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生意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王清之见到张顺的时候,同样是一愣。他万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舜王”,原来竟然是“擎天柱”本柱。
双方分定主客坐下之后,王清之不由苦笑道:“没想到王某骑着驴找驴,又托关系又找搭人情,结果却是旧时相识。”
张顺也不由笑了,问道:“昔日润城一别,清之在哪里发财?别来无恙乎?”
之前张顺攻下润城的时候,与王清之见过,当时两人还商议过火器的买卖事宜。只是后来,一则义军来回流窜,二来张顺的绰号由“擎天柱”改为“舜王”,双方就没有接触过了。
王清之经过这两年锻炼,气质和之前差别不小,除了同样脸色苍白、脚步虚浮,依旧一副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模样以外。
王清之见张顺并非如传闻中难以接触,不由笑道:“还行,我依旧负责宣大的粮食、军械的转手买卖!也不知道这倒霉的世道怎么了,我一个走私商人,你一个贼寇头子,大家的生意都做的那么火火火火,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张顺闻言有几分哭笑不得,他不由摇了摇头道:“且不说我做的如何,你一个二手贩子,倒手是不过是一镇的军用物资,能有多少?”
“舜王莫小看小可的生意,这大到红夷大炮,小到布匹粮棉皆可转手。若是真个连这些都卖没了,我还可以帮他们转手卖一卖良心,卖一卖主子,卖一卖国家!”
“身为生意人,只要有人敢卖,有人敢买,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还真是没节操呢!”张顺不知作何表情了,只好摇了摇头道,“我身为一个贼寇头子,自觉很多事情做的还很粗糙。结果没想到与之相比,朝廷衮衮诸公竟然连下限都没有了。”
“如此上下颠倒,阴阳倒转,若是不能乾坤易手,那才叫没有天理呢!”
王清之本就在宣大边镇多时,对其中腐败、黑暗深有体会。他闻言不由笑道:“我知舜王知兵,斩宋统殷、陈奇瑜,天下闻名。其实依我之见,舜王并非善战者也!”
张顺闻言颇为感兴趣,不由问道:“那依你之见,何人善战也?曹文诏乎?满桂乎?”
曹文诏自陕西义军起义以来,杀伤义军不计其数,染红了自己的一身绯红官袍。而那满桂在宁锦大战中大方异彩,作战英勇,此二人皆号为“良将”。
不曾想那王清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此二人与舜王仿佛,皆率精兵锐卒,食饱器良,不顾生死,平庸之辈也。要说善用兵者,当时宣大二镇将领,个个吃空饷兵额短缺;倒卖军械粮食,士卒食不饱,械不精,面对北虏东鞑犹面不改色,宣大不失,可为天下名将矣!”
张顺一听不由哭笑不得,这把宣大的将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不过,等他细细思量一番,又不觉悚然而惊。
难怪大明与蒙古、后金作战,小规模作战常常无往而不利,一旦大规模会战便一溃千里。
感情是战斗规模小的时候,他们还能挖东墙补西墙,勉强支应。一旦规模扩大,将领麾下的空饷兵额就无法弥补,双方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无话可说,张顺只好赞了一句:“人才!”
两人闲聊多时,这时代人们保密意思淡薄,也被张顺借机套出来一些情报出来。
直到这时,王清之才提起正事来,问道:“如今我带来鸟铳二百杆,快枪、三眼铳千杆,火药十万斤,粮食三万石,不知舜王欲何价与我?”
“鸟铳每杆一两银子,火药一斤一分五厘,粮食一石一两二钱。其余快枪、三眼铳四钱银子一杆,不知清之以为如何?”
王清之闻言皱了皱眉头道:“那鸟铳造价不过九钱,我倒是赚了。只是那快枪、三眼铳和粮食却是亏了。”
“我知你不喜欢快枪和三眼铳,亏就亏了,我倒是认了。只是这边地粮价不比内地,千里输粮,怎么成本也在一两三四钱左右。”
张顺闻言笑道:“清之是自己人,我也不怕实话对你说吧。这粮价原本在一两银子左右,又值秋收,更是银贵粮贱。再加上如今众粮食得闻我舜王购粮,纷纷汇集洛阳,若是我肯压价,怕不是七八钱银子便能随便购买。”
“如今我肯给你一两二钱,已经算是结个善缘罢了。更何况皆是变卖军粮、军械之物,又有何成本可言?”
王清之闻言便知晓张顺亦不是不通商业买卖之辈,他给予自己的价格也算优惠了。
他心中粗略算计了半天,便一口应道:“既然舜王有言,清之便卖舜王一个面子,呈惠三万百两纹银,我给您抹个零,您付我三万八千两便成。”
“另外,我再赠您大小铅子一百斛,足够你数月之用。只是希望日后舜王若是再有生意,还请千万不要忘了清之便是。”
做生意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张顺见王清之识相,也万分高兴,便一口应允了,回头让下人负责交接便是。
既然正事商谈完毕,张顺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不经意的问道:“不知宣府大同二镇,如今军粮如何?不知日后是否还能售卖?”
王清之对此倒是门清,随口应道:“宣府一年屯粮约十三万石,大同一年屯粮约七万石,合计约有二十万石。至于是否继续售卖,我说了不算,还得等我回到宣大,看诸位老爷们怎么说!”
王清之不过是个商人罢了,自然不知其中关键。张顺身为主帅,一听便知晓这数目不对。
他便奇怪的问道:“仅有二十万石粮食,如何能够养活众多将士?”
王清之只道张顺不懂,便笑道:“哪能啊?若是只有这些,边军岂不是早反了?除此之外,每年还有折色银、盐引银、年例银二百余万,方可勉强够用。”
张顺何其精明,一下子便明白了其中的弊端。边地粮少银多,若是缺粮,岂不是天下大乱?更不要说边军还要偷偷向蒙古和后金走私粮食。
当王清之见到张顺的时候,同样是一愣。他万万没想到大名鼎鼎的“舜王”,原来竟然是“擎天柱”本柱。
双方分定主客坐下之后,王清之不由苦笑道:“没想到王某骑着驴找驴,又托关系又找搭人情,结果却是旧时相识。”
张顺也不由笑了,问道:“昔日润城一别,清之在哪里发财?别来无恙乎?”
之前张顺攻下润城的时候,与王清之见过,当时两人还商议过火器的买卖事宜。只是后来,一则义军来回流窜,二来张顺的绰号由“擎天柱”改为“舜王”,双方就没有接触过了。
王清之经过这两年锻炼,气质和之前差别不小,除了同样脸色苍白、脚步虚浮,依旧一副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模样以外。
王清之见张顺并非如传闻中难以接触,不由笑道:“还行,我依旧负责宣大的粮食、军械的转手买卖!也不知道这倒霉的世道怎么了,我一个走私商人,你一个贼寇头子,大家的生意都做的那么火火火火,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张顺闻言有几分哭笑不得,他不由摇了摇头道:“且不说我做的如何,你一个二手贩子,倒手是不过是一镇的军用物资,能有多少?”
“舜王莫小看小可的生意,这大到红夷大炮,小到布匹粮棉皆可转手。若是真个连这些都卖没了,我还可以帮他们转手卖一卖良心,卖一卖主子,卖一卖国家!”
“身为生意人,只要有人敢卖,有人敢买,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还真是没节操呢!”张顺不知作何表情了,只好摇了摇头道,“我身为一个贼寇头子,自觉很多事情做的还很粗糙。结果没想到与之相比,朝廷衮衮诸公竟然连下限都没有了。”
“如此上下颠倒,阴阳倒转,若是不能乾坤易手,那才叫没有天理呢!”
王清之本就在宣大边镇多时,对其中腐败、黑暗深有体会。他闻言不由笑道:“我知舜王知兵,斩宋统殷、陈奇瑜,天下闻名。其实依我之见,舜王并非善战者也!”
张顺闻言颇为感兴趣,不由问道:“那依你之见,何人善战也?曹文诏乎?满桂乎?”
曹文诏自陕西义军起义以来,杀伤义军不计其数,染红了自己的一身绯红官袍。而那满桂在宁锦大战中大方异彩,作战英勇,此二人皆号为“良将”。
不曾想那王清之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此二人与舜王仿佛,皆率精兵锐卒,食饱器良,不顾生死,平庸之辈也。要说善用兵者,当时宣大二镇将领,个个吃空饷兵额短缺;倒卖军械粮食,士卒食不饱,械不精,面对北虏东鞑犹面不改色,宣大不失,可为天下名将矣!”
张顺一听不由哭笑不得,这把宣大的将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不过,等他细细思量一番,又不觉悚然而惊。
难怪大明与蒙古、后金作战,小规模作战常常无往而不利,一旦大规模会战便一溃千里。
感情是战斗规模小的时候,他们还能挖东墙补西墙,勉强支应。一旦规模扩大,将领麾下的空饷兵额就无法弥补,双方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无话可说,张顺只好赞了一句:“人才!”
两人闲聊多时,这时代人们保密意思淡薄,也被张顺借机套出来一些情报出来。
直到这时,王清之才提起正事来,问道:“如今我带来鸟铳二百杆,快枪、三眼铳千杆,火药十万斤,粮食三万石,不知舜王欲何价与我?”
“鸟铳每杆一两银子,火药一斤一分五厘,粮食一石一两二钱。其余快枪、三眼铳四钱银子一杆,不知清之以为如何?”
王清之闻言皱了皱眉头道:“那鸟铳造价不过九钱,我倒是赚了。只是那快枪、三眼铳和粮食却是亏了。”
“我知你不喜欢快枪和三眼铳,亏就亏了,我倒是认了。只是这边地粮价不比内地,千里输粮,怎么成本也在一两三四钱左右。”
张顺闻言笑道:“清之是自己人,我也不怕实话对你说吧。这粮价原本在一两银子左右,又值秋收,更是银贵粮贱。再加上如今众粮食得闻我舜王购粮,纷纷汇集洛阳,若是我肯压价,怕不是七八钱银子便能随便购买。”
“如今我肯给你一两二钱,已经算是结个善缘罢了。更何况皆是变卖军粮、军械之物,又有何成本可言?”
王清之闻言便知晓张顺亦不是不通商业买卖之辈,他给予自己的价格也算优惠了。
他心中粗略算计了半天,便一口应道:“既然舜王有言,清之便卖舜王一个面子,呈惠三万百两纹银,我给您抹个零,您付我三万八千两便成。”
“另外,我再赠您大小铅子一百斛,足够你数月之用。只是希望日后舜王若是再有生意,还请千万不要忘了清之便是。”
做生意本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张顺见王清之识相,也万分高兴,便一口应允了,回头让下人负责交接便是。
既然正事商谈完毕,张顺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不经意的问道:“不知宣府大同二镇,如今军粮如何?不知日后是否还能售卖?”
王清之对此倒是门清,随口应道:“宣府一年屯粮约十三万石,大同一年屯粮约七万石,合计约有二十万石。至于是否继续售卖,我说了不算,还得等我回到宣大,看诸位老爷们怎么说!”
王清之不过是个商人罢了,自然不知其中关键。张顺身为主帅,一听便知晓这数目不对。
他便奇怪的问道:“仅有二十万石粮食,如何能够养活众多将士?”
王清之只道张顺不懂,便笑道:“哪能啊?若是只有这些,边军岂不是早反了?除此之外,每年还有折色银、盐引银、年例银二百余万,方可勉强够用。”
张顺何其精明,一下子便明白了其中的弊端。边地粮少银多,若是缺粮,岂不是天下大乱?更不要说边军还要偷偷向蒙古和后金走私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