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西安事变(4)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所提之八条政治主张,多次影射甚或是直指大日本帝国,对大日本帝国在华做出的贡献,极尽污蔑之能事,帝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理,必要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张杨二人所言,旨在蓄意破坏中日邦交,为中日邦交大局计,南京政府,决不可与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妥协,大日本帝国政府和在华的军队,愿意为讨伐张杨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军队,提供全部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弹药,并在必要时,出动陆空军予以鼎力协助。”
不但如此,除了公开支持中国打内战,日本首相犬养毅,还派特使赶赴欧洲,敦请日本人的老朋友汪精卫回国,一旦蒋委员长遇难,汪精卫正式接掌国民政府大权。
而欧美各国,绝不希望日本人独自操纵中国政治的走向,变成日本一家在华独大,从他们在华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把蒋委员长营救出来。
除了国外的势力喊打喊杀,或是和平解决的声音之外,国内的各个政治派系,地方实力派,也都纷纷跳到前台,对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表示不同的反应和态度。
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和蒋委员长是宿仇已久,两广事变,虽然以新桂系的妥协而告终,但是,对于素怀大志,有心问鼎中国政坛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来说,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张杨二人做了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大大的出了心头这口恶气,额手相庆之余,觉得该有些态度,二人思谋良久,给张学良和杨虎城去了一封电报。
电报中说:“汉卿兄和虎城兄之义举,当为振奋国人之心,父之不义,子女当劝止,不得,另谋他法也,今蒋公迷途深陷,两兄之举,实属无奈,虽救人自溺,亦在所不惜。”对西安事变表示同情和支持。
远在山东,自称为韩青天的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知道搭错了那根神经,也积极参与西安事变之中来,从他的性格判断,此人绝无参与此事的必要,也没有这个政治头脑。
也许是手下那位高参出的妙计,想趁机捞一点儿政治资本,公开来电表示:“请张杨二位,务必保证蒋委员长之人身安全,虽毫发之损伤,亦为我等所共愤。”
另一方面,又偷偷的派遣手下高参,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徐维烈,秘密来到西安,竭力劝说张杨杀掉蒋委员长,并在张杨之间奔走,意在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
非但如此,徐维烈还向张学良出示了韩复榘的亲笔信,在信中,韩复榘列举了必杀蒋的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逼迫张学良放弃东北,而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替老蒋背黑锅,此时杀蒋,实乃为千载难逢之良机。
一则报家仇,二则顺应民意,韩复榘还言辞凿凿,愿为张杨二兄的后盾,倾鲁省之兵西进,共同抵御国民政府军,韩主席耐不住寂寞了,山东一省之地,已经容不下他这位韩青天。
山东东向大海,北去有日本人,南下江浙富庶之地,列强在华的根本之地,非他能驾驭,只有西进,才是他有把握的事情。
此时的韩复榘,恐怕是做着趁乱取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被国民政府军打垮,他的势力趁虚而入,西掠陕甘宁诸省,占据太行山南北,做一统北方的霸主之黄粱美梦吧?
可是,政治这套活计,是他这种目不识丁、愚鲁不堪、把山东搅得鸡犬不宁、一个地道的土生军阀、靠信奉有枪就是草头王之人,所能玩儿得了的?
张学良对韩复榘如此热心,参与西安事变之中,产生了怀疑,他向徐维烈讨要韩复榘的亲笔信,也许是为了表明心迹,也许是相信这回蒋委员长定难逃过这一劫,徐维烈竟然真的把韩复榘的亲笔信交给了张学良。
这叫孬人手下无好汉,如果没有这封信,事后,韩复榘大可死不认账,口头话、柴草不挂,蒋委员长也莫之奈何,现在倒好,授人于柄,落到了实处。
后来,张学良面见蒋委员长,劝他答应所提之条件,蒋委员长当场予以拒绝,张学良盛怒之下,拿出韩复榘的亲笔信,意思很明显,你看,这还是当前的民意,现在有多少人主张杀掉你,你还这么顽固不化,固执己见?
蒋委员长脱险之后,抗战全面爆发,韩复榘闻日军之风而丧胆,放弃黄河天险,一枪未发,一溃千里,丢了山东全省,蒋委员长大怒,以开军事会议为名,将之诱到南京。
以畏敌如虎,丧师丢地,未尽军人之职责的罪名当场逮捕,枪决与南京城外,彼时,南京尚未沦陷,韩复榘也就成了民国第一个被公开枪决的省府主席、陆军上将级别的高官,这封信,恐怕是直接的诱因。
此时,日军攻势如潮,来势凶猛,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各路大员,高级将领,比比皆是,绝非韩复榘一人,而独此人受此等极刑,怕是和懵懂无知、手太长、捞过界有绝对的关联吧?
而表现最为出色、最为精彩的,也最为滑稽的,当属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阎长官。
在洛阳参加军事会议的时候,阎长官曾经做东,宴请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当时,阎长官拍着张学良的肩膀说:“汉卿,光劝是不行的啊,我们自己要想另外的办法!”
实际上,是鼓动张学良铤而走险,给他加一把火,性情直爽的张学良,把阎长官视为可靠的同路之人。
孰料,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他是第一个给张杨去电报,责备张杨此举是大逆不道,以下犯上,意图谋害国家之首脑,一党之领袖,为个人之一己私利,弃国家、民族之大义于不顾,造成今日之动荡的乱局。
张杨二人此举,当属犯上作乱,罪莫大焉,晋省全体军人及民众,共谴之,一派责备的架势。
张学良看了电报,气得脸色铁青,双手颤抖,几下就把电报撕得粉碎,高声大叫:“阎老西呀阎老西,今天算是领教了你的厉害,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算什么东西?”
“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所提之八条政治主张,多次影射甚或是直指大日本帝国,对大日本帝国在华做出的贡献,极尽污蔑之能事,帝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理,必要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张杨二人所言,旨在蓄意破坏中日邦交,为中日邦交大局计,南京政府,决不可与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妥协,大日本帝国政府和在华的军队,愿意为讨伐张杨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军队,提供全部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弹药,并在必要时,出动陆空军予以鼎力协助。”
不但如此,除了公开支持中国打内战,日本首相犬养毅,还派特使赶赴欧洲,敦请日本人的老朋友汪精卫回国,一旦蒋委员长遇难,汪精卫正式接掌国民政府大权。
而欧美各国,绝不希望日本人独自操纵中国政治的走向,变成日本一家在华独大,从他们在华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把蒋委员长营救出来。
除了国外的势力喊打喊杀,或是和平解决的声音之外,国内的各个政治派系,地方实力派,也都纷纷跳到前台,对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表示不同的反应和态度。
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和蒋委员长是宿仇已久,两广事变,虽然以新桂系的妥协而告终,但是,对于素怀大志,有心问鼎中国政坛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来说,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张杨二人做了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大大的出了心头这口恶气,额手相庆之余,觉得该有些态度,二人思谋良久,给张学良和杨虎城去了一封电报。
电报中说:“汉卿兄和虎城兄之义举,当为振奋国人之心,父之不义,子女当劝止,不得,另谋他法也,今蒋公迷途深陷,两兄之举,实属无奈,虽救人自溺,亦在所不惜。”对西安事变表示同情和支持。
远在山东,自称为韩青天的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知道搭错了那根神经,也积极参与西安事变之中来,从他的性格判断,此人绝无参与此事的必要,也没有这个政治头脑。
也许是手下那位高参出的妙计,想趁机捞一点儿政治资本,公开来电表示:“请张杨二位,务必保证蒋委员长之人身安全,虽毫发之损伤,亦为我等所共愤。”
另一方面,又偷偷的派遣手下高参,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徐维烈,秘密来到西安,竭力劝说张杨杀掉蒋委员长,并在张杨之间奔走,意在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
非但如此,徐维烈还向张学良出示了韩复榘的亲笔信,在信中,韩复榘列举了必杀蒋的几个理由,其中之一,就是逼迫张学良放弃东北,而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替老蒋背黑锅,此时杀蒋,实乃为千载难逢之良机。
一则报家仇,二则顺应民意,韩复榘还言辞凿凿,愿为张杨二兄的后盾,倾鲁省之兵西进,共同抵御国民政府军,韩主席耐不住寂寞了,山东一省之地,已经容不下他这位韩青天。
山东东向大海,北去有日本人,南下江浙富庶之地,列强在华的根本之地,非他能驾驭,只有西进,才是他有把握的事情。
此时的韩复榘,恐怕是做着趁乱取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被国民政府军打垮,他的势力趁虚而入,西掠陕甘宁诸省,占据太行山南北,做一统北方的霸主之黄粱美梦吧?
可是,政治这套活计,是他这种目不识丁、愚鲁不堪、把山东搅得鸡犬不宁、一个地道的土生军阀、靠信奉有枪就是草头王之人,所能玩儿得了的?
张学良对韩复榘如此热心,参与西安事变之中,产生了怀疑,他向徐维烈讨要韩复榘的亲笔信,也许是为了表明心迹,也许是相信这回蒋委员长定难逃过这一劫,徐维烈竟然真的把韩复榘的亲笔信交给了张学良。
这叫孬人手下无好汉,如果没有这封信,事后,韩复榘大可死不认账,口头话、柴草不挂,蒋委员长也莫之奈何,现在倒好,授人于柄,落到了实处。
后来,张学良面见蒋委员长,劝他答应所提之条件,蒋委员长当场予以拒绝,张学良盛怒之下,拿出韩复榘的亲笔信,意思很明显,你看,这还是当前的民意,现在有多少人主张杀掉你,你还这么顽固不化,固执己见?
蒋委员长脱险之后,抗战全面爆发,韩复榘闻日军之风而丧胆,放弃黄河天险,一枪未发,一溃千里,丢了山东全省,蒋委员长大怒,以开军事会议为名,将之诱到南京。
以畏敌如虎,丧师丢地,未尽军人之职责的罪名当场逮捕,枪决与南京城外,彼时,南京尚未沦陷,韩复榘也就成了民国第一个被公开枪决的省府主席、陆军上将级别的高官,这封信,恐怕是直接的诱因。
此时,日军攻势如潮,来势凶猛,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的各路大员,高级将领,比比皆是,绝非韩复榘一人,而独此人受此等极刑,怕是和懵懂无知、手太长、捞过界有绝对的关联吧?
而表现最为出色、最为精彩的,也最为滑稽的,当属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阎长官。
在洛阳参加军事会议的时候,阎长官曾经做东,宴请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当时,阎长官拍着张学良的肩膀说:“汉卿,光劝是不行的啊,我们自己要想另外的办法!”
实际上,是鼓动张学良铤而走险,给他加一把火,性情直爽的张学良,把阎长官视为可靠的同路之人。
孰料,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他是第一个给张杨去电报,责备张杨此举是大逆不道,以下犯上,意图谋害国家之首脑,一党之领袖,为个人之一己私利,弃国家、民族之大义于不顾,造成今日之动荡的乱局。
张杨二人此举,当属犯上作乱,罪莫大焉,晋省全体军人及民众,共谴之,一派责备的架势。
张学良看了电报,气得脸色铁青,双手颤抖,几下就把电报撕得粉碎,高声大叫:“阎老西呀阎老西,今天算是领教了你的厉害,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