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 > 第113章 文景之治【9】

第113章 文景之治【9】

作者:氤氲之息清泉流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那人山人海去拜祭文帝庙的人流——其实这很正常,毕竟咱们国家人就是多,一到假期自然哪哪儿都是人。

    而文帝庙这里,哪怕只是来个千把人,也足够显的人山人海了。

    【而与之相对比的,就是汉高祖庙了。】

    画面流转,来到了一个名为高祖庙的门前。

    刘邦精神一震,指着光幕大笑道:“哈哈哈!两千年后,朕依旧被后人牢记!”

    所有人都是眼神热切的看向刘邦。

    两千多年后依旧被后人祭祀……

    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至少哪怕是一心问道的张良,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

    他酸了。

    然而画面一转,高祖庙前出现了画面,只有零星的几人前来游玩。

    【虽然刘邦是汉文帝他爹,但是一来这货流氓出身,二来这货名声确实不好,三来他也的确没干啥利好于民的政策。

    虽然结束秦末乱世确实值得人称颂,但是对咱老百姓来说嘛,那肯定还是汉文帝更加值得爱戴。】

    刘邦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群臣突然觉得没那么渴望了。

    【哦,顺带一提,高祖庙里供奉的还有萧何,张良等大汉初期的文臣武将,韩信也在这里,不过现在我们一般去看韩信都是去武庙里面看,兵仙嘛。

    当然,韩信自己也是有庙的,抗战时期贺老总还带人去组团参观过韩信的庙。

    而刘禹锡还为韩信庙写过一首诗:

    将略兵机命世雄,

    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

    每一寻思怕立功。

    这首诗很有意思,特别是最后两句,只能说刘邦的庙不被咱们待见是真有原因的。】

    “刷”

    满朝文武全部都扭头看向韩信。

    韩信摸着自己的胡子,他是想做高人模样的,但是最后还是没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刘邦咬牙切齿,他的高祖庙门前门可罗雀,但是那个武庙,抛开那些人山人海的景象来看,那十个高大的雕像只是一眼他就眼红了。

    他堂堂皇帝的庙凭什么还不如这个什么武庙?!

    【嗯,当然,咱们一般去武庙也都是冲着丞相去的,韩信和其他人嘛……大部分应该都是顺带吧。

    倒不是说没有,不过丞相嘛,懂得都懂,武侯祠堂,昭烈帝庙里面昭烈帝也是顺带祭祀的嘛~】

    “哈哈哈哈哈~”刘邦心情瞬间平复,看向韩信得意的挑眉:“原来是顺便去看你的?哈哈哈哈!兵仙,兵仙,就这?”

    韩信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脸庞变得面无表情。

    其他人心里却还是羡慕的紧。

    哪怕是顺带的……

    那事实就是韩信也被祭祀了啊……

    谁能拒绝被后人祭祀啊……

    哪怕不能抢到头香……后面的香也是好的嘛。

    不过……

    看这意思,头香是那个什么武侯丞相的?

    又是武侯又是丞相……

    到底是谁呢?

    吃头香的家伙。

    三国:

    刘备看向那武庙,叹了口气:“不知这所谓的武庙里面供奉的都是哪些人。”

    一旁的诸葛亮摇了摇扇子:“是啊,不知那武侯丞相又是谁,居然能被后世之人如此推崇。”

    诸葛亮并不认为这事儿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原因很简单……

    他诸葛亮,是文官来的啊……

    ……

    【文帝这一生,他个人的话是压根没有什么被人指摘的地方的。

    但是他的这个儿子嘛……

    刘启在被立于太子后,在他十岁的时候,和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下棋喝酒吹牛比。

    刘启是当今太子,刘贤父亲是诸侯王里面最富庶最强大的吴王,两个人基本上性格都很骄狂。

    而且年轻人嘛,不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于是自然而然的,棋下着下着两人就发生了口角。

    咱们也不知道到底谁先骂人的,但是总之最后,是刘启先动手的。

    他直接拿棋盘砸死了刘贤。

    后人因此事称刘启为,大汉棋圣!】

    未央宫内:

    刘邦脸色黑如锅底。

    “噗……”

    不知道是谁没忍住笑了一声。

    刘邦顿时恼怒的看向后方。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仿佛刚刚没人发出声音一般。

    刘邦咬了咬牙,这个刘启……

    好歹是自己孙子啊……

    怎么这么不堪……

    【公元前157年7月4日,汉文帝去世。同年六月丁未日(7月12日),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刘启即位后,先提拔晁错担任内史,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

    在历史书上,编撰教科书的人说吴王刘濞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准备造反,说他私自铸钱,又煮盐贩卖。

    为了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

    但是我个人看来,如果刘启不是行事太急,吴王刘濞并没有理由造反。

    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削藩,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而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不愿束手就擒,在公元前154年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史称为“七国之乱”。

    而实际上,在干刘濞之前,刘启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景帝三年,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皇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楚王。

    楚王吓坏了,景帝下诏赦免楚王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

    随后,一连串的削藩行动正式开始。

    赵王刘遂有罪削去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舞弊削去六个县。

    一时之间天下诸侯震动。

    刘濞这个时候才决定起兵造反的。

    为什么?

    文帝在时,百姓感其德,刘濞哪怕再想造反,但是估计一跟士兵说要去打刘恒,那恐怕士兵们当时就造反了。

    刘恒减免天下百姓税负,人家百姓确实没读什么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人家知道谁对他们好。

    为什么文帝时期政权稳如老狗,就是因为这点。

    但是景帝就不一样了景帝不仅一上来就削藩,而且表现的太急了,找的借口严格来说也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

    你因为这种事情把别人的地盘拿走,那别人服你就有鬼了。

    也难怪刘濞直接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