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节 风云突变咸阳城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态紧急,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虽说尚不清楚孟说话里的深意,单单就是孟说那焦急的表情,就足以说明事态的严峻性,紧迫性。
咸阳城里本就是卧虎藏龙,秦国之所以能够在诸国征伐之中,占尽先机,多半还是仰赖,秘密战线的出色贡献,虽说赢稷的使者已经进入咸阳,告知了芈八子,并且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但这整个咸阳城里的秘密战线又不是芈八子一个人的队伍。
说到这里不得不论及当时秦国的政治局势,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往西边去是浩瀚的沙漠,继续西进当属巍峨的高山,终年淹没在大雪之下,往北去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之上是彪悍善战的义渠人。
义渠人羌戎民族的重要分支之一,世代居住在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
商朝时期,生性好战的义渠人和陇东地区的狄族后裔不断杀伐,以邻为壑!同时不断蚕食幽国的土地,幽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一步步的退让,别看当时的幽国受尽欺凌,建立的幽国的可是大周的始祖姬姓。
商朝康丁年间,周祖古公亶父再也无法忍受,义渠人和狄族人的整日骚扰,率领自己的部落,南迁进入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
周文王时期,当初的幽国,已经发展壮大为西部的诸侯,周文王也被商朝册封为西伯侯,兵强马壮,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
胸怀大志的周文王,早有灭商兴周的革命理想,无奈这背后的义渠人,如同背后的一只饿狼,需要时刻提防着义渠人,如芒在背,由于牵扯了自己太多的兵力,周文王自然也就没有太过的精力经略中原。
周文王和姜太公清醒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自己的军队参与到灭商的大战之中,势必会造成后方的空虚,义渠人是否会趁虚而入?能否在兴周灭商的大战之中,安抚义渠人,使得义渠人不会擅自行动,是关乎到整个功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危局,姜太公派遣南宫适出使义渠,主动交好义渠人。
有来有往才算买卖,这国与国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礼尚往来。义渠人见当日被自己打的无处藏身,整天搬家的幽国人,此时此刻已经是兵强马壮,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看来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义渠的国王见到大周如此壮观的队伍,心想洗洗赶紧投胎吧,免得过会儿还得挨上一刀。
出乎义渠人的意料,南宫适非但没有报复自己的意思,反倒还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礼物,如此一来的确是大大的出乎意料。
国与国之间多半还是要靠着实力说话的!义渠国王也是懂规矩的,见南宫适来访,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临走的时候,自然是将自家的骏马,犀牛送给文王,算做当年的谢罪之物。
周文王也是厉害,转手就将这些稀罕物件送给商纣王,以此来麻痹商朝对于自己的警觉,一来二去这义渠人和大周的关系自然还算说的过去。
当时的狄族人就没那么善于钻营了,与义渠整天厮杀,与商朝和大周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在各方势力的联合绞杀之下,狄族人战败,不得不亡命天下,逃亡河套地区。
战争结束之后,义渠人趁机内迁,占据了陇东大草原。陇东大草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牛羊得到了充足的草料,义渠人的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为义渠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生活方式也逐渐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在与大周的交往之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同时仰慕大周的文化,并且仿效大周人建立城堡村落。
在周文王的提早布局之中,在‘兴周灭商’的过程之中,义渠人并没有趁虚而入,确保了整个革命的成功。
西周建立之后,义渠人率先臣服,周穆王周宣王的世时代曾经利用各种理由,讨伐戎狄等少数民族,多次镇压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反倒是引起了不好的连锁反应。为了进一步的统治,周王朝改变了武力镇压的策略,采用安抚手段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
五戎中,因为义渠是第一个跟随的,自然是不能亏待了义渠,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宜耕宜牧,自然条件优越,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并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国界西至西海固草原,东达桥山,北控河套,南到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墨子?节葬》中说:“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
义渠国实行全民皆兵,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造成女多男少。义渠规定,同族十二世之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为妻。义渠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半农半牧民族。
秦国的朝堂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吏,将士都是义渠人的后人,这义渠人在秦国的朝野之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上至达官显宦,下至市井走卒,多半都与义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周代开始的联姻通婚,也使得义渠人与秦国人有着深厚的血缘。
在秦国的朝堂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义渠民族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这也是义渠国能延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刚猛的作战部队,自然不是哪里都有,受礼乐文明熏陶的东方诸国自然是缺乏如此精良的战士,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实施二十等级军功爵制度,为天下寒门进入上流社会打开了通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并非所有的义渠人都能享受贵族的待遇,所以如同一些东方人一样,一部分义渠人自然也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踊跃的进入秦国军队效力。
义渠人也因为自己的刚猛无畏,成为秦军部队之中的关键角色。
秦国自秦穆公时代开始就有借助外来势力治理秦国的先例。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
秦穆公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用人之道,因而在其执政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穆公不愿意重用本国的贵族,是怕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国君反倒会受到他们的牵制。
重用外来的客卿,外地来的人权力尽管多么大,也只限于他一个人,不可能象豪门大族那样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
史载他执政期间,用计策将从晋国投奔戎人的由余招入自己麾下,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二十个,“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整个广阔的西部地区为他所独控。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穆公治理秦国的理念得到了后世子孙的继承,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在顺应历史趋势的前提之下,多半还是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就连太子犯法,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商鞅都毅然决然的行刑了太子的老师,如果没有秦孝公的默许,作为卫国人的商鞅是绝对不敢如此放肆的。
由于继承了秦穆公时代的治国精髓,外来的势力在合适的时候,总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三晋之地,人才辈出,但是诸国之间,上升的通道早已被新兴的地主阶级保持垄断,真正有才华的庶民,无法得到相应的地位。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这些有志之士不甘心就此沉沦,纷纷是奔走于各国之间,为自己谋求广阔的前途。
士的出现,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各国的互相征伐创造了条件,持续不断的战争,破坏了礼乐文明的道德约束力,在一个纷乱的时代,所有的思想竞相迸发出来。
诸子百家,各放异彩。秦国也因为商鞅变法,整体国力不断上升,为东方的各国士子创造出无数的就业岗位,在入秦的士子当中,首推魏国人。
‘魏武卒’的横空出世,使得魏国率先称霸,魏国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晋国的衣钵,在秦国的交往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在不断联姻的过程之中,也将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植入对方的国家之中。魏国依靠自身的雄厚实力,不断的进行文化输出,魏国的人才也源源不断的出现在秦国的朝堂之上。
在数百年的积淀之后,魏国人在秦国已经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纵横家张仪的出现,并非个例,而是整个事件的表现形式。
魏国权臣已经成为了左右秦国政局的一股暗流。这股暗流如果使用得到能够为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秦武王嬴荡登基之初,东方诸国就想着趁秦国国丧期间,大举进攻秦国,秦武王嬴荡就是充分利用了这股权臣势力,通过各个渠道散播秦国早有准备的虚假信息,才使得东方诸国不敢盲目行动。
锋锐极强的秦武王嬴荡,如此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早就使得各方势力早有不爽,看似平静如常的朝堂之上,实则早已经是暗潮涌动。
各方势力也都不是吃干饭的,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对于整个秦国的朝局,搜罗着不同的信息。并且将自己的信息出卖给东方诸国。
巴蜀在叛乱的准备期,就派出陈庄夫妇四处奔走,想要联系各方势力,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支持,但是这巴蜀叛乱的消息早就在这股暗流之中涌动,各方也是密切的关注着此次行动,想要在此次行动之中,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东方各国也是不甘示弱,纷纷派出间谍来到秦国,意图弄明白秦国对于此事的行动方向。
更有甚者已经将自己的内线激活,如此众多的人士,如此众多的活动,想要做到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但凡有一点点的疏漏都会引起整个局势的变化。
屈凌来到古风酒楼,见四处并没有什么异样,快步进的酒楼,而后进的后院之中,上的二楼,来到武士们的房间外面!
砰砰的敲着门,里面的武士,十分的警觉,迅速亮出手里的吴钩,为首的武士,更是高度警觉,挥手示意武士们藏在门后,而后自己往门口走来,边走边问道:
“谁啊?有什么事吗?”
“是我,赶紧开门啊!”屈凌在外面小声的喊道。
武士听出是屈凌的声音,这才放下心来,赶紧打开门说道:
“公子有什么吩咐,今日怎么突然前来?”为首的武士问道。
“不要问了!赶紧收拾东西!离开此地!”屈凌吩咐道。
众武士都是一愣,不过转念就明白过来了,这些人本来就是安插在各国的眼线,对于风吹草动,都是异常敏感,更不要这种事情了。
不待屈凌说完,纷纷收拾东西。转眼就收拾妥当,跟随在屈凌的身后奔着城外而去。
出的城来,走到无人处,为首的武士开口问道:
“公子!为何如此匆忙啊?”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哥就是让我想安排你们出城,不要再在城里待着!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屈凌开口说道。
“难不成,咱们的行踪暴露了?”为首的武士焦急的问道。(未完待续。)
事态紧急,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虽说尚不清楚孟说话里的深意,单单就是孟说那焦急的表情,就足以说明事态的严峻性,紧迫性。
咸阳城里本就是卧虎藏龙,秦国之所以能够在诸国征伐之中,占尽先机,多半还是仰赖,秘密战线的出色贡献,虽说赢稷的使者已经进入咸阳,告知了芈八子,并且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但这整个咸阳城里的秘密战线又不是芈八子一个人的队伍。
说到这里不得不论及当时秦国的政治局势,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往西边去是浩瀚的沙漠,继续西进当属巍峨的高山,终年淹没在大雪之下,往北去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之上是彪悍善战的义渠人。
义渠人羌戎民族的重要分支之一,世代居住在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
商朝时期,生性好战的义渠人和陇东地区的狄族后裔不断杀伐,以邻为壑!同时不断蚕食幽国的土地,幽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一步步的退让,别看当时的幽国受尽欺凌,建立的幽国的可是大周的始祖姬姓。
商朝康丁年间,周祖古公亶父再也无法忍受,义渠人和狄族人的整日骚扰,率领自己的部落,南迁进入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
周文王时期,当初的幽国,已经发展壮大为西部的诸侯,周文王也被商朝册封为西伯侯,兵强马壮,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
胸怀大志的周文王,早有灭商兴周的革命理想,无奈这背后的义渠人,如同背后的一只饿狼,需要时刻提防着义渠人,如芒在背,由于牵扯了自己太多的兵力,周文王自然也就没有太过的精力经略中原。
周文王和姜太公清醒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自己的军队参与到灭商的大战之中,势必会造成后方的空虚,义渠人是否会趁虚而入?能否在兴周灭商的大战之中,安抚义渠人,使得义渠人不会擅自行动,是关乎到整个功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危局,姜太公派遣南宫适出使义渠,主动交好义渠人。
有来有往才算买卖,这国与国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礼尚往来。义渠人见当日被自己打的无处藏身,整天搬家的幽国人,此时此刻已经是兵强马壮,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看来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义渠的国王见到大周如此壮观的队伍,心想洗洗赶紧投胎吧,免得过会儿还得挨上一刀。
出乎义渠人的意料,南宫适非但没有报复自己的意思,反倒还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的礼物,如此一来的确是大大的出乎意料。
国与国之间多半还是要靠着实力说话的!义渠国王也是懂规矩的,见南宫适来访,并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临走的时候,自然是将自家的骏马,犀牛送给文王,算做当年的谢罪之物。
周文王也是厉害,转手就将这些稀罕物件送给商纣王,以此来麻痹商朝对于自己的警觉,一来二去这义渠人和大周的关系自然还算说的过去。
当时的狄族人就没那么善于钻营了,与义渠整天厮杀,与商朝和大周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在各方势力的联合绞杀之下,狄族人战败,不得不亡命天下,逃亡河套地区。
战争结束之后,义渠人趁机内迁,占据了陇东大草原。陇东大草原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牛羊得到了充足的草料,义渠人的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为义渠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生活方式也逐渐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在与大周的交往之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同时仰慕大周的文化,并且仿效大周人建立城堡村落。
在周文王的提早布局之中,在‘兴周灭商’的过程之中,义渠人并没有趁虚而入,确保了整个革命的成功。
西周建立之后,义渠人率先臣服,周穆王周宣王的世时代曾经利用各种理由,讨伐戎狄等少数民族,多次镇压并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反倒是引起了不好的连锁反应。为了进一步的统治,周王朝改变了武力镇压的策略,采用安抚手段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
五戎中,因为义渠是第一个跟随的,自然是不能亏待了义渠,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宜耕宜牧,自然条件优越,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并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国界西至西海固草原,东达桥山,北控河套,南到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墨子?节葬》中说:“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
义渠国实行全民皆兵,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造成女多男少。义渠规定,同族十二世之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为妻。义渠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半农半牧民族。
秦国的朝堂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官吏,将士都是义渠人的后人,这义渠人在秦国的朝野之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上至达官显宦,下至市井走卒,多半都与义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周代开始的联姻通婚,也使得义渠人与秦国人有着深厚的血缘。
在秦国的朝堂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义渠民族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这也是义渠国能延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刚猛的作战部队,自然不是哪里都有,受礼乐文明熏陶的东方诸国自然是缺乏如此精良的战士,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实施二十等级军功爵制度,为天下寒门进入上流社会打开了通道。
近水楼台先得月,并非所有的义渠人都能享受贵族的待遇,所以如同一些东方人一样,一部分义渠人自然也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踊跃的进入秦国军队效力。
义渠人也因为自己的刚猛无畏,成为秦军部队之中的关键角色。
秦国自秦穆公时代开始就有借助外来势力治理秦国的先例。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
秦穆公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用人之道,因而在其执政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穆公不愿意重用本国的贵族,是怕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国君反倒会受到他们的牵制。
重用外来的客卿,外地来的人权力尽管多么大,也只限于他一个人,不可能象豪门大族那样割据地盘,建立自己的势力,威胁国君。
史载他执政期间,用计策将从晋国投奔戎人的由余招入自己麾下,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二十个,“益国十二,开地千里”,整个广阔的西部地区为他所独控。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穆公治理秦国的理念得到了后世子孙的继承,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在顺应历史趋势的前提之下,多半还是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就连太子犯法,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商鞅都毅然决然的行刑了太子的老师,如果没有秦孝公的默许,作为卫国人的商鞅是绝对不敢如此放肆的。
由于继承了秦穆公时代的治国精髓,外来的势力在合适的时候,总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三晋之地,人才辈出,但是诸国之间,上升的通道早已被新兴的地主阶级保持垄断,真正有才华的庶民,无法得到相应的地位。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这些有志之士不甘心就此沉沦,纷纷是奔走于各国之间,为自己谋求广阔的前途。
士的出现,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为各国的互相征伐创造了条件,持续不断的战争,破坏了礼乐文明的道德约束力,在一个纷乱的时代,所有的思想竞相迸发出来。
诸子百家,各放异彩。秦国也因为商鞅变法,整体国力不断上升,为东方的各国士子创造出无数的就业岗位,在入秦的士子当中,首推魏国人。
‘魏武卒’的横空出世,使得魏国率先称霸,魏国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晋国的衣钵,在秦国的交往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国在不断联姻的过程之中,也将自己的势力不断的植入对方的国家之中。魏国依靠自身的雄厚实力,不断的进行文化输出,魏国的人才也源源不断的出现在秦国的朝堂之上。
在数百年的积淀之后,魏国人在秦国已经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纵横家张仪的出现,并非个例,而是整个事件的表现形式。
魏国权臣已经成为了左右秦国政局的一股暗流。这股暗流如果使用得到能够为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秦武王嬴荡登基之初,东方诸国就想着趁秦国国丧期间,大举进攻秦国,秦武王嬴荡就是充分利用了这股权臣势力,通过各个渠道散播秦国早有准备的虚假信息,才使得东方诸国不敢盲目行动。
锋锐极强的秦武王嬴荡,如此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早就使得各方势力早有不爽,看似平静如常的朝堂之上,实则早已经是暗潮涌动。
各方势力也都不是吃干饭的,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对于整个秦国的朝局,搜罗着不同的信息。并且将自己的信息出卖给东方诸国。
巴蜀在叛乱的准备期,就派出陈庄夫妇四处奔走,想要联系各方势力,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支持,但是这巴蜀叛乱的消息早就在这股暗流之中涌动,各方也是密切的关注着此次行动,想要在此次行动之中,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东方各国也是不甘示弱,纷纷派出间谍来到秦国,意图弄明白秦国对于此事的行动方向。
更有甚者已经将自己的内线激活,如此众多的人士,如此众多的活动,想要做到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但凡有一点点的疏漏都会引起整个局势的变化。
屈凌来到古风酒楼,见四处并没有什么异样,快步进的酒楼,而后进的后院之中,上的二楼,来到武士们的房间外面!
砰砰的敲着门,里面的武士,十分的警觉,迅速亮出手里的吴钩,为首的武士,更是高度警觉,挥手示意武士们藏在门后,而后自己往门口走来,边走边问道:
“谁啊?有什么事吗?”
“是我,赶紧开门啊!”屈凌在外面小声的喊道。
武士听出是屈凌的声音,这才放下心来,赶紧打开门说道:
“公子有什么吩咐,今日怎么突然前来?”为首的武士问道。
“不要问了!赶紧收拾东西!离开此地!”屈凌吩咐道。
众武士都是一愣,不过转念就明白过来了,这些人本来就是安插在各国的眼线,对于风吹草动,都是异常敏感,更不要这种事情了。
不待屈凌说完,纷纷收拾东西。转眼就收拾妥当,跟随在屈凌的身后奔着城外而去。
出的城来,走到无人处,为首的武士开口问道:
“公子!为何如此匆忙啊?”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哥就是让我想安排你们出城,不要再在城里待着!至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屈凌开口说道。
“难不成,咱们的行踪暴露了?”为首的武士焦急的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