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我的导演时代 > 第93章 最后一场戏(求推荐票!)

第93章 最后一场戏(求推荐票!)

作者:吃饭打怪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沈洋体育馆,田径馆,电影的拍摄渐渐进入了尾声。

    田径馆正中央的足球场上,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十多个人在场上欢快地踢着足球。

    他们的家人、朋友在旁边鼓掌、喝彩、尖叫。

    比赛连二十二个人都没有,没有裁判,没有教练。

    也没有任何章法、战术可言。

    老人和年轻人共同追逐那一个圆圆的皮球。

    “队长,接球!”

    头发半白,胡茬子也白了一半的张翰宇脚下停球,大喊了一声,一脚将皮球踢到邓朝跟前。

    他的声音不再是中气十足,脚上的力气也远比不上当年了,伸手也不再矫健,但这个球却穿的异常精准。

    一群人在场上踢的不亦乐乎,场边也不断为他们欢呼。

    换了一副成熟装扮的佟莉雅在场边替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整理了一下球衣,拍拍他的肩膀。

    “去吧,和爸爸一起踢球。”

    小男孩迈开小短腿,也加入了这场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混战,不断追逐着大人脚下的足球。

    但是他抢不到球。

    “儿子,接着!”

    邓朝找准了角度,轻轻地把足球传到小男孩脚下。

    在父亲鼓励的目光下,小男孩迈起小短腿,费了老大力气,才把足球提出两米远。

    .....

    “好,过!”

    “下面拍特写。”

    一个大全景拍了三个小时,接着按故事板上画的分镜,挨个个地拍了几个特写。

    室外的大全景,全都靠自然光,这次两台摄影机都用上了,还临时找了个航拍团队,用重量轻很多的便携式手持胶片摄影机阿莱235,搭载无人机拍摄。

    这种戏份没什么好说的,就看演员自己整体的肢体、表情了。

    欢快的气氛是最主要的,毕竟是几家人周末约着一起来踢踢球玩玩。

    群戏拍完,轮到张翰宇、邓朝,还有那个小男孩,他们三个的戏份了。

    不得不说,这两天他们三个还真处着处着有那么点感觉了。

    张翰宇的这个老年扮相也挺不错,邓朝也一改之前所有镜头的模样,成了一个阳光大男孩。

    大男孩有点不对,儿子都六七岁了,下巴上也有胡茬子,不过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人的生活环境、家庭、亲人、朋友,都会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

    这个镜头就让他们三个随意发挥,反正就是和随便踢踢。

    接着又练习了一下射门,张翰宇和邓朝轮流当守门员,偶尔也会一脚踢飞,踢到天上去。

    小男孩力气不够大,足球都挨不到球门,惹得一阵爆笑。

    拍到中午,也就在这吃个饭休息一下。

    电影也快拍完了,李谦吃完饭又看了下统筹的排片计划,预计还有五天就能杀青了。

    一切都挺顺利,主要是张翰宇和邓朝这两个演员发挥好。

    整部电影就是他们俩为主,只要他们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李谦问向趟地上晒太阳的齐玉昆,“对了老齐,胶片还剩多少?”

    “还有一万二千尺。”

    齐玉昆从地上坐起身子,想了想,“按现在的进度,估计拍完还能剩个两三千尺。”

    “还行,九万多尺胶片一部片子,配片比还不到1:8。”

    对于这个数字,李谦还是很满意的,原本还做好了胶片不够的准备。

    旁边捧着个保温杯的张忠华颇有些感叹,“早些年我还在在制片厂学徒的时候,上面把胶片卡的死死的,甚至要求做到1:5的配片比,魔都电影制片厂更严,那里有些老师傅,能做到1:3的配片比。”

    “老张,时代变了!”

    李谦摇摇头,1:3的配片比,意味着每个镜头拍三遍就必须过。

    这对于拍摄时不能看清楚效果的胶片电影而言,简直是苛刻到了极点。

    也只有十几二十年前的国营制片厂能做到这个地步,绝大多数行业,最好的人才都在国企。

    而且那时候制片厂穷啊,卖票房难卖,收钱也难受,还是计划经济,片子都是统一发行。

    那些老一辈制片厂的导演、摄影师们可不像现在,反正是投资方掏钱,也不心疼。

    那时候,把公家的钱都浪费了,工资都发不出来,而且也确实没钱给他们浪费。

    “而且老张你说的也不绝对。”

    李谦笑笑,“93年江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用了整整25万尺胶片,创纪录了都。”

    “一部剧情片,25万尺胶片,而且听说为了拍出原著中米兰家里那张让马小军丢了魂的照片,就足足拍了一万尺胶片。”

    江文也是个牛人,93年拍一部剧情片,愣是花了超过1500万!

    25万尺胶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放在现在还能接受,毕竟《赤壁》据说就准备了160万尺胶片。

    有钱就是可以随意挥霍,任性。

    ......

    中午舒舒服服地晒了会太阳,休息一下,下午接着开始拍摄。

    拍完体育馆的戏份,剩下就基本上都是些零零碎碎的镜头了。

    19号,剧组来到郊区一个小医院,拍摄张翰宇火里逃生之后,来医院看妻子的戏份。

    两人又当众撒狗粮了,旁边病床上躺着的是王千原,不过是侧着脑袋,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好,过!”

    “给王千原那半张脸来个一秒钟的近景!”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杀青的日子又进了一步。

    23号,《生死频率》剧组迎来了最后一场戏,父亲在绝境之下想起儿子的话,在火场里换了另一条路,救出小女孩成功逃生的戏份。

    火场里面的戏已经在室内摄影棚里拍了,现在就是拍消防队赶去现场灭火,以及张翰宇从里面逃出来的戏份。

    用来拍戏的建筑是河边一栋暂时空置的厂房,然后也不用真正烧,在每个窗户里面都点上火把,房顶上也点一排火,或者弄一排火架就行。这样看起来就像是整栋建筑都着火了,把烟弄大点。

    再时不时地从哪个窗户里面传来爆炸声,震破几个玻璃窗。

    现场几辆80年代各式消防车在远处待命,吃瓜群众也找好了,演员准备完毕。

    李谦拿起了大喇叭,对众人喊道,“今天咱们就剩最后一场戏了,一共六个镜头,都认真点,抓紧点,争取今天就拍完,不要留到明天,酒店也已经订好了,就看大家伙想不想早点吃顿好的了!”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