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儒出马,城下舌战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董卓同袁绍商谈了许久,而曹操与李旷却只能等待两人的谈话结束。
终于,就当李旷几乎等得不耐烦之时,自董卓军中上前一骑,来到了雒阳城下,要求同守将交谈。
“所谓何事?”
李旷的态度自然是无比强硬的,至少,他代表了天子的颜面,绝对不能在这个场合下露怯。
况且,他内心并未对董卓感到任何畏惧,即便是敌强己弱。
“将军,想必便是李旷了吧?”
城下之人并未因为李旷的态度而动怒,开口笑道,看起来相当和善。
但每一个知晓他底细的人都知道,此人一向是一个笑里藏刀之辈,表面的和善不过是对自己的伪装罢了。
他正是董卓麾下首席谋士,方才同样参与董袁二人交谈的李儒。
他此来是为了谈成条件,而不是宣布开战的,于是,面对李旷的咄咄相逼,他选择了稍作退让。
“正是李某!”
李旷又将声音抬高些许,使得他的声音听起来便带有某些威严的气息,若不是那张或许年轻的脸,似乎还真有那么一些威慑力存在。
但李儒怎会被轻易吓到,他只是保持着一副微笑的态势,静静地看着城上的李旷。
“将军气魄非凡,但是,单凭一人,怎敌得过十万大军?”
李儒的话不温不火,却带有浓厚的警示意味。
他方才选择暂时退让,只不过是为了尽可能快速地达成共识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怕了李旷。
开玩笑,李儒好歹也见识过不少世面,加上身后有十万大军作为底气,怎么都不会被李旷的气势吓到。
反之,倘若对方得寸进尺,他务必要加以警示,尽管双方都不愿开战,可一旦战斗打响,输的必将是李旷一方。
这是两人心知肚明的事情,李儒也会仰仗这点,将对话放在同等的层面之上。
李旷也察觉出李儒话中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就此服软,只不过是停止了迫人的言语,怒目盯着城下的李儒。
“我等此番前来,主要是为了清扫天子身畔逆臣,绝无他意,但似乎,天子并不相信雍侯的忠心啊……”
李儒朗声道,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切入主题,而是采取了一种聊天式的开场,将弥漫在场上的严肃气氛稍作缓和。
“外臣无调而入京,此举无异谋反,无论你们有什么理由,这一点,是不容宽恕的。”
李旷心中清楚,对方此前的言语并非是闲谈,而是有意为之。
当前自己麾下的士兵仅仅是听从调令的士兵,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系列事情的是非曲折,只是碍于命令才驻守在城头而已。
这时,已经有曾经参加过凉州之战的士兵注意到了城下来人的样貌,分明是当初同样指挥过自己的长官,难免心中会升起亲近之意。
一旦任凭李儒将前因后果说明,这种事情很难判别究竟归罪于谁,假如引发了不同角度的思考,甚至会动摇军心。
所以他才会选择直言了当的呵斥对方,彻底反驳掉了李儒的说辞。
而李旷如此激烈的辩驳也没有出乎李儒的意料,李儒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沉声道:
“我等入京,乃是奉大将军之命,何谈无调?倒是将军,京城如此混乱,皆因十常侍起,而你却不思为天子诛灭国贼,反倒阻拦除贼的我们,那么将军是何居心?”
平心而论,李儒此言确实有那么一丝阴阳怪气的意思,但他说的又没有什么毛病,只不过将黑白稍作颠倒,凭借话术让他们成为正义的一方。
占据道义或许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奇效,但总归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当然,李旷也不会任凭对方就这么轻易地占据了道义的上风,于是他愤然出言道:
“尔等遣大军入京,挑衅天子权威,动摇雒阳秩序,现在竟然倒打一耙,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是何居心?”
“尔始终需要记住,大汉,乃是天子的大汉,而非何进之大汉,更不是董卓之大汉。朝堂种种,皆要遵从天子的意志。”
“某些人落得这个下场乃是咎由自取,而天子一直想要试图给某些人机会,但似乎对方并不接受这般的恩泽。”
李旷阻止了李儒一直在偷换概念的行为,为此,他不惜将话说到了这个几乎是明明白白的份上。
但凡了解这一系列事情的始末,都会明白李儒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大方地承认了何进等人被杀是天子的意思,同时点明了阻挠董卓行进的事件也是天子所为。
诚实到近乎坦诚。
但李儒不能指责天子,无论如何,天子之所以被称为天子,便是因为其权势的独一无二,天下人可以批判指责,但身为朝臣,当众指责天子,这便是赤裸裸地蔑视皇权。
若真如此,恐怕就连董卓也保不住他。
于是,李儒只得依靠污化十常侍来阐明自己的态度:
“将军可知赵高乎?昔年赵高当权而独断,玩弄胡亥于股掌之间,致使前秦二世而亡。在某看来,其责不在天子,在乎于赵高也。”
“天子年少继位,为人臣子当鼎立助之,然赵高独蕴贪权之心,而无佐王之意,独断专权,至秦亡矣。”
“借古鉴今,今臣之责也,然观如今,与前秦何似!”
“天子年少继位,十常侍大权独揽,甚至新君方继位二月,便诛杀当朝大司马大将军,且扫清大将军一系,造成朝堂动荡。”
“假以时日,整个朝堂是否会变成十常侍的一言堂?朝堂之上宦官当政,扫除异己,何来安定可言?”
“我等不畏万夫所指,只恐大汉重蹈前秦覆辙,因此,必杀十常侍。”
李儒顿了顿,见李旷沉默不语,紧接着又道:
“将军忝为天子之臣,却不识天子蒙蔽,循假天子令,何其愧哉!”
“今我等来京,不欲封侯将相,只为清君之侧,凡有阻拦,尽为国贼!”
“还不开门,放我等入京?”
董卓同袁绍商谈了许久,而曹操与李旷却只能等待两人的谈话结束。
终于,就当李旷几乎等得不耐烦之时,自董卓军中上前一骑,来到了雒阳城下,要求同守将交谈。
“所谓何事?”
李旷的态度自然是无比强硬的,至少,他代表了天子的颜面,绝对不能在这个场合下露怯。
况且,他内心并未对董卓感到任何畏惧,即便是敌强己弱。
“将军,想必便是李旷了吧?”
城下之人并未因为李旷的态度而动怒,开口笑道,看起来相当和善。
但每一个知晓他底细的人都知道,此人一向是一个笑里藏刀之辈,表面的和善不过是对自己的伪装罢了。
他正是董卓麾下首席谋士,方才同样参与董袁二人交谈的李儒。
他此来是为了谈成条件,而不是宣布开战的,于是,面对李旷的咄咄相逼,他选择了稍作退让。
“正是李某!”
李旷又将声音抬高些许,使得他的声音听起来便带有某些威严的气息,若不是那张或许年轻的脸,似乎还真有那么一些威慑力存在。
但李儒怎会被轻易吓到,他只是保持着一副微笑的态势,静静地看着城上的李旷。
“将军气魄非凡,但是,单凭一人,怎敌得过十万大军?”
李儒的话不温不火,却带有浓厚的警示意味。
他方才选择暂时退让,只不过是为了尽可能快速地达成共识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怕了李旷。
开玩笑,李儒好歹也见识过不少世面,加上身后有十万大军作为底气,怎么都不会被李旷的气势吓到。
反之,倘若对方得寸进尺,他务必要加以警示,尽管双方都不愿开战,可一旦战斗打响,输的必将是李旷一方。
这是两人心知肚明的事情,李儒也会仰仗这点,将对话放在同等的层面之上。
李旷也察觉出李儒话中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就此服软,只不过是停止了迫人的言语,怒目盯着城下的李儒。
“我等此番前来,主要是为了清扫天子身畔逆臣,绝无他意,但似乎,天子并不相信雍侯的忠心啊……”
李儒朗声道,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切入主题,而是采取了一种聊天式的开场,将弥漫在场上的严肃气氛稍作缓和。
“外臣无调而入京,此举无异谋反,无论你们有什么理由,这一点,是不容宽恕的。”
李旷心中清楚,对方此前的言语并非是闲谈,而是有意为之。
当前自己麾下的士兵仅仅是听从调令的士兵,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系列事情的是非曲折,只是碍于命令才驻守在城头而已。
这时,已经有曾经参加过凉州之战的士兵注意到了城下来人的样貌,分明是当初同样指挥过自己的长官,难免心中会升起亲近之意。
一旦任凭李儒将前因后果说明,这种事情很难判别究竟归罪于谁,假如引发了不同角度的思考,甚至会动摇军心。
所以他才会选择直言了当的呵斥对方,彻底反驳掉了李儒的说辞。
而李旷如此激烈的辩驳也没有出乎李儒的意料,李儒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沉声道:
“我等入京,乃是奉大将军之命,何谈无调?倒是将军,京城如此混乱,皆因十常侍起,而你却不思为天子诛灭国贼,反倒阻拦除贼的我们,那么将军是何居心?”
平心而论,李儒此言确实有那么一丝阴阳怪气的意思,但他说的又没有什么毛病,只不过将黑白稍作颠倒,凭借话术让他们成为正义的一方。
占据道义或许并没有什么用处,但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奇效,但总归是没有什么坏处的。
当然,李旷也不会任凭对方就这么轻易地占据了道义的上风,于是他愤然出言道:
“尔等遣大军入京,挑衅天子权威,动摇雒阳秩序,现在竟然倒打一耙,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是何居心?”
“尔始终需要记住,大汉,乃是天子的大汉,而非何进之大汉,更不是董卓之大汉。朝堂种种,皆要遵从天子的意志。”
“某些人落得这个下场乃是咎由自取,而天子一直想要试图给某些人机会,但似乎对方并不接受这般的恩泽。”
李旷阻止了李儒一直在偷换概念的行为,为此,他不惜将话说到了这个几乎是明明白白的份上。
但凡了解这一系列事情的始末,都会明白李儒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大方地承认了何进等人被杀是天子的意思,同时点明了阻挠董卓行进的事件也是天子所为。
诚实到近乎坦诚。
但李儒不能指责天子,无论如何,天子之所以被称为天子,便是因为其权势的独一无二,天下人可以批判指责,但身为朝臣,当众指责天子,这便是赤裸裸地蔑视皇权。
若真如此,恐怕就连董卓也保不住他。
于是,李儒只得依靠污化十常侍来阐明自己的态度:
“将军可知赵高乎?昔年赵高当权而独断,玩弄胡亥于股掌之间,致使前秦二世而亡。在某看来,其责不在天子,在乎于赵高也。”
“天子年少继位,为人臣子当鼎立助之,然赵高独蕴贪权之心,而无佐王之意,独断专权,至秦亡矣。”
“借古鉴今,今臣之责也,然观如今,与前秦何似!”
“天子年少继位,十常侍大权独揽,甚至新君方继位二月,便诛杀当朝大司马大将军,且扫清大将军一系,造成朝堂动荡。”
“假以时日,整个朝堂是否会变成十常侍的一言堂?朝堂之上宦官当政,扫除异己,何来安定可言?”
“我等不畏万夫所指,只恐大汉重蹈前秦覆辙,因此,必杀十常侍。”
李儒顿了顿,见李旷沉默不语,紧接着又道:
“将军忝为天子之臣,却不识天子蒙蔽,循假天子令,何其愧哉!”
“今我等来京,不欲封侯将相,只为清君之侧,凡有阻拦,尽为国贼!”
“还不开门,放我等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