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欲晋执笔,刘宏疑惑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么这三阁考校,在下可算是过了?”
见到两人意见统一了下来,项明轻吸一口气,调侃道。
“那是自然。”
李煜与欧阳修异口同声。
“确切地说,易山居士此次考校之果,自颂风阁创建以来未曾见过,之后也难有来者。”
杜甫笑道,颂风阁规矩之中的入阁考校,仅仅是要求写出三篇可以列入各阁二层的作品便可,但项明一诗一楚辞,添列三阁顶层,这种成就,无不让人惊叹不已。
这就好比后世的高考满分,甚至项明所作答案比起标准答案更胜一筹,他不通过,谁能通过?
就算三阁大夫自忖也不能保证三篇作品都是优秀,他们文采出众,但这种东西本就是大浪淘沙,好作品多便意味着次一等的作品更如恒河之沙。
想要篇篇名作,字句珠玑,古来没有一人能有如此自信。
“易山居士稍等片刻。”
杜甫召过李煜欧阳修,在一旁窃窃私语,项明不想偷听他们的谈话,主动站远了一些。
过不多时,三人好像达成一致一般,走向项明,待得来到项明近前,杜甫微笑道:
“鉴于易山居士考校结果太过优异,我等三人一致认为,持笔郎中之职对于易山居士来说显然有些不足,至少当为执笔郎中。但颂风阁虽不入朝堂,但也算官员,受朝廷俸禄,我等虽有此心,却不可越俎代庖。”
杜甫顿了顿,又道:
“故而,这几日就先委屈一下易山居士,我等将联名上书陛下,相信陛下看到易山居士所作一定会加以封赏。”
归根结底,高祖刘邦也曾是楚人,虽然国号为汉,却对于楚辞无比推崇,所以才有一曲《大风歌》。
否则,当年刘向整理屈原文献编辑成书之时,也不会如此顺利。未来刘辩饮鸠绝命之时,也不会高歌“天道易兮我何艰”。
在大汉,不单单在文士之间,乃至在朝堂之上,还有世人眼中,楚辞无疑是凌驾于诗词歌赋之上的,刘宏因为一篇绝世楚辞给项明加官晋爵,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项明没想到一篇楚辞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竟然会直接让三阁大夫上奏皇帝,纵使他有轰动颂风阁的想法,却没想到动静如此之大,一时间,竟愣在当场。
“如此,便有劳三位了。”
好在,他及时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行礼。
三人纷纷回礼,随即招招手让一众文士散去。
数十人口中回味着项明的楚辞渐渐散去,三阁大夫也离开准备上书,不一会,项明身边便空空荡荡。
看着各司其职的众人,项明如同木桩一般一动不动,竟一时有些迷茫,不知应当做些什么。
突然,项明听到一声招呼,一回头,才发现李阐站在词阁门口,正笑吟吟地朝他招手。
“金石兄这是……”
项明有些不明李阐用意,但还是快步上前,来到了李阐身边。
“易山居士文采斐然,此篇《行路》完全不比三阁大夫的巅峰之作差。”
李阐语气中没有恭维,一切都是发自肺腑之言。
“某本想离开,但一想易山居士第一次至此,有些地方可能不太熟悉,故而折返。今日某便是易山兄的向导,带你四处走走。”
他解释道。
“那便烦劳金石兄了。”
项明感激道。
“不必客气。”
两人并肩,走出了词阁,在颂风三阁一殿之间徘徊,期间侃天说地,好不畅快。
两人走走停停,如同观赏景物一般,将整个颂风阁逛了个七七八八,项明了解到,颂风阁内众文士的职责极度自由,只要身在颂风阁内,只要是致学,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人去限制。就算他埋头苦读一年,一笔不动,朝廷也会送来相应的俸禄。
直到红日西斜,项明才回到自己栖身的院落之中,也不需要其他人侍候,自己在院中活动活动身体,便躺到榻上。
他的左臂伤还未痊愈,依旧隐隐作痛,故而也没有做出什么高强度锻炼,只是活动活动,让这具身体不要生锈。
临睡之前,项明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都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发现除了三阁大夫提议晋升执笔郎中一事之外,其他的都尽在掌握。
而执笔郎中是他目前甚至于数年之内能够的得到的最高职位,刘宏同意便好,不同意也没什么好说。
想到这里,项明紧绷的心逐渐放松,沉沉睡去。
项明睡得香甜,刘宏却在彻夜处理朝政。
夜幕降临,安福殿却灯火通明,黄巾一事给天下带来的动荡还在持续,刘宏终日处理这些问题,昨日甚至只休息了三个时辰。
“呼——”
又一次盖下玉玺之后,刘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抬头看看殿外漆黑的夜色,不自觉地伸了个懒腰。
此刻他心中卸去一块大石,因为就在刚刚,他才签署完最后一封任命。
待得明日,天下局势将因此改变!
刘宏心里这样想着,他大举使用能臣以及刘氏中的贤才,以一种近乎与分封的方式将他们分配出去,管理大汉广袤的土地。
他始终相信,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大汉根基将如同高山一般无法撼动,无论是黄巾残余的力量,还是塞外的匈奴。
“这是什么?”
他的目光被一封来自与颂风阁的奏折吸引,由于忙碌政事,他自觉已经很久没有去过颂风阁,于是便命令三阁大夫每有上等诗词便呈至案前,今日操劳,也是相当疲惫,欣赏一下来自颂风阁的华美诗文。
奏折开始便是项明那篇楚辞《行路》。一开始,刘宏完全为句中描绘的万里河山所震撼,但继续看下去,刘宏发现了不对,仔细一琢磨,便知道此文乃是那个项氏后裔所作。
“他竟有如此文采?”
刘宏放下那张三阁大夫在最后署名的奏折,大体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心中充满了对项明的疑问与好奇,那个在印象中的魁梧将军,真的能够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楚辞吗?
刘宏不解。
“那么这三阁考校,在下可算是过了?”
见到两人意见统一了下来,项明轻吸一口气,调侃道。
“那是自然。”
李煜与欧阳修异口同声。
“确切地说,易山居士此次考校之果,自颂风阁创建以来未曾见过,之后也难有来者。”
杜甫笑道,颂风阁规矩之中的入阁考校,仅仅是要求写出三篇可以列入各阁二层的作品便可,但项明一诗一楚辞,添列三阁顶层,这种成就,无不让人惊叹不已。
这就好比后世的高考满分,甚至项明所作答案比起标准答案更胜一筹,他不通过,谁能通过?
就算三阁大夫自忖也不能保证三篇作品都是优秀,他们文采出众,但这种东西本就是大浪淘沙,好作品多便意味着次一等的作品更如恒河之沙。
想要篇篇名作,字句珠玑,古来没有一人能有如此自信。
“易山居士稍等片刻。”
杜甫召过李煜欧阳修,在一旁窃窃私语,项明不想偷听他们的谈话,主动站远了一些。
过不多时,三人好像达成一致一般,走向项明,待得来到项明近前,杜甫微笑道:
“鉴于易山居士考校结果太过优异,我等三人一致认为,持笔郎中之职对于易山居士来说显然有些不足,至少当为执笔郎中。但颂风阁虽不入朝堂,但也算官员,受朝廷俸禄,我等虽有此心,却不可越俎代庖。”
杜甫顿了顿,又道:
“故而,这几日就先委屈一下易山居士,我等将联名上书陛下,相信陛下看到易山居士所作一定会加以封赏。”
归根结底,高祖刘邦也曾是楚人,虽然国号为汉,却对于楚辞无比推崇,所以才有一曲《大风歌》。
否则,当年刘向整理屈原文献编辑成书之时,也不会如此顺利。未来刘辩饮鸠绝命之时,也不会高歌“天道易兮我何艰”。
在大汉,不单单在文士之间,乃至在朝堂之上,还有世人眼中,楚辞无疑是凌驾于诗词歌赋之上的,刘宏因为一篇绝世楚辞给项明加官晋爵,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项明没想到一篇楚辞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竟然会直接让三阁大夫上奏皇帝,纵使他有轰动颂风阁的想法,却没想到动静如此之大,一时间,竟愣在当场。
“如此,便有劳三位了。”
好在,他及时回过神来,连忙拱手行礼。
三人纷纷回礼,随即招招手让一众文士散去。
数十人口中回味着项明的楚辞渐渐散去,三阁大夫也离开准备上书,不一会,项明身边便空空荡荡。
看着各司其职的众人,项明如同木桩一般一动不动,竟一时有些迷茫,不知应当做些什么。
突然,项明听到一声招呼,一回头,才发现李阐站在词阁门口,正笑吟吟地朝他招手。
“金石兄这是……”
项明有些不明李阐用意,但还是快步上前,来到了李阐身边。
“易山居士文采斐然,此篇《行路》完全不比三阁大夫的巅峰之作差。”
李阐语气中没有恭维,一切都是发自肺腑之言。
“某本想离开,但一想易山居士第一次至此,有些地方可能不太熟悉,故而折返。今日某便是易山兄的向导,带你四处走走。”
他解释道。
“那便烦劳金石兄了。”
项明感激道。
“不必客气。”
两人并肩,走出了词阁,在颂风三阁一殿之间徘徊,期间侃天说地,好不畅快。
两人走走停停,如同观赏景物一般,将整个颂风阁逛了个七七八八,项明了解到,颂风阁内众文士的职责极度自由,只要身在颂风阁内,只要是致学,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人去限制。就算他埋头苦读一年,一笔不动,朝廷也会送来相应的俸禄。
直到红日西斜,项明才回到自己栖身的院落之中,也不需要其他人侍候,自己在院中活动活动身体,便躺到榻上。
他的左臂伤还未痊愈,依旧隐隐作痛,故而也没有做出什么高强度锻炼,只是活动活动,让这具身体不要生锈。
临睡之前,项明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都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发现除了三阁大夫提议晋升执笔郎中一事之外,其他的都尽在掌握。
而执笔郎中是他目前甚至于数年之内能够的得到的最高职位,刘宏同意便好,不同意也没什么好说。
想到这里,项明紧绷的心逐渐放松,沉沉睡去。
项明睡得香甜,刘宏却在彻夜处理朝政。
夜幕降临,安福殿却灯火通明,黄巾一事给天下带来的动荡还在持续,刘宏终日处理这些问题,昨日甚至只休息了三个时辰。
“呼——”
又一次盖下玉玺之后,刘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抬头看看殿外漆黑的夜色,不自觉地伸了个懒腰。
此刻他心中卸去一块大石,因为就在刚刚,他才签署完最后一封任命。
待得明日,天下局势将因此改变!
刘宏心里这样想着,他大举使用能臣以及刘氏中的贤才,以一种近乎与分封的方式将他们分配出去,管理大汉广袤的土地。
他始终相信,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大汉根基将如同高山一般无法撼动,无论是黄巾残余的力量,还是塞外的匈奴。
“这是什么?”
他的目光被一封来自与颂风阁的奏折吸引,由于忙碌政事,他自觉已经很久没有去过颂风阁,于是便命令三阁大夫每有上等诗词便呈至案前,今日操劳,也是相当疲惫,欣赏一下来自颂风阁的华美诗文。
奏折开始便是项明那篇楚辞《行路》。一开始,刘宏完全为句中描绘的万里河山所震撼,但继续看下去,刘宏发现了不对,仔细一琢磨,便知道此文乃是那个项氏后裔所作。
“他竟有如此文采?”
刘宏放下那张三阁大夫在最后署名的奏折,大体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心中充满了对项明的疑问与好奇,那个在印象中的魁梧将军,真的能够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楚辞吗?
刘宏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