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收购紫菜(下)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花姐有点乐迷糊了,小鸡吃米似的点着头,“信,怎么不信?大兄弟啊,其实你和旁的来收干紫菜的人一样,按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我们就很满意了。”
她越说越觉得不好意思,瞅了瞅面前的礁石,“你看,我们挖的紫菜,也不是我们种的,都是大海送给我们海边的孩子的礼物。”
杨怀仁有点惊呆了,这个叫做花姐的大姐,看样子也不过三十岁上下,人长得有点粗糙,虽然戴着竹编的斗笠,可一张脸还是晒得显黑,天天海风吹着,淳朴的五官和脸庞也被吹的略带沧桑。
可是她说出的一番话来,真的有点不像话,一是淳朴的不像话,人家出两文钱收你晒的干紫菜,你倒是实在,竟然说一文钱就行,自己给自己腰斩了价格,是不是淳朴的有点不像话?
二是文艺的也太不像话了,把紫菜比喻成大海赠予海边的淳朴百姓的礼物,把所有像他一样靠海吃海的渔民比喻成大海的孩子,在这个年代看来,是不是文艺的不像话?
杨怀仁给两文钱一斤的价钱,其实已经心里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如果不是怕开的价太高吓到了她们,杨怀仁真的愿意出十文钱甚至更高的价钱来收购。
对他来说,如果在附近的渔村收购几百甚至几千斤的干紫菜,出两文钱一斤和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只不过是几两银子和几十两银子的不同而已。
想想如今京城里的富人和官宦们在随园吃一顿大餐,几十两银子都是很寒酸的,杨怀仁花个成千上万两的钱都觉得毛毛雨一般,何尝会计较几两和几十两的区别?
“花姐,说了两文钱一斤收,这个价格就定下了,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我拿回去转卖了之后,赚得更多。”
另外几个小媳妇小娘子的也觉得一看杨怀仁就是个有钱人,人家又愿意出这个价格,不用太跟人家见外,所以纷纷劝“大姐大”花姐接受了杨怀仁的提议。
花姐这憨憨地笑道,“那好,我这就带你们回村去收干紫菜。”
众人簇拥着杨怀仁和鬼姐这俩有钱人回到村子,黑牛哥哥他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只知道杨怀仁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要从渔民家里收购,所以也兴趣盎然的跟着大队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渔村。
渔村不算大,海边小树林里开垦出一块平整的地面,建了十几栋纯木质的吊脚木房子,大致上也就是十几户人家,不到一百的渔民生活在这里。
鬼姐的贴身小丫头正在村口的一处房子外边的阴凉里歇息,见鬼姐来了村子,高兴地迎了上来。
花姐一看他们是一起的,便更放心了,站在村口扯开嗓子就大喊,“大家都出来啦,把家里储藏的干货都拿出来,收干货的好人来啦!”
这一嗓子可把杨怀仁吓了一跳,这要放后世,唱女高音都够了。
花姐这么一吆喝,本来悠闲平静的村子忽然间鲜活了起来,老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见花姐果然带了像是商人的生人回来,又回头从家里扛了各色的麻袋出来。
原来村口的那一户人家,正是花姐家,别看花姐年纪在村里不算大,可她辈分高。
一个看样子得有五十多的老汉肩扛手拖着三四个麻袋走了过来,刚才教花姐辨认银子真假的那个小娘子赶忙上前接着老汉,喊了一声公公,可那老汉见了花姐,却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姑姑”。
花姐有点不好意思,对老汉说道,“哎呀,老六啊,当着外人别这么喊我,都把我给喊老了,嘻嘻……”
杨怀仁这才明白,刚才花姐和那些村里的小姐妹们,那是因为亲近,才不按辈分相互称呼,正式的场合或者当着村里老人面前,花姐自然便成了姑姑和姑奶奶。
等全村没出海打渔的人都差不多集中到了花姐家门前,花姐便站到高处,大声把有人出两文钱一斤收购干紫菜的事情说给了大家听。
村民们一阵欢呼,接着絮叨着,“一年多没人来收了,好怕这些干货储存不好,一不小心受了潮就糟蹋了。”
杨怀仁这下明白花姐为什么说即便是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她也能接受了,往常收购渔民家中干紫菜的商人一年才来一次,有时候则更长时间才来收购,所以渔民们这些赚零钱的小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
花姐接着指挥着几个小娘子把自家的草席从屋里卷着抱出来,铺在了家门前的平地上,然后便让村民挨家挨户把自家的干货倒到草席上,然后一一过秤。
说是秤,其实是一种自制的类似天平的土秤,一个木头做的支架,中间木梁上栓一根麻绳,中间一根坚硬的竹子,竹子两头下边又挂了两个藤编的簸箕。
花姐很认真的调节着绳子拴在竹棍上的位置,等两头能保持住平衡之后,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个挂着的簸箕,一个是用来装干紫菜的,另一个则装石头,那些石头就是普通海边常见的石头,表面本来就被海水冲刷的非常光滑,但杨怀仁发现这些石头还是曾经被切削过,应该是把它们切削到一定的重量,当做了砝码来使用。
见杨怀仁看着他们忙活看的津津有味,花姐还笑着解释道,“这位杨掌柜的,我们的秤虽然粗糙一些,但称东西是很准的,而且我保证只会多不会少,你可以放心。”
杨怀仁赶忙“哦”了一声,“花姐很实在,我绝对的放心。”
花姐又露出了淳朴的笑容,接着才去指挥其他人排着队一个一个来称重。
排头的那个“大侄子”老汉,首先把他家的几麻包干活倒在了草席上,花姐并没有着急去把这些干货放到秤上称重,而是招呼这大家把老汉的干货平铺在草席上,认真的挑拣了起来。
杨怀仁这才发现,渔民们几种晾晒储存的干紫菜,并不是分类储存的,而是很多种类放在一起储存的。
比如老汉的麻包里,主要是干紫菜,还有干海带、干虾仁干扇贝肉之类的,甚至还有一些干鲍鱼……
花姐有点乐迷糊了,小鸡吃米似的点着头,“信,怎么不信?大兄弟啊,其实你和旁的来收干紫菜的人一样,按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我们就很满意了。”
她越说越觉得不好意思,瞅了瞅面前的礁石,“你看,我们挖的紫菜,也不是我们种的,都是大海送给我们海边的孩子的礼物。”
杨怀仁有点惊呆了,这个叫做花姐的大姐,看样子也不过三十岁上下,人长得有点粗糙,虽然戴着竹编的斗笠,可一张脸还是晒得显黑,天天海风吹着,淳朴的五官和脸庞也被吹的略带沧桑。
可是她说出的一番话来,真的有点不像话,一是淳朴的不像话,人家出两文钱收你晒的干紫菜,你倒是实在,竟然说一文钱就行,自己给自己腰斩了价格,是不是淳朴的有点不像话?
二是文艺的也太不像话了,把紫菜比喻成大海赠予海边的淳朴百姓的礼物,把所有像他一样靠海吃海的渔民比喻成大海的孩子,在这个年代看来,是不是文艺的不像话?
杨怀仁给两文钱一斤的价钱,其实已经心里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如果不是怕开的价太高吓到了她们,杨怀仁真的愿意出十文钱甚至更高的价钱来收购。
对他来说,如果在附近的渔村收购几百甚至几千斤的干紫菜,出两文钱一斤和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只不过是几两银子和几十两银子的不同而已。
想想如今京城里的富人和官宦们在随园吃一顿大餐,几十两银子都是很寒酸的,杨怀仁花个成千上万两的钱都觉得毛毛雨一般,何尝会计较几两和几十两的区别?
“花姐,说了两文钱一斤收,这个价格就定下了,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我拿回去转卖了之后,赚得更多。”
另外几个小媳妇小娘子的也觉得一看杨怀仁就是个有钱人,人家又愿意出这个价格,不用太跟人家见外,所以纷纷劝“大姐大”花姐接受了杨怀仁的提议。
花姐这憨憨地笑道,“那好,我这就带你们回村去收干紫菜。”
众人簇拥着杨怀仁和鬼姐这俩有钱人回到村子,黑牛哥哥他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只知道杨怀仁又发现了什么好吃的,要从渔民家里收购,所以也兴趣盎然的跟着大队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渔村。
渔村不算大,海边小树林里开垦出一块平整的地面,建了十几栋纯木质的吊脚木房子,大致上也就是十几户人家,不到一百的渔民生活在这里。
鬼姐的贴身小丫头正在村口的一处房子外边的阴凉里歇息,见鬼姐来了村子,高兴地迎了上来。
花姐一看他们是一起的,便更放心了,站在村口扯开嗓子就大喊,“大家都出来啦,把家里储藏的干货都拿出来,收干货的好人来啦!”
这一嗓子可把杨怀仁吓了一跳,这要放后世,唱女高音都够了。
花姐这么一吆喝,本来悠闲平静的村子忽然间鲜活了起来,老人孩子纷纷走出家门,见花姐果然带了像是商人的生人回来,又回头从家里扛了各色的麻袋出来。
原来村口的那一户人家,正是花姐家,别看花姐年纪在村里不算大,可她辈分高。
一个看样子得有五十多的老汉肩扛手拖着三四个麻袋走了过来,刚才教花姐辨认银子真假的那个小娘子赶忙上前接着老汉,喊了一声公公,可那老汉见了花姐,却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姑姑”。
花姐有点不好意思,对老汉说道,“哎呀,老六啊,当着外人别这么喊我,都把我给喊老了,嘻嘻……”
杨怀仁这才明白,刚才花姐和那些村里的小姐妹们,那是因为亲近,才不按辈分相互称呼,正式的场合或者当着村里老人面前,花姐自然便成了姑姑和姑奶奶。
等全村没出海打渔的人都差不多集中到了花姐家门前,花姐便站到高处,大声把有人出两文钱一斤收购干紫菜的事情说给了大家听。
村民们一阵欢呼,接着絮叨着,“一年多没人来收了,好怕这些干货储存不好,一不小心受了潮就糟蹋了。”
杨怀仁这下明白花姐为什么说即便是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她也能接受了,往常收购渔民家中干紫菜的商人一年才来一次,有时候则更长时间才来收购,所以渔民们这些赚零钱的小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
花姐接着指挥着几个小娘子把自家的草席从屋里卷着抱出来,铺在了家门前的平地上,然后便让村民挨家挨户把自家的干货倒到草席上,然后一一过秤。
说是秤,其实是一种自制的类似天平的土秤,一个木头做的支架,中间木梁上栓一根麻绳,中间一根坚硬的竹子,竹子两头下边又挂了两个藤编的簸箕。
花姐很认真的调节着绳子拴在竹棍上的位置,等两头能保持住平衡之后,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个挂着的簸箕,一个是用来装干紫菜的,另一个则装石头,那些石头就是普通海边常见的石头,表面本来就被海水冲刷的非常光滑,但杨怀仁发现这些石头还是曾经被切削过,应该是把它们切削到一定的重量,当做了砝码来使用。
见杨怀仁看着他们忙活看的津津有味,花姐还笑着解释道,“这位杨掌柜的,我们的秤虽然粗糙一些,但称东西是很准的,而且我保证只会多不会少,你可以放心。”
杨怀仁赶忙“哦”了一声,“花姐很实在,我绝对的放心。”
花姐又露出了淳朴的笑容,接着才去指挥其他人排着队一个一个来称重。
排头的那个“大侄子”老汉,首先把他家的几麻包干活倒在了草席上,花姐并没有着急去把这些干货放到秤上称重,而是招呼这大家把老汉的干货平铺在草席上,认真的挑拣了起来。
杨怀仁这才发现,渔民们几种晾晒储存的干紫菜,并不是分类储存的,而是很多种类放在一起储存的。
比如老汉的麻包里,主要是干紫菜,还有干海带、干虾仁干扇贝肉之类的,甚至还有一些干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