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你需忍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秦州的经略司已经改成了陇右都护府,人员少了许多,变得冷清起来。
后衙的一株大柳树下,案上摆了酒水和各色水果,案后徐平躺在一张竹椅上,悠闲地看着远方的群山。随着战事的顺利进行,道路桥梁的修造,各方交通线打通,秦州已经成了潼关以西最大的都会,全天下也是数得着的繁华地方。每天外面茶叶、马匹的交易动则数万贯,四方商贾云集,各族的人都在这里聚会。只有都护府辟处城南,远离喧嚣的市集铺子,闹中取静,别有一番的清静的意味。
王拱辰从外面进来,上前拱手行礼,口中道:“今日外面是大集市,端的热闹非凡,怎么都护不出去转一转?这几个月西域来的商客不少,有不少新鲜货物,看着新鲜。”
徐平让王拱辰坐下,笑着道:“自到秦州,没头没脑忙了一年有余,终于有个清闲日子了,我只想好好静一静,哪里还会去凑那种热闹!怎么,你还没有逛够?那便再出去玩耍一会,不要误了我们晚上议事就好。”
王拱辰连连摆手:“不必我,我就是在外面逛得累了,到都护府来讨口水喝。”
徐平吩咐上了茶水,喝了一会,直起身子对王拱辰道:“前些日子京城里来信,王伯庸提起近日有大臣意欲让你回京,到舍人院去,问我觉得如何。我说不合适,你初掌一路钱粮,供应十几万大军,正是借此磨砺自己的时候。错过这一次,以后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机会了。词臣虽然清贵,君贶是状元出身,总是少不了你的,无非晚一年两年而已。”
说到这里,徐平坐直身子,正色对王拱辰道:“君贶,若是退回到三四年前,我必定会支持你回京,但是现在不同了。我这里改成了都护府,枢密院必定也要大变,西府变了中书必然也会跟着变。说得难听一点,再过几年,台谏词臣出身,不历实务,只怕就很难再有机会进两府为执政。你年纪还轻,趁着这个机会在地方实务上多历练一番,特别是现在做随军转运使,兼通文武,军政都管,一切初创,机会难得!你若是想将来有大出息,便不要急着回京,老老实实在地方上多做几年,对你日后大有好处!”
王拱辰笑道:“我在都护身边数年,说句心里话,还真有些瞧不上两制词臣!数年前我主一州之地,犹觉得战战兢兢,现在则易如反掌。都护说的我明白,只要我这一任随军转运使做好了,甚至随着都护把昊贼剿灭,直捣贼穴,强过词臣多少!”
徐平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词臣清贵,但年纪轻轻就去做没多大好处。在地方上历练得够了,去做词臣,甚至是入两府都顺理成章。不历地方实务,现在朝中局面,官升上去了又有多大用处?到时被人撵下来,更加难看。”
十年过去,王拱辰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苦哈合的少年状元,多年跟在徐平身边做事,对朝中事务自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舍人院和学士院的两制词臣清贵,升官快,地位高,是文臣飞黄腾达的阶梯,但那是以前,现在已经不同了。随着三司事务在中书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财政在中央行政中地位越来越重,两制词臣再想跟从前一样,完全不可能。按照现在这种趋势,做词臣得了皇帝和宰执赏识,提拔到关键的职位并没有用,因为衙门里的事情你搞不清楚,做事情就没有条理,没有分寸,那官位你也坐不住。天圣年间的进士,一大堆排名靠前的是经过三司实务的,在后面眼巴巴地看着呢,哪里会给不通实务的词臣机会。
徐平曾经在邕州六年,厚积而薄发,回到京城之后处理各种事情游刃有余,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王拱辰又何必不在地方上多等几年?等到那一批口里说得天花乱坠,实务一窍不通的在官位上坐不住,自己再回朝有什么不好。凡事就怕有比较,没有那些词臣做得烂,怎么显出自己能干来。现在两府事务繁忙,朝中想增补一二人进两府,赵祯想让自己看中的宋庠做宰执,折腾几个月就是定不下来。上一次宋庠与两府无缘是因为老臣们的反对,这一次则纯粹是他自己不争气,如今两府的事务他是真做不来。
这十几年宋庠在台谏词臣的官路上日子过得爽了,等到要上位的时候,却发现世道已经变了。要进政事堂,李迪发现他对三司钱粮事务一窍不通,要他来何用,占住一个位子还影响中书的运作。要进枢密院,吕夷简正重整军制,要从经略司和三衙抓军权,宋庠对这些实务同样是一窍不通,一样不要他,宁可再增一员武将执政也不要宋庠。宋庠现在做翰林学士,地位清贵,官职又高,再去学实务已经难安排了。让他进三司,就连赵祯都不放心,现在三司一有风吹草动,便满朝震动,怎么敢塞他进去。至于其他衙门,去了又有什么用?惟有去地方,偏偏他官职太高,去了地方也远离实务,非常尴尬。
王拱辰把这些看在眼里,悠哉得很。天圣年间三状元,宋庠已经被赵祯养废了,王尧臣因为跟着徐平在洛阳数年,前途远大得很。至于王拱辰,从提举营田务到来秦凤路做随军转运使,这一路官职做下来,他有自信朝中的大部分职务都难不住自己。现在他急个什么,凭着这状元出身,谁还能把他一直压在地方,朝廷中总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
与王拱辰说着闲话,顺便聊着今年钱粮的安排。去年川蜀大旱,今年则风调雨顺,从川蜀征粮再没困难。秦凤路同样是好年景,自给有余,川蜀的粮运来是供五军所需,现在道路已经修好,王拱辰没有任何压力。惟一就是徐平报给朝廷西北战事只怕短时间结束不了,需要在重要地方储备粮草,王拱辰要按都护府的要求督建粮仓。
两人聊的时候,庞籍从外面进来,与两人叙礼。他已经从川峡四路都转运使的位置上调离,转任陇右都护府枢密院派出的巡查御史,提举军法司。现在组织从川蜀运粮的是从江淮制置发运使官位上调来的魏瓘,这也说明了朝廷对此职的重视,因为江淮发运使一直在路一级的官职中资序排第一。
今天无事,徐平招几位秦凤路的大员和诸军长贰在后衙饮酒,一是叙叙旧情,再一个是商量讨论新制度下众人怎么协调,下半年如何安排。新官制初行,虽然制度上王拱辰和庞籍已经不受徐平管辖,但习惯上他们还是把徐平视为一路大帅,事事听命。
秦州的经略司已经改成了陇右都护府,人员少了许多,变得冷清起来。
后衙的一株大柳树下,案上摆了酒水和各色水果,案后徐平躺在一张竹椅上,悠闲地看着远方的群山。随着战事的顺利进行,道路桥梁的修造,各方交通线打通,秦州已经成了潼关以西最大的都会,全天下也是数得着的繁华地方。每天外面茶叶、马匹的交易动则数万贯,四方商贾云集,各族的人都在这里聚会。只有都护府辟处城南,远离喧嚣的市集铺子,闹中取静,别有一番的清静的意味。
王拱辰从外面进来,上前拱手行礼,口中道:“今日外面是大集市,端的热闹非凡,怎么都护不出去转一转?这几个月西域来的商客不少,有不少新鲜货物,看着新鲜。”
徐平让王拱辰坐下,笑着道:“自到秦州,没头没脑忙了一年有余,终于有个清闲日子了,我只想好好静一静,哪里还会去凑那种热闹!怎么,你还没有逛够?那便再出去玩耍一会,不要误了我们晚上议事就好。”
王拱辰连连摆手:“不必我,我就是在外面逛得累了,到都护府来讨口水喝。”
徐平吩咐上了茶水,喝了一会,直起身子对王拱辰道:“前些日子京城里来信,王伯庸提起近日有大臣意欲让你回京,到舍人院去,问我觉得如何。我说不合适,你初掌一路钱粮,供应十几万大军,正是借此磨砺自己的时候。错过这一次,以后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种机会了。词臣虽然清贵,君贶是状元出身,总是少不了你的,无非晚一年两年而已。”
说到这里,徐平坐直身子,正色对王拱辰道:“君贶,若是退回到三四年前,我必定会支持你回京,但是现在不同了。我这里改成了都护府,枢密院必定也要大变,西府变了中书必然也会跟着变。说得难听一点,再过几年,台谏词臣出身,不历实务,只怕就很难再有机会进两府为执政。你年纪还轻,趁着这个机会在地方实务上多历练一番,特别是现在做随军转运使,兼通文武,军政都管,一切初创,机会难得!你若是想将来有大出息,便不要急着回京,老老实实在地方上多做几年,对你日后大有好处!”
王拱辰笑道:“我在都护身边数年,说句心里话,还真有些瞧不上两制词臣!数年前我主一州之地,犹觉得战战兢兢,现在则易如反掌。都护说的我明白,只要我这一任随军转运使做好了,甚至随着都护把昊贼剿灭,直捣贼穴,强过词臣多少!”
徐平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词臣清贵,但年纪轻轻就去做没多大好处。在地方上历练得够了,去做词臣,甚至是入两府都顺理成章。不历地方实务,现在朝中局面,官升上去了又有多大用处?到时被人撵下来,更加难看。”
十年过去,王拱辰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苦哈合的少年状元,多年跟在徐平身边做事,对朝中事务自有一套自己的看法。舍人院和学士院的两制词臣清贵,升官快,地位高,是文臣飞黄腾达的阶梯,但那是以前,现在已经不同了。随着三司事务在中书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财政在中央行政中地位越来越重,两制词臣再想跟从前一样,完全不可能。按照现在这种趋势,做词臣得了皇帝和宰执赏识,提拔到关键的职位并没有用,因为衙门里的事情你搞不清楚,做事情就没有条理,没有分寸,那官位你也坐不住。天圣年间的进士,一大堆排名靠前的是经过三司实务的,在后面眼巴巴地看着呢,哪里会给不通实务的词臣机会。
徐平曾经在邕州六年,厚积而薄发,回到京城之后处理各种事情游刃有余,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王拱辰又何必不在地方上多等几年?等到那一批口里说得天花乱坠,实务一窍不通的在官位上坐不住,自己再回朝有什么不好。凡事就怕有比较,没有那些词臣做得烂,怎么显出自己能干来。现在两府事务繁忙,朝中想增补一二人进两府,赵祯想让自己看中的宋庠做宰执,折腾几个月就是定不下来。上一次宋庠与两府无缘是因为老臣们的反对,这一次则纯粹是他自己不争气,如今两府的事务他是真做不来。
这十几年宋庠在台谏词臣的官路上日子过得爽了,等到要上位的时候,却发现世道已经变了。要进政事堂,李迪发现他对三司钱粮事务一窍不通,要他来何用,占住一个位子还影响中书的运作。要进枢密院,吕夷简正重整军制,要从经略司和三衙抓军权,宋庠对这些实务同样是一窍不通,一样不要他,宁可再增一员武将执政也不要宋庠。宋庠现在做翰林学士,地位清贵,官职又高,再去学实务已经难安排了。让他进三司,就连赵祯都不放心,现在三司一有风吹草动,便满朝震动,怎么敢塞他进去。至于其他衙门,去了又有什么用?惟有去地方,偏偏他官职太高,去了地方也远离实务,非常尴尬。
王拱辰把这些看在眼里,悠哉得很。天圣年间三状元,宋庠已经被赵祯养废了,王尧臣因为跟着徐平在洛阳数年,前途远大得很。至于王拱辰,从提举营田务到来秦凤路做随军转运使,这一路官职做下来,他有自信朝中的大部分职务都难不住自己。现在他急个什么,凭着这状元出身,谁还能把他一直压在地方,朝廷中总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
与王拱辰说着闲话,顺便聊着今年钱粮的安排。去年川蜀大旱,今年则风调雨顺,从川蜀征粮再没困难。秦凤路同样是好年景,自给有余,川蜀的粮运来是供五军所需,现在道路已经修好,王拱辰没有任何压力。惟一就是徐平报给朝廷西北战事只怕短时间结束不了,需要在重要地方储备粮草,王拱辰要按都护府的要求督建粮仓。
两人聊的时候,庞籍从外面进来,与两人叙礼。他已经从川峡四路都转运使的位置上调离,转任陇右都护府枢密院派出的巡查御史,提举军法司。现在组织从川蜀运粮的是从江淮制置发运使官位上调来的魏瓘,这也说明了朝廷对此职的重视,因为江淮发运使一直在路一级的官职中资序排第一。
今天无事,徐平招几位秦凤路的大员和诸军长贰在后衙饮酒,一是叙叙旧情,再一个是商量讨论新制度下众人怎么协调,下半年如何安排。新官制初行,虽然制度上王拱辰和庞籍已经不受徐平管辖,但习惯上他们还是把徐平视为一路大帅,事事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