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以为聪明。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牺牲
在不安与等待中,十八日的夜晚到来。
此时的岛津义弘站在旗舰上,信心十足地向着目的地挺进。之前的泗川之战,虽然他只是侥幸捡个便宜,但毕竟是胜了,又被人捧为名将,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之所以跑来救小西行长,倒不是他俩关系多好,无非是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别人不干,他偏干。
此外,他已认定,明军围困小西行长,必然放松外围的戒备,更想不到日军去而复返,此时进攻,必能一举击溃明军。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特征,就是自认为聪明。
事实印证了岛津义弘的猜想,明军以往严加防范的露梁海峡,竟然毫无动静,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日军舰队,就此大摇大摆地开了进去。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没能领到回航的船票。
日军的舰队规模很大,共有六百多条船,队列很长,当后军仍在陆续前进之时,前军的岛津义弘已依稀看到了前方的猫岛。
但他永远不可能到达那里了,因为当最后一条船进入露梁海口的时候,等待已久的邓子龙发动了攻击。
邓子龙手下的这三千兵,大多是浙江人,跟随他从浙江前来此地,虽然名不见经传,却绝非寻常。在五十多年前,这支队伍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俞家军。
在当年那场艰苦卓绝的抗倭之战中,两位大明名将分别创建了专属于自己的军队:戚家军,以及俞家军。
俞大猷熟悉海战,是唯一堪与徐海对敌的明朝海军将领。而他所创建的俞家军,大都从渔民中选取,熟悉水性和流向,善于驾船,并经过严格训练,多次与倭寇海盗交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堪称明朝最精锐的水军。
经过五十年的淬炼与更替,他们来到了朝鲜,露梁海。
接到进攻命令后,邓子龙部从埋伏处突然驶出,将日军归路堵死,并以十只战船为一组,向日军舰队发起多点突袭。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日军队列过长,而且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后部上百条战船已被切成几段,虽然日军人数占优,却陷入明军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包围圈内的日军一片慌乱,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和跳上船的明军肉搏。然而明军战舰却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日军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可怕的轰鸣声。
明军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不用跳帮,不用肉搏,因为在邓子龙的战舰上,装备着一种武器——虎蹲炮。这是一种大型火炮,射程可达半里,虽然威力一般,炮弹飞个几百米就得掉入水里,但近距离内打日军的铁皮木头船,还是绰绰有余。
虎蹲炮
露梁海之战
就这样,在炮轰、哀号和惨叫声中,日舰队后军损失惨重,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前军的岛津义弘立即意识到,中埋伏了。
但很快,他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镇定与沉着,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继续前进。
后军已经深陷重围,敌军兵力不清,所以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攻击向前,与顺天的小西行长会师。只有这样,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日军舰队抛弃了后军,不顾一切地向前挺进。
然而,他们没能走多远。
当岛津义弘军刚刚冲出露梁海时,便遭受了第二次致命的打击——李舜臣出现了。
被冷落三年后,李舜臣终于再次成为了水军统领。但他于三个月前上任时,迎接他的,却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和一些破烂的船只,因为他的前任元均在战死的同时,还带走了许多水军舰船作为陪葬。
此时,明朝水军尚未到来,日军主帅藤堂高虎率领舰队横扫朝鲜海峡,无人可挡,而李舜臣,什么都没有。
九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闯入鸣梁海峡。
李舜臣得知消息后,即刻率少量龟船出战,确切地说,是十二条。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家当。
四百对十二,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虽然李舜臣是少有的水军天才,此战也必败无疑,除非奇迹发生。
但事实告诉我们,奇迹,正是由天才创造的。
战役结局证明,藤堂高虎的水军技术,也就能对付元均这类的废物。经过激战,李舜臣轻松获胜,并击沉四十余艘敌舰,歼灭日水军三千余人,日军将领波多信时被击毙,藤堂高虎身负重伤,差点被生擒,日军大败,史称鸣梁海之战。
对李舜臣而言,这不过是光荣的开始,而露梁海,将是传奇的结束。
当日军舰队出现在视野之中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击令。
此时,岛津义弘的心中正充满期待,他已经看见了前方的猫岛,如此靠近,如此清晰,只要跨过此地,胜利仍将属于自己。
然后,他就听见了炮声,从他的侧面。
在战场上,军队的侧翼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敌方袭击,很容易被拦腰截断,失去战斗能力,其作用类似于打群架时被人脑后拍砖,是非常要命的一招。
很明显,龟船比砖头厉害得多,在李舜臣的统一指挥下,这些铁甲乌龟直插日军舰群,几乎不讲任何战术,肆无忌惮地乱打乱撞。在这突然的打击下,日军指挥系统被彻底搅乱,混作一团,落海丧生者不计其数。
然而,就在这最为混乱的时刻,岛津义弘却并没有慌乱。
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在攻击发起的那一刻,他已然确定,敌人来自侧翼。
而他的前方,仍然是一片坦途,很明显,明军并未在此设防。
那就继续前进吧,只要到达顺天,一切都将结束。
按照之前的计划,当邓子龙的第一声炮声响起时,陈璘起航出击。
出于隐蔽的需要,陈璘的军队驻扎在竹岛,这里离露梁海较远,需要行驶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会战地点。
而在此之前,岛津义弘将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空虚的猫岛海域,成功登陆顺天。
然而陈璘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那看似无人防守的猫岛,是岛津义弘绝对无法逾越的。
拼死前行的日军舰队终于进入了猫岛海域,然而就在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一片宁静之中,位居前列的三艘战舰突然发出巨响!船只受创起火,两艘重伤,一艘沉没。
没有敌船,没有炮火,似乎也不是自爆,看着空无一人的水域,岛津义弘第一次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有鬼不成?!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那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种可怕的武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名字,叫做水雷。
水雷
明代水雷,是以木箱为外壳,中间放置火药,根据海水浮力,填充重量不等的重物,以固定其位置,并保持漂浮于海面之下,以便隐蔽及定位。
当然了,关于这东西,我也就了解这么多,相关细节,如引爆及防水问题本人一概不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玩意儿确实能响,能用。
陈璘的自信,正是来源于此。
岛津义弘却依然是满脑糨糊。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地方,如果继续前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他下令,停止前进。
前行已无可能,绝望的日军只得调头,向身后那个可怕的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敌人的回归让李舜臣十分兴奋,他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在乱军之中,李舜臣亲自擂鼓,率旗舰冲向日军舰群。
此时日军虽受重创,但主力尚存,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估计是打藤堂高虎之类的废物上了瘾,李舜臣压根儿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一路冲进了日军中军。然而岛津义弘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二杆子的优秀代表,他并不白给。
很快,身经百战的岛津水军便理清了头绪,组织五十余条战船,将李舜臣的旗舰围得严严实实,不断用火枪弓箭射击。虽然龟船十分坚固,也实在扛不住这么个打法,船身多处起火,形势不妙。
眼看李舜臣就要落海喂鱼,陈璘赶到了。
我确信,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是很铁的,因为发现李舜臣被围之后,陈璘不等部队列阵,便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四条战舰。
于是,他也被围住了。
此时,已是十九日清晨。
无论岛津义弘、陈璘,或是李舜臣,都没有料到,战局竟会如此复杂。明朝联军围住了日军,日军却又围住了明朝两军主帅,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而第一个理出头绪的人,是岛津义弘。
在他的统一调配下,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陈璘和李舜臣的旗舰。
陈璘的处境比李舜臣还要惨,因为他的旗舰不是龟船,也没有铁刺铁钩,几名敢玩命的日军趁人不备,拼死跳了上来,抽刀直奔陈璘而去。
事发突然,船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关键时刻,陈璘的儿子陈九经出场了。
这位仁兄很是生猛,拼死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岿然不动(血淋漓,犹不动)。
明军护卫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那几名日军乱刀砍死。
惊出一头冷汗的陈璘没有丝毫喜悦,他很清楚,日军包围圈越来越小,跳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援兵到来之前,如果不玩一招狠的,下个被砍死的,必定是自己。
沉吟片刻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
很快,奇特的景象出现了,逐渐靠拢的日军惊奇地发现,陈璘的旗舰上竟然看不到任何士兵!船上空空荡荡,无人活动,十分之安静。
这是十分诡异的一幕,但在头脑简单的日军士兵看来,答案十分简单:陈璘船上的人,已经全部阵亡。
于是他们毫无顾忌,纷纷跳了上去。
然而他们终究看到了明军,在即将着陆的时候。
其实明军一直都在,只不过他们趴在了甲板上。
为了给日军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教训,陈璘命令,所有明军一律伏身,并用盾牌盖住自己(挨牌而伏),手持长枪,仰视上方,当看见从天而降的人时,立即对准目标——出枪。
伴随着凄厉惨叫声,无数士兵被扎成了人串,这一血腥的场景彻底吓住了日军,无人再敢靠近。
趁此机会,圈外的部分明军战舰冲了进来,与陈璘会师,企图攻破包围圈。但日军十分顽固,死战不退,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然而,就在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陈璘的船上突然响起了鸣金声。
按日军的思维,鸣金,就是不准备打了,可如今大家都在海上,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收兵回营这一说,您现在鸣金,算怎么回事?
而明军战船在收到这一信号后,却极为一致地停止了攻击。日军不明就里,加上之前吃过大亏,也不敢动,平静又一次降临了战场。
这正是陈璘所期盼的,因为这一次,他并没有故弄玄虚,之所以鸣金,只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准备另一样秘密武器。
他得到了足够的时间。
随即,日军看到了另一幕奇景,无数后部带火的竹筒自明军舰上呼啸而出,重重地击打在自己的船上,所到之处爆炸起火,浓烟四起,日军舰队陷入一片火海。
这种武器的名字,叫做火龙出水。
虽然许多年后,面对拿火枪的英军,手持长矛、目光呆滞的清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几百年前的明军,却有着先进的思维、创意,以及登峰造极的火器。
火龙出水,就是明代军事工业最为优秀的杰作。
火龙出水
该武器由竹筒或木筒制成,中间填充火药弹丸,后部装有火药引信,射程可达两百步,专门攻击对方舰船,是明军水战的专用武器,点燃后尾部,带火在水上滑翔,故称为火龙出水。这也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早的舰对舰导弹雏形。
什么新玩意儿都好,反正日军是经不起折腾了,陈璘和李舜臣趁机突围,开始组织追击。
至此,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操控在陈璘手中,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猫岛设下水雷,在观音浦安置伏兵,正如陈璘计划的那样,日军的所有去路被一一切断,与顺天敌人会师的梦想也彻底破灭,然而他依然疏漏了一点:失败后的敌人,将只有一个选择——撤退。
而撤退的唯一通道,是露梁海。
此时防守露梁海的,是邓子龙,他的手下,只有三千人。
岛津义弘已无任何幻想,他明白自己落入了圈套,此刻唯一的奢望,就是逃离此处。
在这最后的时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穷寇莫追这个成语。遭受重创的日军舰队再次聚拢,不顾一切地向堵截他们去路的邓子龙水师发动了近乎疯狂的进攻。
明军毕竟人少,在日军的拼死攻击下,防线渐渐不支,行将崩溃。
关键时刻,邓子龙出现了。
他虽然年过七十,却依然挺身而出,率领自己的旗舰,不顾一切地冲入日军船阵,因为这是唯一能够阻拦日军、争取时间的方法。
邓子龙的战舰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在数十艘日舰的围攻下,邓子龙的船只很快起火燃烧,部下随即请示,希望邓子龙放弃此船,转乘小艇,暂避他处。
参考消息
火器制造热
明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需求,武器,尤其是火器的研发工作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不但民间自主开发(如四川唐家进献的毒气弹),更有朝廷的大力投入(陶瓷弹)。同时,更有各方文臣武将绞尽脑汁的设计。比如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叶梦熊,做过户部主事,也做过御史言官,工作之余不忘自学,没学过工科却天天画图,终于设计出了火车、神铳,还专门设计了阵法,写成了教材。
然而邓子龙回答:
“此船即我所守之土,誓死不退!”
然后,他整装正容,在那艘燃烧的战舰上,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坚守自己的岗位,无论何时、何地。在他看来,这是他应尽的职责。
从军四十余年,一贯如此。
怀念
邓子龙战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日军的退路。
在岛津义弘看来,失去将领的明军很快就会被击溃,并乖乖地让开道路。
但是他错了。
此时的明军已不再需要指挥,当他们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怒火被彻底引燃之时,勇气和愤怒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统帅。
在复仇火焰的驱使下,邓子龙的浙兵发动了潮水般的逆袭,日军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露梁海内。
在那里,他们又遇见了分别不久的老朋友:陈璘和李舜臣。
陈璘军、李舜臣军,再加上退进来的岛津军和追击的邓子龙军,露梁海里布满战舰,可谓是人满为患。
岛津义弘军的末日终于来临。等候已久的陈璘和李舜臣对日舰发动了最后进攻,数百门舰炮猛烈轰鸣,无数日军不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就是跳海当饲料。在刺鼻的硫黄和血腥味中,伴随着燃烧的烈焰,蓝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红。
这就是曾经横行海上、骁勇善战的岛津水军的最后一幕,也是古往今来侵略者的必然结局。
绝望的日军开始了最后的反扑,但已于事无补,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他们都将前往同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最终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在战斗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虑到之前他只有十二条破船就敢打日军四百条战舰,而今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现一把实在说不过去。
但就在他奋勇冲击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胸膛。
这是一件极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时明朝联军占尽先机,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一盘散沙,打一枪就得换个地方,基本属于任人宰割型,行将崩溃。
敌军已被包围,兵力武器占优,士气十分振奋,残敌不堪一击,这就是当时的战况,且李舜臣乘坐龟船,四周都有铁甲包裹,射击空隙有限,说难听点,就算站出去让人打,都未必能被击中。
然而李舜臣还是中弹了。
在这世上,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二战时的苏军大将瓦杜丁,自出道以来身经百战,什么恶仗、硬仗、找死仗都打过,斯大林格勒挺过来了,库尔斯克打赢了,追得德军名将曼斯坦因到处跑。如此猛人,竟然在战役结束,到地方检查工作的时候,遇上了一帮土匪,腿上挨了一冷枪,按说伤也不重,偏偏就没抢救过来,就这么死了。
李舜臣的情况大致如此。
身负重伤的李舜臣明白,他的使命即将结束,但这场战役并未终结。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身边的部将李莞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就要死了,但现在战况紧急,不要透露我的死讯,请你接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义,继续战斗下去。”
这也是他的最后遗言。
在战场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胜负,因为只有胜利者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所以李舜臣依然是幸运的,他虽没能看到胜利的来临,但他的一切都将作为胜利者的传奇传扬万世,正如他所写过的那首诗:
全节终须报,成功岂可知?
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辞!
节已报,心已定,便已成功,再有何辞?
伴随着李舜臣的逝去,日军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在明朝联军的全力猛攻下,战斗变成了屠杀,日方四百余艘战舰被击沉,一万余人阵亡,日军惨败。
但要说日军毫无亮点,那也是不客观的,要特别提出表扬的,就是岛津义弘先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逃跑本领可谓举世无双,在抛下无数垫背、送死的同胞后,他终于逃了出去,虽然此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十条破船和几百名士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企盼的小西行长部终于彻底崩溃,纷纷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经过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此战历时七年,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以及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七年前,那杯由邪恶与野心酿成的苦酒,最终浇到丰臣秀吉的坟头上。
活该,死了也该。
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无论此时,或是三百四十年后,历史都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相同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侵略者,他们或许残暴,或许强大,或许看似不可战胜,但终将被埋葬。
战争结束了,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参战的主角们都有了各自的结局。
两年后(1600),超级“忍者”德川家康终于发作,集结兵力,准备欺负丰臣秀吉的孤儿寡妇。死硬派小西行长当即连同石田三成等人,组成西军,出兵迎战。
但滑稽的是,出于对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的极度憎恨,作为丰臣秀吉的铁杆亲信,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当机立断,放下与德川家康之间的敌我矛盾,毅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内部矛盾中去,加入东军,跟小西行长玩命。
而最搞笑的,莫过于岛津义弘。此人和丰臣秀吉关系本就不好,开战之初是德川家康的人,并奉命去帮助守城。结果城里的人未接通报,以为他是敌人派来忽悠的,不但没有开门,还对他放了几枪。
换了别人,无非是回去找德川家康告一状,之后该干吗还干吗,可这位就不同了,二杆子精神再起,操着家伙连夜投小西行长去也。
经过你来我往数个回合,这一大帮子人终于在日本关原碰上了,展开死磕。经过一天战斗,西军败退,小西行长战败后逃走,后又被擒获斩首。岛津义弘还是一如既往地跑了路,后来托人求情捡了一条命。
丰臣秀吉创立的事业就此完结。
但历史的惩罚并未结束,十五年后(1615),战火再起,在大阪夏季战役中,德川家康攻克了丰臣家的最后据点大阪城,丰臣秀吉的老婆、孩子都死在城里,丰臣家族灭亡,断子绝孙。
我不是报应论者,但这一次,我信。
此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并建立了著名的德川幕府。他着力与明朝恢复友好关系,发展经济,颇有建树。
朝鲜失去了李舜臣,却迎来了和平,回复了平静的生活。为纪念那些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宁和自由而牺牲的明军将士,朝鲜政府修建了大报坛,每年祭祀,以表示对明朝仗义相助的感激,并提醒后辈不忘报恩。
参考消息
日本入侵琉球
日本侵略朝鲜不成,但不抢劫也不成。几位老大开了几次会议之后,决定把目标转向琉球。琉球为明朝属国,国王叫尚永死,其子尚宁遣人请袭封。此时正是日本策划及实施侵朝计划的时候,明朝忙着平叛,又忙着援朝,援朝一事结束后,册封令才下到琉球。但谁也没想到,在丰臣秀吉手下被压抑了好些年的日本大臣们,并不满足于他们从朝鲜运回的数千名陶工。于是在万历三十七年,日本悍然派兵三千人进攻琉球,俘获琉球国中山王尚宁,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浙江总兵官杨宗业奏报,神宗令镇、巡官严饬海上兵备。
现在,大报坛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我不知道。
明朝的大军得胜归来,万历并没有亏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够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打赢了。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就是明朝创立的不朽功勋。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却十分之不清楚。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日本的史料表示,这是一场延续了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的战争,虽然未必光彩(这一点,他们是承认的)。
朝鲜(韩国)的史料则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无奈,政府军的表现实在太差),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较次要的。
参考消息
大报坛的兴衰
大报坛是明亡之后修建的。当时的朝鲜肃宗大王为了纪念万历帝抗日援朝的情谊,在昌德宫花园修建此坛。最初仅祭祀神宗万历,后又将太祖洪武、毅宗崇祯的灵位增加了进去,在朝鲜并称三皇帝,每年于三帝即位、生辰、忌日祭拜,直至李朝终结。1908年,大韩帝国以政府名义停止了这项祭祀活动,并关闭了大报坛。于是,在历经二百余年后,大报坛作为李朝的遗址,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明朝方面……基本没什么动静。
现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简单的,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在史学界实在不算个啥,也没听说哪位专家靠研究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万历三大征考》还算是马马虎虎外,许多细节只能从日本和朝鲜史料中找。
说起来,也只能怪我国地大物博,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就规模而言,这场战争确实不值一提,打了七年,从头到尾,明军的总人数不过四万左右,直到最后一年,才勉强增兵至八万,且打两个月就收了场,架势并不算大。
而日本为了打这场仗,什么名将精兵之类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几万人拉到朝鲜,死光了再填,打到后来,国内农民不够,竟然四处抓朝鲜人回去种田,实在是顶不住了。
朝鲜更不用说,被打得束手无策,奄奄一息,差点被人给灭了,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苦难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鲜是差点没命,而明朝却全然没有玩命的架势,派几万人出国,军费粮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办挺了,事后连战争赔款都没要(估计日本也没钱给)。
什么叫强大?这就叫强大。
事实上,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同时,明朝还调兵十余万,围剿四川方向的杨应龙叛乱。在万历同志看来,这位叫杨应龙的土财主(土司),比丰臣秀吉的威胁更大。
基于以上理由,在宣传方面,明朝也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后,在日本,明明表现不咋样的加藤清正、岛津义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谓“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地吹,从没消停过。
朝鲜方面,货真价实的李舜臣自不必说,死后被封公爵,几百年下来,能加的荣誉都加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至于明朝,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大致是这样的:
战后,刘綎、陈璘任职都督同知(从一品),算是升了半级。当然,也不是白升的,几个月后,这两位仁兄就被调去四川播州的穷山恶水,因为在那里,还有个杨应龙等着他们去收拾。
英勇献身的邓子龙也得到了封赏,他被追赐为都督佥事(从二品),并得到了一个世袭职位,给儿子找了个铁饭碗。
仅此而已。
但和李如松比起来,以上的几位就算不错了。这位仁兄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局,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
可这位盖世英雄,死后不但没人捧,还差点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说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祸。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发言,批评皇帝,弹劾大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主。
可是民主过了头,就有问题了,发展到万历年间,言官们已经是无所不骂,坏人要骂,好人也要骂,不干事的要骂,干事的也要骂,且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骂得就越响。
而李成梁十分符合这个条件。这位兄弟镇守边疆数十年,权大势大,是最好的目标,外加他亏空、贪污之类的事情也没少干,下台之后自然不招人待见,弹章堆得和山一样高,说什么的都有。
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幸免,加上他在朝鲜风光一时,功勋卓著,就成了连带打击对象。最扯淡的是御史丁应泰,不但攻击他本人,连他的战绩也要骂,说平壤战役是小胜,日军死伤极少,碧蹄馆之战是大败,明军死伤极多。
参考消息
播州杨应龙
播州一地,自唐乾符年间杨端以来,即为杨氏以任官的形式所有,即便朝代更迭,历经唐宋元明,朝廷也不得不授其后代为官。隆庆六年,杨应龙袭宣慰司使职。不过杨应龙因为给万历立过战功而开始狂妄起来。后来竟然聚众抢掠、攻城、大肆残害百姓。万历屡次派人去扫平,没奈何都打不过他。后来终于舍得了本钱,派出八路共计二十四万大军,经过一百一十四天的攻打,迫使杨应龙自焚而死。次年四月,播州实现了“改土归流”,即改土官为流官。
这还不算,他居然检举朝鲜与日本串通,说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要按照他的说法和算法,明军的士兵估计都是死后从坟里刨出来的(一共也就四五万人),日军都是拿白鸽的和平使者(死伤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应该算是双面间谍,明明和日军勾结,偏偏还把日军赶跑了。
这人不但无耻,还很无聊,弹劾一封接着一封,闹到最后,连不爱搭理人的万历也忍不住了,直接给他下了个革职令让他滚蛋。
然而,从根本上讲,封赏过少、弹劾过多的责任者并不是丁应泰,更不是万历,因为按照明朝的惯例和规定,像抗倭援朝这种规模的战役,带几万人出去打一场,封赏就这么少,弹劾就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虽然可笑,却很真实: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遏止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万历年朝鲜战争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以为聪明。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牺牲
在不安与等待中,十八日的夜晚到来。
此时的岛津义弘站在旗舰上,信心十足地向着目的地挺进。之前的泗川之战,虽然他只是侥幸捡个便宜,但毕竟是胜了,又被人捧为名将,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之所以跑来救小西行长,倒不是他俩关系多好,无非是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别人不干,他偏干。
此外,他已认定,明军围困小西行长,必然放松外围的戒备,更想不到日军去而复返,此时进攻,必能一举击溃明军。
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特征,就是自认为聪明。
事实印证了岛津义弘的猜想,明军以往严加防范的露梁海峡,竟然毫无动静,由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日军舰队,就此大摇大摆地开了进去。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没能领到回航的船票。
日军的舰队规模很大,共有六百多条船,队列很长,当后军仍在陆续前进之时,前军的岛津义弘已依稀看到了前方的猫岛。
但他永远不可能到达那里了,因为当最后一条船进入露梁海口的时候,等待已久的邓子龙发动了攻击。
邓子龙手下的这三千兵,大多是浙江人,跟随他从浙江前来此地,虽然名不见经传,却绝非寻常。在五十多年前,这支队伍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俞家军。
在当年那场艰苦卓绝的抗倭之战中,两位大明名将分别创建了专属于自己的军队:戚家军,以及俞家军。
俞大猷熟悉海战,是唯一堪与徐海对敌的明朝海军将领。而他所创建的俞家军,大都从渔民中选取,熟悉水性和流向,善于驾船,并经过严格训练,多次与倭寇海盗交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堪称明朝最精锐的水军。
经过五十年的淬炼与更替,他们来到了朝鲜,露梁海。
接到进攻命令后,邓子龙部从埋伏处突然驶出,将日军归路堵死,并以十只战船为一组,向日军舰队发起多点突袭。
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由于日军队列过长,而且毫无防备,转瞬之间,后部上百条战船已被切成几段,虽然日军人数占优,却陷入明军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包围圈内的日军一片慌乱,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和跳上船的明军肉搏。然而明军战舰却丝毫不动,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日军的疑问没有持续太久,便听到了答案——可怕的轰鸣声。
明军的第二波攻击开始,不用跳帮,不用肉搏,因为在邓子龙的战舰上,装备着一种武器——虎蹲炮。这是一种大型火炮,射程可达半里,虽然威力一般,炮弹飞个几百米就得掉入水里,但近距离内打日军的铁皮木头船,还是绰绰有余。
虎蹲炮
露梁海之战
就这样,在炮轰、哀号和惨叫声中,日舰队后军损失惨重,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
当炮声响起的时候,前军的岛津义弘立即意识到,中埋伏了。
但很快,他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镇定与沉着,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继续前进。
后军已经深陷重围,敌军兵力不清,所以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攻击向前,与顺天的小西行长会师。只有这样,才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日军舰队抛弃了后军,不顾一切地向前挺进。
然而,他们没能走多远。
当岛津义弘军刚刚冲出露梁海时,便遭受了第二次致命的打击——李舜臣出现了。
被冷落三年后,李舜臣终于再次成为了水军统领。但他于三个月前上任时,迎接他的,却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和一些破烂的船只,因为他的前任元均在战死的同时,还带走了许多水军舰船作为陪葬。
此时,明朝水军尚未到来,日军主帅藤堂高虎率领舰队横扫朝鲜海峡,无人可挡,而李舜臣,什么都没有。
九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闯入鸣梁海峡。
李舜臣得知消息后,即刻率少量龟船出战,确切地说,是十二条。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家当。
四百对十二,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虽然李舜臣是少有的水军天才,此战也必败无疑,除非奇迹发生。
但事实告诉我们,奇迹,正是由天才创造的。
战役结局证明,藤堂高虎的水军技术,也就能对付元均这类的废物。经过激战,李舜臣轻松获胜,并击沉四十余艘敌舰,歼灭日水军三千余人,日军将领波多信时被击毙,藤堂高虎身负重伤,差点被生擒,日军大败,史称鸣梁海之战。
对李舜臣而言,这不过是光荣的开始,而露梁海,将是传奇的结束。
当日军舰队出现在视野之中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攻击令。
此时,岛津义弘的心中正充满期待,他已经看见了前方的猫岛,如此靠近,如此清晰,只要跨过此地,胜利仍将属于自己。
然后,他就听见了炮声,从他的侧面。
在战场上,军队的侧翼是极其脆弱的,一旦被敌方袭击,很容易被拦腰截断,失去战斗能力,其作用类似于打群架时被人脑后拍砖,是非常要命的一招。
很明显,龟船比砖头厉害得多,在李舜臣的统一指挥下,这些铁甲乌龟直插日军舰群,几乎不讲任何战术,肆无忌惮地乱打乱撞。在这突然的打击下,日军指挥系统被彻底搅乱,混作一团,落海丧生者不计其数。
然而,就在这最为混乱的时刻,岛津义弘却并没有慌乱。
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在攻击发起的那一刻,他已然确定,敌人来自侧翼。
而他的前方,仍然是一片坦途,很明显,明军并未在此设防。
那就继续前进吧,只要到达顺天,一切都将结束。
按照之前的计划,当邓子龙的第一声炮声响起时,陈璘起航出击。
出于隐蔽的需要,陈璘的军队驻扎在竹岛,这里离露梁海较远,需要行驶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会战地点。
而在此之前,岛津义弘将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空虚的猫岛海域,成功登陆顺天。
然而陈璘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那看似无人防守的猫岛,是岛津义弘绝对无法逾越的。
拼死前行的日军舰队终于进入了猫岛海域,然而就在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一片宁静之中,位居前列的三艘战舰突然发出巨响!船只受创起火,两艘重伤,一艘沉没。
没有敌船,没有炮火,似乎也不是自爆,看着空无一人的水域,岛津义弘第一次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怀疑——有鬼不成?!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那片看似平静的海面下,一种可怕的武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名字,叫做水雷。
水雷
明代水雷,是以木箱为外壳,中间放置火药,根据海水浮力,填充重量不等的重物,以固定其位置,并保持漂浮于海面之下,以便隐蔽及定位。
当然了,关于这东西,我也就了解这么多,相关细节,如引爆及防水问题本人一概不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玩意儿确实能响,能用。
陈璘的自信,正是来源于此。
岛津义弘却依然是满脑糨糊。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地方,如果继续前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他下令,停止前进。
前行已无可能,绝望的日军只得调头,向身后那个可怕的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
敌人的回归让李舜臣十分兴奋,他知道,最后的决战即将开始。
在乱军之中,李舜臣亲自擂鼓,率旗舰冲向日军舰群。
此时日军虽受重创,但主力尚存,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估计是打藤堂高虎之类的废物上了瘾,李舜臣压根儿就没把日军放在眼里,一路冲进了日军中军。然而岛津义弘用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二杆子的优秀代表,他并不白给。
很快,身经百战的岛津水军便理清了头绪,组织五十余条战船,将李舜臣的旗舰围得严严实实,不断用火枪弓箭射击。虽然龟船十分坚固,也实在扛不住这么个打法,船身多处起火,形势不妙。
眼看李舜臣就要落海喂鱼,陈璘赶到了。
我确信,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是很铁的,因为发现李舜臣被围之后,陈璘不等部队列阵,便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此时他的身边,仅有四条战舰。
于是,他也被围住了。
此时,已是十九日清晨。
无论岛津义弘、陈璘,或是李舜臣,都没有料到,战局竟会如此复杂。明朝联军围住了日军,日军却又围住了明朝两军主帅,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而第一个理出头绪的人,是岛津义弘。
在他的统一调配下,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围攻陈璘和李舜臣的旗舰。
陈璘的处境比李舜臣还要惨,因为他的旗舰不是龟船,也没有铁刺铁钩,几名敢玩命的日军趁人不备,拼死跳了上来,抽刀直奔陈璘而去。
事发突然,船上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关键时刻,陈璘的儿子陈九经出场了。
这位仁兄很是生猛,拼死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挡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岿然不动(血淋漓,犹不动)。
明军护卫这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把那几名日军乱刀砍死。
惊出一头冷汗的陈璘没有丝毫喜悦,他很清楚,日军包围圈越来越小,跳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援兵到来之前,如果不玩一招狠的,下个被砍死的,必定是自己。
沉吟片刻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
很快,奇特的景象出现了,逐渐靠拢的日军惊奇地发现,陈璘的旗舰上竟然看不到任何士兵!船上空空荡荡,无人活动,十分之安静。
这是十分诡异的一幕,但在头脑简单的日军士兵看来,答案十分简单:陈璘船上的人,已经全部阵亡。
于是他们毫无顾忌,纷纷跳了上去。
然而他们终究看到了明军,在即将着陆的时候。
其实明军一直都在,只不过他们趴在了甲板上。
为了给日军一个深刻的印象和教训,陈璘命令,所有明军一律伏身,并用盾牌盖住自己(挨牌而伏),手持长枪,仰视上方,当看见从天而降的人时,立即对准目标——出枪。
伴随着凄厉惨叫声,无数士兵被扎成了人串,这一血腥的场景彻底吓住了日军,无人再敢靠近。
趁此机会,圈外的部分明军战舰冲了进来,与陈璘会师,企图攻破包围圈。但日军十分顽固,死战不退,双方陷入僵持状态。
然而,就在这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刻,陈璘的船上突然响起了鸣金声。
按日军的思维,鸣金,就是不准备打了,可如今大家都在海上,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收兵回营这一说,您现在鸣金,算怎么回事?
而明军战船在收到这一信号后,却极为一致地停止了攻击。日军不明就里,加上之前吃过大亏,也不敢动,平静又一次降临了战场。
这正是陈璘所期盼的,因为这一次,他并没有故弄玄虚,之所以鸣金,只因为他需要时间,去准备另一样秘密武器。
他得到了足够的时间。
随即,日军看到了另一幕奇景,无数后部带火的竹筒自明军舰上呼啸而出,重重地击打在自己的船上,所到之处爆炸起火,浓烟四起,日军舰队陷入一片火海。
这种武器的名字,叫做火龙出水。
虽然许多年后,面对拿火枪的英军,手持长矛、目光呆滞的清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几百年前的明军,却有着先进的思维、创意,以及登峰造极的火器。
火龙出水,就是明代军事工业最为优秀的杰作。
火龙出水
该武器由竹筒或木筒制成,中间填充火药弹丸,后部装有火药引信,射程可达两百步,专门攻击对方舰船,是明军水战的专用武器,点燃后尾部,带火在水上滑翔,故称为火龙出水。这也是人类军事史上最早的舰对舰导弹雏形。
什么新玩意儿都好,反正日军是经不起折腾了,陈璘和李舜臣趁机突围,开始组织追击。
至此,战场的主动权已完全操控在陈璘手中,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
在猫岛设下水雷,在观音浦安置伏兵,正如陈璘计划的那样,日军的所有去路被一一切断,与顺天敌人会师的梦想也彻底破灭,然而他依然疏漏了一点:失败后的敌人,将只有一个选择——撤退。
而撤退的唯一通道,是露梁海。
此时防守露梁海的,是邓子龙,他的手下,只有三千人。
岛津义弘已无任何幻想,他明白自己落入了圈套,此刻唯一的奢望,就是逃离此处。
在这最后的时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穷寇莫追这个成语。遭受重创的日军舰队再次聚拢,不顾一切地向堵截他们去路的邓子龙水师发动了近乎疯狂的进攻。
明军毕竟人少,在日军的拼死攻击下,防线渐渐不支,行将崩溃。
关键时刻,邓子龙出现了。
他虽然年过七十,却依然挺身而出,率领自己的旗舰,不顾一切地冲入日军船阵,因为这是唯一能够阻拦日军、争取时间的方法。
邓子龙的战舰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在数十艘日舰的围攻下,邓子龙的船只很快起火燃烧,部下随即请示,希望邓子龙放弃此船,转乘小艇,暂避他处。
参考消息
火器制造热
明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需求,武器,尤其是火器的研发工作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不但民间自主开发(如四川唐家进献的毒气弹),更有朝廷的大力投入(陶瓷弹)。同时,更有各方文臣武将绞尽脑汁的设计。比如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叶梦熊,做过户部主事,也做过御史言官,工作之余不忘自学,没学过工科却天天画图,终于设计出了火车、神铳,还专门设计了阵法,写成了教材。
然而邓子龙回答:
“此船即我所守之土,誓死不退!”
然后,他整装正容,在那艘燃烧的战舰上,坚持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坚守自己的岗位,无论何时、何地。在他看来,这是他应尽的职责。
从军四十余年,一贯如此。
怀念
邓子龙战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日军的退路。
在岛津义弘看来,失去将领的明军很快就会被击溃,并乖乖地让开道路。
但是他错了。
此时的明军已不再需要指挥,当他们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怒火被彻底引燃之时,勇气和愤怒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统帅。
在复仇火焰的驱使下,邓子龙的浙兵发动了潮水般的逆袭,日军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露梁海内。
在那里,他们又遇见了分别不久的老朋友:陈璘和李舜臣。
陈璘军、李舜臣军,再加上退进来的岛津军和追击的邓子龙军,露梁海里布满战舰,可谓是人满为患。
岛津义弘军的末日终于来临。等候已久的陈璘和李舜臣对日舰发动了最后进攻,数百门舰炮猛烈轰鸣,无数日军不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就是跳海当饲料。在刺鼻的硫黄和血腥味中,伴随着燃烧的烈焰,蓝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红。
这就是曾经横行海上、骁勇善战的岛津水军的最后一幕,也是古往今来侵略者的必然结局。
绝望的日军开始了最后的反扑,但已于事无补,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他们都将前往同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最终胜利的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在战斗中,李舜臣又一次身先士卒,考虑到之前他只有十二条破船就敢打日军四百条战舰,而今正值痛打落水狗,不表现一把实在说不过去。
但就在他奋勇冲击的时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胸膛。
这是一件极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时明朝联军占尽先机,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一盘散沙,打一枪就得换个地方,基本属于任人宰割型,行将崩溃。
敌军已被包围,兵力武器占优,士气十分振奋,残敌不堪一击,这就是当时的战况,且李舜臣乘坐龟船,四周都有铁甲包裹,射击空隙有限,说难听点,就算站出去让人打,都未必能被击中。
然而李舜臣还是中弹了。
在这世上,有些事情是说不准的,比如二战时的苏军大将瓦杜丁,自出道以来身经百战,什么恶仗、硬仗、找死仗都打过,斯大林格勒挺过来了,库尔斯克打赢了,追得德军名将曼斯坦因到处跑。如此猛人,竟然在战役结束,到地方检查工作的时候,遇上了一帮土匪,腿上挨了一冷枪,按说伤也不重,偏偏就没抢救过来,就这么死了。
李舜臣的情况大致如此。
身负重伤的李舜臣明白,他的使命即将结束,但这场战役并未终结。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身边的部将李莞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就要死了,但现在战况紧急,不要透露我的死讯,请你接替我的位置,以我的名义,继续战斗下去。”
这也是他的最后遗言。
在战场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胜负,因为只有胜利者的故事,才能流传下来。
所以李舜臣依然是幸运的,他虽没能看到胜利的来临,但他的一切都将作为胜利者的传奇传扬万世,正如他所写过的那首诗:
全节终须报,成功岂可知?
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辞!
节已报,心已定,便已成功,再有何辞?
伴随着李舜臣的逝去,日军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在明朝联军的全力猛攻下,战斗变成了屠杀,日方四百余艘战舰被击沉,一万余人阵亡,日军惨败。
但要说日军毫无亮点,那也是不客观的,要特别提出表扬的,就是岛津义弘先生。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逃跑本领可谓举世无双,在抛下无数垫背、送死的同胞后,他终于逃了出去,虽然此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十条破船和几百名士兵。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企盼的小西行长部终于彻底崩溃,纷纷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经过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此战历时七年,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以及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七年前,那杯由邪恶与野心酿成的苦酒,最终浇到丰臣秀吉的坟头上。
活该,死了也该。
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无论此时,或是三百四十年后,历史都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相同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侵略者,他们或许残暴,或许强大,或许看似不可战胜,但终将被埋葬。
战争结束了,胜利也好,失败也罢,参战的主角们都有了各自的结局。
两年后(1600),超级“忍者”德川家康终于发作,集结兵力,准备欺负丰臣秀吉的孤儿寡妇。死硬派小西行长当即连同石田三成等人,组成西军,出兵迎战。
但滑稽的是,出于对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的极度憎恨,作为丰臣秀吉的铁杆亲信,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当机立断,放下与德川家康之间的敌我矛盾,毅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内部矛盾中去,加入东军,跟小西行长玩命。
而最搞笑的,莫过于岛津义弘。此人和丰臣秀吉关系本就不好,开战之初是德川家康的人,并奉命去帮助守城。结果城里的人未接通报,以为他是敌人派来忽悠的,不但没有开门,还对他放了几枪。
换了别人,无非是回去找德川家康告一状,之后该干吗还干吗,可这位就不同了,二杆子精神再起,操着家伙连夜投小西行长去也。
经过你来我往数个回合,这一大帮子人终于在日本关原碰上了,展开死磕。经过一天战斗,西军败退,小西行长战败后逃走,后又被擒获斩首。岛津义弘还是一如既往地跑了路,后来托人求情捡了一条命。
丰臣秀吉创立的事业就此完结。
但历史的惩罚并未结束,十五年后(1615),战火再起,在大阪夏季战役中,德川家康攻克了丰臣家的最后据点大阪城,丰臣秀吉的老婆、孩子都死在城里,丰臣家族灭亡,断子绝孙。
我不是报应论者,但这一次,我信。
此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并建立了著名的德川幕府。他着力与明朝恢复友好关系,发展经济,颇有建树。
朝鲜失去了李舜臣,却迎来了和平,回复了平静的生活。为纪念那些为了朝鲜人民的安宁和自由而牺牲的明军将士,朝鲜政府修建了大报坛,每年祭祀,以表示对明朝仗义相助的感激,并提醒后辈不忘报恩。
参考消息
日本入侵琉球
日本侵略朝鲜不成,但不抢劫也不成。几位老大开了几次会议之后,决定把目标转向琉球。琉球为明朝属国,国王叫尚永死,其子尚宁遣人请袭封。此时正是日本策划及实施侵朝计划的时候,明朝忙着平叛,又忙着援朝,援朝一事结束后,册封令才下到琉球。但谁也没想到,在丰臣秀吉手下被压抑了好些年的日本大臣们,并不满足于他们从朝鲜运回的数千名陶工。于是在万历三十七年,日本悍然派兵三千人进攻琉球,俘获琉球国中山王尚宁,迁其宗器,大掠而去。浙江总兵官杨宗业奏报,神宗令镇、巡官严饬海上兵备。
现在,大报坛已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我不知道。
明朝的大军得胜归来,万历并没有亏待他们,将领之中,麻贵升任右都督,陈璘和刘綎也升了官。
当兵的也没白干,为表彰群众,据说万历从国库里拨出了八万两白银,作为对士兵的封赏。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头上,一层扒一层,外加还有陈璘这样的领导,能分到多少,那就不好说了。但无论如何,也算够意思了。
虽然在七年之中,曾有过无数的曲折,遇上许多的困难,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打赢了。
所谓正义、邪恶、侵略、暴行,大多时候都是毫无意义的胡扯,衡量战争的唯一且永远的准则,就是胜利,或失败。
用黑暗的暴力维护了光明的正义,这就是明朝创立的不朽功勋。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大致如此,十分清楚,但有趣的是,几百年后,历史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却十分之不清楚。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日本的史料表示,这是一场延续了战国光荣以及名将光辉的战争,虽然未必光彩(这一点,他们是承认的)。
朝鲜(韩国)的史料则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无奈,政府军的表现实在太差),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当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较次要的。
参考消息
大报坛的兴衰
大报坛是明亡之后修建的。当时的朝鲜肃宗大王为了纪念万历帝抗日援朝的情谊,在昌德宫花园修建此坛。最初仅祭祀神宗万历,后又将太祖洪武、毅宗崇祯的灵位增加了进去,在朝鲜并称三皇帝,每年于三帝即位、生辰、忌日祭拜,直至李朝终结。1908年,大韩帝国以政府名义停止了这项祭祀活动,并关闭了大报坛。于是,在历经二百余年后,大报坛作为李朝的遗址,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而明朝方面……基本没什么动静。
现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简单的,因为在明朝看来,这场战争,压根儿就不是什么大事。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谓的抗倭援朝战争,在史学界实在不算个啥,也没听说哪位专家靠研究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万历三大征”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万历三大征考》还算是马马虎虎外,许多细节只能从日本和朝鲜史料中找。
说起来,也只能怪我国地大物博,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就规模而言,这场战争确实不值一提,打了七年,从头到尾,明军的总人数不过四万左右,直到最后一年,才勉强增兵至八万,且打两个月就收了场,架势并不算大。
而日本为了打这场仗,什么名将精兵之类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几万人拉到朝鲜,死光了再填,打到后来,国内农民不够,竟然四处抓朝鲜人回去种田,实在是顶不住了。
朝鲜更不用说,被打得束手无策,奄奄一息,差点被人给灭了,国王都准备外出避难,苦难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鲜是差点没命,而明朝却全然没有玩命的架势,派几万人出国,军费粮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办挺了,事后连战争赔款都没要(估计日本也没钱给)。
什么叫强大?这就叫强大。
事实上,在进行这场战争的同时,明朝还调兵十余万,围剿四川方向的杨应龙叛乱。在万历同志看来,这位叫杨应龙的土财主(土司),比丰臣秀吉的威胁更大。
基于以上理由,在宣传方面,明朝也是相当落后。战争结束后,在日本,明明表现不咋样的加藤清正、岛津义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谓“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地吹,从没消停过。
朝鲜方面,货真价实的李舜臣自不必说,死后被封公爵,几百年下来,能加的荣誉都加了,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至于明朝,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大致是这样的:
战后,刘綎、陈璘任职都督同知(从一品),算是升了半级。当然,也不是白升的,几个月后,这两位仁兄就被调去四川播州的穷山恶水,因为在那里,还有个杨应龙等着他们去收拾。
英勇献身的邓子龙也得到了封赏,他被追赐为都督佥事(从二品),并得到了一个世袭职位,给儿子找了个铁饭碗。
仅此而已。
但和李如松比起来,以上的几位就算不错了。这位仁兄智勇双全、能征善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局,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
可这位盖世英雄,死后不但没人捧,还差点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说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祸。
明代是一个开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发言,批评皇帝,弹劾大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主。
可是民主过了头,就有问题了,发展到万历年间,言官们已经是无所不骂,坏人要骂,好人也要骂,不干事的要骂,干事的也要骂,且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骂得就越响。
而李成梁十分符合这个条件。这位兄弟镇守边疆数十年,权大势大,是最好的目标,外加他亏空、贪污之类的事情也没少干,下台之后自然不招人待见,弹章堆得和山一样高,说什么的都有。
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幸免,加上他在朝鲜风光一时,功勋卓著,就成了连带打击对象。最扯淡的是御史丁应泰,不但攻击他本人,连他的战绩也要骂,说平壤战役是小胜,日军死伤极少,碧蹄馆之战是大败,明军死伤极多。
参考消息
播州杨应龙
播州一地,自唐乾符年间杨端以来,即为杨氏以任官的形式所有,即便朝代更迭,历经唐宋元明,朝廷也不得不授其后代为官。隆庆六年,杨应龙袭宣慰司使职。不过杨应龙因为给万历立过战功而开始狂妄起来。后来竟然聚众抢掠、攻城、大肆残害百姓。万历屡次派人去扫平,没奈何都打不过他。后来终于舍得了本钱,派出八路共计二十四万大军,经过一百一十四天的攻打,迫使杨应龙自焚而死。次年四月,播州实现了“改土归流”,即改土官为流官。
这还不算,他居然检举朝鲜与日本串通,说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要按照他的说法和算法,明军的士兵估计都是死后从坟里刨出来的(一共也就四五万人),日军都是拿白鸽的和平使者(死伤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应该算是双面间谍,明明和日军勾结,偏偏还把日军赶跑了。
这人不但无耻,还很无聊,弹劾一封接着一封,闹到最后,连不爱搭理人的万历也忍不住了,直接给他下了个革职令让他滚蛋。
然而,从根本上讲,封赏过少、弹劾过多的责任者并不是丁应泰,更不是万历,因为按照明朝的惯例和规定,像抗倭援朝这种规模的战役,带几万人出去打一场,封赏就这么少,弹劾就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虽然可笑,却很真实:
对明朝而言,这实在不是个太大的事。
既然不是什么大事,自然就没人管,自己不管别人当然也不管,加上那些无聊的言官泼脏水,修《明史》的清代史官照单全收,日本和朝鲜史料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各说各话。于是,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争议、误解、谜团。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遏止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万历年朝鲜战争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