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刻不容缓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冯承乾从来没有看不起陆军,在过去的三年里,陆军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战斗力,而且在残酷的战斗中越来越强大。以总体战斗力衡量,中国陆军已经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即便是单位战斗力,中国陆军也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差多少,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地面部队。
只是,冯承乾压根就不相信陆军能从缅甸出发攻占整个印度,甚至不相信陆军能够顺利攻入印度。
原因很简单,缅甸根本没有供陆军攻打印度的基础条件。
当时,没有一条公路从中国直接通往缅甸!在攻打缅甸的战斗中,陆军的作战部队都是在泰国上岸,然后到达泰缅边境,再进入缅甸境内。直到一九四二年底,在陆军控制了吉大港之后,才能够通过港口投入兵力与物资。要命的是,缅甸境内也没有多少公路,而且仅有的几条公路的质量都非常糟糕,不但难以让装甲车辆通行,甚至连五吨级的卡车都难以正常行使。
要知道,在缅甸战场上,为了维持五万前线部队,陆军动用了十五万后勤人员。
为了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陆军甚至在占领区内征用了所有骡马与黄牛,并且雇佣缅甸本地人组成了马车队。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还有能力攻入印度吗?
当时,陆军提出了一套进攻方案,即作战部队沿海岸线推进,重点利用沿途的港口来缩短补给线的长度。
对此,冯承乾嗤之以鼻。
先不说沿岸有多少港口,以及这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先说沿海岸线推进是否可行。
要知道,从缅甸往西,就是恒河三角洲。在这片被称为孟加拉的地区,恒河分成了数十条支流,并且有上千条小河。也就是说。整个恒河三角洲地区就是河网密布,不但缺乏优良的公路,甚至连桥梁都不是很多。
在恒河三角洲地区。根本没有大的城镇,有的只是分布稀疏的村镇。
显然,要让部队越过恒河三角洲,而且得到足够的后勤支援。其难度比直接登陆印度半岛还要大。
至于绕过恒河三角洲,那就得深入内陆。
当然,这条进攻线路也不那么好走。
要知道,在恒河三角洲北面,就是有名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也就是被英国人称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条在喜马拉雅山南面通过和河流在孟加拉北部突然转向,把印度东北地区分割开来。
也就是说,即便从内陆进军,陆军依然得渡过这条河流。
当然,从内陆进军,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后勤保障,即现有的公路体系,根本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地面进攻。
除了糟糕的基础条件。还得考虑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进军缅甸的时候。陆军动用的是部署在广东与云南的部队,而且部队官兵大多来自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南部地区(当时海南岛还属于广东,而且广西的沿海地区也属于广东),因此大部分官兵都比较习惯潮湿闷热的热带气候,但是在进驻缅甸之后。仍然有很多官兵不适应热带雨林里的恶劣气候环境。一年多里,驻缅部队减员近三万人。而其中两万多都是患上了热带疾病。
要知道,这还是发生在后勤保障较为充分的基地里面。
如果军队开出营地。深入到雨林里面作战,那么非战斗减员将更加严重。
综合这些因素,冯承乾坚决反对从缅甸出兵攻打印度,不但不能以此为主,甚至不应该在这边用兵。
冯承乾的观点是,在攻打印度之前,首先攻占锡兰,也就是斯里兰卡。
当//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时,冯承乾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计划。这就是,避开印度人口最为集中的恒河流域,在占领了斯里兰卡之后,直接攻打印度的阿拉伯海沿岸地区,攻占一座至关重要的港口城市,比如孟买,然后北上攻打印度河流域,迅速把战线推进到印伊边境地区,把德军挡在印度之外。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通过这种大跨度进攻,先把印度圈起来。
至于能不能攻占印度,以及在什么时候攻占印度,根本是次要问题。只要中德军队在伊朗会师,那么德军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插手海湾,为战后的新秩序打下基础。
首先被说服的就是刘伯恩。
原因也很简单,刘伯恩支持攻打印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控制印度,确保中国在战后独霸印度洋。
虽然吴铁生的胃口很大,也更加照顾陆军的利益,但是刘伯恩已经不是军人,而是中华民主共和国总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政治利益,而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刘伯恩的态度有所松动之后,吴铁生也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吴铁生非常清楚,只要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得到采纳,那么在印度战场上充当主角的依然是海军,至少在攻打斯里兰卡,以及登陆印度西部地区的战斗中,海军的地位在陆军之上。
为此,吴铁生也提出了一点,即在攻占了斯里兰卡之后,应该由陆军来选择在印度的登陆地点,并且由陆军负责主要的作战行动。换句话说,在北印度洋战区司令部里,陆军应该获得相应的地位。
显然,冯承乾不会拒绝这个小小的要求。
结果就是,到了六月底,中国高层已经在进军印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即首先攻打斯里兰卡。
这样一来,海军的作战负担就加重了不少。
甚至可以说,为了攻打斯里兰卡,海军不得不暂时放弃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除非顾祝同能够在不要求增援的情况下攻打中途岛,不然冯承乾就只能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计划锁进保险柜。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兵力并不富裕。
虽然这个时候,第二批三艘“唐太宗”级舰队航母已经服役,训练也已完成,基本上形成了作战能力,加上已有的八艘舰队航母,中国海军总共拥有十一艘舰队航母,规模是战前的三倍以上。但是在这十一艘舰队航母中,能够用的只有五艘,之前编在第五舰队里的五艘舰队航母都需要进行为期数个月的大修,而第二舰队里的两艘舰队航母也得轮换着进行第一次全面维护。
五艘舰队航母能做什么?
以当时掌握的情报,要想攻打斯里兰卡,中国海军至少需要投入两支战斗舰队,也就是需要动用六艘舰队航母。
原因很简单,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面积仅次于马达加斯加的第二大岛屿。
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岛屿上,有大约十五万英军,还有数百作战飞机,而这些飞机分布在十多座机场上。
显然,不可能通过一次、或者两次突袭来打掉英军的航空作战能力。
此外,斯里兰卡离中国的军事基地并不近,到安达曼群岛超过了一千五百公里,即在中型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到缅甸的吉大港则有两千多公里,几乎是重型轰炸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了,到新加坡则更远。
如此一来,岸基航空兵就很难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美英潜艇构成的威胁。
显然,能用的五艘舰队航母全部派往印度洋,也不见得够用。
也就是说,即便顾祝同想打中途岛,而且冯承乾也批准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行动,他也只能用手里的几艘小型航母,不可能获得舰队航母。当然,如果顾祝同愿意把攻打中途岛的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三年底,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即原本属于第五舰队的五艘舰队航母都将在这个时候完成大修。
问题是,能够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推迟到年底吗?
最初的时候,顾祝同认为有这个必要。关键就是,冯承乾向他做出了保证,即攻打斯里兰卡的作战行动肯定会在年底结束,因此到时候除了那五艘正在大修的舰队航母,还可以考虑为第三舰队增派一艘、或者两艘舰队航母,使其组成两支战斗舰队,从而获得足够的兵力优势。
在顾祝同看来,如果有六艘舰队航母,那么攻打中途岛就不是太困难。
别的不说,至少不再需要为美军第七舰队发愁了。
问题是,到了七月上旬,顾祝同就不这么认为了。
当时,顾祝同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即美国正在全力加强中途岛的防御部署,准备在中途岛阻击中**队,而且第七舰队也有望在两到三个月之内获得更多的战舰,从而具备挑战中国海军的能力。
这份情报,不但引起了顾祝同的重视,也受到了冯承乾的重视。
两人都意识到,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绝对不能推迟,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必须迎着困难而上。
说白了,如果拖到年底再攻打中途岛,进攻难度将超过攻打威克岛。
更要命的是,到时候第三舰队未必能够夺得制海权,也就不一定能够确保登陆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关键是,该如何攻打中途岛?(未完待续)
冯承乾从来没有看不起陆军,在过去的三年里,陆军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战斗力,而且在残酷的战斗中越来越强大。以总体战斗力衡量,中国陆军已经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即便是单位战斗力,中国陆军也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差多少,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地面部队。
只是,冯承乾压根就不相信陆军能从缅甸出发攻占整个印度,甚至不相信陆军能够顺利攻入印度。
原因很简单,缅甸根本没有供陆军攻打印度的基础条件。
当时,没有一条公路从中国直接通往缅甸!在攻打缅甸的战斗中,陆军的作战部队都是在泰国上岸,然后到达泰缅边境,再进入缅甸境内。直到一九四二年底,在陆军控制了吉大港之后,才能够通过港口投入兵力与物资。要命的是,缅甸境内也没有多少公路,而且仅有的几条公路的质量都非常糟糕,不但难以让装甲车辆通行,甚至连五吨级的卡车都难以正常行使。
要知道,在缅甸战场上,为了维持五万前线部队,陆军动用了十五万后勤人员。
为了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陆军甚至在占领区内征用了所有骡马与黄牛,并且雇佣缅甸本地人组成了马车队。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还有能力攻入印度吗?
当时,陆军提出了一套进攻方案,即作战部队沿海岸线推进,重点利用沿途的港口来缩短补给线的长度。
对此,冯承乾嗤之以鼻。
先不说沿岸有多少港口,以及这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先说沿海岸线推进是否可行。
要知道,从缅甸往西,就是恒河三角洲。在这片被称为孟加拉的地区,恒河分成了数十条支流,并且有上千条小河。也就是说。整个恒河三角洲地区就是河网密布,不但缺乏优良的公路,甚至连桥梁都不是很多。
在恒河三角洲地区。根本没有大的城镇,有的只是分布稀疏的村镇。
显然,要让部队越过恒河三角洲,而且得到足够的后勤支援。其难度比直接登陆印度半岛还要大。
至于绕过恒河三角洲,那就得深入内陆。
当然,这条进攻线路也不那么好走。
要知道,在恒河三角洲北面,就是有名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也就是被英国人称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条在喜马拉雅山南面通过和河流在孟加拉北部突然转向,把印度东北地区分割开来。
也就是说,即便从内陆进军,陆军依然得渡过这条河流。
当然,从内陆进军,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后勤保障,即现有的公路体系,根本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地面进攻。
除了糟糕的基础条件。还得考虑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进军缅甸的时候。陆军动用的是部署在广东与云南的部队,而且部队官兵大多来自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南部地区(当时海南岛还属于广东,而且广西的沿海地区也属于广东),因此大部分官兵都比较习惯潮湿闷热的热带气候,但是在进驻缅甸之后。仍然有很多官兵不适应热带雨林里的恶劣气候环境。一年多里,驻缅部队减员近三万人。而其中两万多都是患上了热带疾病。
要知道,这还是发生在后勤保障较为充分的基地里面。
如果军队开出营地。深入到雨林里面作战,那么非战斗减员将更加严重。
综合这些因素,冯承乾坚决反对从缅甸出兵攻打印度,不但不能以此为主,甚至不应该在这边用兵。
冯承乾的观点是,在攻打印度之前,首先攻占锡兰,也就是斯里兰卡。
当//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时,冯承乾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计划。这就是,避开印度人口最为集中的恒河流域,在占领了斯里兰卡之后,直接攻打印度的阿拉伯海沿岸地区,攻占一座至关重要的港口城市,比如孟买,然后北上攻打印度河流域,迅速把战线推进到印伊边境地区,把德军挡在印度之外。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通过这种大跨度进攻,先把印度圈起来。
至于能不能攻占印度,以及在什么时候攻占印度,根本是次要问题。只要中德军队在伊朗会师,那么德军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插手海湾,为战后的新秩序打下基础。
首先被说服的就是刘伯恩。
原因也很简单,刘伯恩支持攻打印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控制印度,确保中国在战后独霸印度洋。
虽然吴铁生的胃口很大,也更加照顾陆军的利益,但是刘伯恩已经不是军人,而是中华民主共和国总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政治利益,而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刘伯恩的态度有所松动之后,吴铁生也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吴铁生非常清楚,只要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得到采纳,那么在印度战场上充当主角的依然是海军,至少在攻打斯里兰卡,以及登陆印度西部地区的战斗中,海军的地位在陆军之上。
为此,吴铁生也提出了一点,即在攻占了斯里兰卡之后,应该由陆军来选择在印度的登陆地点,并且由陆军负责主要的作战行动。换句话说,在北印度洋战区司令部里,陆军应该获得相应的地位。
显然,冯承乾不会拒绝这个小小的要求。
结果就是,到了六月底,中国高层已经在进军印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即首先攻打斯里兰卡。
这样一来,海军的作战负担就加重了不少。
甚至可以说,为了攻打斯里兰卡,海军不得不暂时放弃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除非顾祝同能够在不要求增援的情况下攻打中途岛,不然冯承乾就只能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计划锁进保险柜。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兵力并不富裕。
虽然这个时候,第二批三艘“唐太宗”级舰队航母已经服役,训练也已完成,基本上形成了作战能力,加上已有的八艘舰队航母,中国海军总共拥有十一艘舰队航母,规模是战前的三倍以上。但是在这十一艘舰队航母中,能够用的只有五艘,之前编在第五舰队里的五艘舰队航母都需要进行为期数个月的大修,而第二舰队里的两艘舰队航母也得轮换着进行第一次全面维护。
五艘舰队航母能做什么?
以当时掌握的情报,要想攻打斯里兰卡,中国海军至少需要投入两支战斗舰队,也就是需要动用六艘舰队航母。
原因很简单,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面积仅次于马达加斯加的第二大岛屿。
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岛屿上,有大约十五万英军,还有数百作战飞机,而这些飞机分布在十多座机场上。
显然,不可能通过一次、或者两次突袭来打掉英军的航空作战能力。
此外,斯里兰卡离中国的军事基地并不近,到安达曼群岛超过了一千五百公里,即在中型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到缅甸的吉大港则有两千多公里,几乎是重型轰炸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了,到新加坡则更远。
如此一来,岸基航空兵就很难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美英潜艇构成的威胁。
显然,能用的五艘舰队航母全部派往印度洋,也不见得够用。
也就是说,即便顾祝同想打中途岛,而且冯承乾也批准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行动,他也只能用手里的几艘小型航母,不可能获得舰队航母。当然,如果顾祝同愿意把攻打中途岛的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三年底,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即原本属于第五舰队的五艘舰队航母都将在这个时候完成大修。
问题是,能够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推迟到年底吗?
最初的时候,顾祝同认为有这个必要。关键就是,冯承乾向他做出了保证,即攻打斯里兰卡的作战行动肯定会在年底结束,因此到时候除了那五艘正在大修的舰队航母,还可以考虑为第三舰队增派一艘、或者两艘舰队航母,使其组成两支战斗舰队,从而获得足够的兵力优势。
在顾祝同看来,如果有六艘舰队航母,那么攻打中途岛就不是太困难。
别的不说,至少不再需要为美军第七舰队发愁了。
问题是,到了七月上旬,顾祝同就不这么认为了。
当时,顾祝同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即美国正在全力加强中途岛的防御部署,准备在中途岛阻击中**队,而且第七舰队也有望在两到三个月之内获得更多的战舰,从而具备挑战中国海军的能力。
这份情报,不但引起了顾祝同的重视,也受到了冯承乾的重视。
两人都意识到,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绝对不能推迟,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必须迎着困难而上。
说白了,如果拖到年底再攻打中途岛,进攻难度将超过攻打威克岛。
更要命的是,到时候第三舰队未必能够夺得制海权,也就不一定能够确保登陆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关键是,该如何攻打中途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