外的风也慢慢吹进闭塞的山区。漂亮的支教女大学生夏雪,给界岭小学带来了生机。优美诗歌和宝马轿车,昭示着她的与众不同。躲进深山的她,仍逃避不了要为失败的青春爱情买单的结局,她很快不告而别。但她短暂的活力支教,却为山里的孩子留下了诗歌的种子和对美的向往。
山外来的新鲜力量以蓬勃、昂然的气息吸引着学生们,也启示和激励着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们。又一个支教生骆雨来到界岭。支教两年即可直接保送为母校硕士生。骆雨日复一日在渐冷的天气里赤脚上课。好强图表现、心怀功利的骆雨,终于受凉发作急性哮喘,幸亏被已上初中的叶碧秋警示,才由余校长他们及时送医救回一命。因家贫辍学的叶碧秋,获得了去省报王主任家做小阿姨的机会,同时好学的她也幸运获得了自修考大学的便利。
孙四海与王小兰的苦恋,渐渐得到大家包括亲生女儿李子的认同,呵护,他们情同一家。身负道义枷锁的王小兰,盼望着丈夫能站起来,自己好提出离婚,走向美满。儿子余志和李子都上初中了,孤身一人的余校长也对离校不远的蓝飞母亲、守寡的蓝小梅,暗生情愫。
支教生骆雨因病离开后,乡中心小学的蓝飞换调到了界岭小学,任校长助理。
久任一把手的余校长,知道应给年轻人施展手脚和锻炼的机会,他决定借送叶碧秋去省城王主任家的机会,在大城市待些时日,以向同行取经。王主任热情帮余校长在省实验小学谋到门卫之职。为了获取“教师培优”的实质效果,余校长千方百计学习,甚至对着无人的空教室试讲……直至被发现,此刻,他才明白,一切经历都是王主任和实验小学汪校长策划的结果。他终于获得了正式上课的机会。王主任也再次写出了讴歌民办教师、却最终未获发表的雄文《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
就在这期间,热衷《厚黑学》的校长助理蓝飞,干了一件令母亲无比羞愤,也激起公愤的事:上面第二次分配下来的一个转正指标,他却瞒天过海,利用代为保管的印章,填报自己的资料,私自操作成功转正。眼看本校的几位第师,要联合其他学校的民办教师上访请愿,刚刚从省城赶回来的余校长,用最真实质朴的相劝震撼了界岭小说的“刘关张”们:上面只给一个指标,蓝飞若不去,他们三人,谁会狠心,丢下别人,自己跑去转正呢?三位民办教师最终用自己的宽广和善良胸襟,包容、保护了这位前程岌岌可危的年轻同行。
一场罕见的雷暴,摧毁了界岭小学的教室。村长余实指挥砌匠们维修,却不愿支付费用。
教室维修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只能在操场露天上课。余实的不作为和校方的艰困无奈,各自蔓延、滋长。不甘人下、权谋机变的蓝飞,终于和“村阀”余实爆发激烈冲突,余实公权私用,在课堂上对蓝飞大打出手。转正后暂时还留在界岭小说的蓝飞,则用知识与之对抗,在课堂上宣讲公民权,播撒现代文明的火种。认为“用火治不了火,用水治不了水,教育拯救不了教育”的蓝飞,最终决定去官场一试身手,他离开了学校,奔赴新单位县团委少工部。
由于没资金,小学校舍整修工程一拖再拖。负责维修的砌匠们为讨工钱,谋划挟持正好来校的万站长,被叶碧秋的父亲报信救驾。同为砌匠的李家表哥是王小兰婆家的亲戚,在王小兰丈夫的授意下,联合砌匠们,以孙四海即将收获的一季茯苓为代价,作抵工钱。如此,才换来快速整修后勉强可用的教室。
从省城“培优”回来的余校长,带回一双女式皮鞋,他托万站长送给蓝小梅,不想引起万站长妻子误会,对方河东狮吼,给万站长、蓝小梅带来了困扰和麻烦。自离开界岭小学后,一直心怀愧疚的张英才,年年都会偷偷爬到学校后山上向下伫望。从省教育学院学成归来,被抽调到县教育局工作后不久,张英才终于迎来可以一抛郁结、舒心回界岭的机会:国务院下达了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将全体民办教师半为公办教师的文件,县有关部门也专门制订了相关政策和措施。趁给余校长他们送红头文件之机,张英才鼓励余校长主动出击,向蓝小梅表白。半生磨难的余校长终于赢来了梅开二度的婚恋。因皮鞋事件几乎反目的万站长夫妻关系,竟然也触底反弹,从此和谐温暖;情感漂泊的万站长最后才知道,变化之机竟是妻子李芳得了血癌。
界岭小学喜事连连。一对神秘中年夫妻在蓝飞的带领下,要求捐建新校。经过商定,由邓有米具体负责新校舍工程建设。此时,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手续也开始办理。但“第二十二条军规”般的规则开始显示出它的荒谬:要转正交须有足够的教龄,而自己的教龄又必须由自掏钱来购买。只有连过年都不敢吃肉,将每一分钱都攒起来的邓有米,凑足了钱后,终于转正。余校长和孙四海无法筹到能够转正的巨款。
十万元的新教学楼捐建工程,让村长余实垂涎,他专门成立建筑队,却被负责基建的邓有米拒绝,将工程承包给了乡建筑公司。已转正的邓有米,想方设法要让“刘关张”同进退;为了余、孙也能转正,他收了两万元工程回扣,却不料,被余实举报;而施工方交付的,竟是黑心豆腐渣工程,幸被细心的余校长察觉。在秋季开学前,及时用土方法对校舍进行检验时,新楼虽然轰隆倒地,却避免了一场将全校师生埋进去的灾难。
刚建的教学楼倒塌了,邓有米被开除公职后,在潜逃之前,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重建一座新校,还给那对中年夫妻——已逝的支教生夏雪的父母。非常时期,“中了界岭小学之毒”的张英才,在目睹此次民办教师转正时种种不正之风后,提出一个要挟性要求:自己可以无声无息地离开教育局,回界岭小学教书,但必须保住将余、孙民办教师转正的最长期限。
邓有米悄悄地呆在省城,靠学生叶萌的介绍,做一个进城搞建筑的公司老板当家教挣钱,他交的一万元工龄钱,也被其妻成菊也在张英才暗中协助下,设法从县教育局要回,悄悄替余校长交了款,办了转正。
春节后,界岭村委会又改选。孙四海教训了飞扬跋扈的余实,并当场宣布参加竞选。气急败坏的余实,将李子是孙四海女儿的事,告诉了王小兰的丈夫,终于招致这对悲剧夫妻双双殒命。竞选现场,蓝飞、骆雨都是上级巡视员,李子举牌坦承自己是孙四海的女儿,要大家投他父亲一票。叶碧秋的苕母亲是当年力主修建界岭小学的老村长的女儿,从少女时候开始,直到现在成天拿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学习,当着巡视员的面,她破天荒将语文课本上面的课文流利地读了几篇,而获得投票资格。界岭小学的学生、外出务工、年满十八岁的叶萌、叶碧秋,均赶回投票。孙四海在讲演中说:从老村长去世后,界岭的许多事情就变得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当县长的可能只要将大家当成公民,公事公办。当公办教师也可以只要将学生当成可造之材,因势利导地搞教育。但是,当村长和当县长不一样,当村长是要将村里人当成自己的家人。这就像当民办教师和当公办教师不一样,因当民办教师是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孙四海的话感动了很多人,最终以三票之优当选。
暗恋张英才的叶碧秋,终于看到了爱情的曙光。
2011、11、11
我们今生唯一一个
特殊、奇妙、美妙的日子
祝福祝福
祝我们的友情
一生一世
一心一意
快快乐乐
幸福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