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金陵城外龙王庙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陵城定淮门外,这里靠近扬子江,也是秦淮河汇入扬子江的入口,每年雨水大的时候,这里都十分容易被淹没,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发大水时,江水可能反灌进秦淮河,从而给金陵城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朝廷将这里的城门取名为定淮门,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每年该淹还是淹。
与定淮门类似,在秦淮河汇入扬子江的入口处,岸上还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每年雨季来临之前,都会有许多人前来给龙王献上祭品,希望龙王能够保佑一方平安。
然而讽刺的是,每年发大水时,龙王庙都是第一个被淹,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来祭祀了,整个龙王庙也因为洪水和年久失修,导致破败不堪,只有一个年老的庙祝还住在庙里,不过每年发大水时,他也要搬到高处躲避。
天色已经黑了,龙王庙里却亮起了灯光,那个年老昏花的庙祝早早的睡下了,罗贯中却依然坐在灯下修改着自己的书稿,时不时还会停下的沉思片刻,然后这才开始下笔,但写一会就很快又停了下来。
今天罗贯中感觉思路很不顺畅,一段文字反复修改了数次,依然让他感觉不满意,最后他猛然丢下笔长叹一声,然后环视了一下自己身处的这个简陋的房间,又让他再次叹了口气,一双有些昏花的老眼也露出几分颓丧之色。
罗贯中本是太原人,不过他小时候就跟着父亲搬到杭州一带,他父亲是做丝绸生意的,家境的也相当不错,罗贯中自幼就开始读书,年轻时也曾经有过远大的志向,后来元末战乱时,他就曾经投身于张士诚门下做幕僚。
然而很可惜的是,张士诚并不是一个做大事的,特别是在称王时,当时许多幕僚都劝说他不要太急着称王,以免做出头鸟,可张士诚就是不听,这让罗贯中也看清了张士诚的为人,于是就心灰意冷的离开,后来张士诚果然败于朱元璋之手。
离开张士诚后,罗贯中曾经去过太原老家,后来又回到杭州,当时的他也开始把兴趣转向杂剧话本,于是就将自己的一些经历注入书中,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更是耗费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前几年也终于完成,现在他则开始帮着去世的老师施耐庵修订《水浒传》。
不过这几年罗贯中生活的并不如意,写书只是他的兴趣,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太大的收入,特别是他在写完三国后,曾经想找人印刷成书,为此他也特意去了福建的建阳,那里是印刷业最为兴盛的地方,可惜因为他没钱,又找不到有钱的人赞助,结果那些印刷作坊根本不愿意帮他印刷。
多年的颠沛流离,早就让罗贯中耗尽了家财,最近几年他更是只能靠着给人写信为生,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小话本的活,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不过就在去年时,罗贯中忽然接到李洪派人送去的消息,说是李善长的孙子李节想要找他,而且这个李节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他在写的三国与水浒,竟然许诺可以出钱帮他将两本书印刷发行。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李节,罗贯中一开始也有些怀疑,不过李洪却是他当年在张士诚府中认识的老熟人,两人虽然没什么太深的交情,但也彼此算熟悉,就算双方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对方也没必要骗他。
在这种情况下,罗贯中心中也有些动摇,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而且这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再加上写信的收入微薄,靠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把两本书印刷出来,现在有人愿意出资,正是罗贯中寻找多年的机会。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在罗贯中接到消息后不久,李节的大名就传遍了大明沿海,主要是他与汤和一起剿灭了为害多年的倭寇,江浙、福建甚至是广东一带,都在传颂着两人的大名,毕竟倭寇对这些沿海地区造成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得知了李节的名气,罗贯中也终于下定决心,他卖掉了最后一点家当,然后背着一箱子书稿离开了建阳,他没钱坐车,于是就徒步北上,有时候盘缠用光了,他就在路上摆摊挣点盘缠再上路。
期间罗贯中还听说李善长满门抄斩的事,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本以为李节也被杀了,为此也大哭一场,他不是为别人哭,而是为自己哭,本以为这次是个机会,却没想到老天连这个机会都不愿意给他,难道自己和老师一生的心血真的再无出头之日了吗?
不过万幸的是,后来又有消息传来,罗贯中这才知道原来李节竟然没死,这让他也再次振作起来,一路跋山涉水,足足花费了一年时间才来到金陵,这对于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简直是个奇迹。
只不过来到金陵城后,罗贯中的盘缠也花光了,金陵城中什么都贵,他也没钱住店,于是就厚着脸皮求龙王庙的老庙祝收留,老庙祝看他可怜,于是就让他在庙里暂时住下。
罗贯中有了住处后,并没有急着去拜访李节,毕竟他对李节了解不多,另外金陵城这么大,他连李节住哪都不知道,于是他白天在城中摆摊帮人写信,一边挣点钱糊口,一边打听李节的情况,结果越打听越让他兴奋,没想到李节竟然已经被封为靖海伯,而且还和太子的女儿订婚。
更让罗贯中高兴的是,李节竟然还和那个有名的求真书院有关系,据说这个书院就是他创办的,为此罗贯中还找机会去书院听了两节课,虽然书院里讲的东西有许多他听不明白,但还是觉得这所书院颇为不凡。
一个年少显贵,又愿意治学的人,应该有很大可能愿意出点钱帮自己印刷,这个想法也让罗贯中终于下定决心,于是在今天下午时,他特意换上自己最新的一件衣服,然后来到李节家中登门拜访。
然而可惜的是,李节当时并不在家中,而且李家的管事看他衣着寒酸,连杯茶都没有请他进去喝,这让罗贯中也感觉一腔热血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想想也正常,人家李节年少得志,早早的得到陛下的重视,而且自己也屡建奇功,小小年纪就被加封为靖海伯,更是太子的女婿,大明未来的驸马,当初他请自己来,也许只是一时兴起,事后可能就把自己的事抛之脑后,甚至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了。
想到这里,罗贯中也更加沮丧,想他一生漂泊,年轻时也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现在年纪大了,只想把自己一生所写的书稿印刷成书,却没想到蹉跎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完成这个心愿,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也许他到死都见不到书稿成书的那一天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低声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再次诵读了一遍,他对这首词极为喜爱,所以也将它做为自己三国的开篇,只不过他在读到“白发渔樵江渚上”这一句时,也不禁潸然泪下,他的胡子头发早就白了,可惜他却做不到将一切都付之笑谈的潇洒。
“罢了,时也!命也!想我一生坎坷,也许是上天也不愿意让我达成这最后一个心愿吧!”罗贯中再次低语一声,随后抬起袖子擦干了眼泪,深呼吸几次振作起来,然后再次捡起笔,把目光投向未修订完成的书稿。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龙王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也让罗贯中疑惑的抬起头来,都这么晚了,龙王庙这里本来就十分荒凉,怎么会有人骑马前来?
金陵城定淮门外,这里靠近扬子江,也是秦淮河汇入扬子江的入口,每年雨水大的时候,这里都十分容易被淹没,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发大水时,江水可能反灌进秦淮河,从而给金陵城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朝廷将这里的城门取名为定淮门,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每年该淹还是淹。
与定淮门类似,在秦淮河汇入扬子江的入口处,岸上还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每年雨季来临之前,都会有许多人前来给龙王献上祭品,希望龙王能够保佑一方平安。
然而讽刺的是,每年发大水时,龙王庙都是第一个被淹,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来祭祀了,整个龙王庙也因为洪水和年久失修,导致破败不堪,只有一个年老的庙祝还住在庙里,不过每年发大水时,他也要搬到高处躲避。
天色已经黑了,龙王庙里却亮起了灯光,那个年老昏花的庙祝早早的睡下了,罗贯中却依然坐在灯下修改着自己的书稿,时不时还会停下的沉思片刻,然后这才开始下笔,但写一会就很快又停了下来。
今天罗贯中感觉思路很不顺畅,一段文字反复修改了数次,依然让他感觉不满意,最后他猛然丢下笔长叹一声,然后环视了一下自己身处的这个简陋的房间,又让他再次叹了口气,一双有些昏花的老眼也露出几分颓丧之色。
罗贯中本是太原人,不过他小时候就跟着父亲搬到杭州一带,他父亲是做丝绸生意的,家境的也相当不错,罗贯中自幼就开始读书,年轻时也曾经有过远大的志向,后来元末战乱时,他就曾经投身于张士诚门下做幕僚。
然而很可惜的是,张士诚并不是一个做大事的,特别是在称王时,当时许多幕僚都劝说他不要太急着称王,以免做出头鸟,可张士诚就是不听,这让罗贯中也看清了张士诚的为人,于是就心灰意冷的离开,后来张士诚果然败于朱元璋之手。
离开张士诚后,罗贯中曾经去过太原老家,后来又回到杭州,当时的他也开始把兴趣转向杂剧话本,于是就将自己的一些经历注入书中,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更是耗费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前几年也终于完成,现在他则开始帮着去世的老师施耐庵修订《水浒传》。
不过这几年罗贯中生活的并不如意,写书只是他的兴趣,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太大的收入,特别是他在写完三国后,曾经想找人印刷成书,为此他也特意去了福建的建阳,那里是印刷业最为兴盛的地方,可惜因为他没钱,又找不到有钱的人赞助,结果那些印刷作坊根本不愿意帮他印刷。
多年的颠沛流离,早就让罗贯中耗尽了家财,最近几年他更是只能靠着给人写信为生,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小话本的活,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不过就在去年时,罗贯中忽然接到李洪派人送去的消息,说是李善长的孙子李节想要找他,而且这个李节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他在写的三国与水浒,竟然许诺可以出钱帮他将两本书印刷发行。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李节,罗贯中一开始也有些怀疑,不过李洪却是他当年在张士诚府中认识的老熟人,两人虽然没什么太深的交情,但也彼此算熟悉,就算双方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对方也没必要骗他。
在这种情况下,罗贯中心中也有些动摇,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而且这两年身体越来越不好,再加上写信的收入微薄,靠他自己根本不可能把两本书印刷出来,现在有人愿意出资,正是罗贯中寻找多年的机会。
另外最重要的是,就在罗贯中接到消息后不久,李节的大名就传遍了大明沿海,主要是他与汤和一起剿灭了为害多年的倭寇,江浙、福建甚至是广东一带,都在传颂着两人的大名,毕竟倭寇对这些沿海地区造成的危害实在太大了。
得知了李节的名气,罗贯中也终于下定决心,他卖掉了最后一点家当,然后背着一箱子书稿离开了建阳,他没钱坐车,于是就徒步北上,有时候盘缠用光了,他就在路上摆摊挣点盘缠再上路。
期间罗贯中还听说李善长满门抄斩的事,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本以为李节也被杀了,为此也大哭一场,他不是为别人哭,而是为自己哭,本以为这次是个机会,却没想到老天连这个机会都不愿意给他,难道自己和老师一生的心血真的再无出头之日了吗?
不过万幸的是,后来又有消息传来,罗贯中这才知道原来李节竟然没死,这让他也再次振作起来,一路跋山涉水,足足花费了一年时间才来到金陵,这对于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简直是个奇迹。
只不过来到金陵城后,罗贯中的盘缠也花光了,金陵城中什么都贵,他也没钱住店,于是就厚着脸皮求龙王庙的老庙祝收留,老庙祝看他可怜,于是就让他在庙里暂时住下。
罗贯中有了住处后,并没有急着去拜访李节,毕竟他对李节了解不多,另外金陵城这么大,他连李节住哪都不知道,于是他白天在城中摆摊帮人写信,一边挣点钱糊口,一边打听李节的情况,结果越打听越让他兴奋,没想到李节竟然已经被封为靖海伯,而且还和太子的女儿订婚。
更让罗贯中高兴的是,李节竟然还和那个有名的求真书院有关系,据说这个书院就是他创办的,为此罗贯中还找机会去书院听了两节课,虽然书院里讲的东西有许多他听不明白,但还是觉得这所书院颇为不凡。
一个年少显贵,又愿意治学的人,应该有很大可能愿意出点钱帮自己印刷,这个想法也让罗贯中终于下定决心,于是在今天下午时,他特意换上自己最新的一件衣服,然后来到李节家中登门拜访。
然而可惜的是,李节当时并不在家中,而且李家的管事看他衣着寒酸,连杯茶都没有请他进去喝,这让罗贯中也感觉一腔热血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不过想想也正常,人家李节年少得志,早早的得到陛下的重视,而且自己也屡建奇功,小小年纪就被加封为靖海伯,更是太子的女婿,大明未来的驸马,当初他请自己来,也许只是一时兴起,事后可能就把自己的事抛之脑后,甚至早就忘了自己的名字了。
想到这里,罗贯中也更加沮丧,想他一生漂泊,年轻时也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现在年纪大了,只想把自己一生所写的书稿印刷成书,却没想到蹉跎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完成这个心愿,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也许他到死都见不到书稿成书的那一天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低声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再次诵读了一遍,他对这首词极为喜爱,所以也将它做为自己三国的开篇,只不过他在读到“白发渔樵江渚上”这一句时,也不禁潸然泪下,他的胡子头发早就白了,可惜他却做不到将一切都付之笑谈的潇洒。
“罢了,时也!命也!想我一生坎坷,也许是上天也不愿意让我达成这最后一个心愿吧!”罗贯中再次低语一声,随后抬起袖子擦干了眼泪,深呼吸几次振作起来,然后再次捡起笔,把目光投向未修订完成的书稿。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龙王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也让罗贯中疑惑的抬起头来,都这么晚了,龙王庙这里本来就十分荒凉,怎么会有人骑马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