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楚史乱国志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吴县集会,陆凌改变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吴县集会,陆凌改变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项明这次倒没有选择从水路前往吴县,而是从阳羡出发向北,经过毗陵,无锡,最后到达吴县,整个行程便是围着震泽绕了一个大圈。

    这样虽然会增添行途的时间,但却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吴郡各地的情况。

    他的跟脚系于吴郡,因此这个地方是他无论如何都要尽最大可能发展之地,因为倘若未来出现什么差错,吴郡便是他最后东山再起的根基。

    曾经的霸王就是因为将大楚的全部有生力量都葬送在潍水与垓下两场大败之上,未在江东留下足够的力量,这就导致失败后没有了退路,乌江自刎既是千古悲歌,又何尝不是无奈之举。

    这也是项明从霸王记忆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如何,他都要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免得到时悲剧重演。

    一次是悲壮,但倘若以项氏后裔的身份重现这样的事情,那便是笑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历阳之时,都特意对吴郡各地做出了相应的规划,等到这些规划逐步落实下来,吴郡各县将成为大汉最富庶的县城,也便于作为他的争霸根基。

    但纵使绕远,路途也不算太远,三日之后,吴县的城墙便出现在了项明视线之内。

    原本,吴郡郡城就在吴县以北三十里处,和吴县遥遥相望,韩言平常也应该在郡城之中。

    但三大世家皆在吴县,而项明这次前来除了对于各县的基本规划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需要交付给他们去做,于是便让韩言在吴县等待,他自己则是策马行过郡城,直奔吴县而来。

    在他的授意之下,韩言并未选择出城迎接,而是极为正式地,在吴县县衙同项明会面,一切表现得都极为得体。

    项明这次出行,身边也带着几名跟随记录的官员,而他清楚地知道,其中便有天子耳目的存在,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露出马脚。

    事实上,他是故意将这些官员带在身边,就是让他们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回报给天子,继续在天子面前构建一个尽职尽责的刺史形象。

    现在还不是图穷匕现的时候,至少在此刻,一个忠臣的形象对于项明的声望还是颇为重要的,所以,项明也就任凭这些天子耳目在身边监视自己的行为。

    但这种监视也不是天衣无缝的,是夜,在一切都看似安静之时,陆家宅院之中,却聚集着项明目前在吴县的全部麾下。

    三大世家家主,加上吴郡太守韩言,甚至连周瑜也同样汇聚在此,聆听项明接下来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那个纨绔子弟,差点将韩言打死的陆凌,却在一朝之间痛改前非,全然不复曾经模样。

    现在的他,跟在韩言身边处理一些事情,倒是做得一丝不苟。

    韩言两世为人,一些事情也便看得淡了。若是前世的韩信,免不得要对陆凌进行打压,但此刻两人皆为项明麾下,韩言也不至于没有一点容人之量,于是见陆凌确实有些能力,也就刻意培养。

    此时,陆凌已经是韩言手下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对于律法颇为擅长,韩言不擅长的断案等务,陆凌也处理得井井有条。

    此刻,陆凌正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那名被众人围在当中的青年。

    家主陆纡也是曾经做过城门校尉这样的高官,加之近两年的不断学习,陆纡对于大汉整体的制度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这也让他明白,自家主公能够在这个年纪便成为大汉权力顶端的那一小部分人,也让他叹为观止。

    大汉武风虽不及前秦,却也沿袭了秦时尚武的风气,项明倘若能够凭借军功便走到如此地位,那么他所立下的军功绝对堪称不世,他的能力,也能在封赏结果之中看出端倪。

    原本,他在内心深处也是对于项明复启大楚荣光存在疑虑,但到了现在,他越来越相信自己家族所走的并非是一条歧途。

    眼前的男人,眼光高到不可思议,当初他所言天下必乱,于是,在三大世家的支持下训练士卒。

    果然,不出三月,张角起兵谋反,这提前训练好的士卒也派上了用场。他作为当初随同项明出征的世家子弟之一,也亲眼目睹了自家主公在战场上的英勇之姿。

    而当跟随韩言离开雒阳之时,项明也曾对他们交代过,此次留在雒阳是他自己的意思,不出三年便会以正当的理由离开京城,到了那时,便是真正积攒实力的时候。

    果然,这两年多时间,他也能屡次听到项明的事迹,皆是震动天下的大事。而三年未到,对方果然离开了雒阳,而且是以扬州刺史的身份。

    这两次,足以证明了项明眼光之独到,绝对是深谋远虑。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陆凌便开始认真思索项明所说的话。

    项明说大汉大厦将倾,他原本并不相信,即便经历了黄巾之乱,大汉也能安然恢复往日模样。

    但随着陆凌下意识地对大汉的不断了解,却发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就像附骨之蛆一般缠绕着大汉,不断消耗着大汉的生命力。换而言之,大汉这棵参天大树,根部已经几近蛀空。

    虽然表面看似恢复平和,实则却已经在黄巾大乱之中伤筋动骨,这次四方异族祸乱也体现出大汉此刻病入膏肓的事实。

    虽然仰仗着诸位将军平乱,但倘若再来一次呢?大汉空虚的国力是否能够经受起又一次的考验?

    这一切都是未知。

    因此,陆凌在这些事情之中看到了大汉崩坏的可能。

    知道得越多,就越是对项明感到敬佩。一个曾经显赫却远离中原四百年的江东第一世家,却出现了项明这样一个后裔,甚至在陆凌看来,项明是要超越先祖霸王的。

    这样的人,倘若想要闯出伟业,是有很大可能的。

    陆凌在心底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所能,随项明闯出一番天地,至少,也要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在场之人,和陆凌想法一样的并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