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 又是丰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粮食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马林刚回到奥里希不久,各省的负责人就送来了粮食大丰收的报告。和马林想象得一样,原本控制的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石勒苏益格省和北明斯特省,因为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三肥齐全,自然是获得了大丰收。
这四个地区的粮食收获,加起来竟然高达20亿磅黑麦。其中,单单属于马林麾下庄园产出的,就多达13亿磅粮食。即使刨除粮食消耗,今年马林又要净获得10亿磅以上的粮食。
而若是到了明年,新获得的不莱梅省、日德兰半岛地区和西弗里斯兰地区的庄园也开始按照新农业技术产出的话,粮食总产更吓人。
这么多粮食,马林却不敢敞开来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哀。但这也没办法,毕竟,要是粮食卖太多了,很容易被人发现粮食高产的秘密。
不过,好在马林及时发掘了利用富余的粮食酿造黑麦二锅头的好办法,给大量富余的粮食找到了好去处。卖酒不像卖粮食那么惹人注目,而且马林也弄了几个商会装模作样地到处收购粮食,倒也没什么人怀疑。甚至,马林让手下在德意志告诉别人,说很多粮食是国外产的。而在德意志以外的地区,则是另一种说法。通过这种手段掩饰,大家都不太清楚马林酿酒用的粮食其实都是自产的……
但是,这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即使卖烈酒,市场也是有限的。因为,嗜好烈酒的人并不多。而且,多半集中在寒冷的东欧。而西欧地区,嗜好烈酒的人只有少部分。
可问题在于,东欧寒冷地区的人虽然嗜好烈酒,可那边穷啊。而烈酒因为耗费粮食很多,价格也很贵。这就导致,能买得起烈酒的东欧人并不多,只要是当地的一些贵族和富商。至于普通人,即使爱好烈酒,也喝不起。
所以,马林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限制一下粮食的产量了……要不然,粮食太多的话,只能堆在那儿发霉,即使酿酒也卖不出去啊……
幸运的是,马林忽然想起了刚刚经过战乱的英格兰。现在,诺森伯兰郡已经是马林的控制区了。那边现在有好几万难民等米下锅呢。
于是,马林下令,再从粮库里调运上千万磅黑麦过去,救济那些难民。反正,他们的吃喝,马林包了……
要知道,诺森伯兰郡总人口,算上从亨利珀西手里抢下来的6万难民,也不过才七八万人。就算他是8万人口,每人每天吃一磅黑麦,每天消耗也才8万磅。一千万磅黑麦,足够他们吃125天的。
不过,马林忽然想起来——貌似诺森伯兰郡的农业开发程度很低。现在想要开发诺森伯兰郡,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砍伐很多树木,开挖许多灌溉沟渠……而这些活动,会让人极大地消耗体力,增加粮食的消耗。甚至,让人饭量翻倍……
但是,这不是问题。对于别的贵族而言,饭量翻倍绝对要了他们老命了。因为,粮食好贵的。但马林是谁?粮食多得吃不完的主啊!于是,马林依然下令——组织那些难民在诺森伯兰郡大面积垦荒和挖沟开渠。而且,对于那些参加挖沟开渠的英格兰劳力,马林的承诺是黑面包管够。甚至,表现好的,还会多奖励面包,允许那些民壮带回去给家人吃……如此,倒也是给那些粮食找到了好去处……
……
统计完了四个老省份的粮食产量,就轮到新接手的三个省份——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了……至于南明斯特省(包括奥斯纳布吕克的南半部地区),那边目前还在康拉德主教的控制下,在康拉德主教去世前,马林暂时还管不着……
至于能管得到的三个省份,虽然面积广大,但两市总产竟然只有1亿磅不到……马林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这个数字,连其他四个省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可是,这三个新省份,面积比那四个老省份还要大啊。尤其是日德兰省,足足接近2万平方公里那么大……可是,粮食产量咋就那么低呢?
但三个省份的报告给马林解了惑——原来,都是战乱闹得。因为战乱,日德兰半岛和西弗里斯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两处很多地区的田地都荒芜了,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垦。只有不莱梅省,因为是置换来的,农业受到的影响倒是不大。
最终,结果就是这三个新省份出产的粮食,勉强够当地人消耗。甚至,因为粮食多半集中在那些贵族和容克地主手里,很多农奴都要饿肚子……
但这不是问题,马林决定——从仓库里拿出一些陈粮出来,掺一些草糠,做成经济型的科勒面包,去接济这三个新省份的挨饿的农奴。如此,也算赚了一波民心,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此外,马林还打算运一批粮食去自己在爱尔兰岛上的领地——威克洛郡。爱尔兰岛上虽然落后,可人口却是不少的。
虽然经过战乱,导致爱尔兰岛东部地区人口稀少。可是,爱尔兰岛目前是欧洲著名的穷乡僻壤。只要面包管够,绝对能招揽到大量的流民过来。
要知道,爱尔兰岛上和欧洲其他地区不同。因为土著势力众多,他们相互攻伐,导致岛上政局不稳。另外,爱尔兰岛上,只有东部和东北部一些降雨量较少的地区适合农业。而西部地区,因为直面大西洋,降水太过频繁和过量,导致岛上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农业。因此,爱尔兰岛上盛行养羊和捕鱼,人口的定居属性较差。只要马林肯出粮食,吸引一些爱尔兰牧民和渔民搬迁过来,还是很方便的。要知道,那些个爱尔兰牧民和渔民可不像农民那样恋家。毕竟,牧民和渔民没有土地,搬迁起来没啥留恋的,直接打包走人。故而,招募起来也更加方便。
只有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开发起面积高达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威克洛郡,才能顺利进行。而且,威克洛郡位于爱尔兰东部沿海,正好处于“大西洋雨水区”未涉及到的阴影部分,是爱尔兰岛上少油的适合农业的地区。开发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马林对爱尔兰人并没有什么歧视的心理,虽然他一直鼓吹日耳曼种族的优越性,但心里上,他根本不这样想。
爱尔兰人虽然是凯尔特人,不是日耳曼人,但利用好了,也一样是很好的臣民。当然,马林打算用粮食拉拢住这些爱尔兰人。但同时,也会通过免费的义务教育等方式,教会爱尔兰人的孩子讲英语和德语。等到三代过后,爱尔兰人都讲英语或德语了,就和日耳曼人没啥区别了。到时候加强融合,很容易就融入大家庭里了。
至于原本历史上爱尔兰人为何跟英格兰人尿不到一个壶里,马林觉得主要就是语言和风俗的原因。另外,宗教的影响也很大——英格兰人改信新教圣公会了,爱尔兰人还信奉天主教,两个种族能融合就怪了……
语言和风俗的问题马林觉得很好解决——免费义务教育,强制要求在课堂上只使用英语就可以了。几代人教育下来,原本就长得差不多的爱尔兰人,和日耳曼系的英格兰人差别就不大了。
原本历史上,英格兰人虽然统治了爱尔兰,却没有推广英语教育,让爱尔兰人继续文盲,使用土著的爱尔兰语。文盲是最喜欢保留传统的,如此一来,再过几百年,也难以融合掉爱尔兰人了。
马林是经历过21世纪的华夏的,在21世纪的华夏,那些个原本和汉人风俗迥异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在接受了现代教育后,除了某个特殊的教派的人有不吃猪肉等独特的习惯外,其他民族的年轻人,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谈举止,和汉人毫无区别。只有那些呆在寨子里的年老的少数民族同胞,因为没文化,才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当然,后世的人喜欢旅游,最喜欢看那些与主流文化不同的风俗,所以国家才特地保护了那些少民文化,尤其是歌舞文化。要不然,过不了几代,他们就会都被同化了。即便如此,马林坚信,只要那些少民的后代走出山里的寨子,要不了几代,就没人能看出他们是少民了……即使上辈子马林自己,对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是很清楚了……
只要通过免费义务教育的方式,用同一发音的音标,统一人们的语言和发音。当人们都说同一种口音的语言的时候,只要是同一肤色的人,是很容易融合的。
就像后世华夏的大城市,那些抱团跟外地人对立甚至斗殴的老乡,多半是那些不会讲普通话的上了岁数的人。而像马林那样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在工作的时候,和同事之间,根本没有多少地区差异的感受……
所以,马林打算趁着手里粮食多,通过免费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教会爱尔兰人的孩子们讲伦敦口音的英语。等他们长大了,就不会和英格兰人有太大的隔阂了。大家都讲同一种口音的语言,自然就容易融合到一起去了……
马林刚回到奥里希不久,各省的负责人就送来了粮食大丰收的报告。和马林想象得一样,原本控制的东弗里斯兰省、奥尔登堡省、石勒苏益格省和北明斯特省,因为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三肥齐全,自然是获得了大丰收。
这四个地区的粮食收获,加起来竟然高达20亿磅黑麦。其中,单单属于马林麾下庄园产出的,就多达13亿磅粮食。即使刨除粮食消耗,今年马林又要净获得10亿磅以上的粮食。
而若是到了明年,新获得的不莱梅省、日德兰半岛地区和西弗里斯兰地区的庄园也开始按照新农业技术产出的话,粮食总产更吓人。
这么多粮食,马林却不敢敞开来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哀。但这也没办法,毕竟,要是粮食卖太多了,很容易被人发现粮食高产的秘密。
不过,好在马林及时发掘了利用富余的粮食酿造黑麦二锅头的好办法,给大量富余的粮食找到了好去处。卖酒不像卖粮食那么惹人注目,而且马林也弄了几个商会装模作样地到处收购粮食,倒也没什么人怀疑。甚至,马林让手下在德意志告诉别人,说很多粮食是国外产的。而在德意志以外的地区,则是另一种说法。通过这种手段掩饰,大家都不太清楚马林酿酒用的粮食其实都是自产的……
但是,这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即使卖烈酒,市场也是有限的。因为,嗜好烈酒的人并不多。而且,多半集中在寒冷的东欧。而西欧地区,嗜好烈酒的人只有少部分。
可问题在于,东欧寒冷地区的人虽然嗜好烈酒,可那边穷啊。而烈酒因为耗费粮食很多,价格也很贵。这就导致,能买得起烈酒的东欧人并不多,只要是当地的一些贵族和富商。至于普通人,即使爱好烈酒,也喝不起。
所以,马林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限制一下粮食的产量了……要不然,粮食太多的话,只能堆在那儿发霉,即使酿酒也卖不出去啊……
幸运的是,马林忽然想起了刚刚经过战乱的英格兰。现在,诺森伯兰郡已经是马林的控制区了。那边现在有好几万难民等米下锅呢。
于是,马林下令,再从粮库里调运上千万磅黑麦过去,救济那些难民。反正,他们的吃喝,马林包了……
要知道,诺森伯兰郡总人口,算上从亨利珀西手里抢下来的6万难民,也不过才七八万人。就算他是8万人口,每人每天吃一磅黑麦,每天消耗也才8万磅。一千万磅黑麦,足够他们吃125天的。
不过,马林忽然想起来——貌似诺森伯兰郡的农业开发程度很低。现在想要开发诺森伯兰郡,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砍伐很多树木,开挖许多灌溉沟渠……而这些活动,会让人极大地消耗体力,增加粮食的消耗。甚至,让人饭量翻倍……
但是,这不是问题。对于别的贵族而言,饭量翻倍绝对要了他们老命了。因为,粮食好贵的。但马林是谁?粮食多得吃不完的主啊!于是,马林依然下令——组织那些难民在诺森伯兰郡大面积垦荒和挖沟开渠。而且,对于那些参加挖沟开渠的英格兰劳力,马林的承诺是黑面包管够。甚至,表现好的,还会多奖励面包,允许那些民壮带回去给家人吃……如此,倒也是给那些粮食找到了好去处……
……
统计完了四个老省份的粮食产量,就轮到新接手的三个省份——西弗里斯兰省、不莱梅省和日德兰省了……至于南明斯特省(包括奥斯纳布吕克的南半部地区),那边目前还在康拉德主教的控制下,在康拉德主教去世前,马林暂时还管不着……
至于能管得到的三个省份,虽然面积广大,但两市总产竟然只有1亿磅不到……马林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这个数字,连其他四个省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可是,这三个新省份,面积比那四个老省份还要大啊。尤其是日德兰省,足足接近2万平方公里那么大……可是,粮食产量咋就那么低呢?
但三个省份的报告给马林解了惑——原来,都是战乱闹得。因为战乱,日德兰半岛和西弗里斯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两处很多地区的田地都荒芜了,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垦。只有不莱梅省,因为是置换来的,农业受到的影响倒是不大。
最终,结果就是这三个新省份出产的粮食,勉强够当地人消耗。甚至,因为粮食多半集中在那些贵族和容克地主手里,很多农奴都要饿肚子……
但这不是问题,马林决定——从仓库里拿出一些陈粮出来,掺一些草糠,做成经济型的科勒面包,去接济这三个新省份的挨饿的农奴。如此,也算赚了一波民心,有利于统治的稳固。
此外,马林还打算运一批粮食去自己在爱尔兰岛上的领地——威克洛郡。爱尔兰岛上虽然落后,可人口却是不少的。
虽然经过战乱,导致爱尔兰岛东部地区人口稀少。可是,爱尔兰岛目前是欧洲著名的穷乡僻壤。只要面包管够,绝对能招揽到大量的流民过来。
要知道,爱尔兰岛上和欧洲其他地区不同。因为土著势力众多,他们相互攻伐,导致岛上政局不稳。另外,爱尔兰岛上,只有东部和东北部一些降雨量较少的地区适合农业。而西部地区,因为直面大西洋,降水太过频繁和过量,导致岛上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农业。因此,爱尔兰岛上盛行养羊和捕鱼,人口的定居属性较差。只要马林肯出粮食,吸引一些爱尔兰牧民和渔民搬迁过来,还是很方便的。要知道,那些个爱尔兰牧民和渔民可不像农民那样恋家。毕竟,牧民和渔民没有土地,搬迁起来没啥留恋的,直接打包走人。故而,招募起来也更加方便。
只有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开发起面积高达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威克洛郡,才能顺利进行。而且,威克洛郡位于爱尔兰东部沿海,正好处于“大西洋雨水区”未涉及到的阴影部分,是爱尔兰岛上少油的适合农业的地区。开发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马林对爱尔兰人并没有什么歧视的心理,虽然他一直鼓吹日耳曼种族的优越性,但心里上,他根本不这样想。
爱尔兰人虽然是凯尔特人,不是日耳曼人,但利用好了,也一样是很好的臣民。当然,马林打算用粮食拉拢住这些爱尔兰人。但同时,也会通过免费的义务教育等方式,教会爱尔兰人的孩子讲英语和德语。等到三代过后,爱尔兰人都讲英语或德语了,就和日耳曼人没啥区别了。到时候加强融合,很容易就融入大家庭里了。
至于原本历史上爱尔兰人为何跟英格兰人尿不到一个壶里,马林觉得主要就是语言和风俗的原因。另外,宗教的影响也很大——英格兰人改信新教圣公会了,爱尔兰人还信奉天主教,两个种族能融合就怪了……
语言和风俗的问题马林觉得很好解决——免费义务教育,强制要求在课堂上只使用英语就可以了。几代人教育下来,原本就长得差不多的爱尔兰人,和日耳曼系的英格兰人差别就不大了。
原本历史上,英格兰人虽然统治了爱尔兰,却没有推广英语教育,让爱尔兰人继续文盲,使用土著的爱尔兰语。文盲是最喜欢保留传统的,如此一来,再过几百年,也难以融合掉爱尔兰人了。
马林是经历过21世纪的华夏的,在21世纪的华夏,那些个原本和汉人风俗迥异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在接受了现代教育后,除了某个特殊的教派的人有不吃猪肉等独特的习惯外,其他民族的年轻人,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谈举止,和汉人毫无区别。只有那些呆在寨子里的年老的少数民族同胞,因为没文化,才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当然,后世的人喜欢旅游,最喜欢看那些与主流文化不同的风俗,所以国家才特地保护了那些少民文化,尤其是歌舞文化。要不然,过不了几代,他们就会都被同化了。即便如此,马林坚信,只要那些少民的后代走出山里的寨子,要不了几代,就没人能看出他们是少民了……即使上辈子马林自己,对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是很清楚了……
只要通过免费义务教育的方式,用同一发音的音标,统一人们的语言和发音。当人们都说同一种口音的语言的时候,只要是同一肤色的人,是很容易融合的。
就像后世华夏的大城市,那些抱团跟外地人对立甚至斗殴的老乡,多半是那些不会讲普通话的上了岁数的人。而像马林那样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在工作的时候,和同事之间,根本没有多少地区差异的感受……
所以,马林打算趁着手里粮食多,通过免费提供义务教育的机会,教会爱尔兰人的孩子们讲伦敦口音的英语。等他们长大了,就不会和英格兰人有太大的隔阂了。大家都讲同一种口音的语言,自然就容易融合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