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突破重围,临近雒阳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种办法也不算什么妙计,只是简简单单的分兵。
凉州铁骑虽然称得上全员精锐,但终究还是有优劣之差,那些优中之优,董卓自然会为他们配以更好的战马与兵甲,以求在战场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当初华雄带走的,便是这样一支精兵,而董卓麾下仍有万余名这样的绝对精锐。
因此,董卓完全可以带领这些精骑绕路而行,避开前方有可能出现的埋伏,直接与在雒阳的华雄汇合,而李儒则率领大军从主路行进,冲击敌军的防线。
一路以来,纵使有敌军阻拦,却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这让李儒心中隐隐有些担忧,害怕愈是接近雒阳,敌军拦截的队伍便更加强大。
分兵,是为了保证董卓的绝对安全,在董卓抵达雒阳之后,若是李儒还没有率军赶到,也可以结合华雄手中的兵力再做接应。
事急从权,两人仅商量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在行军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分兵,董卓带领一万精锐从小道顺势前往雒阳,直接将凉州军的大部队交由李儒等人指挥。
果不其然,刚刚分兵还不到两个时辰之后,李儒便率军撞到了曹操提前设立的拒马之上,霎时间,便出现了上百的伤亡。
接下来,便是一番极为惨烈的厮杀,曹操在正面以大军结阵抵御凉州铁骑的冲击,而刘备则带领关张从敌军的侧翼发起猛攻,准备杀入敌军之中,斩杀董卓。
交战之处虽是官道,但对于这场战斗来说却还是显得颇为狭小,因此在短暂的相互攻伐之后,双方便混在一处,战场也变得无比混乱起来。
最终,还是以突破敌军防线为目标的凉州铁骑以人数优势达到了目的。
毕竟,他们战斗的主要目的不是杀伤敌军,而是快速突破对方防线,因此,就算曹操军准备充足严阵以待,也不可能完全阻挡住他们前进的势头,只得以最大程度加以限制,并且尽可能地击杀敌军。
于是,在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厮杀,并且付出堪称惨痛的代价之后,第一名凉州士兵终于突破了曹操军的防线,直奔凉州而去。
有了第一个,便有二三人,最终,在留下了一片狼藉之后,扬长而去。
只留下曹操与刘备在原地,望着敌方远去后马蹄扬起的灰尘,眉头紧锁。
虽是乱军从中,但凉州军军心溃散,加上沿途的疲惫,除了在冲阵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冲击力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无论是关张还是典韦,都能够在乱军之中挥洒自如。
他们没能看到董卓的行迹,那么便说明一点——董卓根本就不在这支队伍之中!
那么,董卓会在何处?是否有被前面拦截的诸侯斩杀的可能?
若是如此,他们费尽心思的布局岂非毫无意义?
“应该不是,敌军虽阵型凌乱,却也是长时间行军所致,而且他们虽无战意,却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这就可以肯定,董卓未死。”
刘备低声分析,忽然抬起头,与曹操异口同声道:
“分兵!”
随即,二人又面露苦色。
就算他们明知道董卓或许已经绕道雒阳,也不能够对其加以追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在历经董卓之乱后,当今天子对于接近雒阳的军队必定会更加警惕,甚至在他们动身前还隐隐警告过此事。
虽然他们有追击董卓的借口,但帝王之心最难揣测,他们都不愿触及天子的霉头。
况且,雒阳城那边也有联军的后手,因此他们除了叹息诛杀董卓之功旁落之外,也别无他法。
好在,一番厮杀过后,他们也杀伤了两万多敌军,各自抢到数千战马,也不算是徒劳无功。
于是,他们带着遗憾返回虎牢关,途中正好遇上刘辩率领的,前往雒阳的队伍。
这位大汉天子对接近雒阳的军队把控极为严格,按照官职的大小,将众诸侯可以携带的士兵进行限制,少则五百人,多者犹如项明,也只能够带领三千甲士。
余者,要么在虎牢关等待,要么各自回归来处,总之,自虎牢关为界,不得再向雒阳方向前进半步。
曹操凭借身份,自然是可以归于率众三千的诸侯之中,而刘备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其麾下的关张却对联军的胜利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加上其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可率三千人接近雒阳。
还有一些诸侯,在讨董战争中或是无所作为,或是损失惨重,亦或是有过无功,自觉无颜参与天子的当面封赏,便直接回返,等待着天子封赏的诏书。
联军总数可达数十万,而有资格接近雒阳的人马,算上曹刘的六千人,也不过三万余众。
但这三万多人,可以说是联军之中的绝对主力,加在一处,至少可当十万大军。
若非众诸侯相互制衡,刘辩都不敢让这样一支队伍接近雒阳。
由于不需要携带什么粮草辎重,因而行军速度很快,大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从虎牢关来到雒阳城下。
就在距离雒阳十里开外,已经可以遥遥看到雒阳城的位置,已经有一队士卒严阵以待。
见此情况,原本有些散漫的联军顿时一阵混乱,他们没想到前方还有敌人拦截,连忙结成军阵,准备迎敌。
但是,对方根本没有趁乱进攻的意思,相反地,对方主将单枪匹马上前,似乎有话要说。
他的手中未擎兵器,只是拿了一方木匣,不知其中何物。
前排士兵刚想问话,却被后方的项明喝止,只见他策马上前,望着对面那个银甲将军,目光深邃,似乎想要从对方脸上看到当初那个青涩猎人的影子。
此人正是李旷。
项明自然知晓李旷为何会出现在此处的前因后果,而他之所以没有提前警醒大军,只是出于一名将军见不得士兵松散的严谨。
他微微点头,随即大手一挥,让大军为李旷分出一条通路,让其能够策马直达刘辩的座驾。
这种办法也不算什么妙计,只是简简单单的分兵。
凉州铁骑虽然称得上全员精锐,但终究还是有优劣之差,那些优中之优,董卓自然会为他们配以更好的战马与兵甲,以求在战场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当初华雄带走的,便是这样一支精兵,而董卓麾下仍有万余名这样的绝对精锐。
因此,董卓完全可以带领这些精骑绕路而行,避开前方有可能出现的埋伏,直接与在雒阳的华雄汇合,而李儒则率领大军从主路行进,冲击敌军的防线。
一路以来,纵使有敌军阻拦,却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这让李儒心中隐隐有些担忧,害怕愈是接近雒阳,敌军拦截的队伍便更加强大。
分兵,是为了保证董卓的绝对安全,在董卓抵达雒阳之后,若是李儒还没有率军赶到,也可以结合华雄手中的兵力再做接应。
事急从权,两人仅商量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在行军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分兵,董卓带领一万精锐从小道顺势前往雒阳,直接将凉州军的大部队交由李儒等人指挥。
果不其然,刚刚分兵还不到两个时辰之后,李儒便率军撞到了曹操提前设立的拒马之上,霎时间,便出现了上百的伤亡。
接下来,便是一番极为惨烈的厮杀,曹操在正面以大军结阵抵御凉州铁骑的冲击,而刘备则带领关张从敌军的侧翼发起猛攻,准备杀入敌军之中,斩杀董卓。
交战之处虽是官道,但对于这场战斗来说却还是显得颇为狭小,因此在短暂的相互攻伐之后,双方便混在一处,战场也变得无比混乱起来。
最终,还是以突破敌军防线为目标的凉州铁骑以人数优势达到了目的。
毕竟,他们战斗的主要目的不是杀伤敌军,而是快速突破对方防线,因此,就算曹操军准备充足严阵以待,也不可能完全阻挡住他们前进的势头,只得以最大程度加以限制,并且尽可能地击杀敌军。
于是,在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厮杀,并且付出堪称惨痛的代价之后,第一名凉州士兵终于突破了曹操军的防线,直奔凉州而去。
有了第一个,便有二三人,最终,在留下了一片狼藉之后,扬长而去。
只留下曹操与刘备在原地,望着敌方远去后马蹄扬起的灰尘,眉头紧锁。
虽是乱军从中,但凉州军军心溃散,加上沿途的疲惫,除了在冲阵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冲击力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无论是关张还是典韦,都能够在乱军之中挥洒自如。
他们没能看到董卓的行迹,那么便说明一点——董卓根本就不在这支队伍之中!
那么,董卓会在何处?是否有被前面拦截的诸侯斩杀的可能?
若是如此,他们费尽心思的布局岂非毫无意义?
“应该不是,敌军虽阵型凌乱,却也是长时间行军所致,而且他们虽无战意,却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这就可以肯定,董卓未死。”
刘备低声分析,忽然抬起头,与曹操异口同声道:
“分兵!”
随即,二人又面露苦色。
就算他们明知道董卓或许已经绕道雒阳,也不能够对其加以追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在历经董卓之乱后,当今天子对于接近雒阳的军队必定会更加警惕,甚至在他们动身前还隐隐警告过此事。
虽然他们有追击董卓的借口,但帝王之心最难揣测,他们都不愿触及天子的霉头。
况且,雒阳城那边也有联军的后手,因此他们除了叹息诛杀董卓之功旁落之外,也别无他法。
好在,一番厮杀过后,他们也杀伤了两万多敌军,各自抢到数千战马,也不算是徒劳无功。
于是,他们带着遗憾返回虎牢关,途中正好遇上刘辩率领的,前往雒阳的队伍。
这位大汉天子对接近雒阳的军队把控极为严格,按照官职的大小,将众诸侯可以携带的士兵进行限制,少则五百人,多者犹如项明,也只能够带领三千甲士。
余者,要么在虎牢关等待,要么各自回归来处,总之,自虎牢关为界,不得再向雒阳方向前进半步。
曹操凭借身份,自然是可以归于率众三千的诸侯之中,而刘备虽然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其麾下的关张却对联军的胜利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加上其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可率三千人接近雒阳。
还有一些诸侯,在讨董战争中或是无所作为,或是损失惨重,亦或是有过无功,自觉无颜参与天子的当面封赏,便直接回返,等待着天子封赏的诏书。
联军总数可达数十万,而有资格接近雒阳的人马,算上曹刘的六千人,也不过三万余众。
但这三万多人,可以说是联军之中的绝对主力,加在一处,至少可当十万大军。
若非众诸侯相互制衡,刘辩都不敢让这样一支队伍接近雒阳。
由于不需要携带什么粮草辎重,因而行军速度很快,大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从虎牢关来到雒阳城下。
就在距离雒阳十里开外,已经可以遥遥看到雒阳城的位置,已经有一队士卒严阵以待。
见此情况,原本有些散漫的联军顿时一阵混乱,他们没想到前方还有敌人拦截,连忙结成军阵,准备迎敌。
但是,对方根本没有趁乱进攻的意思,相反地,对方主将单枪匹马上前,似乎有话要说。
他的手中未擎兵器,只是拿了一方木匣,不知其中何物。
前排士兵刚想问话,却被后方的项明喝止,只见他策马上前,望着对面那个银甲将军,目光深邃,似乎想要从对方脸上看到当初那个青涩猎人的影子。
此人正是李旷。
项明自然知晓李旷为何会出现在此处的前因后果,而他之所以没有提前警醒大军,只是出于一名将军见不得士兵松散的严谨。
他微微点头,随即大手一挥,让大军为李旷分出一条通路,让其能够策马直达刘辩的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