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五月乙亥,天子赐文武群臣宴于华盖殿,皇后赐五品以上命妇宴于坤宁宫。
彼时,周王,肃王,辽王,宁王,晋王皆派长史官属来朝,另有鞑靼女真部落首领,及占城暹罗等国遣使臣朝贺,并贡方物。
安南国王胡氏亦派遣使臣软景真等前来朝贺。
软景真等被安排在会同馆,行居膳食同暹罗占城使者没有区别。但在宴会中的位置却是角落的角落,别说向大明天子祝贺,顺便拍拍龙-屁,连龙须子都见不着一根。
鉴于朱棣下旨斥责胡氏-篡--权-及安南-侵-扰大明边境,阮景真等敢怒不敢言,只能闷声不语。
占城和暹罗的使者看了笑话,十分的得意,在席间多次开嘲,安南的使者也只能受着。
阮景真等人清楚,一旦争执起来,大明天子绝不会站在自己一边。不想落人口实,给人以借口发难,就只能忍着。
归根结底,这也是安南自作自受。
阮景真喝干杯中酒,心中发苦。
自胡氏-篡--夺-陈氏王位,安南同邻国的关系便愈发不好,同占城更是降至冰点。
胡氏出兵攻占了占城的几个城邦,占城一样出兵却抢不回来,只能借着朝贡的机会向大明天子求助。
不知鸿胪寺的接待人员是疏忽还是故意,两国使臣在会同馆里的居处左右相邻,出门就能遇见,每次见到彼此,都是火药味十足,假如没有明朝官员在侧,当场-拔-刀互砍都有可能。
占城使者见软景真等人不被大明待见,不借机落井下石才怪。
到大明-政-治-避难的陈王子也住在会同馆里,见到软景真等人,同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有大明天子的庇护,他完全不惧胡氏,只要大明派出使者和军队,安南的王位必定是他的。
陈王子觐见朱棣时,再三保证,大明助他归国登上王位,必将世世代代向大明称臣纳贡,在王室著为令,陈氏子孙永不得违背。
朱棣表扬了陈王子,赐给他金织袭衣,绮纱彩币。
“拜谢天子隆恩。”
陈王子感激涕零的离开了西暖阁,朱棣脸上的笑容一收,转而询问站在一旁的朱高炽,“汝观此人如何?”
朱高炽思索片刻,答道:“知恩之人。”
朱棣摇了摇头,“未必。”
朱高炽心中疑惑,表情中自然带了出来。
“心计坚韧,思虑颇深,助其登上王位,坚守今日之诺尚好。否则,由其掌安南之权未必是件好事。”
朱棣点到即止,朱高炽没有多言,只在心中思索,许久才道:“儿臣愚钝,谢父皇教诲。”
稍后,朱高炽从西暖阁走出,朱棣传召锦衣卫指挥使杨铎觐见。
一身大红锦衣的杨铎同朱高炽擦身而过。
杨铎侧身行礼,朱高炽单手虚抬,存了十分的客气。
二弟三弟皆已就藩,只他留在京中,朝中早已颇多议论之声。
京城平王府已经建好,朱高炽自请出宫,朱棣准了,却将平王世子朱瞻基留在宫中。此举更让朝中文武侧目。
只可惜,解缙等人正在修书,有道衍监工,纵有心思手段也无法施展。
朱高炽的表现十分平静,不但主动避嫌,提前出宫,还斥责了平王妃,并叮嘱朱瞻基,在宫中只为替父王尽孝,若有人出言挑唆,或是进汉王赵王的谗言,绝不可轻信,更不可出言附和。
“汝得天子恩宠,切记谨守本分,不得肆意妄为,更不可听信谗言。”朱高炽抚过长子的发顶,“须知世人皆有私心,言之凿凿者未必真心为你。为父跌了无数次,才明白其中道理。持心守正,不以私利观大局,方为正道。”
“儿谨遵父王教诲。”
朱瞻基已经八岁,个头比同龄人要高出不少,脸上仍带着稚气,却已经有了朱棣的影子。
单从外表上看,他同朱高炽相似的程度远不及朱棣,认真论起来,倒是更像朱高煦和朱高燧。
儿子不像自己,更像自己的老爹和兄弟,朱高炽也是心伤,不知该烦恼还是庆幸。但也多少明白了老爹更喜欢两个弟弟的原因。
谁不喜欢像自己的孩子?
若不是朱瞻基也喜欢读书,朱高炽怕是会更加别扭。
朱瞻基早慧,对父王同两个叔父尤其是汉王的争夺, 多少知道一些,同样也听闻了定国公和兴宁伯的大名。
对定国公,他十分佩服。
对兴宁伯,他则感到好奇。
定国公是高皇帝的义孙,自幼从军,战功累累,于靖难中屡立奇功,深得皇祖父信任。兴宁伯弃文从军,以布衣起身,更有大孝之名。年不及弱冠即受封一等伯,掌控大宁,镇守边塞之地。每次听皇祖父提起此人,都是颇多赞赏。教导他读书的王府教授却对其多有谤言,斥其为小人,佞臣。
朱瞻基更加好奇。
身为姚少师的徒弟,兴宁伯究竟是贤能的治世之才,还是谄媚小人朝中佞臣?
如果有机会,他很想见见此人,或许能解开心中的困惑。
朱高炽能猜到儿子在想些什么,不免摇头轻叹。
多年之前,皇太孙尚在,他与二弟三弟一同进京朝拜。当时,定国公尚未封侯,兴宁伯还只是个百户。
路上的不平,京中的暗潮汹涌,逃离南京时的那场大雨,兄弟三人在雨中把臂大笑。
一去经年,恍如隔世。
如今,二弟三弟去了边塞,定国公兴宁伯镇守一方,他却囿于京城,在原地踏步。
是谁的错?
能问的,只有自己。
“父王?”
面对长子不解的目光,朱高炽笑了,“父王只是忆起早年间的事。当年,父王能平安从金陵离开,还是兴宁伯出的主意。还有这个杂粮饼子……”
朱高炽放松了神情,陷入了回忆之中。
朱瞻基听得十分认真,双眼发亮,父王第一次同他说这些。
暖阁外,平王妃拦住了宦官,“王爷在同世子说话,不必打扰。”
话落,带着宫人,沿来时路离开。
王爷不是陛下唯一的儿子,世子也只是王爷的长子。
空中闪过惊雷,雨幕骤降。
平王妃停在廊下,墙壁之上的蟠螭隐于祥云之内,屋顶檐角的青色琉璃瓦被雨水敲击出了一声声脆响。
一场大雨,笼罩了整座南京城。
“王妃?”
“回吧。”平王妃突然笑了,笑得释怀,“快到王爷千秋了,府内也该准备着了。”
“是。”
大雨连下了数日,江浙部分州县都上报有水患之灾,今岁恐稻谷不丰。请减免数地夏粮,并开府库,调拨稻谷赈灾。
朝堂之上,户部奏给三月之粮,朱棣摇头。
“水患频发,秋粮未有期。只给三月之粮,民定饥馁,国于惠民岂可为旦夕计。”
“陛下,府库之粮尚需给以卫军,需秋成之后方得充裕。”
“不足之数,从内库出即可。”
郑和下东洋,开原、广宁和大宁上交的税粮,布帛,铜钱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在内库中堆得如小山一般。
朱棣相当有底气,朕不差钱!府库钱粮不足,朕来补。
内库不归朝廷管,皇帝自己说得算。
皇帝说从内库出钱,户部还能如何,只能拱手,“陛下圣明。”
出钱归出钱,对于朝廷和地方某些官员的问题,永乐帝是洞若观火,当殿明令,寻常时候,朕不追究,但赈济灾民之时,有谁敢打赈济粮的主意,要钱不要命,查不出来是运气,一旦查出来,扒皮砍头,自己选一样。流放充军的机会都不再有。
朝廷的诏令很快下达至各州县,各地官员纷纷表示,一定不负皇命,互相监督,谁敢伸爪子,不用天子下令,直接剁手!
受灾之地的老人们被请到县衙听诏,回到里中,无不宣讲天子仁德。有县民耆老缝百家布,书天子圣德,当地官员即以快马驰送入京。
铁血如朱棣也不免双目泛红。
民如水,君如舟。
君爱民,则民亦爱君。
自靖难起兵到坐上皇位,朱棣的身份变了,思想也在不断产生变化。
从德州到济南,再到如今的江浙之地,民心所向,方是治国之道。
想到引起这一切转变的源头,朱棣叫来内官侯显,道:“传朕旨意,赏大宁镇守纻丝纱罗五匹,银百两,钞三百锭。”
“是。”
侯显应诺,心中思量,如此厚恩,兴宁伯果真是简在帝心。当初咱家同兴宁伯交好,结个善缘,果真是做对了。
赏赐由锦衣卫护送出南京,一路送往大宁。
孟清和尚不知天子又给自己发钱,正琢磨着该安排谁随郑和一同下西洋。
朱高煦说匀给他三条船就绝不会食言,以朱家人的作风,永乐帝面前应也报备过了。
想装满三条船,光凭自己做不到,定然要加上沈瑄和大宁都司上下,余下的空位,表现好的兀良哈首领和计划拉拢的女真头目也可以考虑。
天子派遣使臣下西洋,代表的是上国之威,能搭个顺风船,往来一回,见识一番,甭管赚多赚少,都是脸面。
哪天和其他部落首领头目坐一起喝酒吃肉侃大山,旁人能说炫耀的不过是得了多少战功,部落里有多少牛羊,在互市中得了多少处好。换成自己,胸脯一拍,老子和天子的使臣一起下过西洋,见识过海外方物!牛羊算什么,老子的部落里可养着海外舶来的野牛!
此言一出,绝对大杀四方,面子里子一起挣足。
搓搓下巴,若消息能传到鞑靼瓦剌,更好。
壮汉们还在为一片草场挥刀互砍,大明天子的船队都在海洋对面立起了旗杆。
羡慕吗?
嫉妒吗?
跟着鬼力赤和马哈木是没有前途的,归附大明才是带领部落发家致富,奔向小□□活的最佳途径。
越想越觉得可行。
孟清和几口喝完碗里的汤药,竟丝毫不觉得苦。在厢房里转悠两圈,算算时辰,沈瑄该回来了。当即推开房门,一路小跑。
沈瑄刚从杂造局回到伯府,迎面遇上了从二堂跑出来的孟清和。以为是特地来迎接自己,冷峻的眉眼不由染上了暖意。
结果不到五分钟,这份暖意又凝成了寒霜。
罪魁祸首尚不自觉,兀自拉着沈瑄回到二堂东厢,将计划和盘托出,眨巴着眼睛求表扬。
沈瑄捏了捏额角,深吸气,告诉自己,眼前这位身体底子不好,调养中,禁不起自己一巴掌。
吸气,呼气,再吸气,再呼气。
最终还是把人捞过来,狠狠咬了两口才算完。
“国公爷?”
捂着脖子,孟十二郎万分的无辜。
难道是觉得这主意不好?那也用不着咬人吧?
沈瑄额角暴起了青筋,抓过来,继续咬!
孟清和被咬出火了,火大之余,张口咬了回去。
于是乎,晚膳拖到了早膳,都司衙门又收到了孟伯爷的请假条。
负责记录的经历很是淡定,拿起笔,翻开册子,在兴宁伯的名字下边又做下了一个记号。算一算,本月第五次了。如此劳心劳力,兴宁伯果真一心为国。
在孟清和请假期间,沈瑄将他的计划写成奏疏,盖上官印,呈送天子预览。
送赏赐到大宁的锦衣卫没等歇歇,喝口茶,立刻又踏上了归程。
一路之上,哥几个都是一脑门的官司。
从国朝创立以来,敢支使锦衣卫跑腿还不给路费的勋贵大臣,除了定国公和兴宁伯,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了吧?
哪怕是魏国公和武阳侯也没这能耐。
定国公和兴宁伯,果非常人。
奏疏送到南京,朱棣看过,当即下令,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日期推迟一个月。
监督解缙修书的姚广孝被请到西暖阁,君臣进行了一番长谈。
六部尚书也先后被宣到君前奏对。
随后,北疆镇守,藩王,陆续接到天子敕令,从归附草原部落及女真诸卫中垛集壮丁,充实边军。并许归附时间长,资格老,拥护大明各项政策,表现好的部落遣人随朝廷船队同下西洋。
朝廷欢迎各部落踊跃报名,但名额有限,谁能笑到最后,成功登船,单看各自本事。
甘肃总兵官宋晟和宁夏总兵官何福动作最快,两人不只给守御千户所的部落头领们递了消息,连暂时安置在凉州等地的新归附部落也没落下。
元朝海贸发达,即便隔了几十年,草原上的部落仍流传有当初泉州海商往来的盛景。之前朝廷派船队下东洋,带回来的各种香料和货物,在南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北边也有流通。
虽说草场和牛羊是部落的根本,但同海贸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朝廷要再使海外,许携带货物随船,绝对是发财的好机会。但凡是有点头脑的,都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兀良哈和归附的鞑靼部落闻风而动,消息灵通的女真各部纷纷活动,只为争取一个席位。
消息传到北边草原,鞑靼和瓦剌各部也动起了心思。
朝廷在开原等地设立互市,带动北疆经济,富裕的只是边民和兀良哈等归附部落,基本没鞑靼和瓦剌什么事。
鉴于鬼力赤已经向明朝称臣,朝廷对鞑靼偶尔还会放松一下政策。换成瓦剌,不好意思,禁止边贸。
马哈木和鬼力赤只能眼馋边民和兀良哈的富裕,做梦都想抢一把,却每每在边军的炮口和长枪之下打了退堂鼓。得知明朝要遣船队下西洋,还许归附部落掺一脚,两人更是抓心挠肝。鬼力赤还能上疏争取一下,马哈木就只能干瞪眼。
随着越来越多的草原部落向明朝边境移动,请求内附,鞑靼瓦剌同大明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不想出点好办法,两人成为“光杆司令”也不是不可能。
永乐三年六月,甘肃,宁夏,宣府,大宁和北京等地陆续派队伍进京。队伍中携带着各种货物,只等上船,运到西洋大赚一笔。
大宁的队伍有些特殊,携带的货物远比其他队伍少,却派遣了重兵护卫看守。其中两辆马车始终蒙着油布,边军日夜不离,没人能猜出车上装的是什么。
七月初,各地随船的人员货物陆续抵达京师,其中有不少自备海船,希望能一同出航的商人。
对此,朝廷颇有争议,反对者占多数。在收到汉王和赵王的上表之后,永乐帝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对的声音很快被压了下去。。
未及,朝廷下了诏令,跟随船队出海可以,获取的利润必须向朝廷缴纳五成。若能带回优质粮种,可酌情减少。发现无主之地,还可得到奖励。
诏令下达,商人们立刻举双手同意,大呼天子圣明。
能光明正大的出海,有大规模的舰队护航,不用担心被舟师盘查或被海盗骚扰,别说五成,便是六成七成都可以。
交钱,没问题!
寻找粮种,一样没问题!
寻觅无主之地,更是没问题!
这样的事,由朝廷船队来做,还要考虑一下影响,让商人出头,全无压力。
在利益的趋势下,自然有人愿意效力。
朝廷松开了口子,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不断增大,官船和民船加起来超过了三百五十艘,人员足足超过了三万。
出航的目的也从宣扬国威震抚四夷,变成了发展友谊,开拓海外贸易,寻找新航路,占领无主之地。
起航之前,作为船队的正使,郑和还有最关键的事情要做。
到太医院求药。
为分担压力,同样饱受晕船困扰的王景弘被郑和拉着,一同站在了太医院前。
往日里威风八面的首领太监,看到迈着方步,笑容满面的赵院判,齐刷刷的打个哆嗦。
互相一眼,同时握拳,为了完成使命,为了活着出去活着回来,咱家拼了!
这是何等精神?
大无畏的精神!
怀揣着伟大的抱负,大明的航海家们抬头挺胸,,毅然决然的走进了太医院。
五月乙亥,天子赐文武群臣宴于华盖殿,皇后赐五品以上命妇宴于坤宁宫。
彼时,周王,肃王,辽王,宁王,晋王皆派长史官属来朝,另有鞑靼女真部落首领,及占城暹罗等国遣使臣朝贺,并贡方物。
安南国王胡氏亦派遣使臣软景真等前来朝贺。
软景真等被安排在会同馆,行居膳食同暹罗占城使者没有区别。但在宴会中的位置却是角落的角落,别说向大明天子祝贺,顺便拍拍龙-屁,连龙须子都见不着一根。
鉴于朱棣下旨斥责胡氏-篡--权-及安南-侵-扰大明边境,阮景真等敢怒不敢言,只能闷声不语。
占城和暹罗的使者看了笑话,十分的得意,在席间多次开嘲,安南的使者也只能受着。
阮景真等人清楚,一旦争执起来,大明天子绝不会站在自己一边。不想落人口实,给人以借口发难,就只能忍着。
归根结底,这也是安南自作自受。
阮景真喝干杯中酒,心中发苦。
自胡氏-篡--夺-陈氏王位,安南同邻国的关系便愈发不好,同占城更是降至冰点。
胡氏出兵攻占了占城的几个城邦,占城一样出兵却抢不回来,只能借着朝贡的机会向大明天子求助。
不知鸿胪寺的接待人员是疏忽还是故意,两国使臣在会同馆里的居处左右相邻,出门就能遇见,每次见到彼此,都是火药味十足,假如没有明朝官员在侧,当场-拔-刀互砍都有可能。
占城使者见软景真等人不被大明待见,不借机落井下石才怪。
到大明-政-治-避难的陈王子也住在会同馆里,见到软景真等人,同样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有大明天子的庇护,他完全不惧胡氏,只要大明派出使者和军队,安南的王位必定是他的。
陈王子觐见朱棣时,再三保证,大明助他归国登上王位,必将世世代代向大明称臣纳贡,在王室著为令,陈氏子孙永不得违背。
朱棣表扬了陈王子,赐给他金织袭衣,绮纱彩币。
“拜谢天子隆恩。”
陈王子感激涕零的离开了西暖阁,朱棣脸上的笑容一收,转而询问站在一旁的朱高炽,“汝观此人如何?”
朱高炽思索片刻,答道:“知恩之人。”
朱棣摇了摇头,“未必。”
朱高炽心中疑惑,表情中自然带了出来。
“心计坚韧,思虑颇深,助其登上王位,坚守今日之诺尚好。否则,由其掌安南之权未必是件好事。”
朱棣点到即止,朱高炽没有多言,只在心中思索,许久才道:“儿臣愚钝,谢父皇教诲。”
稍后,朱高炽从西暖阁走出,朱棣传召锦衣卫指挥使杨铎觐见。
一身大红锦衣的杨铎同朱高炽擦身而过。
杨铎侧身行礼,朱高炽单手虚抬,存了十分的客气。
二弟三弟皆已就藩,只他留在京中,朝中早已颇多议论之声。
京城平王府已经建好,朱高炽自请出宫,朱棣准了,却将平王世子朱瞻基留在宫中。此举更让朝中文武侧目。
只可惜,解缙等人正在修书,有道衍监工,纵有心思手段也无法施展。
朱高炽的表现十分平静,不但主动避嫌,提前出宫,还斥责了平王妃,并叮嘱朱瞻基,在宫中只为替父王尽孝,若有人出言挑唆,或是进汉王赵王的谗言,绝不可轻信,更不可出言附和。
“汝得天子恩宠,切记谨守本分,不得肆意妄为,更不可听信谗言。”朱高炽抚过长子的发顶,“须知世人皆有私心,言之凿凿者未必真心为你。为父跌了无数次,才明白其中道理。持心守正,不以私利观大局,方为正道。”
“儿谨遵父王教诲。”
朱瞻基已经八岁,个头比同龄人要高出不少,脸上仍带着稚气,却已经有了朱棣的影子。
单从外表上看,他同朱高炽相似的程度远不及朱棣,认真论起来,倒是更像朱高煦和朱高燧。
儿子不像自己,更像自己的老爹和兄弟,朱高炽也是心伤,不知该烦恼还是庆幸。但也多少明白了老爹更喜欢两个弟弟的原因。
谁不喜欢像自己的孩子?
若不是朱瞻基也喜欢读书,朱高炽怕是会更加别扭。
朱瞻基早慧,对父王同两个叔父尤其是汉王的争夺, 多少知道一些,同样也听闻了定国公和兴宁伯的大名。
对定国公,他十分佩服。
对兴宁伯,他则感到好奇。
定国公是高皇帝的义孙,自幼从军,战功累累,于靖难中屡立奇功,深得皇祖父信任。兴宁伯弃文从军,以布衣起身,更有大孝之名。年不及弱冠即受封一等伯,掌控大宁,镇守边塞之地。每次听皇祖父提起此人,都是颇多赞赏。教导他读书的王府教授却对其多有谤言,斥其为小人,佞臣。
朱瞻基更加好奇。
身为姚少师的徒弟,兴宁伯究竟是贤能的治世之才,还是谄媚小人朝中佞臣?
如果有机会,他很想见见此人,或许能解开心中的困惑。
朱高炽能猜到儿子在想些什么,不免摇头轻叹。
多年之前,皇太孙尚在,他与二弟三弟一同进京朝拜。当时,定国公尚未封侯,兴宁伯还只是个百户。
路上的不平,京中的暗潮汹涌,逃离南京时的那场大雨,兄弟三人在雨中把臂大笑。
一去经年,恍如隔世。
如今,二弟三弟去了边塞,定国公兴宁伯镇守一方,他却囿于京城,在原地踏步。
是谁的错?
能问的,只有自己。
“父王?”
面对长子不解的目光,朱高炽笑了,“父王只是忆起早年间的事。当年,父王能平安从金陵离开,还是兴宁伯出的主意。还有这个杂粮饼子……”
朱高炽放松了神情,陷入了回忆之中。
朱瞻基听得十分认真,双眼发亮,父王第一次同他说这些。
暖阁外,平王妃拦住了宦官,“王爷在同世子说话,不必打扰。”
话落,带着宫人,沿来时路离开。
王爷不是陛下唯一的儿子,世子也只是王爷的长子。
空中闪过惊雷,雨幕骤降。
平王妃停在廊下,墙壁之上的蟠螭隐于祥云之内,屋顶檐角的青色琉璃瓦被雨水敲击出了一声声脆响。
一场大雨,笼罩了整座南京城。
“王妃?”
“回吧。”平王妃突然笑了,笑得释怀,“快到王爷千秋了,府内也该准备着了。”
“是。”
大雨连下了数日,江浙部分州县都上报有水患之灾,今岁恐稻谷不丰。请减免数地夏粮,并开府库,调拨稻谷赈灾。
朝堂之上,户部奏给三月之粮,朱棣摇头。
“水患频发,秋粮未有期。只给三月之粮,民定饥馁,国于惠民岂可为旦夕计。”
“陛下,府库之粮尚需给以卫军,需秋成之后方得充裕。”
“不足之数,从内库出即可。”
郑和下东洋,开原、广宁和大宁上交的税粮,布帛,铜钱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在内库中堆得如小山一般。
朱棣相当有底气,朕不差钱!府库钱粮不足,朕来补。
内库不归朝廷管,皇帝自己说得算。
皇帝说从内库出钱,户部还能如何,只能拱手,“陛下圣明。”
出钱归出钱,对于朝廷和地方某些官员的问题,永乐帝是洞若观火,当殿明令,寻常时候,朕不追究,但赈济灾民之时,有谁敢打赈济粮的主意,要钱不要命,查不出来是运气,一旦查出来,扒皮砍头,自己选一样。流放充军的机会都不再有。
朝廷的诏令很快下达至各州县,各地官员纷纷表示,一定不负皇命,互相监督,谁敢伸爪子,不用天子下令,直接剁手!
受灾之地的老人们被请到县衙听诏,回到里中,无不宣讲天子仁德。有县民耆老缝百家布,书天子圣德,当地官员即以快马驰送入京。
铁血如朱棣也不免双目泛红。
民如水,君如舟。
君爱民,则民亦爱君。
自靖难起兵到坐上皇位,朱棣的身份变了,思想也在不断产生变化。
从德州到济南,再到如今的江浙之地,民心所向,方是治国之道。
想到引起这一切转变的源头,朱棣叫来内官侯显,道:“传朕旨意,赏大宁镇守纻丝纱罗五匹,银百两,钞三百锭。”
“是。”
侯显应诺,心中思量,如此厚恩,兴宁伯果真是简在帝心。当初咱家同兴宁伯交好,结个善缘,果真是做对了。
赏赐由锦衣卫护送出南京,一路送往大宁。
孟清和尚不知天子又给自己发钱,正琢磨着该安排谁随郑和一同下西洋。
朱高煦说匀给他三条船就绝不会食言,以朱家人的作风,永乐帝面前应也报备过了。
想装满三条船,光凭自己做不到,定然要加上沈瑄和大宁都司上下,余下的空位,表现好的兀良哈首领和计划拉拢的女真头目也可以考虑。
天子派遣使臣下西洋,代表的是上国之威,能搭个顺风船,往来一回,见识一番,甭管赚多赚少,都是脸面。
哪天和其他部落首领头目坐一起喝酒吃肉侃大山,旁人能说炫耀的不过是得了多少战功,部落里有多少牛羊,在互市中得了多少处好。换成自己,胸脯一拍,老子和天子的使臣一起下过西洋,见识过海外方物!牛羊算什么,老子的部落里可养着海外舶来的野牛!
此言一出,绝对大杀四方,面子里子一起挣足。
搓搓下巴,若消息能传到鞑靼瓦剌,更好。
壮汉们还在为一片草场挥刀互砍,大明天子的船队都在海洋对面立起了旗杆。
羡慕吗?
嫉妒吗?
跟着鬼力赤和马哈木是没有前途的,归附大明才是带领部落发家致富,奔向小□□活的最佳途径。
越想越觉得可行。
孟清和几口喝完碗里的汤药,竟丝毫不觉得苦。在厢房里转悠两圈,算算时辰,沈瑄该回来了。当即推开房门,一路小跑。
沈瑄刚从杂造局回到伯府,迎面遇上了从二堂跑出来的孟清和。以为是特地来迎接自己,冷峻的眉眼不由染上了暖意。
结果不到五分钟,这份暖意又凝成了寒霜。
罪魁祸首尚不自觉,兀自拉着沈瑄回到二堂东厢,将计划和盘托出,眨巴着眼睛求表扬。
沈瑄捏了捏额角,深吸气,告诉自己,眼前这位身体底子不好,调养中,禁不起自己一巴掌。
吸气,呼气,再吸气,再呼气。
最终还是把人捞过来,狠狠咬了两口才算完。
“国公爷?”
捂着脖子,孟十二郎万分的无辜。
难道是觉得这主意不好?那也用不着咬人吧?
沈瑄额角暴起了青筋,抓过来,继续咬!
孟清和被咬出火了,火大之余,张口咬了回去。
于是乎,晚膳拖到了早膳,都司衙门又收到了孟伯爷的请假条。
负责记录的经历很是淡定,拿起笔,翻开册子,在兴宁伯的名字下边又做下了一个记号。算一算,本月第五次了。如此劳心劳力,兴宁伯果真一心为国。
在孟清和请假期间,沈瑄将他的计划写成奏疏,盖上官印,呈送天子预览。
送赏赐到大宁的锦衣卫没等歇歇,喝口茶,立刻又踏上了归程。
一路之上,哥几个都是一脑门的官司。
从国朝创立以来,敢支使锦衣卫跑腿还不给路费的勋贵大臣,除了定国公和兴宁伯,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了吧?
哪怕是魏国公和武阳侯也没这能耐。
定国公和兴宁伯,果非常人。
奏疏送到南京,朱棣看过,当即下令,郑和船队下西洋的日期推迟一个月。
监督解缙修书的姚广孝被请到西暖阁,君臣进行了一番长谈。
六部尚书也先后被宣到君前奏对。
随后,北疆镇守,藩王,陆续接到天子敕令,从归附草原部落及女真诸卫中垛集壮丁,充实边军。并许归附时间长,资格老,拥护大明各项政策,表现好的部落遣人随朝廷船队同下西洋。
朝廷欢迎各部落踊跃报名,但名额有限,谁能笑到最后,成功登船,单看各自本事。
甘肃总兵官宋晟和宁夏总兵官何福动作最快,两人不只给守御千户所的部落头领们递了消息,连暂时安置在凉州等地的新归附部落也没落下。
元朝海贸发达,即便隔了几十年,草原上的部落仍流传有当初泉州海商往来的盛景。之前朝廷派船队下东洋,带回来的各种香料和货物,在南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北边也有流通。
虽说草场和牛羊是部落的根本,但同海贸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朝廷要再使海外,许携带货物随船,绝对是发财的好机会。但凡是有点头脑的,都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兀良哈和归附的鞑靼部落闻风而动,消息灵通的女真各部纷纷活动,只为争取一个席位。
消息传到北边草原,鞑靼和瓦剌各部也动起了心思。
朝廷在开原等地设立互市,带动北疆经济,富裕的只是边民和兀良哈等归附部落,基本没鞑靼和瓦剌什么事。
鉴于鬼力赤已经向明朝称臣,朝廷对鞑靼偶尔还会放松一下政策。换成瓦剌,不好意思,禁止边贸。
马哈木和鬼力赤只能眼馋边民和兀良哈的富裕,做梦都想抢一把,却每每在边军的炮口和长枪之下打了退堂鼓。得知明朝要遣船队下西洋,还许归附部落掺一脚,两人更是抓心挠肝。鬼力赤还能上疏争取一下,马哈木就只能干瞪眼。
随着越来越多的草原部落向明朝边境移动,请求内附,鞑靼瓦剌同大明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不想出点好办法,两人成为“光杆司令”也不是不可能。
永乐三年六月,甘肃,宁夏,宣府,大宁和北京等地陆续派队伍进京。队伍中携带着各种货物,只等上船,运到西洋大赚一笔。
大宁的队伍有些特殊,携带的货物远比其他队伍少,却派遣了重兵护卫看守。其中两辆马车始终蒙着油布,边军日夜不离,没人能猜出车上装的是什么。
七月初,各地随船的人员货物陆续抵达京师,其中有不少自备海船,希望能一同出航的商人。
对此,朝廷颇有争议,反对者占多数。在收到汉王和赵王的上表之后,永乐帝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对的声音很快被压了下去。。
未及,朝廷下了诏令,跟随船队出海可以,获取的利润必须向朝廷缴纳五成。若能带回优质粮种,可酌情减少。发现无主之地,还可得到奖励。
诏令下达,商人们立刻举双手同意,大呼天子圣明。
能光明正大的出海,有大规模的舰队护航,不用担心被舟师盘查或被海盗骚扰,别说五成,便是六成七成都可以。
交钱,没问题!
寻找粮种,一样没问题!
寻觅无主之地,更是没问题!
这样的事,由朝廷船队来做,还要考虑一下影响,让商人出头,全无压力。
在利益的趋势下,自然有人愿意效力。
朝廷松开了口子,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不断增大,官船和民船加起来超过了三百五十艘,人员足足超过了三万。
出航的目的也从宣扬国威震抚四夷,变成了发展友谊,开拓海外贸易,寻找新航路,占领无主之地。
起航之前,作为船队的正使,郑和还有最关键的事情要做。
到太医院求药。
为分担压力,同样饱受晕船困扰的王景弘被郑和拉着,一同站在了太医院前。
往日里威风八面的首领太监,看到迈着方步,笑容满面的赵院判,齐刷刷的打个哆嗦。
互相一眼,同时握拳,为了完成使命,为了活着出去活着回来,咱家拼了!
这是何等精神?
大无畏的精神!
怀揣着伟大的抱负,大明的航海家们抬头挺胸,,毅然决然的走进了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