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农门贵女有点冷 > 第481章 郑大福过世

第481章 郑大福过世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祖宗找娘亲寻求答案,云萝便跟他仔细解释了一下为何叫太子哥哥,为何叫嘟嘟舅舅,他虽然没有听太懂,但似乎也明白了舅舅和哥哥是辈分的关系,跟年龄大小没关系。

    文彬和嘟嘟是娘亲的弟弟,所以他都应该叫舅舅,那太子哥哥和小哥哥不也是娘亲的弟弟吗?

    面对这个问题,云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告诉他,“你如果想,叫舅舅也可以。”

    景壮壮没想到还能这么随便,眨巴眨巴眼,也不知道小脑袋里面想了些什么,转身就又蹬蹬蹬的跑了出去,朝郑嘟嘟喊了声“舅舅”,又在太子不善的看过来的时候,也叫了一声“舅舅”。

    正巧景玥此时回家,听到这两声舅舅,脚步一顿,然后幽幽的看向了太子。

    太子都来不及高兴,就觉得后背一凉,然后被他舅舅一只手给拖走了。

    转头还看见大外甥正被郑嘟嘟托着举高高,笑声清脆极了,看到被拖走的太子哥哥也是没有一点要上前帮忙的意思,还一脸无辜的朝他嘻嘻嘻。

    太子总觉得这个臭小子是故意的,但他没证据。

    紧锣密鼓的,刘氏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聘礼都准备好了,大部分都是在京城现购置的,也有部分珍贵稀罕的物件是长公主和云萝添置的,她都一一仔细的记录在账上,不管是换算成银子还是别的,以后都要慢慢还。

    她这段日子的动作,也落在京城有些人的眼里,但是当纳征那天,到成王府恭喜的宾客们看到那并不简薄的聘礼时,依然引起了一阵骚动和议论。

    “如今这乡下人都这么富了吗?”

    “听说这些天把几条街都转遍了,花出去的银子没有万两也有八千。”

    “这可不止吧?我听说这位郑太太把全副家产都带来了京城,足足二万多两银子,再加上长公主和安宁郡主添置的东西,便是勋贵世家的庶子都拿不出这么多聘礼吧?”

    “莫说庶子了,便是寻常嫡子,又有几个有这么多聘礼的?”

    有人忍不住想起了当年安宁郡主才刚刚及笄的时候,郑家就给她在京城买了近万两银子的铺子,说是提前给她准备的嫁妆。

    听说安宁郡主大婚的时候,又另外准备了一份,具体有多少,外人倒不很清楚。

    有人咋舌,“这真是不遗余力了,还没听说过哪户人家会为了儿女聘嫁就掏空家底的。”

    却也有夫人说:“寻常百姓人家,多的是为儿女省吃俭用、掏空家底的,甚至为了娶个媳妇举家背债,多少年都还不清债务。”

    “即便如此,郑家积累财富的速度也很不慢。”在场的人家倒是不至于嫉妒,但想想一个乡下人家,却每年都有几千两银子的积累,也是很惊人了。

    因为云萝,郑家在京城也不算是默默无闻,许多人家都了解他们的情况,自然也想到了这些钱财恐怕大部分都是靠那肥皂赚取的。

    如今,肥皂在大彧已经是遍地开花,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这其中赚取的利润恐怕是外人想都不敢想的丰厚。

    虽然大部分利润都在卫家,但金家也占了周围好几个县的生意,郑家在白水村作坊的分成原本只有一成,后来,金家却又主动让了二成。

    而且郑家如今可不仅仅只有肥皂作坊的分红,还有好几个田庄呢。

    这么一想,竟越发觉得这位郑探花是个乘龙快婿的好人选了。

    出身虽贫贱了些,但家底可不贫寒,又朝中有人,背靠大山,只要自身立得住,不愁以后没前途。

    原本带着几分看热闹心思的客人们也不由得转变了态度,成王府没有因此失了脸面,对文彬也就越发的亲近了。

    他们之前虽看重文彬,但也做好了聘礼简薄,会被人说道的准备,而今,这聘礼虽说跟他们为姑娘准备的嫁妆相比仍相去甚远,但也不至于叫人看了笑话。

    纳征之后,这婚事也就成了一半,若无重大变故,轻易不能反悔。

    至于成婚福慧县主今年才刚刚及笄,成王府显然不愿意她早早出嫁,想要再等上两年。

    刘氏自己就有两个到了十八岁才成亲的女儿,因此也并不觉得成王府想要晚些嫁女儿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况且,老家有急信送来,老爷子病重,恐怕挨不过两个月了,催刘氏和文彬、郑嘟嘟赶紧回去见最后一面。

    京城的事情已了,刘氏便也不多逗留,与长公主、成王府,还有老太妃和云萝他们告辞,等文彬请了假期就带着两个儿子急匆匆的离开了。

    这天,云萝、景玥、太子爷皆出城相送,成王府也派了两位公子前来送别,又另外派人要一路护送刘氏他们回江南。

    “这才几天,你就又要回去了?”太子感觉刚跟小伙伴重新亲热起来就又面临分别,心情很不美丽。

    郑嘟嘟倒是没有离别的愁绪,叉着腰眉飞色舞的说道:“等我考中举人,我就又会到京城来了,很快的!”

    太子斜睨他,不屑说道:“就凭你之前院试考了倒数第二?”

    郑嘟嘟顿时就不高兴了,“怎么都说是倒数第二?明明是第四十九名!后面那么多落榜的莫非都不是人?我现在可是有进士亲自教导的,等我爷爷嗯哼,就是那个啥,我哥也得丁忧,到时候就是一个进士加一个探花教我读书,下一届我还会考不过别人?”

    对于亲爷爷可能将要过世,郑嘟嘟并没觉得有多伤心难过,或许是在来京城之前就已经有了准备,也或许是因为跟祖父并不很亲近。

    但不管如何,他此时这样说出来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话刚一出口就被文彬一巴掌拍在了后脑勺上。

    “啪”的一声脆响,他“嘶”了一声,摸着后脑勺龇牙咧嘴,太子则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同时也提醒道:“你以后还要科举当官呢,别什么话都往外说,过过脑子。”

    “这不是没外人嘛。”但他也知道自己那话确实不大妥当,嘟囔了一句后就转移话题道,“你要不要去我家?我跟你说,白水村现在跟我们小时候可不大一样了。”

    太子其实已经不大记得那个小村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了,只记得下河摸鱼捡螺蛳,上树捉鸟掏鸟蛋,还有一只被他们偷来吃了的大鹅。

    他们当初为什么会去偷那只鹅呢?他也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鹅肉难吃得很,一股子腥臊味儿,以至于他如今看到宫中御厨做的鹅肉都下意识的不想伸筷子。

    为了这只难以下咽的鹅,他还被罚洗碗,结果因为摔碎碗,累积的债务越来越多。

    想到债务,他就略心虚的瞄了眼身旁的云萝,阿姐在跟郑太太说话,倒是她怀里的景壮壮,一双眼睛正骨碌碌往他这边张望。

    太子爷想到几天前,为了他那声舅舅付出的代价,不由朝他龇了下牙。景壮壮却以为他在逗他玩儿,不由“咯咯”的笑出了声来,还张开小手要他抱。

    太子爷一动不动,倒是郑嘟嘟伸手把他抱了过来,举了两下高高,然后抱着他说道:“你要不跟我一起走吧!”

    刘氏转头瞪了他一眼,“别胡闹,壮壮还小,咋能离开娘的身边?”

    郑嘟嘟皱了皱鼻子,又抛了两下外甥,“那三姐也跟我们一块儿回去呗,正好,壮壮还没去过江南呢,也让他见见乡下是啥样的。”

    “他现在还这么小,就算见了又能记住多少?”

    “那”他不知想到什么,话刚出口就又收了回去,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抱着景壮壮逗他玩儿。

    九月上旬,又是一年收获的时节,京城内外都在讨论今年播种新种子的庄稼地又比去年的种子多收了二三十斤,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每亩地加起来就不得了了,听说安宁郡主的庄子里还出了亩产超过千斤的玉米,谷子也有五百多斤呢,不知啥时候才开始卖种子。

    云萝就是在这个时候收到的江南来信。

    刘氏他们出了京城后,便登船顺流而下,至越州靠岸,回到白水村的时候正好是中秋那天。

    郑大福当时便已意识糊涂,抓着文彬喊文杰,喊丰年,显然在那个时候,他心里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他的长子和长孙。

    文彬他们都习惯了,也不至于跟个将死之人计较,就算要计较也计较不过来。

    在刘氏他们回村后,郑大福又熬了十来天,在八月二十四那天突然能从床上坐起来了,还就着软糯的红烧肉吃了一大碗稠粥,也能认清儿孙们了。

    不过两个时辰,他又陷入了迷糊,没熬过晚上,在天将明的时候断了气。

    在郑大福断气之后,听到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哭声之后,在床上瘫痪多年的孙氏跟着大闹了一场,身体也越发的不好了。

    云萝收起信,对于郑大福的过世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坐了一会儿,然后拿起另一封文彬上表丁忧的奏章,起身出门,亲自送往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