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建节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应对西北党项反叛,多位重臣被派往陕西路坐镇。其中带兵的文臣,为了表明到那里职在武事,实行了一项特殊的以职换武的政策。基本原则是,侍从大臣之中,待制换观察使,直学士换节度留后,阁学士和殿学士换节度使。
徐平的枢密直学使是诸直学士之首,禄赐比阁学士,换武时赵祯命向上靠,本官升一阶为礼部侍郎,终于到了六部长贰。徐平以陆海军节度使、礼部侍郎知秦州,兼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秦凤路兵马都部署,兼秦凤路缘边招讨使,主持秦凤路军政。
夏竦以龙图阁学士换奉宁军节使,以户部尚书知永兴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永兴军路泾原路兵马都部署。范雍资政殿学士换振武军节度使,以吏部侍郎知延州,兼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兼鄜延路环庆路兵马都部署,同时兼两路缘边招讨使。
奉宁军是郑州军额,景祐初年刚刚升格。陆海军则为汝州军额,在徐平把京西路发展起来之后,前年一次性升格了不少军州,汝州即为其一。两节度都是刚刚升上来的,属于小藩,夏竦和徐平两人在节度使中是非常靠后的。
对于武将来说,建节是无上荣耀,跟宰执一样享受大除拜的待遇。徐平也一样觉得荣耀,他犹记得前世学过的岳飞的那句话,三十二岁建节,自古少有。即使官告旌节要到年后发下来,自己也是三十岁建节,可以说一句自古少有了。
夏竦显然不这样认为,他接过任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预支一个月的俸禄,用来准备行装。赵祯大方,干脆给他预支了半年,可着劲先花去。官员预支俸禄,特别是这种到边地任职,只要立下丁点功劳,很可能就不用还了。大除拜给草制词的翰林学士的润笔不少,家里开销大点的,真有可能缺钱。不过夏竦不是贪这些钱——虽然他贪财——这次却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不想到陕西路去。本来一心想着进政府,结果却裸眼踢到了陕西路去,这一去就不知何年何月回来,夏竦的心里窝火得要死。
派这三个人去陕西路,范雍是因为在广南西路数年,有为边帅的经验。徐平和夏竦则是因为对西北出事议论最多,在朝臣中表现得既热心,又显得知晓兵事。夏竦知道是这种结果,现在后悔死了,早知道不为了争枢密院的位子多发议论。
在家里设宴款待亲朋庆贺,夜里等亲朋散去,林素素娘却有些怏怏不乐。
徐平微有酒意,笑着道:“不说建节,我如今做到礼部侍郎,跻身六部长贰,朝中堪与比肩的无不是元老重臣。怎么看你的样子,还有些不高兴。”
林素娘道:“你是一等进士,正榜出身,多么荣耀!好好的文官,怎么换了个武职,本官却又是文资,说出去未免有些不伦不类。再者说了,你欣然接受此官,难免就要被人说是贪节度使的俸禄高。贪财可不是好名声!”
徐平大笑:“若是别的官员,可能还有人这样说。我们徐家,在京里是屈指可数的富贵员外,说我贪钱,京城里难道还有人信?”
“话是如此说,总是难免被人说闲话。就是要去西北,做个学士不好吗?”
“圣上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到西北管武事,没有武职像什么话?手下大将先就不服。有了武职在身,管军就名正言顺。”
林素娘“噗嗤”笑出声来:“你若是不说要管手下的军将倒还罢了,说起要管他们来才没有道理!那些禁军的管军大将,哪个不是节度使,而且大多都在你这个节度使之上。到了那里之后小官管大官,这才名不正言不顺哩!”
林素娘这话说得不错,武将不预国事,政治待遇低,就要用金钱收买,经济待遇就上去了。对统军大将,朝廷的政策一向都是崇之以高位,啖之以厚禄,不到管军还有武将建节,管军大将就更清一色的节度使,还多是大藩。
此次要调京城禁军去西北,初步定下来要由几位管军大将带兵。他们从差遣上说是位于三位边帅之下,但若从官职上说,却又居于主帅之上了。以前官职是文资的时候,泾渭分明,还不会造成混乱,现在边帅半文半武,就难免尴尬了。
徐平想了想,摇摇头,还是笑:“这些烦恼是夏龙图和范资政的,我那里孤悬陇右,调过去的禁军是桑秀才和高大全,他们的官离我还远着呢!”
林素娘听了,坐到徐平对面正容道:“我妇人家本不当过问你的公事,不过你此次去西北,手下兵马是原来旧部,高大全又曾经受雇我们家,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说什么闲话?边帅是武职,比不得文官各种回避法极严,武职不讲究那些的。别说只是旧部,那些武将一出去往往带着子弟,有军功他们先得,带挈上去。带兵作战,朝廷本来就是尽量让边帅带旧部,越是亲密越好,跟做文职不是一回事。”
武将不但没有回避法,还鼓励父子兄弟同处一军,越亲密越好,人熟了好办事。这可是跟文臣职务的要求完全不同,林素娘被徐平教育得时时注意影响,一下子还转变不过来。
哪怕没有改军制的因素,徐平到西北面对党项,赵祯也会把原来的旧部调给他。赵祯不提朝臣也会提建议,作战用旧部才是惯例,晚唐五代就传下来的规矩。
不但带的兵尽量用旧部,边帅的幕职还可以自辟,只要朝廷追加任命就可以。
正是因为如此,帅臣的幕职里往往有自己的子弟。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兵飞父子,岳云的正式职务是主管机宜文字,正是幕职之一。不管是曹玮还是王德用,初次上战场都是跟着长辈,他们最早的军功就是这样得来的。北宋将门兴盛,不管是在边地禁军还是在京城禁军,只要家风过得去,往往是几代从军,还有不少名将辈出,道理便在这里。所谓的家学渊源,仅仅靠着长辈的耳濡目染,耳提面命怎么行?还是要有实际经验,特别是统兵的实际经难。将门子弟,便就比普通人有这个条件,年纪轻轻便就在长辈手下带兵。
林素娘摇了摇头,不再跟丈夫争辨,不过她还是高兴不起来。此时风气,武将的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倒还罢了,世人眼中武将的节操也不怎么好。文人讲气节,沾了这个武字总是在人眼里有些异样,特别是有陈尧咨的例子摆在那里。
为应对西北党项反叛,多位重臣被派往陕西路坐镇。其中带兵的文臣,为了表明到那里职在武事,实行了一项特殊的以职换武的政策。基本原则是,侍从大臣之中,待制换观察使,直学士换节度留后,阁学士和殿学士换节度使。
徐平的枢密直学使是诸直学士之首,禄赐比阁学士,换武时赵祯命向上靠,本官升一阶为礼部侍郎,终于到了六部长贰。徐平以陆海军节度使、礼部侍郎知秦州,兼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秦凤路兵马都部署,兼秦凤路缘边招讨使,主持秦凤路军政。
夏竦以龙图阁学士换奉宁军节使,以户部尚书知永兴军,兼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永兴军路泾原路兵马都部署。范雍资政殿学士换振武军节度使,以吏部侍郎知延州,兼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兼鄜延路环庆路兵马都部署,同时兼两路缘边招讨使。
奉宁军是郑州军额,景祐初年刚刚升格。陆海军则为汝州军额,在徐平把京西路发展起来之后,前年一次性升格了不少军州,汝州即为其一。两节度都是刚刚升上来的,属于小藩,夏竦和徐平两人在节度使中是非常靠后的。
对于武将来说,建节是无上荣耀,跟宰执一样享受大除拜的待遇。徐平也一样觉得荣耀,他犹记得前世学过的岳飞的那句话,三十二岁建节,自古少有。即使官告旌节要到年后发下来,自己也是三十岁建节,可以说一句自古少有了。
夏竦显然不这样认为,他接过任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预支一个月的俸禄,用来准备行装。赵祯大方,干脆给他预支了半年,可着劲先花去。官员预支俸禄,特别是这种到边地任职,只要立下丁点功劳,很可能就不用还了。大除拜给草制词的翰林学士的润笔不少,家里开销大点的,真有可能缺钱。不过夏竦不是贪这些钱——虽然他贪财——这次却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不想到陕西路去。本来一心想着进政府,结果却裸眼踢到了陕西路去,这一去就不知何年何月回来,夏竦的心里窝火得要死。
派这三个人去陕西路,范雍是因为在广南西路数年,有为边帅的经验。徐平和夏竦则是因为对西北出事议论最多,在朝臣中表现得既热心,又显得知晓兵事。夏竦知道是这种结果,现在后悔死了,早知道不为了争枢密院的位子多发议论。
在家里设宴款待亲朋庆贺,夜里等亲朋散去,林素素娘却有些怏怏不乐。
徐平微有酒意,笑着道:“不说建节,我如今做到礼部侍郎,跻身六部长贰,朝中堪与比肩的无不是元老重臣。怎么看你的样子,还有些不高兴。”
林素娘道:“你是一等进士,正榜出身,多么荣耀!好好的文官,怎么换了个武职,本官却又是文资,说出去未免有些不伦不类。再者说了,你欣然接受此官,难免就要被人说是贪节度使的俸禄高。贪财可不是好名声!”
徐平大笑:“若是别的官员,可能还有人这样说。我们徐家,在京里是屈指可数的富贵员外,说我贪钱,京城里难道还有人信?”
“话是如此说,总是难免被人说闲话。就是要去西北,做个学士不好吗?”
“圣上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有自己的道理。到西北管武事,没有武职像什么话?手下大将先就不服。有了武职在身,管军就名正言顺。”
林素娘“噗嗤”笑出声来:“你若是不说要管手下的军将倒还罢了,说起要管他们来才没有道理!那些禁军的管军大将,哪个不是节度使,而且大多都在你这个节度使之上。到了那里之后小官管大官,这才名不正言不顺哩!”
林素娘这话说得不错,武将不预国事,政治待遇低,就要用金钱收买,经济待遇就上去了。对统军大将,朝廷的政策一向都是崇之以高位,啖之以厚禄,不到管军还有武将建节,管军大将就更清一色的节度使,还多是大藩。
此次要调京城禁军去西北,初步定下来要由几位管军大将带兵。他们从差遣上说是位于三位边帅之下,但若从官职上说,却又居于主帅之上了。以前官职是文资的时候,泾渭分明,还不会造成混乱,现在边帅半文半武,就难免尴尬了。
徐平想了想,摇摇头,还是笑:“这些烦恼是夏龙图和范资政的,我那里孤悬陇右,调过去的禁军是桑秀才和高大全,他们的官离我还远着呢!”
林素娘听了,坐到徐平对面正容道:“我妇人家本不当过问你的公事,不过你此次去西北,手下兵马是原来旧部,高大全又曾经受雇我们家,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说什么闲话?边帅是武职,比不得文官各种回避法极严,武职不讲究那些的。别说只是旧部,那些武将一出去往往带着子弟,有军功他们先得,带挈上去。带兵作战,朝廷本来就是尽量让边帅带旧部,越是亲密越好,跟做文职不是一回事。”
武将不但没有回避法,还鼓励父子兄弟同处一军,越亲密越好,人熟了好办事。这可是跟文臣职务的要求完全不同,林素娘被徐平教育得时时注意影响,一下子还转变不过来。
哪怕没有改军制的因素,徐平到西北面对党项,赵祯也会把原来的旧部调给他。赵祯不提朝臣也会提建议,作战用旧部才是惯例,晚唐五代就传下来的规矩。
不但带的兵尽量用旧部,边帅的幕职还可以自辟,只要朝廷追加任命就可以。
正是因为如此,帅臣的幕职里往往有自己的子弟。历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兵飞父子,岳云的正式职务是主管机宜文字,正是幕职之一。不管是曹玮还是王德用,初次上战场都是跟着长辈,他们最早的军功就是这样得来的。北宋将门兴盛,不管是在边地禁军还是在京城禁军,只要家风过得去,往往是几代从军,还有不少名将辈出,道理便在这里。所谓的家学渊源,仅仅靠着长辈的耳濡目染,耳提面命怎么行?还是要有实际经验,特别是统兵的实际经难。将门子弟,便就比普通人有这个条件,年纪轻轻便就在长辈手下带兵。
林素娘摇了摇头,不再跟丈夫争辨,不过她还是高兴不起来。此时风气,武将的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倒还罢了,世人眼中武将的节操也不怎么好。文人讲气节,沾了这个武字总是在人眼里有些异样,特别是有陈尧咨的例子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