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蔡邕条件,静书农典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蔡邕目光深邃,完全收敛起了方才的笑意,面色此时变得极为平静淡然,让项明完全看不出他的喜怒。
一瞬,两瞬,三瞬……
一老一少就这样尴尬对视良久,最后,蔡邕实在忍不住出言道:
“乾元年少才高,按理说乃是金婿,更何况老夫并非迂腐之人,若乾元与小女情投意合,老夫理应笑而受之。”
项明不做反应,只是静静等待着蔡邕的下文,蔡邕如此说,显然还有转折。
果然,蔡邕话锋一转,道:
“然门第之墙不可免,蔡家虽不为名门望族,却也是蔡侯旁系,亦为大汉世家。”
蔡邕所言不假,虽然蔡伦乃是一宦官,然其家族却香火未绝,虽然流传今日分为数脉,遍布整个大汉,可蔡邕依然拥有大汉世家的光环在身。
“而乾元的江东项家,虽为古楚贵胄,却并非大汉之名姓,老夫若将小女许配乾元,难免会令天下人非议。”
蔡邕还有一句话没说,自己的门徒卫宁显然也对昭姬有意,虽然卫宁无论才华还是能力都远逊项明,但他毕竟是河东卫家子弟,在这个极重身份的时代,两相结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项明低下头去,蔡邕所言确实是一个时代特征,但凡世家女儿,嫁人极重面子,若无对等甚至超越女方家族的身份,那么双方都会遭人非议。
当然,再富贵也富贵不过皇室,因此公主嫁人都算是下嫁,合情合理。
在大汉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年司马相如未曾发迹,只是一穷困书生,而卓文君家族虽无官职,却也是西蜀富商,即便是这样的家族,虽然卓父赏识司马相如的才华,却不愿乃至是不能将女儿嫁与司马相如,导致二人负气私奔,卓父愤怒之下与卓文君断绝了父女关系,因而两人后来穷困潦倒,甚至贩卖起了女儿红。
直到后来司马相如被武帝赏识重用,卓文君也被赐为文君,卓父才重新与他们来往。
这个时代,门第之墙大于山海,虽然项明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和蔡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蔡邕的确欣赏项明的才华,但若是仅凭这份赏识便将女儿终身托付对方,是不可能的事情。
项明瞬间紧张了起来,他的志向显然此时无法能够让蔡邕知晓,因此,他的身份的确不比蔡邕。
况且蔡邕大概还有深一层次的担忧,此时的自己乃是天子极为戒备的对象,一旦被天子抓到把柄,自己身死,蔡琰也会被牵连,蔡邕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思量,因此,宁愿棒打鸳鸯,也不愿女儿受罪。
这种心情项明很是理解,但不代表能够接受,他张了张嘴,想努力说些什么,但脑中一片空白,竟愣在当场。
三世记忆,使得他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突发事情,但感情乱心,又是这种琐事,让他一时间没了主意。
见项明语塞,蔡邕突然道:
“不过,乾元想要迎娶小女也无不可,只要能够答应老夫三个条件。”
“蔡翁请讲。”
项明听闻蔡邕此言,连忙道。
“第一,老夫并不想逼迫小女,也希望小女能够找寻到琴瑟和鸣的如意郎君,所以,迎娶小女的首要条件,便是获得小女认可。”
“此事,乾元已然快要做到。”
蔡邕淡笑道,蔡琰近日以来的表现证实了这个事情。
“第二,乾元在雒阳城中当韬光养晦,不当再引得天子的猜忌,老夫此前给你的建议,希望你能够听进去,能否做到?”
“可。”
项明知道蔡邕担心自己被刘宏整治,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老夫门下卫宁也心仪小女,甚至也曾与老夫提及此事,老夫推测,当他出师之后,河东卫家的婚帖便会随之送到府上。”
蔡邕犹豫一下,最后还是说出了卫宁的事情。
“这第三件事情,便是乾元应当在卫宁出师之前做到能够与卫家抗衡,扬汉之项姓。”
“最多三年,卫家将不入项明之眼!”
项明眼中摄出一道寒光,令蔡邕脖颈一凉,回过神来,却感觉项明没什么变化。
“好了,卫宁出师还有数年时间,乾元不要忘了第二条的韬光养晦,此时以近午时,何不在老夫府上用过餐饭再行离开?”
蔡邕邀请道。
“明还有事,便不叨扰蔡翁了。”
项明匆匆告退,内心却格外清楚,自己的计划要加快速度了。
回去的路上,项明一再思考蔡邕所言,感叹无论在什么时代,娶得优秀的女性为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蔡邕没有项明想得那么肤浅,虽然对项明提及此事,但也是提醒项明而已,并没有强行阻止的意思,那三个条件,只是对项明的鼓舞,还到不了约束的层面。
项明一回到庭院便埋头房中,就连院中练武的孙策也不能牵动他的注意,十日之后,三封奏折便已然写好。
项明对当下大汉的情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奏折中对当下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析与解决建议。
他并不打算立刻呈上,而在这期间刘宏能够解决他所书的事情也未可知,因此他准备了三封奏折,他不相信刘宏能够将这些连见识如此广博的他都冥思苦想的问题统统解决,因此三封虽少,却也足够。
此时,他的案上,摆着数本农桑之书,有前朝农家的典籍,也有《汉书》中的《氾胜之》十八篇,项明埋头其中,不知时令流转。
杂事已毕,现在开始做正事。
他的计划很庞大,自未来降临这个时代,他不愿仅仅是按照历史的轨迹投机取巧,而是想真真正正将未来的见识带到这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农业,商业,工业,军事,制度,等等等等,他想如先贤那样将自己的见解汇聚成书,共后人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他并非什么专业人士,所以只能边学边归纳整理,在他案上,除了先贤的农书以外,还有他自己归纳的曹操屯田制,唐代的均田制,清代的摊丁入亩,乃至近现代的公社制,合作社制,他分别根据时代需要和发展前景,取精华去糟粕,慢慢总结专属于他的农事著作——《农典》。
蔡邕目光深邃,完全收敛起了方才的笑意,面色此时变得极为平静淡然,让项明完全看不出他的喜怒。
一瞬,两瞬,三瞬……
一老一少就这样尴尬对视良久,最后,蔡邕实在忍不住出言道:
“乾元年少才高,按理说乃是金婿,更何况老夫并非迂腐之人,若乾元与小女情投意合,老夫理应笑而受之。”
项明不做反应,只是静静等待着蔡邕的下文,蔡邕如此说,显然还有转折。
果然,蔡邕话锋一转,道:
“然门第之墙不可免,蔡家虽不为名门望族,却也是蔡侯旁系,亦为大汉世家。”
蔡邕所言不假,虽然蔡伦乃是一宦官,然其家族却香火未绝,虽然流传今日分为数脉,遍布整个大汉,可蔡邕依然拥有大汉世家的光环在身。
“而乾元的江东项家,虽为古楚贵胄,却并非大汉之名姓,老夫若将小女许配乾元,难免会令天下人非议。”
蔡邕还有一句话没说,自己的门徒卫宁显然也对昭姬有意,虽然卫宁无论才华还是能力都远逊项明,但他毕竟是河东卫家子弟,在这个极重身份的时代,两相结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项明低下头去,蔡邕所言确实是一个时代特征,但凡世家女儿,嫁人极重面子,若无对等甚至超越女方家族的身份,那么双方都会遭人非议。
当然,再富贵也富贵不过皇室,因此公主嫁人都算是下嫁,合情合理。
在大汉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年司马相如未曾发迹,只是一穷困书生,而卓文君家族虽无官职,却也是西蜀富商,即便是这样的家族,虽然卓父赏识司马相如的才华,却不愿乃至是不能将女儿嫁与司马相如,导致二人负气私奔,卓父愤怒之下与卓文君断绝了父女关系,因而两人后来穷困潦倒,甚至贩卖起了女儿红。
直到后来司马相如被武帝赏识重用,卓文君也被赐为文君,卓父才重新与他们来往。
这个时代,门第之墙大于山海,虽然项明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和蔡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蔡邕的确欣赏项明的才华,但若是仅凭这份赏识便将女儿终身托付对方,是不可能的事情。
项明瞬间紧张了起来,他的志向显然此时无法能够让蔡邕知晓,因此,他的身份的确不比蔡邕。
况且蔡邕大概还有深一层次的担忧,此时的自己乃是天子极为戒备的对象,一旦被天子抓到把柄,自己身死,蔡琰也会被牵连,蔡邕恐怕也有这方面的思量,因此,宁愿棒打鸳鸯,也不愿女儿受罪。
这种心情项明很是理解,但不代表能够接受,他张了张嘴,想努力说些什么,但脑中一片空白,竟愣在当场。
三世记忆,使得他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突发事情,但感情乱心,又是这种琐事,让他一时间没了主意。
见项明语塞,蔡邕突然道:
“不过,乾元想要迎娶小女也无不可,只要能够答应老夫三个条件。”
“蔡翁请讲。”
项明听闻蔡邕此言,连忙道。
“第一,老夫并不想逼迫小女,也希望小女能够找寻到琴瑟和鸣的如意郎君,所以,迎娶小女的首要条件,便是获得小女认可。”
“此事,乾元已然快要做到。”
蔡邕淡笑道,蔡琰近日以来的表现证实了这个事情。
“第二,乾元在雒阳城中当韬光养晦,不当再引得天子的猜忌,老夫此前给你的建议,希望你能够听进去,能否做到?”
“可。”
项明知道蔡邕担心自己被刘宏整治,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老夫门下卫宁也心仪小女,甚至也曾与老夫提及此事,老夫推测,当他出师之后,河东卫家的婚帖便会随之送到府上。”
蔡邕犹豫一下,最后还是说出了卫宁的事情。
“这第三件事情,便是乾元应当在卫宁出师之前做到能够与卫家抗衡,扬汉之项姓。”
“最多三年,卫家将不入项明之眼!”
项明眼中摄出一道寒光,令蔡邕脖颈一凉,回过神来,却感觉项明没什么变化。
“好了,卫宁出师还有数年时间,乾元不要忘了第二条的韬光养晦,此时以近午时,何不在老夫府上用过餐饭再行离开?”
蔡邕邀请道。
“明还有事,便不叨扰蔡翁了。”
项明匆匆告退,内心却格外清楚,自己的计划要加快速度了。
回去的路上,项明一再思考蔡邕所言,感叹无论在什么时代,娶得优秀的女性为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蔡邕没有项明想得那么肤浅,虽然对项明提及此事,但也是提醒项明而已,并没有强行阻止的意思,那三个条件,只是对项明的鼓舞,还到不了约束的层面。
项明一回到庭院便埋头房中,就连院中练武的孙策也不能牵动他的注意,十日之后,三封奏折便已然写好。
项明对当下大汉的情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奏折中对当下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析与解决建议。
他并不打算立刻呈上,而在这期间刘宏能够解决他所书的事情也未可知,因此他准备了三封奏折,他不相信刘宏能够将这些连见识如此广博的他都冥思苦想的问题统统解决,因此三封虽少,却也足够。
此时,他的案上,摆着数本农桑之书,有前朝农家的典籍,也有《汉书》中的《氾胜之》十八篇,项明埋头其中,不知时令流转。
杂事已毕,现在开始做正事。
他的计划很庞大,自未来降临这个时代,他不愿仅仅是按照历史的轨迹投机取巧,而是想真真正正将未来的见识带到这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农业,商业,工业,军事,制度,等等等等,他想如先贤那样将自己的见解汇聚成书,共后人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他并非什么专业人士,所以只能边学边归纳整理,在他案上,除了先贤的农书以外,还有他自己归纳的曹操屯田制,唐代的均田制,清代的摊丁入亩,乃至近现代的公社制,合作社制,他分别根据时代需要和发展前景,取精华去糟粕,慢慢总结专属于他的农事著作——《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