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琉球王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靖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于鲲身边,于鲲看着衣冠不整的王靖忍不住哑然失笑。王靖可顾不上自己现在的形象,一脸迫不及待的问道,“于司令你说我们到了?真的还是假的?”
“你自己看看吧!”于鲲笑着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王靖,抬手指了指远处的海面。
王靖连忙接过了望远镜向远处望去,看了一会儿之后,王靖的一张老脸又耷拉了下来,嘴角的微笑也瞬间化成了苦笑,“你确定你没有搞错吗?我们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几个小海岛?”王靖一脸难以置信的问道。
“绝对错不了!”于鲲肯定的说道,“现在看着小,那是因为距离还远着呢,其实这些岛屿也不算太小了。以我的经验和目前掌握的各项资料,我可以判定前面的这些岛屿便是琉球群岛!”见王靖仍然不是太相信的样子,于鲲非常严肃的再次肯定道。
“我之前一听琉球王国,还以为是多大的地方呢!就这几座海岛也能叫国。”王靖一脸失望的说道。
“这个嘛~!这个琉球王国确实不大,不过这琉球国王可是受过明清两代皇帝的正式册封,虽然称为王国有些名不符实,但是人家确实是一个国家。”于鲲笑着说道。
“怪不得这么轻易的就让小鬼子给灭了呢!”王靖撇了撇嘴说道,“就这样几个破岛也值得大帅惦记着?”
“这你就不懂了,这琉球毕竟是我华夏的属国,怎么能白白便宜了小鬼子呢!大帅主要是担心议和之后,两国真的罢战休兵。万一小鬼子不肯将琉球给我们怎么办?所以呀,还是先占了再说吧!”于鲲笑着解释道。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琉球三国国王,三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的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灭了其他两国,定都首里城,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向中国朝贡,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
清军入关之后,琉球国派使臣请求册封,被清朝皇帝册封为琉球中山王,后改称琉球国王。此后几百年间。琉球不断遣使进贡,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从未间断。
早在明朝时期,日本便看上了琉球王国。1609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派萨摩藩诸侯岛津氏向琉球敲诈钱财,遭到琉球国王的拒绝。岛津氏遂率军攻打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尚宁。逼其写下誓文,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日本将历史上的侵略视为“上贡”,并以此证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属”。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初期。日本一直要求琉球对中国隐瞒其向日本进贡的情况。后来,清朝由于国力衰弱,自顾不暇,虽已知悉却“未予过问”,但也从未正式承认琉球系日本属国。
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鹿儿岛县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进宫朝拜。伊江等人从鹿儿岛乘船出发。先抵达品川,后进宫朝拜。当时。琉球的贺表上写的本是“琉球国王尚泰”,而日本外务省擅自去其国号,改为“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诏将琉球王室“升为琉球藩王,叙列华族”。第二年,又下诏书命琉球受内务省管辖,租税上缴大藏省,将其纳入日本内政的轨道,而这一切都没有获得琉球国的同意。
1875年,日本派兵进驻琉球,并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再向清政府入贡。眼见形势不妙,琉球国向宗主国清政府告急,派遣尚德宏到中国求助。尚德宏到达福州后,向闽浙总督何璟和福建巡抚丁日昌说明此事,又通过他们向清廷急报。但清政府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给驻日公使何如璋下了个命令,命他调查此事。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只有陆军常备军3万余人,海军4000人,军舰15艘,且多破损不能出海。虽然何如璋对此事尽心竭力,但由于清廷在对日交涉时过分注重情理,没有适时炫耀武力,反使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懦弱本性,变本加厉。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决定废琉球为郡县。虽然琉球上下并不甘心亡国,但囿于国力弱小,无力抗衡日军。日本政府令琉球国王尚泰到东京听候处置。当时他正身染重病,所以派王世子前往东京,亲自哀求日本政府暂缓国王赴日的行期,以为缓兵之计。此时的琉球一心巴望清政府能够救其出水火。8月30日,日本政府在何如璋按照清政府旨意的喋喋不休的交涉声中,正式宣布改琉球为郡县,声明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由日本外务省处理,琉球终于没有逃脱被日本吞并的命运。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等人与日方代表进行商谈,1880年10月28日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
此一“分岛、改约”案在清政府内部引起非议。清政府以李鸿章为原办议约之人,又熟悉日本情势,令他统筹全局。李鸿章上奏折称:“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清政府最终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对“分岛、改约”案置之不理。
但李鸿章的“延宕一法”即“拖”的政策,既不能、也无力阻止日本吞并整个琉球群岛,结果是中方在琉球问题上一无所得,同时也等于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占领,使得华夏失去了由东海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未完待续)
王靖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于鲲身边,于鲲看着衣冠不整的王靖忍不住哑然失笑。王靖可顾不上自己现在的形象,一脸迫不及待的问道,“于司令你说我们到了?真的还是假的?”
“你自己看看吧!”于鲲笑着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王靖,抬手指了指远处的海面。
王靖连忙接过了望远镜向远处望去,看了一会儿之后,王靖的一张老脸又耷拉了下来,嘴角的微笑也瞬间化成了苦笑,“你确定你没有搞错吗?我们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几个小海岛?”王靖一脸难以置信的问道。
“绝对错不了!”于鲲肯定的说道,“现在看着小,那是因为距离还远着呢,其实这些岛屿也不算太小了。以我的经验和目前掌握的各项资料,我可以判定前面的这些岛屿便是琉球群岛!”见王靖仍然不是太相信的样子,于鲲非常严肃的再次肯定道。
“我之前一听琉球王国,还以为是多大的地方呢!就这几座海岛也能叫国。”王靖一脸失望的说道。
“这个嘛~!这个琉球王国确实不大,不过这琉球国王可是受过明清两代皇帝的正式册封,虽然称为王国有些名不符实,但是人家确实是一个国家。”于鲲笑着说道。
“怪不得这么轻易的就让小鬼子给灭了呢!”王靖撇了撇嘴说道,“就这样几个破岛也值得大帅惦记着?”
“这你就不懂了,这琉球毕竟是我华夏的属国,怎么能白白便宜了小鬼子呢!大帅主要是担心议和之后,两国真的罢战休兵。万一小鬼子不肯将琉球给我们怎么办?所以呀,还是先占了再说吧!”于鲲笑着解释道。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政府派杨戴出使琉球三国,分别册封了琉球三国国王,三国也明确表示向明朝政府称臣。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几年之后的公元1429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灭了其他两国,定都首里城,建立起统一的琉球王国,仍向中国朝贡,中山国国王被明政府册封为琉球王。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
清军入关之后,琉球国派使臣请求册封,被清朝皇帝册封为琉球中山王,后改称琉球国王。此后几百年间。琉球不断遣使进贡,历任琉球新王即位时都要遣使请封,从未间断。
早在明朝时期,日本便看上了琉球王国。1609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派萨摩藩诸侯岛津氏向琉球敲诈钱财,遭到琉球国王的拒绝。岛津氏遂率军攻打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尚宁。逼其写下誓文,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日本将历史上的侵略视为“上贡”,并以此证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属”。从此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初期。日本一直要求琉球对中国隐瞒其向日本进贡的情况。后来,清朝由于国力衰弱,自顾不暇,虽已知悉却“未予过问”,但也从未正式承认琉球系日本属国。
1872年10月,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鹿儿岛县秉承明治政府的旨意,令琉球王子伊江等人进宫朝拜。伊江等人从鹿儿岛乘船出发。先抵达品川,后进宫朝拜。当时。琉球的贺表上写的本是“琉球国王尚泰”,而日本外务省擅自去其国号,改为“琉球尚泰”。明治天皇下诏将琉球王室“升为琉球藩王,叙列华族”。第二年,又下诏书命琉球受内务省管辖,租税上缴大藏省,将其纳入日本内政的轨道,而这一切都没有获得琉球国的同意。
1875年,日本派兵进驻琉球,并命令琉球尊奉日本明治年号,不再向清政府入贡。眼见形势不妙,琉球国向宗主国清政府告急,派遣尚德宏到中国求助。尚德宏到达福州后,向闽浙总督何璟和福建巡抚丁日昌说明此事,又通过他们向清廷急报。但清政府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给驻日公使何如璋下了个命令,命他调查此事。实际上,当时的日本只有陆军常备军3万余人,海军4000人,军舰15艘,且多破损不能出海。虽然何如璋对此事尽心竭力,但由于清廷在对日交涉时过分注重情理,没有适时炫耀武力,反使日本摸清了清政府的懦弱本性,变本加厉。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决定废琉球为郡县。虽然琉球上下并不甘心亡国,但囿于国力弱小,无力抗衡日军。日本政府令琉球国王尚泰到东京听候处置。当时他正身染重病,所以派王世子前往东京,亲自哀求日本政府暂缓国王赴日的行期,以为缓兵之计。此时的琉球一心巴望清政府能够救其出水火。8月30日,日本政府在何如璋按照清政府旨意的喋喋不休的交涉声中,正式宣布改琉球为郡县,声明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由日本外务省处理,琉球终于没有逃脱被日本吞并的命运。
1880年3月,日本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应修改日清通商条约,允日享有最惠国待遇。据此,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等人与日方代表进行商谈,1880年10月28日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
此一“分岛、改约”案在清政府内部引起非议。清政府以李鸿章为原办议约之人,又熟悉日本情势,令他统筹全局。李鸿章上奏折称:“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则大受其损,拒之则多树一敌,唯有以延宕一法,最为相宜。”清政府最终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对“分岛、改约”案置之不理。
但李鸿章的“延宕一法”即“拖”的政策,既不能、也无力阻止日本吞并整个琉球群岛,结果是中方在琉球问题上一无所得,同时也等于默认了日本对琉球的占领,使得华夏失去了由东海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