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假太子逆袭南明 > 第三百七十七章 此獠不除,朕心难安

第三百七十七章 此獠不除,朕心难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以海的目光,下意识移到了钱肃乐脸上。

    见鲁王朱以海向自己看来,钱肃乐一声苦笑,回道:“监国殿下,在下的意见,亦是与张尚书相同。现在隆武皇帝势力太大,且前段时间我军已与其有过节,若再闹得不愉快,只怕那隆武皇帝会令引兵来攻,这样事情可就糟了。”

    朱以海见二人意见一致,便叹道:“你二人的话,孤王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人在檐下需低头的道理,孤王还是懂的。只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若隆武皇帝一怒之下,要对那东川的假太子动兵相向,强令我军要追随其行动呢?”

    这个突出其来的问题,令张国维与钱肃乐二人,顿是为之一滞。

    是啊,若是那隆武皇帝在盛怒之下,强逼着自己派出兵马,前去讨伐那位假冒的东川皇帝,自己却该何去何从呢?

    这可是个迫切严峻的问题。

    张国维与钱肃乐二人,顿是又下意识地互相对望了一眼。

    “二位怎么不说话?”朱以海急道:“二位有何话语,尽可直说,孤决不怪罪。”

    听了朱以海的话,张国维才嗫嚅着说道:“在下以为,若那隆武皇帝真来强逼我等,那此事就需得小心行措,方是妥当。”

    “怎么个小心法?”

    见朱以海逼问得紧,张国维苦笑道:“这个么,无非是以兵力不足,钱粮不敷为由,尽量强调困难,从而尽可能地拖延发兵,以免白白为他人火中取栗。”

    他一说完,钱肃乐亦立刻插话道:“是啊,张尚书说得没错。彼有张良计,我有上屋梯。隆武皇帝若要逼迫我等,那我等完全可以表面服从,但暗里拖延,岂非亦是甚好么?实在不行,就先派少数兵马应付一下。总之,不能白白地折损自家兵力,去为他人作了嫁衣裳。”

    二人这番话,让朱以海一直紧绷的面孔,渐渐舒缓了下来。

    是啊,这浙东之地,毕竟还是自己说了算,那隆武皇帝终要强逼,自己给他来个拖延或敷衍,此人亦是只能无可奈何。

    只不过,这个最令他头疼的问题解决了,但朱以海心下,还是感到十分压抑与痛苦。

    因为他知道,现在因为这位太子登基之事,而导致大明这般内斗的话,最终受损的是本就奄奄一息的南明势力,损害的是这个国家最后的一点元气与实力。

    鹤蚌相争,渔人得利。

    这样的结果,最终只会白白便宜了满清吧。

    这真是一个颇为悲哀的结局。

    只不过,自己作为这诸部势力中最为弱小的一方,除了只能随波逐流之外,又还能做些什么呢?

    也许,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是,就是希望那位隆武皇帝能有一点远见,能看在外敌当前的份上,先抛下与那假冒太子的种种恩怨,摆脱所谓的位置与名誉之争,能够共同对外一致抗敌,那就是大明最大的幸运了。

    但是,朱聿键会是这样的人吗?

    又或者说,在短视而残暴的平国公郑芝龙影响下,朱聿键就算想要暂时放下与假冒太子之间的恩怨,形同半个傀儡的他,又能够办得到吗?

    朱以海心下,充满了不安的疑云。

    后来的情况,验证了他的猜疑。

    太子王明逼迫弘光皇帝禅位,随后自行登基的消息,在传到福州之后,隆武皇帝朱聿键十分气愤。

    “可恶!实是太可恶了!”

    他在朝堂上咆哮道:“朕已即位皇帝,且派了使者前往诸处宣谕,那东川的太子监国,业已同意并承认了朕之皇位继统,现在倒好,此獠竟然给朕暗地来了这一出!此人逞其兵威,逼迫先帝退位,又自擅登基,简直无君无父猖狂背逆至极!这等无法无天之逆贼,朕,朕必讨之!”

    皇帝盛怒吼叫,一众朝臣顿是有如开锅的沸水,一时间喧哗不已。

    礼部尚书黄道周一脸犹豫地站了出来,向:“陛下,东川路途遥远,足有千里之隔,我军兵力大部皆在福建广东,却是如何可往?”

    “如何不可往!”朱聿键一脸狰狞:“我军前段时间,已有不少兵马,由平国公率部前往湖广南部,去与南下的清虏相争。现在清军止步于长沙、常德等地,我军没有了北面的压力,正好抽兵西进,往攻东川,灭掉那擅自登基的假冒太子!”

    朱聿键此话语气狠厉,令黄道周一时语噎。

    “陛下,出兵东川,去跟那东川太子交手,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轻易决断啊!”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朝堂一侧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吏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张肯堂,从朝班中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此人年纪虽大,但与黄道周一样,乃是当日力扶隆武皇帝登基的重臣,故颇受朱聿键看重,在朝中十分有人望。众人见张肯堂从朝班中走出,原本喧杂的环境,瞬间变得一片寂静。

    朱聿键一脸怒色地盯着他,闷闷道:“张尚书,你却是有何话语,要来对朕说么?”

    张肯堂苦笑道:“唉,微臣老矣,思虑渐钝,这国家大事,本不该随意多舌。但陛下要强要兴兵,往攻东川,微臣只怕陛下此举,非但不能如愿灭掉太子部众,反而会被清虏乘虚而入,后路有频顾之忧啊。甚至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鹤蚌相争,渔人得利,岂不会要痛悔莫及?”

    “你……”朱聿键听得此话,不由得顿是一滞。

    不过,他心中却也明白,张肯堂在朝堂上说这番话,确是多有为其考虑之良苦用心。

    毕竟,若自己真的一怒之下,往攻东川,战事迁延不利,那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虽然按兵不动的清虏,必定不会一直坐视不动,极可能立即挥兵南下,掩袭已部之后,这样一来,自己这赖以维系的福建与广东之地,可就岌岌可危了。

    朱聿键长长一叹,一脸的苦痛与不甘,他喃喃言道:“古人云,天无二日,民无二君。朕这个大明皇帝,难道真的可以就这样,坐视叛逆而不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