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三月初三上巳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京城去江南的路还没有修好,所以一来一回,也要花费些时间。
所以等到平安终于得到温老爷子的回信时,已经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三月。
随附的还有徐文美和温成碧各自的信。徐文美的心中将江南的事情交代了一番,又提了提温成碧的婚事已经定下。令人惊讶的是,对方并不是高门大户,亦非书香门第,居然是个寒门士子。
不过虽然出身寒门,但对方才华横溢,并且性格散漫不羁,并不大将世俗礼法放在眼中。温家千辛万苦选中这么一个人,可见对温成碧的偏爱。对方不拘礼法,才能够接受她那些惊世骇俗的做法和想法。
至于温成碧信,虽然半个字都没有提到即将到来的婚事,可是字里行间仍旧看得出来,是十分喜悦的。
显然,这门婚事大家都很满意。
平安也觉得十分欣慰。原以为她成婚后会不耐束缚,但如果有人能接受她的这些离经叛道,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所以姻缘这种事,果然还是需要几分运气的。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贺礼就要早早准备了,而且还一定要够丰厚。
镜子暂时没办法做出来,平安打算做个机械摆钟。这东西平安曾经手工制作过简易版的,要做出来虽然有点麻烦,但却是可行的。
如果要图快速,平安应该去兵仗局那边找人帮忙,机器和材料都是现成的,而且工匠们的手艺也靠得住。不过这东西一旦制作出来,肯定会有市场。水泥厂已经上交给皇帝了,平安可不打算再给人做白工。
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也是需要钱来进行前期运作的嘛。而且很多事情,短时间内不可能交给朝廷来运作,那他就需要自己的人马去做。至少前期的实验研究工作是如此。
至于人手从哪里来?
之前平安将报纸的事情交出去之后,皇帝答应过他下次弄出来的东西让他自己去折腾。平安本来打算用在另一件事上,不过现在看来,用在这里更合适。
平安并不打算从自己这里开先例,让民间私人掌握这些东西——也许以后可以,但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东西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所以平安打算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挂在工部下面。
不过在这几年之内,这个研究小组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制作出来的东西,平安会用别的借口拿出来进行运作销售。等到几年之后赵璨登基了,再顺理成章的将这些东西交上去。
平安将这件事写在自己的备忘录上,之后有时间,先写出个初步的计划书来,再去找皇帝申请立项。——现在平安做这些事非常简单,只要皇帝答应就可以了。别人既看不到这件事里的好处,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所以也不会有人想过来抢夺。
而现在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先将那位傅彦先生给搞定。
在温老爷子的信里,答应为平安做引荐,并且还附赠了一封信,让平安转交给傅彦。信里的内容自不必说。但是他随即又道,并不认为平安能够请得动傅彦出山。
平安有些惊讶。
因为先入为主的态度,他总觉得隐居在终南山上,又是收徒又是传名,这个傅彦应该是有点儿野心的。为了能够确保目标达成,在之前的信里他曾经含糊的提过一点,让温老爷子心里有数。
可是在温老爷子的回信之中,却认为平安想错了,傅彦根本不是沽名钓誉之徒,至于他隐居在终南山上,也是另有缘故。
然后平安就看到了一个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吐槽的故事。
话说傅彦的曾祖父乃是前朝遗臣,这一点平安之前就已经猜到了。前朝灭亡时,那位傅大人正是亡国皇帝为自己的太子选定的老师。能够被选出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这傅家满门自然都是忠臣。
所以国灭之后,傅家人自然不会再出仕,便退隐于江南。开馆授徒,专心于文事,很快便积累出了很高的声望。即便是新朝建立之后,也轻易不能动他们。
这也是温老爷子能够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因。
以上是前情。
传至傅彦这一代,傅家在江南早已根深叶茂。傅彦本人文采风流,更是江南士子人人追捧的对象,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而傅彦有一位好友,名叫秦浩然。秦浩然才华上虽然略逊色傅彦一筹,然而本人却是姿容出众,风流蕴藉,惹得不知多少江南闺秀倾心不已。
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傅彦的未婚妻,另一个书香世家的小姐,看上了傅彦的好友秦浩然。
即便到了现代,订了婚也不是说退就退的,毕竟会影响两家的声誉,何况是这个时候,何况还牵扯到三个书香大族。他们丢不起这个脸面。
然而傅彦的两位好友跪在他面前请求他成全他们。反正他又不喜欢那位小姐,只要后退一步,便能皆大欢喜,为何不成全两个有情人?
平安看到这里就忍不住吐槽,按照狗血剧的剧情,傅彦肯定也必须是喜欢那位未婚妻的。然后在友情和爱情之间辗转煎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打住!胡思乱想是要不得的!
继续往下看,跟平安猜测的也差不多。总之经过纠结之后,傅彦选择了离家游学,成全自己的好友和未婚妻。
但是那两人却没有想到,搬开了傅彦这个最大的阻碍,他们的家人却因为脸面,死活不同意让两人在一起。甚至开始给他们各自安排婚事,希望他们能够收心成婚。
这时候大概是傅彦的做法给了二人启发,于是这两个人最后选择了私奔逃家,去做一对有情人。
这世上私奔的故事,有好结局的恐怕没有几个。两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在外面自然是立足艰难。在脱离了家庭供给的丰厚的物质生活之后,爱情渐渐被柴米油盐的生活消磨殆尽。
曾经将对方当成全世界的一双恋人,最后却成了怨偶。
这还不算,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和照顾,那个女子最终在生产的时候一尸两命,魂归地府。
当时那两人选择安顿的地方就是京城,女子死后,被葬在了终南山上。秦浩然在妻子死亡之后恍然大悟,万念俱灰,便就近在终南山上的天机观出家修行,做了个道士。
又是几年之后傅彦游学至此,才惊闻这个消息,大为震动。遂也在那女子坟茔附近结庐居住,直至如今。至于开馆收徒,还是后来名气传出去之后,有求学者慕名而至,他才顺势为之。
所以温老爷子认为平安之前的推断有误,傅彦之所以隐居在这里,根本不是为了扬名,更不可能轻易被他打动。
看完这个故事,平安只有一个感觉——人不中二枉少年!
不过他跟温老爷子的看法不太一样。
或许傅彦当时对那位未婚妻小姐是有情的,但是他既然选择退出,出门游学,就说明并不是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那种人。否则他应该颓废忧伤,借酒浇愁,每天写些凄凄惨惨的诗句博取同情,最后颓唐潦倒而死,并不会比另外两人的结局好到哪里去。
而他选择的是离家游学,一方面是为了避开这些伤心事,但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自己的学业上去。
而且根据温老爷子所说,傅彦是真的几乎走遍了大楚的山山水水,真正的游学,而不是只是出去跟那些有才名的才子们比试一番,为自己扬名就算了。所以平安觉得,对方在学术上的心思是至诚的。
至于结庐隐居,或许是因为听说了那个女子的死讯,但平安觉得,过了那么多年,少年时朦胧的那点儿情谊还有多少能保留着呢?况且这些年来走过那么多地方,傅彦的心胸想必十分开阔,不会为感情所束缚。
所以不管傅彦住在终南山的原因是什么,平安都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打动他的。
只不过,方式恐怕要变一下了。
平安念头一转,就想到三日后便是上巳节。相传三月初三日是轩辕黄帝的诞辰,又是道教真武大帝寿诞,正值清明过后,柳绿花繁的时节,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
百姓们在这一日于水边饮宴,到郊外踏春,之后甚至逐渐演变成青年男女相亲的节日。——平安发现好像不管什么节日,最后都有可能演变成变相的情人节。对于青年男女们孜孜不倦谈恋爱的热情,也是服了。
总之在这个节日里,京城里的人人们肯定都会出城去游玩赏春,而终南山上的天机观届时还会举行醮斋活动,求福禳灾,庆祝真武大帝寿诞。到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顺便登山,到道观里上一炷香。
这么热闹的节日,终南山上住着的那些人,多少也会有所意动,出门行走。这样一来,平安就可以直接见到傅彦,而不需要经由学生们通报了。
只要见了面,平安就有五六成的把握说服他。看起来不高,但是已经值得一试了。
于是平安又赶紧进宫去请假,向皇帝汇报一下自己的打算。
结果平安一提到这个话题,皇帝也跟着意动起来,似乎很想趁着天气晴好,自己也出城去逛逛。不过在这种人多杂乱的日子,又是在城外山上,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没有人会允许皇帝这样胡闹。
所以最后皇帝也只能反复叮嘱平安许多话,然后把人放走了。
话说平安虽然对于不管什么节日都能过成情人节的风俗十分鄙视,但是知道也有那么个节日,居然还挺想跟赵璨一起去的。
只不过这一次算是“公事”,既然在皇帝那里挂了号,那么自己的行动,肯定就会有人看在眼里,即便想要暗度陈仓,跟赵璨来个浪漫约会,估计也是不能了。
这一次跟元宵节的时候不同,毕竟那时候就是要做给别人看,可现在却要注意避嫌了。
三月初三这日,平安一大早就起身了。
换了簇新的衣裳,将自己装扮成踏青春游的书生,然后才出门。——虽说平安觉得太监这个身份,并不会影响他的英明神武,但也不能不承认,世人的确对此有偏见。如果他穿着太监服色出现,恐怕傅彦根本都不会正眼看他一下。
所以有时候为了策略,也是需要做一下形象设计的。
骑马出城的过程很顺利。这主要要归功于田太监。
当初平安给他的计划里,十分简单粗暴的将全国的官道从重要性和急需性上做了个简单的划分,作为参考。不过事实证明,田太监能够混到今天这个位置,也不是白给的。
他并没有按照平安的设想来修路,反而是在自己成为总负责人之后,便从京城还是往外修路,四面开花,先别管是通向哪里,总之将京畿路的道路修通了再说。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更符合大家的期待,也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赞许。
——京城才是大楚脸面,天子脚下,不管什么好东西,都应该先出现在这里,然后再传到别处去才对。
到如今,整个京城的道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正在往京畿路其他州县延伸。所以平安一路出城,还能听到不少人对水泥路赞许不已。虽说这东西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百姓们却还没有新鲜够,每次从上面走过,都得感叹一番。
平安忽然想起自己上辈子乘火车经过某座城市时,曾经看到过的一条标语:三年大变样,样样展示城市新形象。
一切都已经初步走上正轨,现在是水泥路,等路修好了,平安琢磨着进行城市旧房改建。或者如果旧房改造太复杂的话,就先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造,然后再循序渐进。想必几年之后,整个京城也会大变样的。
一路转着这些念头,平安来到了终南山脚下。再往上的路就不能骑马了,将马寄放好,平安便顺着石阶拾级而上。道路两侧都是高大的数目,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显得这条道路越发的清幽。
难怪有那么多人选择隐居在这里,环境的确是很好。平安自己身处其中,都油然生出隐居的心思来了。
不过虽然说是“归隐山林”,但实际上终南山那么大,植被丰富,深山之中也有不少猛兽出没,所以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将房子建在大山深处,更不可能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山中,否则真的出了什么事,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以实际上,大家都十分默契的以天机观为中心,呈扇形分布在半山上,彼此间有一段距离,又能够遥遥相望,不减清幽便可守望护住。而从路上往两边看,只能看到树荫中露出来的屋檐一角,绝对不会有被窥视打扰之虞。
平安见此情形,忍不住心下感叹,这地方看上去像是个小山村,其实这里住着的人,都是真正有大才的啊,这种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慕不已。难怪隐士也能发展出一种文化。
在天机观外面转了几圈,平安便在一株古树下找到了一群穿着学子衫的读书人。
这一点并不出乎平安的预料。本来这种出游踏青之类的盛会,就是读书人最为热衷。何况终南山上还隐居着那么多的长者,趁此机会在这里举办一次文会,既不耽误赏春,又有可能吸引这些隐士们的注意力。说不准自己的哪篇文章,就入了谁的眼,然后被收入门墙。
即便不能拜师,如果能够得到一句赞赏,那也是莫大的幸事。
平安远远的看了一会儿,心道自己今天恐怕免不了也要做个文抄公了。毕竟还有比这个更方便更快速的能够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办法吗?
不过平安并不打算去跟士子们争抢机会。他站得有一段距离,所以很快就发现对面不远处似乎也有一群人正在围观这些士子们。而且其中以两三人为首,其他人都执弟子礼侍立身后。
平安没有见过赵璨,但是听过不少人的描述,甚至还在宫里看到过一幅画像。——当然,没有经过平安的指点,画像的风格可以想见,就是后世历史书上经常出现的那种,完全无法将画像跟真人联系在一起的类型。
不过细细观察一番,还是能够看出,那边三个人之中的某一个,看上去比较像是傅彦。——张东远是这样形容的: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目清神湛,两鬓微白,还有几缕美髯。总之一眼看上去像是生活清苦的贫家文士,但细细辨认,却颇有神仙风骨。
……太特么抽象了。尤其是眼前这三个人看上去都很瘦,且穿着一身青袍,估计隐士款长得都差不多。
平安判断出来的重要依据是胡子!三人之中有一个面白无须,另一个胡子剪短,只有一个胡须留长,并且时不时的就要伸手捋一下,显然对自己的胡子十分喜爱和满意。
平安不着痕迹的往那边摸过去。
正好那边有一位士子正在朗诵自己刚刚作出来的文章。——没错,古代的时候文会就是如此破廉耻,写完了还不算,还要高声朗诵出来,让在场的人品评。
平安听见旁边的那群人里,不时有站在后面的学生发问,然后前面的三人给与解答。
“这才是真正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平安故意抬高了声音,大声的赞叹。
旁边的人立刻都转头看了过来。
不得不说,大部分时候,长得好看的确是很占便宜的。古代的文人大都是十分耿直的颜控,认为长得好看的人肯定也有才华,类似“龙章凤姿”这种词语,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所以一看平安的容貌,再估算了一下他的年龄,这些人就笑得更加真诚了。
“这位小友……”其中那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往这边走了两步,含笑开口,“可否过来一叙?”
“长者邀请,自不敢辞。”平安微笑着走过去。心里给自己点了三十二个赞,这个逼装得,必须是满分!
等他走过去,对方立刻问,“小友方才所吟之诗,莫非是你所作?”
“长者说笑,小子年轻狂妄,哪能写得出这样精妙的文字?”平安说,“是之前在别处看过,方才一时感叹,便想起来了。于此情此景,倒是合适。”
“哦?不知是否还有其他部分?”
“自然是有的。”就是他要想想有些不合适的地方,要怎么改过来。比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什么的……
以此为介入点,平安顺利打入敌人内部。不过之后他一直表现得十分低调。毕竟相较于别人的真才实学,他脑子里的诗词文章虽然多,但实际上风格却并不统一。对这些文人来说,听出来是很容易的事。平安可没有自信写出那么多精分的东西,别人非但不怀疑,还不停叫好。
所以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接下来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但让平安失望的是,傅彦似乎情绪一直不高,多数时候都很沉默,平安根本没有跟他搭上话。
倒是那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名叫冯璋,同样是以为名传天下的大学者,对平安似乎颇为欣赏。
秉承着没鱼虾也好(……)的态度,平安一路都在努力拉近跟冯璋的关系。
等这一天顺利结束时,平安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对冯璋提出想要登门拜访的“无理要求”。然后顺利的拿到了许可证。
今天只是开胃菜,明天才是正餐。到底能不能够成功,就看他忽悠的功力如何了。
说到这里平安忽然想起来,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分明是技术型的管理人员,不知道为什么来到古代之后,就越来越能忽悠了……
从京城去江南的路还没有修好,所以一来一回,也要花费些时间。
所以等到平安终于得到温老爷子的回信时,已经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三月。
随附的还有徐文美和温成碧各自的信。徐文美的心中将江南的事情交代了一番,又提了提温成碧的婚事已经定下。令人惊讶的是,对方并不是高门大户,亦非书香门第,居然是个寒门士子。
不过虽然出身寒门,但对方才华横溢,并且性格散漫不羁,并不大将世俗礼法放在眼中。温家千辛万苦选中这么一个人,可见对温成碧的偏爱。对方不拘礼法,才能够接受她那些惊世骇俗的做法和想法。
至于温成碧信,虽然半个字都没有提到即将到来的婚事,可是字里行间仍旧看得出来,是十分喜悦的。
显然,这门婚事大家都很满意。
平安也觉得十分欣慰。原以为她成婚后会不耐束缚,但如果有人能接受她的这些离经叛道,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所以姻缘这种事,果然还是需要几分运气的。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贺礼就要早早准备了,而且还一定要够丰厚。
镜子暂时没办法做出来,平安打算做个机械摆钟。这东西平安曾经手工制作过简易版的,要做出来虽然有点麻烦,但却是可行的。
如果要图快速,平安应该去兵仗局那边找人帮忙,机器和材料都是现成的,而且工匠们的手艺也靠得住。不过这东西一旦制作出来,肯定会有市场。水泥厂已经上交给皇帝了,平安可不打算再给人做白工。
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也是需要钱来进行前期运作的嘛。而且很多事情,短时间内不可能交给朝廷来运作,那他就需要自己的人马去做。至少前期的实验研究工作是如此。
至于人手从哪里来?
之前平安将报纸的事情交出去之后,皇帝答应过他下次弄出来的东西让他自己去折腾。平安本来打算用在另一件事上,不过现在看来,用在这里更合适。
平安并不打算从自己这里开先例,让民间私人掌握这些东西——也许以后可以,但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东西一定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所以平安打算成立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挂在工部下面。
不过在这几年之内,这个研究小组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制作出来的东西,平安会用别的借口拿出来进行运作销售。等到几年之后赵璨登基了,再顺理成章的将这些东西交上去。
平安将这件事写在自己的备忘录上,之后有时间,先写出个初步的计划书来,再去找皇帝申请立项。——现在平安做这些事非常简单,只要皇帝答应就可以了。别人既看不到这件事里的好处,也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所以也不会有人想过来抢夺。
而现在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先将那位傅彦先生给搞定。
在温老爷子的信里,答应为平安做引荐,并且还附赠了一封信,让平安转交给傅彦。信里的内容自不必说。但是他随即又道,并不认为平安能够请得动傅彦出山。
平安有些惊讶。
因为先入为主的态度,他总觉得隐居在终南山上,又是收徒又是传名,这个傅彦应该是有点儿野心的。为了能够确保目标达成,在之前的信里他曾经含糊的提过一点,让温老爷子心里有数。
可是在温老爷子的回信之中,却认为平安想错了,傅彦根本不是沽名钓誉之徒,至于他隐居在终南山上,也是另有缘故。
然后平安就看到了一个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吐槽的故事。
话说傅彦的曾祖父乃是前朝遗臣,这一点平安之前就已经猜到了。前朝灭亡时,那位傅大人正是亡国皇帝为自己的太子选定的老师。能够被选出来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这傅家满门自然都是忠臣。
所以国灭之后,傅家人自然不会再出仕,便退隐于江南。开馆授徒,专心于文事,很快便积累出了很高的声望。即便是新朝建立之后,也轻易不能动他们。
这也是温老爷子能够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因。
以上是前情。
传至傅彦这一代,傅家在江南早已根深叶茂。傅彦本人文采风流,更是江南士子人人追捧的对象,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而傅彦有一位好友,名叫秦浩然。秦浩然才华上虽然略逊色傅彦一筹,然而本人却是姿容出众,风流蕴藉,惹得不知多少江南闺秀倾心不已。
然后悲剧就发生了。
傅彦的未婚妻,另一个书香世家的小姐,看上了傅彦的好友秦浩然。
即便到了现代,订了婚也不是说退就退的,毕竟会影响两家的声誉,何况是这个时候,何况还牵扯到三个书香大族。他们丢不起这个脸面。
然而傅彦的两位好友跪在他面前请求他成全他们。反正他又不喜欢那位小姐,只要后退一步,便能皆大欢喜,为何不成全两个有情人?
平安看到这里就忍不住吐槽,按照狗血剧的剧情,傅彦肯定也必须是喜欢那位未婚妻的。然后在友情和爱情之间辗转煎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
打住!胡思乱想是要不得的!
继续往下看,跟平安猜测的也差不多。总之经过纠结之后,傅彦选择了离家游学,成全自己的好友和未婚妻。
但是那两人却没有想到,搬开了傅彦这个最大的阻碍,他们的家人却因为脸面,死活不同意让两人在一起。甚至开始给他们各自安排婚事,希望他们能够收心成婚。
这时候大概是傅彦的做法给了二人启发,于是这两个人最后选择了私奔逃家,去做一对有情人。
这世上私奔的故事,有好结局的恐怕没有几个。两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在外面自然是立足艰难。在脱离了家庭供给的丰厚的物质生活之后,爱情渐渐被柴米油盐的生活消磨殆尽。
曾经将对方当成全世界的一双恋人,最后却成了怨偶。
这还不算,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和照顾,那个女子最终在生产的时候一尸两命,魂归地府。
当时那两人选择安顿的地方就是京城,女子死后,被葬在了终南山上。秦浩然在妻子死亡之后恍然大悟,万念俱灰,便就近在终南山上的天机观出家修行,做了个道士。
又是几年之后傅彦游学至此,才惊闻这个消息,大为震动。遂也在那女子坟茔附近结庐居住,直至如今。至于开馆收徒,还是后来名气传出去之后,有求学者慕名而至,他才顺势为之。
所以温老爷子认为平安之前的推断有误,傅彦之所以隐居在这里,根本不是为了扬名,更不可能轻易被他打动。
看完这个故事,平安只有一个感觉——人不中二枉少年!
不过他跟温老爷子的看法不太一样。
或许傅彦当时对那位未婚妻小姐是有情的,但是他既然选择退出,出门游学,就说明并不是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那种人。否则他应该颓废忧伤,借酒浇愁,每天写些凄凄惨惨的诗句博取同情,最后颓唐潦倒而死,并不会比另外两人的结局好到哪里去。
而他选择的是离家游学,一方面是为了避开这些伤心事,但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到自己的学业上去。
而且根据温老爷子所说,傅彦是真的几乎走遍了大楚的山山水水,真正的游学,而不是只是出去跟那些有才名的才子们比试一番,为自己扬名就算了。所以平安觉得,对方在学术上的心思是至诚的。
至于结庐隐居,或许是因为听说了那个女子的死讯,但平安觉得,过了那么多年,少年时朦胧的那点儿情谊还有多少能保留着呢?况且这些年来走过那么多地方,傅彦的心胸想必十分开阔,不会为感情所束缚。
所以不管傅彦住在终南山的原因是什么,平安都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打动他的。
只不过,方式恐怕要变一下了。
平安念头一转,就想到三日后便是上巳节。相传三月初三日是轩辕黄帝的诞辰,又是道教真武大帝寿诞,正值清明过后,柳绿花繁的时节,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
百姓们在这一日于水边饮宴,到郊外踏春,之后甚至逐渐演变成青年男女相亲的节日。——平安发现好像不管什么节日,最后都有可能演变成变相的情人节。对于青年男女们孜孜不倦谈恋爱的热情,也是服了。
总之在这个节日里,京城里的人人们肯定都会出城去游玩赏春,而终南山上的天机观届时还会举行醮斋活动,求福禳灾,庆祝真武大帝寿诞。到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顺便登山,到道观里上一炷香。
这么热闹的节日,终南山上住着的那些人,多少也会有所意动,出门行走。这样一来,平安就可以直接见到傅彦,而不需要经由学生们通报了。
只要见了面,平安就有五六成的把握说服他。看起来不高,但是已经值得一试了。
于是平安又赶紧进宫去请假,向皇帝汇报一下自己的打算。
结果平安一提到这个话题,皇帝也跟着意动起来,似乎很想趁着天气晴好,自己也出城去逛逛。不过在这种人多杂乱的日子,又是在城外山上,不确定因素实在是太多,没有人会允许皇帝这样胡闹。
所以最后皇帝也只能反复叮嘱平安许多话,然后把人放走了。
话说平安虽然对于不管什么节日都能过成情人节的风俗十分鄙视,但是知道也有那么个节日,居然还挺想跟赵璨一起去的。
只不过这一次算是“公事”,既然在皇帝那里挂了号,那么自己的行动,肯定就会有人看在眼里,即便想要暗度陈仓,跟赵璨来个浪漫约会,估计也是不能了。
这一次跟元宵节的时候不同,毕竟那时候就是要做给别人看,可现在却要注意避嫌了。
三月初三这日,平安一大早就起身了。
换了簇新的衣裳,将自己装扮成踏青春游的书生,然后才出门。——虽说平安觉得太监这个身份,并不会影响他的英明神武,但也不能不承认,世人的确对此有偏见。如果他穿着太监服色出现,恐怕傅彦根本都不会正眼看他一下。
所以有时候为了策略,也是需要做一下形象设计的。
骑马出城的过程很顺利。这主要要归功于田太监。
当初平安给他的计划里,十分简单粗暴的将全国的官道从重要性和急需性上做了个简单的划分,作为参考。不过事实证明,田太监能够混到今天这个位置,也不是白给的。
他并没有按照平安的设想来修路,反而是在自己成为总负责人之后,便从京城还是往外修路,四面开花,先别管是通向哪里,总之将京畿路的道路修通了再说。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更符合大家的期待,也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赞许。
——京城才是大楚脸面,天子脚下,不管什么好东西,都应该先出现在这里,然后再传到别处去才对。
到如今,整个京城的道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正在往京畿路其他州县延伸。所以平安一路出城,还能听到不少人对水泥路赞许不已。虽说这东西已经出现了很久,但是百姓们却还没有新鲜够,每次从上面走过,都得感叹一番。
平安忽然想起自己上辈子乘火车经过某座城市时,曾经看到过的一条标语:三年大变样,样样展示城市新形象。
一切都已经初步走上正轨,现在是水泥路,等路修好了,平安琢磨着进行城市旧房改建。或者如果旧房改造太复杂的话,就先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造,然后再循序渐进。想必几年之后,整个京城也会大变样的。
一路转着这些念头,平安来到了终南山脚下。再往上的路就不能骑马了,将马寄放好,平安便顺着石阶拾级而上。道路两侧都是高大的数目,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显得这条道路越发的清幽。
难怪有那么多人选择隐居在这里,环境的确是很好。平安自己身处其中,都油然生出隐居的心思来了。
不过虽然说是“归隐山林”,但实际上终南山那么大,植被丰富,深山之中也有不少猛兽出没,所以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将房子建在大山深处,更不可能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山中,否则真的出了什么事,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以实际上,大家都十分默契的以天机观为中心,呈扇形分布在半山上,彼此间有一段距离,又能够遥遥相望,不减清幽便可守望护住。而从路上往两边看,只能看到树荫中露出来的屋檐一角,绝对不会有被窥视打扰之虞。
平安见此情形,忍不住心下感叹,这地方看上去像是个小山村,其实这里住着的人,都是真正有大才的啊,这种场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慕不已。难怪隐士也能发展出一种文化。
在天机观外面转了几圈,平安便在一株古树下找到了一群穿着学子衫的读书人。
这一点并不出乎平安的预料。本来这种出游踏青之类的盛会,就是读书人最为热衷。何况终南山上还隐居着那么多的长者,趁此机会在这里举办一次文会,既不耽误赏春,又有可能吸引这些隐士们的注意力。说不准自己的哪篇文章,就入了谁的眼,然后被收入门墙。
即便不能拜师,如果能够得到一句赞赏,那也是莫大的幸事。
平安远远的看了一会儿,心道自己今天恐怕免不了也要做个文抄公了。毕竟还有比这个更方便更快速的能够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办法吗?
不过平安并不打算去跟士子们争抢机会。他站得有一段距离,所以很快就发现对面不远处似乎也有一群人正在围观这些士子们。而且其中以两三人为首,其他人都执弟子礼侍立身后。
平安没有见过赵璨,但是听过不少人的描述,甚至还在宫里看到过一幅画像。——当然,没有经过平安的指点,画像的风格可以想见,就是后世历史书上经常出现的那种,完全无法将画像跟真人联系在一起的类型。
不过细细观察一番,还是能够看出,那边三个人之中的某一个,看上去比较像是傅彦。——张东远是这样形容的:身材瘦削,面容清癯,目清神湛,两鬓微白,还有几缕美髯。总之一眼看上去像是生活清苦的贫家文士,但细细辨认,却颇有神仙风骨。
……太特么抽象了。尤其是眼前这三个人看上去都很瘦,且穿着一身青袍,估计隐士款长得都差不多。
平安判断出来的重要依据是胡子!三人之中有一个面白无须,另一个胡子剪短,只有一个胡须留长,并且时不时的就要伸手捋一下,显然对自己的胡子十分喜爱和满意。
平安不着痕迹的往那边摸过去。
正好那边有一位士子正在朗诵自己刚刚作出来的文章。——没错,古代的时候文会就是如此破廉耻,写完了还不算,还要高声朗诵出来,让在场的人品评。
平安听见旁边的那群人里,不时有站在后面的学生发问,然后前面的三人给与解答。
“这才是真正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平安故意抬高了声音,大声的赞叹。
旁边的人立刻都转头看了过来。
不得不说,大部分时候,长得好看的确是很占便宜的。古代的文人大都是十分耿直的颜控,认为长得好看的人肯定也有才华,类似“龙章凤姿”这种词语,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所以一看平安的容貌,再估算了一下他的年龄,这些人就笑得更加真诚了。
“这位小友……”其中那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往这边走了两步,含笑开口,“可否过来一叙?”
“长者邀请,自不敢辞。”平安微笑着走过去。心里给自己点了三十二个赞,这个逼装得,必须是满分!
等他走过去,对方立刻问,“小友方才所吟之诗,莫非是你所作?”
“长者说笑,小子年轻狂妄,哪能写得出这样精妙的文字?”平安说,“是之前在别处看过,方才一时感叹,便想起来了。于此情此景,倒是合适。”
“哦?不知是否还有其他部分?”
“自然是有的。”就是他要想想有些不合适的地方,要怎么改过来。比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什么的……
以此为介入点,平安顺利打入敌人内部。不过之后他一直表现得十分低调。毕竟相较于别人的真才实学,他脑子里的诗词文章虽然多,但实际上风格却并不统一。对这些文人来说,听出来是很容易的事。平安可没有自信写出那么多精分的东西,别人非但不怀疑,还不停叫好。
所以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接下来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但让平安失望的是,傅彦似乎情绪一直不高,多数时候都很沉默,平安根本没有跟他搭上话。
倒是那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名叫冯璋,同样是以为名传天下的大学者,对平安似乎颇为欣赏。
秉承着没鱼虾也好(……)的态度,平安一路都在努力拉近跟冯璋的关系。
等这一天顺利结束时,平安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对冯璋提出想要登门拜访的“无理要求”。然后顺利的拿到了许可证。
今天只是开胃菜,明天才是正餐。到底能不能够成功,就看他忽悠的功力如何了。
说到这里平安忽然想起来,自己在现代的时候分明是技术型的管理人员,不知道为什么来到古代之后,就越来越能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