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日落灯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夜月初升,乾清宫已上了灯。郑端虽伏侍圣上最久,亦是宦官之中最大的尚监,可凡是他在班的时候上灯,他总要细细查检每一盏灯。到底水火无情,宫中烛火岂容一丝闪失?
郑端此人谨慎仔细,是上下都看在眼里,这也是圣上所赞不绝口的。
如此侍奉圣驾四十余年,人主常称他“茸兔”,原是他耳朵上有一层淡淡的白毛,兔子身柔心细,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
“你这盏灯挂歪了,你拿杆子给它往右移一点儿。”郑端仰头看着廊中一盏宫灯,吩咐身边掌灯的女官。
“是。”
郑端看她又拿勾杆子把灯轻轻往右一动,就觉得宫灯稳稳垂挂在了廊上小钩上,郑端这才舒了一口气:“你看,这六方的宫灯不好挂,歪了一点儿,风一吹,里头的红烛左摇右晃的,便容易出事儿。这些钩子年头久了,难免是有歪斜的,一旦看见不正了,就要重做了。”
掌灯连忙称是,后头的小宫女也跟着边挂边看。不一会儿灯都挂满了,乾清宫被照得通亮。
日日如此也罢了,今日的烛火却更亮了一些,原来皇上正在切责科考的官员,郑端怕他们心惊胆战,出来连路都看不清了,仔细摔了倒不好。
薄薄的云雾将夜月笼住,甚是晦暗,郑端朝大殿叹了一口气,颤颤悠悠地往游廊上一坐,掌灯见了,赶紧把手帕铺在阑干上道:“公公,仔细脏了。”
郑端看了一眼帕子,笑谢而坐。
掌灯便问:“公公怎么不在皇上身边儿呢?”
郑端脸上只是微笑,却因满脸褶子,倒像是大笑了。
“伺候皇上呀,多少学问呢!什么时候该在,什么时候不该在,那也是学问。”
这掌灯听得好奇,便在旁又问:“我们还年轻,不知事,公公倒说说什么时候不该在呢?”
郑端摆了摆苍老的手:“这也得摸索着,也不是自始至终的理儿,就说今日皇上发脾气,这是朝廷大事儿,我们毕竟是宫人,又是有些身份的,内廷的人怎么悄没声儿站在皇上边上听国家大事呢?。”
掌灯笑笑:“您老是什么品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的。就是奴婢看也有喜欢在旁边看的太监呢!”
郑端扶着廊柱,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了,没眼色的呢,想弄权的呢,都喜欢在一旁看,我却从来不看。”
忽然,远远地晃着一个人影儿,郑端年纪大了,黑乎乎地看不清楚,只觉体态丰腴。掌灯早看见了忙道:“鲁尚宫好。”
郑端知是鲁尚宫,也起了身,鲁尚宫赶忙给郑端行礼,又扶他坐下道:“郑公公万安。”
郑端看了一眼道:“你好。这时候也该歇了,怎么到乾清宫来了呢?”
鲁尚宫看了一眼掌灯,掌灯自知没趣儿赶紧退避而去。鲁尚宫看她走远了才问了一句:“郑公公,皇上那边儿怎么样了?”
郑端很不高兴,直言:“皇上怎样,不是你一个尚宫可以问的。”
鲁尚宫自知郑端是个钉子,凡是皇上之事,就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也绝不说出去半个字,赶紧认错道:“是我慢快了,怎么问起这个。也是我担心,毕竟皇后娘娘封宫有些日子了,怕是皇上就这样封一辈子了。”
郑端摇了摇头,借由鲁尚宫搀着起来,把身后的绢子轻轻折好道:“你是皇后身边的人,这么说倒也是有理的,你也别太操心了,总不至于的,是好是歹,今儿晚上竟能知道了。”
听他这样讲,鲁尚宫心里就有底了,于是拜谢而去。郑端没有看她,却看着乾清宫的大殿,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皇上本来龙体欠安,如此动怒,又要伤身子了。
可郑端却想错了。
今上压根没有生气,乾清宫内一片安宁。
事关科举的大小官员都到齐了,只是那两个替罪羊不在御前,众人本来都很害怕,可今上却很客气地说:“你们不必惊慌,你们来之前,朕已经命锦衣卫将顺天府尹和那两个收了钱的考官押走了,朕信眼前之人俱是清白的,你们但把所知道的细细说出,不许一丝隐瞒。”
这些人都串通一气,哪里会招,所以来之前早就编好了谎话,个个都说得滴水不漏,似乎事不关己。
今上心中虽不满,但仍和颜悦色地问他们还查出什么舞弊之情。
礼部尚书吉英本来以为龙颜大怒势所难免,不想今上如此宽厚,稍稍放心了一些,直言道:“这也得等下官逐个查起,若有徇私舞弊,必向皇上明白交代,不敢一丝隐瞒。”
忽然,外头门渊来了,在皇上耳边密语说:李沛已将策论写好了。今上也轻声道:“把策论拿来。”便动了两根手指让门渊退下了。
门渊走后,今上正色对群臣说:“你们将今年考中三甲的李沛的卷子带来了吗?”
吉英忙道:“带来了。”
“将卷子将来。”
于是吉英颤颤巍巍把卷子呈上,一个太监把卷子铺在御前。今上才读了两三行,心中已经按不住怒火:这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字迹潦草、格局混乱不说,文理也只是寻常而已,怕是路上随便抓个秀才,也能写得出来的。
可是今上却丝毫没有动怒,手点着一句道:“这句写得还好。”
吉英听了这话,反倒觉得奇怪:若皇上平时看到这种文章,一定是暴怒而起,今日如此温和,其中定有古怪。可身后许多官员看今上颜色未变,都松懈了许多。
一个考官想顺水推舟就道:“臣观此人虽字迹潦草,但文理或有可观之处,过了会试本来不予黜落,所以诸位大人都把他批定在三甲之中。”
今上点点头,继续看着,边看边点头:“这句也不错,想来他也有些能耐的。三甲倒也不亏了他。”
这时候门渊把真正李沛的卷子拿来了,今上接过卷子,接着烛光稍稍那么一瞧,心中十分震动:字迹清秀,格局方正,是个士大夫的样子。
再细细一读,头一句就很成气候:臣对:帝王之道,英、明、仁、雄也。
接着又见他宏论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道理。
谈帝王之英,说赋性冲粹,博闻好学为英,正合今上勤奋好学的性格。
谈帝王之明,说察善远小,取清抑浊为明,很符合皇上用人之道,这是识人之明。
谈帝王之仁,说用简行宽,风动草偃为仁;谈帝王之雄,说天威彰洽,不枉不纵为雄。
英、明、仁、雄号曰四则,分经构纬,振刷庶事。种种言论,都说在今上的心坎上,今上看后大笑,可群臣观望也不知道皇上在笑什么。
忽然今上收笑,脸一板道:“你等听着,朕今日叫你们来,是因为我叫一个很看得上的宫中太监写了一篇策论,你们都来看看他写得怎么样。若是放到科举里头,今年该拿第几名?”
于是把卷子下发给众臣,众位大臣一看,这文章洋洋数千字,用笔洒脱却不失章法,读来炳炳烺烺,璧坐玑驰,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今年的状元也未必写得比他好。简直不像是太监写得出来的东西。
那些待罪的考官心里虽害怕,但想了想,若是一个劲儿地死夸这一个太监,岂不是丢尽了士大夫的脸面么?可若是说他写得不好,就是跟皇上过不去了,于是想了个折中的说:“大约在二甲之间,二甲前三也是有的。”
吉英却早已看出不对劲,于是为了拍马屁就说:“我看,给个状元也是不过分的。”
这话打在皇上心坎上,皇上大笑道:“这可是吉老你说的!”
吉英赶紧下跪道:“臣也是一家之见罢了。”
今上却笑着朝门渊道:“门渊,把李沛带上来!”
“是……是……”门渊吓了一跳,又出去传,不一会儿李沛进来磕头,行礼毕,吉英抬眼一看李沛的样貌,吓得坐在地上,众人也慌乱不已,七上八下。
今上却笑道:“方才你的策论,众位礼部的大臣、翰林都说好,说是评个状元也不为过,既如此,今年的榜就要调一调,门渊,传朕旨意,今年一甲第一名,状元,李沛。”
李沛一听这话,还没反应过来,门渊赶紧贺道:“恭喜李状元!快谢恩哪。”
李沛这才反应过来,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想要谢恩可是太激动,嘴里就是吐不出字,只不停地道:“谢……谢……谢……”不一会儿便失声痛哭起来。
那些官员看了都面面相觑,尴尬不已,唯独吉英冷眼旁观,无话可说。今上道:“这事儿吉老和翰林院掌院洪三逑去办就是了,明儿拟好新的榜,吩咐内阁拟好诏书,以释天下人之疑惑。至于顺天府尹和那两个考官,明日刑部坐堂,朕亲自去刑部审问!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已经吓呆了,李沛却也不明所以。正想跟着众人退出的时候,门渊却一把拉住他道:“皇上留你问话。”
于是李沛回殿内,忽然殿里多了一个穿着飞鱼服的人。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霍鉴,朕可信之人。”今上竟把如此重要的人物介绍给他,他赶紧朝霍鉴行礼,霍鉴也回了一礼。
“霍鉴,那个冒名顶替的李沛是谁?”
“臣接皇上密旨,命人暗访,发现那个冒举的李沛原名李籍,是……是……”
今上怒道:“有什么不敢说的!”
霍鉴一低头,忙起手道:“臣知罪,那个李籍是纯妃娘娘一房远亲,本是富商,家在南京。太祖皇帝起兵时就以资财助军,太祖皇帝开天辟地之后,默许他一家走运私盐,代运竹木,南京的抽分厂都有他们家里的人,因而暴富。广陵王一家的田产也托付他们家经营。”
今上蹙眉思索:“纯妃为何要保举他?”
“这个……臣……不能知,但觉其中必有缘故,臣只知道此人常在太子身边。太子禁足之后,他也时常送东西到端本宫。”
今上捋了捋胡须,心中思索:怕是她想借着太子,干预朝政之事?于是忽然问道:“李沛,朕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既被人陷害,可知道别的情形?你观今日在列公卿,哪些人是有嫌疑的?”
李沛其实只想说:在座各各都是牵涉之人,但他估量事情闹大了也不行,于是道:“臣只想,皇上即便要处置官员,不可轻易动到吉礼部。”
今上也知道吉礼部作为礼部之首,这么大的舞弊怎么可能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可听李沛这样说,便问缘故。
“吉礼部是两朝元老,朝中极有威望,臣虽布衣,在理王府内呆久了也多少听闻一些。若是擅动干戈,不能抓住切实的把柄,反而有损主上威信。这样的人,一定要等锋芒再露出一些才能确实办理,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你说的很有理。”今上点头道,“霍鉴,你再去查,我看礼部这藏污纳垢恐怕不少!今日之事,暂且到此为止,你们都下去吧。”
二人告身而去。
这个时候,寻思着人都走完了,郑端就一步一步进来了。
今上看见他慢悠悠从殿外进来就笑:“你虽老了,却还是个茸兔,怎么这会子才来了?”
郑端笑道:“奴婢不听朝廷大事。”
今上微微倾首笑道:“到底你才是个忠义的,行了,差你办件事儿。明日,叫皇后、德妃都从宫里出来吧,这段时间诚妃理事也辛苦了,你去给她送些礼物。皇后出来了就不必叫她操心了。另外,太子禁足也倒安分,也免了禁足吧。”
夜月初升,乾清宫已上了灯。郑端虽伏侍圣上最久,亦是宦官之中最大的尚监,可凡是他在班的时候上灯,他总要细细查检每一盏灯。到底水火无情,宫中烛火岂容一丝闪失?
郑端此人谨慎仔细,是上下都看在眼里,这也是圣上所赞不绝口的。
如此侍奉圣驾四十余年,人主常称他“茸兔”,原是他耳朵上有一层淡淡的白毛,兔子身柔心细,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
“你这盏灯挂歪了,你拿杆子给它往右移一点儿。”郑端仰头看着廊中一盏宫灯,吩咐身边掌灯的女官。
“是。”
郑端看她又拿勾杆子把灯轻轻往右一动,就觉得宫灯稳稳垂挂在了廊上小钩上,郑端这才舒了一口气:“你看,这六方的宫灯不好挂,歪了一点儿,风一吹,里头的红烛左摇右晃的,便容易出事儿。这些钩子年头久了,难免是有歪斜的,一旦看见不正了,就要重做了。”
掌灯连忙称是,后头的小宫女也跟着边挂边看。不一会儿灯都挂满了,乾清宫被照得通亮。
日日如此也罢了,今日的烛火却更亮了一些,原来皇上正在切责科考的官员,郑端怕他们心惊胆战,出来连路都看不清了,仔细摔了倒不好。
薄薄的云雾将夜月笼住,甚是晦暗,郑端朝大殿叹了一口气,颤颤悠悠地往游廊上一坐,掌灯见了,赶紧把手帕铺在阑干上道:“公公,仔细脏了。”
郑端看了一眼帕子,笑谢而坐。
掌灯便问:“公公怎么不在皇上身边儿呢?”
郑端脸上只是微笑,却因满脸褶子,倒像是大笑了。
“伺候皇上呀,多少学问呢!什么时候该在,什么时候不该在,那也是学问。”
这掌灯听得好奇,便在旁又问:“我们还年轻,不知事,公公倒说说什么时候不该在呢?”
郑端摆了摆苍老的手:“这也得摸索着,也不是自始至终的理儿,就说今日皇上发脾气,这是朝廷大事儿,我们毕竟是宫人,又是有些身份的,内廷的人怎么悄没声儿站在皇上边上听国家大事呢?。”
掌灯笑笑:“您老是什么品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的。就是奴婢看也有喜欢在旁边看的太监呢!”
郑端扶着廊柱,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的了,没眼色的呢,想弄权的呢,都喜欢在一旁看,我却从来不看。”
忽然,远远地晃着一个人影儿,郑端年纪大了,黑乎乎地看不清楚,只觉体态丰腴。掌灯早看见了忙道:“鲁尚宫好。”
郑端知是鲁尚宫,也起了身,鲁尚宫赶忙给郑端行礼,又扶他坐下道:“郑公公万安。”
郑端看了一眼道:“你好。这时候也该歇了,怎么到乾清宫来了呢?”
鲁尚宫看了一眼掌灯,掌灯自知没趣儿赶紧退避而去。鲁尚宫看她走远了才问了一句:“郑公公,皇上那边儿怎么样了?”
郑端很不高兴,直言:“皇上怎样,不是你一个尚宫可以问的。”
鲁尚宫自知郑端是个钉子,凡是皇上之事,就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也绝不说出去半个字,赶紧认错道:“是我慢快了,怎么问起这个。也是我担心,毕竟皇后娘娘封宫有些日子了,怕是皇上就这样封一辈子了。”
郑端摇了摇头,借由鲁尚宫搀着起来,把身后的绢子轻轻折好道:“你是皇后身边的人,这么说倒也是有理的,你也别太操心了,总不至于的,是好是歹,今儿晚上竟能知道了。”
听他这样讲,鲁尚宫心里就有底了,于是拜谢而去。郑端没有看她,却看着乾清宫的大殿,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皇上本来龙体欠安,如此动怒,又要伤身子了。
可郑端却想错了。
今上压根没有生气,乾清宫内一片安宁。
事关科举的大小官员都到齐了,只是那两个替罪羊不在御前,众人本来都很害怕,可今上却很客气地说:“你们不必惊慌,你们来之前,朕已经命锦衣卫将顺天府尹和那两个收了钱的考官押走了,朕信眼前之人俱是清白的,你们但把所知道的细细说出,不许一丝隐瞒。”
这些人都串通一气,哪里会招,所以来之前早就编好了谎话,个个都说得滴水不漏,似乎事不关己。
今上心中虽不满,但仍和颜悦色地问他们还查出什么舞弊之情。
礼部尚书吉英本来以为龙颜大怒势所难免,不想今上如此宽厚,稍稍放心了一些,直言道:“这也得等下官逐个查起,若有徇私舞弊,必向皇上明白交代,不敢一丝隐瞒。”
忽然,外头门渊来了,在皇上耳边密语说:李沛已将策论写好了。今上也轻声道:“把策论拿来。”便动了两根手指让门渊退下了。
门渊走后,今上正色对群臣说:“你们将今年考中三甲的李沛的卷子带来了吗?”
吉英忙道:“带来了。”
“将卷子将来。”
于是吉英颤颤巍巍把卷子呈上,一个太监把卷子铺在御前。今上才读了两三行,心中已经按不住怒火:这都写的是什么玩意儿?字迹潦草、格局混乱不说,文理也只是寻常而已,怕是路上随便抓个秀才,也能写得出来的。
可是今上却丝毫没有动怒,手点着一句道:“这句写得还好。”
吉英听了这话,反倒觉得奇怪:若皇上平时看到这种文章,一定是暴怒而起,今日如此温和,其中定有古怪。可身后许多官员看今上颜色未变,都松懈了许多。
一个考官想顺水推舟就道:“臣观此人虽字迹潦草,但文理或有可观之处,过了会试本来不予黜落,所以诸位大人都把他批定在三甲之中。”
今上点点头,继续看着,边看边点头:“这句也不错,想来他也有些能耐的。三甲倒也不亏了他。”
这时候门渊把真正李沛的卷子拿来了,今上接过卷子,接着烛光稍稍那么一瞧,心中十分震动:字迹清秀,格局方正,是个士大夫的样子。
再细细一读,头一句就很成气候:臣对:帝王之道,英、明、仁、雄也。
接着又见他宏论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道理。
谈帝王之英,说赋性冲粹,博闻好学为英,正合今上勤奋好学的性格。
谈帝王之明,说察善远小,取清抑浊为明,很符合皇上用人之道,这是识人之明。
谈帝王之仁,说用简行宽,风动草偃为仁;谈帝王之雄,说天威彰洽,不枉不纵为雄。
英、明、仁、雄号曰四则,分经构纬,振刷庶事。种种言论,都说在今上的心坎上,今上看后大笑,可群臣观望也不知道皇上在笑什么。
忽然今上收笑,脸一板道:“你等听着,朕今日叫你们来,是因为我叫一个很看得上的宫中太监写了一篇策论,你们都来看看他写得怎么样。若是放到科举里头,今年该拿第几名?”
于是把卷子下发给众臣,众位大臣一看,这文章洋洋数千字,用笔洒脱却不失章法,读来炳炳烺烺,璧坐玑驰,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今年的状元也未必写得比他好。简直不像是太监写得出来的东西。
那些待罪的考官心里虽害怕,但想了想,若是一个劲儿地死夸这一个太监,岂不是丢尽了士大夫的脸面么?可若是说他写得不好,就是跟皇上过不去了,于是想了个折中的说:“大约在二甲之间,二甲前三也是有的。”
吉英却早已看出不对劲,于是为了拍马屁就说:“我看,给个状元也是不过分的。”
这话打在皇上心坎上,皇上大笑道:“这可是吉老你说的!”
吉英赶紧下跪道:“臣也是一家之见罢了。”
今上却笑着朝门渊道:“门渊,把李沛带上来!”
“是……是……”门渊吓了一跳,又出去传,不一会儿李沛进来磕头,行礼毕,吉英抬眼一看李沛的样貌,吓得坐在地上,众人也慌乱不已,七上八下。
今上却笑道:“方才你的策论,众位礼部的大臣、翰林都说好,说是评个状元也不为过,既如此,今年的榜就要调一调,门渊,传朕旨意,今年一甲第一名,状元,李沛。”
李沛一听这话,还没反应过来,门渊赶紧贺道:“恭喜李状元!快谢恩哪。”
李沛这才反应过来,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想要谢恩可是太激动,嘴里就是吐不出字,只不停地道:“谢……谢……谢……”不一会儿便失声痛哭起来。
那些官员看了都面面相觑,尴尬不已,唯独吉英冷眼旁观,无话可说。今上道:“这事儿吉老和翰林院掌院洪三逑去办就是了,明儿拟好新的榜,吩咐内阁拟好诏书,以释天下人之疑惑。至于顺天府尹和那两个考官,明日刑部坐堂,朕亲自去刑部审问!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已经吓呆了,李沛却也不明所以。正想跟着众人退出的时候,门渊却一把拉住他道:“皇上留你问话。”
于是李沛回殿内,忽然殿里多了一个穿着飞鱼服的人。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霍鉴,朕可信之人。”今上竟把如此重要的人物介绍给他,他赶紧朝霍鉴行礼,霍鉴也回了一礼。
“霍鉴,那个冒名顶替的李沛是谁?”
“臣接皇上密旨,命人暗访,发现那个冒举的李沛原名李籍,是……是……”
今上怒道:“有什么不敢说的!”
霍鉴一低头,忙起手道:“臣知罪,那个李籍是纯妃娘娘一房远亲,本是富商,家在南京。太祖皇帝起兵时就以资财助军,太祖皇帝开天辟地之后,默许他一家走运私盐,代运竹木,南京的抽分厂都有他们家里的人,因而暴富。广陵王一家的田产也托付他们家经营。”
今上蹙眉思索:“纯妃为何要保举他?”
“这个……臣……不能知,但觉其中必有缘故,臣只知道此人常在太子身边。太子禁足之后,他也时常送东西到端本宫。”
今上捋了捋胡须,心中思索:怕是她想借着太子,干预朝政之事?于是忽然问道:“李沛,朕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既被人陷害,可知道别的情形?你观今日在列公卿,哪些人是有嫌疑的?”
李沛其实只想说:在座各各都是牵涉之人,但他估量事情闹大了也不行,于是道:“臣只想,皇上即便要处置官员,不可轻易动到吉礼部。”
今上也知道吉礼部作为礼部之首,这么大的舞弊怎么可能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可听李沛这样说,便问缘故。
“吉礼部是两朝元老,朝中极有威望,臣虽布衣,在理王府内呆久了也多少听闻一些。若是擅动干戈,不能抓住切实的把柄,反而有损主上威信。这样的人,一定要等锋芒再露出一些才能确实办理,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你说的很有理。”今上点头道,“霍鉴,你再去查,我看礼部这藏污纳垢恐怕不少!今日之事,暂且到此为止,你们都下去吧。”
二人告身而去。
这个时候,寻思着人都走完了,郑端就一步一步进来了。
今上看见他慢悠悠从殿外进来就笑:“你虽老了,却还是个茸兔,怎么这会子才来了?”
郑端笑道:“奴婢不听朝廷大事。”
今上微微倾首笑道:“到底你才是个忠义的,行了,差你办件事儿。明日,叫皇后、德妃都从宫里出来吧,这段时间诚妃理事也辛苦了,你去给她送些礼物。皇后出来了就不必叫她操心了。另外,太子禁足也倒安分,也免了禁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