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楚史乱国志 > 第四百零七章 从容离去,曹操质疑

第四百零七章 从容离去,曹操质疑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未想轻动刀兵,此话说得好听,但董卓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若事情发展与他的预期不符,他很有可能随时动用城外的十万大军。

    “文谏?”

    刘辩冷笑道:

    “朕看你是要谋反!如何,想要开战否?”

    他直接将董卓的行为定性,将矛盾挑在明面之上。

    这也算是在激将董卓,一旦对方忍不住口出狂言,方才被他一时占据的局面将即刻逆转。

    说到底,董卓的证据还是经不起太大推敲的,只要拖得时间,刘辩认为真相的揭露并不会困难。

    “大汉以孝治国,以德立本,天子不孝失德,天下人共责之。”

    董卓并没有接刘辩的话茬,而是自顾自地道:

    “陛下,你已经没有了坐在那个位置的资格。现今还叫你陛下,不过是对天子之名的尊重罢了,对于你弑父夺权之事,某深感痛恶!”

    到了现在,他还保持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看雍侯之态,此事不似有假。”

    “就是就是,历来皇权大业动人心魄,若天子当真是野心勃勃之辈,确实有可能做出这等事情。”

    “当今天子还不算野心勃勃?上位不足数月,曾经霸据朝堂的两大势力悉数倾覆,这位天子的手段,当真势若雷霆啊……”

    此时,那些昨夜被董卓收买说服的朝臣开始执行自己的责任,努力地引导舆论,想要将天子毒杀先帝的罪名彻底坐实。

    众朝臣都不是愚钝之人,但架不住三人成虎,加上眼前铁证如山,即便内心疑虑再多,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

    “报——”

    这时,一匹战马自远处而来,距离很远便听到了马上之人的高呼。

    很快,一名士兵步入崇德殿内,高声向众人禀报了城门处的情况。

    场面顿时陷入了混乱,毕竟董卓方才还言之凿凿使用文谏,而现在便兵临城下,这是摆明了要逼迫群臣拿个主意。

    “雍侯这是何意?”

    黄婉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猜不透董卓的行事风格,倘若对方真的一冲动,确实有导致战争的可能。

    那样,便无异于将董卓逼到了一条绝路,只有一直走到黑,别无他选。

    原本的情况是,董卓虽然动用大军,却只做威慑,却始终保有余地。但威慑与开战又不一样,一旦开战,胜了倒还好说,万一败了,董卓想要的或许便不仅仅是更替天子那么简单了。

    到了那时,他只有推翻大汉刘氏,再立新朝这一条路可以走,否则,便会承担开战的后果。

    而一个王朝的更替,总归是要伴随着杀戮与鲜血的,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了那个程度,当下朝臣还能剩下几成,就全要看董卓的脸色。

    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这些“前朝”三公,最次也要被限制自由,或许还有性命之忧。

    黄婉年岁也不小,却也不算太大,虽野心消磨,却依旧想要保有尊严。想到同董卓开战后的严重后果,下意识地便想要避免此事发生。

    他偷偷与其他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想必他们的想法与自己相差无几。

    “不过稍加警戒罢了,婉公稍安,某绝对不会擅动刀兵。”

    董卓的话让黄婉稍稍放心,但他转念一想,又道:

    “但更替天子,滋事重大,雍侯何须急于一时,待我等调查清楚,再动手也不迟。”

    说到底,还是事发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他根本对此毫无准备。

    更替天子,乃是一国之大事,总不能单凭一次朝会便就此定下。

    况且,天子失德,责在三公,他身为司徒,同样有责任查明真相。

    其余高官也纷纷应和。

    董卓人脉再广,也接触不到三公九卿这等的朝臣,虽然此前有所安排,但能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

    “那便如婉公所愿。”

    董卓本就没有将期望定在这次朝会之上,朝堂对峙只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绝杀还在其后。

    毕竟,今日在朝堂上已经闹得太过,李儒深谙过犹不及的道理,若一再逼迫,难免会发生意外。

    局已经布下,只要事情按部就班地发展,取得应有的成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黄婉的话同样也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得以从容撤出崇德殿,给满朝文武留下一个反应的时间。

    正当他转身准备离去之时,一直沉默的刘辩终于再度开口:

    “算计不错,不过,你出得了城么?”

    刘辩终于放低了姿态,以他的身份,威胁董卓无疑是一个失仪的行为,但事到如今,也只得如此。

    “不劳陛下费心,三日以后,某需要看到结果。”

    他的最后半句话显然是对着黄婉等人所言,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缓步离去,因而众人并未看到他的表情。

    也不知道,这是一句提醒,还是一句警告。

    “传旨李旷,诛杀董卓。”

    董卓甫一离去,刘辩便沉声命令道。

    他的声音毫无感情,听不出一丝愤怒,仿佛方才所经历的一切都不足以使他有所动摇。

    所有朝臣面面相觑,就连黄婉也不例外。

    他方才对董卓的承诺大多只是敷衍,众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场天子与董卓之间的较量,他即便是身为三公,也没有立场干预此事,只能有选择性地推波助流,起到决定因素的,只是天子与董卓两人而已。

    这个道理他懂,众臣自然也懂,因此才静默不语,不愿参与其中。

    唯有一人,用担忧的语气问道:

    “若陛下杀了董卓,何以抵挡雒阳城外的十万大军?”

    众人抬眼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在场除天子外唯一能与董卓较量一二的曹操。

    只不过,方才整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他都处于一个冷眼旁观的状态,没有发声。

    这对他来说确实有些反常,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因为除了刘辩自己,没有人能够确信董卓所言是真是假。

    甚至可以说,曹操的犹豫完全是基于对天子的不信任,在天子与董卓之间徘徊不定,不知应该相信哪一方。

    他无法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但他却不能坐视一切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于是他这才出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