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名家利弊,项明决断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哲学,是一门旨在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以及世界运行本质的学说,它不是茶米油盐,也不是高新科技,但却是人与其他生灵本质不同的地方。
如果说,人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便是存在思考,那么哲学便是思考的内容以及方向。
当文明发展到一定层次,必定会将探索宇宙道理作为外在探索方向,并以科学来探究,那么哲学便是人们探索内在价值的途径以及方法。
两者在层次和意义上几乎等同,没有孰高孰低之别。
假如认真讨论,人类所探究的所有层面都能够归结为哲学,无论是儒、法、道、易、数术,在最开始都是哲学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分割了。
而名家所探究的道理更倾向于后世那种大浪淘沙后剩余下的,研究物质与思维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合同异”和“离坚白”之争,同后世的唯心唯物之论存在很大的相通性;就算辩论为主的方式,亦是后世辩证理论的由来。
虽不算完全等同,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超乎时代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来自后世的项明无疑要更加熟悉。
但这种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不具备普遍性。
寻常百姓,关注日常生活,在意科学发展,但若是花大量时间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以思考更深层次的发展,想必大多数人是不愿踏入哲学领域的。
即便是在思想开放,大众知识水平较高的后世,哲学也是一门相对冷门的学科,实用性不高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门槛太高的缘故。
世人的精神境界尚未达到那种层面,这种思想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普及。
后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世,能够理解名家理论真正意义的,恐怕也就只有项明一人,甚至于名家弟子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家学说的无可取代。
毫无疑问,名家的存在对于整个文明的发展起到的是绝对积极的作用。
虽然这种学说在当世不会被世人理解,但放在长远角度上看,此类学说的存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世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众人的普遍智慧,从而推动文明的向前发展。
倘若名家就此断绝,无疑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
不过,如何安置名家也成了困惑项明的一大难题。
问题主要还是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当其冲的的,便是名家的发展问题。
名家学说想要取得进步,需要依赖眼光超越时代的思想家指引。如此大智慧之人,倘若真的让他专门探究哲学领域,项明也会心有不甘。
况且,世人思想境界尚且不够成熟,名家想要壮大,必须要冲破愚民政策的束缚,唯有民智提升,才能够发展壮大。
但壮大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便是名家理论自身存在的弊病,甚至说,是哲学的弊病。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物质大于意识的世界,唯有物质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去讨论精神层次的提升。否则,能够获得的只是虚妄的精神安慰罢了,对于整体文明并没有实际意义。
项明虽然尊敬那些苦行僧的行为,但并不提倡人人如此。
如何在发展名家的同时对其做出相应限制,也是一大难题。
而且,名家虽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却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糟粕,例如,辩证某些错误观点的行为,就是彻彻底底的诡辩。
从某种程度上,不经讨究而只凭主观想法便下定决论,并且通过口舌迫使他人认同这种错误观点,这样的诡辩无论对于何种学说都是危害极大的。
倘若想要让名家发展,这种诡辩的思想必须提前剪除,否则后患无穷。
项明思绪翻转之间,整个书房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公孙常见对方面部表情不断变化,心情也随之起伏,甚至连大声喘息都做不到。
直到项明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最终抬起头,再度看向公孙常。
“名家其势危矣,倘若某能够指点名家后路,名家能够给予某什么帮助?”
虽然公孙常言辞恳切,但这或许是名家辩术,虽说口说无凭,但项明也需要通过一些问答来确定对方的态度,从而最终决定如何安置名家的问题。
“倘若吴侯真能保我名家不亡,名家上下,皆唯吴侯之命是从,定不违背!”
公孙常见项明言辞之间,似有保全发展名家之法,顿时精神一振,诚恳道。
“为此不惜动摇名家之理?”
项明进一步试探道。
“吴侯此言,某不甚明白。”
公孙常一愣,脱口而出。但随即反应过来,笑道:
“倘若吴侯不触动名家根本,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商量的。”
名家虽然有固执的一面,但也要观乎形式,此时已经是学派生死存亡的关头,倘若对方的要求不过分,改变一些也未尝不可。
项明闻言,也不禁微微摇头,名家除诡辩以外,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妥协性。
毕竟诡辩又不是必然成功之法,诡辩不成,名家弟子往往会选择妥协,这是学说特性使然,虽不全面,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懦弱。
当初大秦横扫六国之时,斥责最甚的便是名家弟子,而当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游说百家弟子放弃复国想法,顺从大秦朝堂。
从绝对客观层面上看,名家所做之事无疑是正确的,但加上道德与精神层面,名家的做法便为世人所唾弃。
可能这也是名家臭名在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妥协性,才让项明找到了抑制名家的方法,只要站在正确的一方,名家便会随同。
当然,这里的正确指的并不是道义上的正确,而是力量与大势的综合优势。
项明倒是希望对方存在妥协,这便意味着自己有进一步掌控名家的可能。
主意打定,项明面色一正,深邃的眼眸直视对方,一字一句道:
“让名家列入某之麾下,何如?”
哲学,是一门旨在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以及世界运行本质的学说,它不是茶米油盐,也不是高新科技,但却是人与其他生灵本质不同的地方。
如果说,人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便是存在思考,那么哲学便是思考的内容以及方向。
当文明发展到一定层次,必定会将探索宇宙道理作为外在探索方向,并以科学来探究,那么哲学便是人们探索内在价值的途径以及方法。
两者在层次和意义上几乎等同,没有孰高孰低之别。
假如认真讨论,人类所探究的所有层面都能够归结为哲学,无论是儒、法、道、易、数术,在最开始都是哲学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分割了。
而名家所探究的道理更倾向于后世那种大浪淘沙后剩余下的,研究物质与思维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合同异”和“离坚白”之争,同后世的唯心唯物之论存在很大的相通性;就算辩论为主的方式,亦是后世辩证理论的由来。
虽不算完全等同,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是超乎时代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来自后世的项明无疑要更加熟悉。
但这种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不具备普遍性。
寻常百姓,关注日常生活,在意科学发展,但若是花大量时间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以思考更深层次的发展,想必大多数人是不愿踏入哲学领域的。
即便是在思想开放,大众知识水平较高的后世,哲学也是一门相对冷门的学科,实用性不高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门槛太高的缘故。
世人的精神境界尚未达到那种层面,这种思想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普及。
后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当世,能够理解名家理论真正意义的,恐怕也就只有项明一人,甚至于名家弟子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家学说的无可取代。
毫无疑问,名家的存在对于整个文明的发展起到的是绝对积极的作用。
虽然这种学说在当世不会被世人理解,但放在长远角度上看,此类学说的存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世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众人的普遍智慧,从而推动文明的向前发展。
倘若名家就此断绝,无疑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
不过,如何安置名家也成了困惑项明的一大难题。
问题主要还是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当其冲的的,便是名家的发展问题。
名家学说想要取得进步,需要依赖眼光超越时代的思想家指引。如此大智慧之人,倘若真的让他专门探究哲学领域,项明也会心有不甘。
况且,世人思想境界尚且不够成熟,名家想要壮大,必须要冲破愚民政策的束缚,唯有民智提升,才能够发展壮大。
但壮大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便是名家理论自身存在的弊病,甚至说,是哲学的弊病。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物质大于意识的世界,唯有物质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去讨论精神层次的提升。否则,能够获得的只是虚妄的精神安慰罢了,对于整体文明并没有实际意义。
项明虽然尊敬那些苦行僧的行为,但并不提倡人人如此。
如何在发展名家的同时对其做出相应限制,也是一大难题。
而且,名家虽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却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糟粕,例如,辩证某些错误观点的行为,就是彻彻底底的诡辩。
从某种程度上,不经讨究而只凭主观想法便下定决论,并且通过口舌迫使他人认同这种错误观点,这样的诡辩无论对于何种学说都是危害极大的。
倘若想要让名家发展,这种诡辩的思想必须提前剪除,否则后患无穷。
项明思绪翻转之间,整个书房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公孙常见对方面部表情不断变化,心情也随之起伏,甚至连大声喘息都做不到。
直到项明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最终抬起头,再度看向公孙常。
“名家其势危矣,倘若某能够指点名家后路,名家能够给予某什么帮助?”
虽然公孙常言辞恳切,但这或许是名家辩术,虽说口说无凭,但项明也需要通过一些问答来确定对方的态度,从而最终决定如何安置名家的问题。
“倘若吴侯真能保我名家不亡,名家上下,皆唯吴侯之命是从,定不违背!”
公孙常见项明言辞之间,似有保全发展名家之法,顿时精神一振,诚恳道。
“为此不惜动摇名家之理?”
项明进一步试探道。
“吴侯此言,某不甚明白。”
公孙常一愣,脱口而出。但随即反应过来,笑道:
“倘若吴侯不触动名家根本,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商量的。”
名家虽然有固执的一面,但也要观乎形式,此时已经是学派生死存亡的关头,倘若对方的要求不过分,改变一些也未尝不可。
项明闻言,也不禁微微摇头,名家除诡辩以外,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妥协性。
毕竟诡辩又不是必然成功之法,诡辩不成,名家弟子往往会选择妥协,这是学说特性使然,虽不全面,但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懦弱。
当初大秦横扫六国之时,斥责最甚的便是名家弟子,而当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游说百家弟子放弃复国想法,顺从大秦朝堂。
从绝对客观层面上看,名家所做之事无疑是正确的,但加上道德与精神层面,名家的做法便为世人所唾弃。
可能这也是名家臭名在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妥协性,才让项明找到了抑制名家的方法,只要站在正确的一方,名家便会随同。
当然,这里的正确指的并不是道义上的正确,而是力量与大势的综合优势。
项明倒是希望对方存在妥协,这便意味着自己有进一步掌控名家的可能。
主意打定,项明面色一正,深邃的眼眸直视对方,一字一句道:
“让名家列入某之麾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