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国号之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幽州刺史府。
幽州的文武官员齐聚。
刺史府内自温彦博,陈孝意以下三十多名官吏皆至,郡守府中魏征,卢承庆等二十多名郡守府官吏也是同至,此外还有蓟县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五六人,亦是坐在左列。
文左武右,右列自是徐世绩,薛万彻,王君廓,王马汉等汉军大将,而英贺弗,额托等番将亦是坐在其中。
大堂内熙熙攘攘的挤了上百号人,因为人太多容纳不下,温彦博,徐世绩等人尚有蒲席而坐,至于其他官吏,武将就只能坐在腿上,肩膀挨着肩膀的一路坐到门边。
众人今日齐聚,是因为李重九称王在即,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其具体细节之事,但却关乎重大,众官员意见不一,实在是众口难调。一部一部的议论,不知何时何日才能说完,所以今日众人齐聚,一并断个分晓。
李重九坐在主位上轻咳一声,下面的官吏皆停止了嗡嗡般的议论之声。
李重九言道:“吾称王在即,首要就是正名,依诸位看国号当如何拟定?”
话音刚落,涿郡郡长史高徐道,即从蒲席上起身,言道:“臣以为,王上定鼎于幽州,幽州乃古燕国之地,古时召公奉武王之命灭商纣有功,封于蓟,后因其地近于燕山,故而国号为燕,臣以为以燕为国号,再恰当不过了。”
高徐道说完,卢承庆又是数人起身发言,他们都是涿郡当地人,他们发表意见,都是希望李重九以燕为国号,将来更侧重于河北。
但亦有人出言反对:“燕国一直地处边陲,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国,若以燕为号,恐怕难生认同之感。”
这人说完。这时林当锋起身言道:“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因玄鸟而生。商始于东,今人又尚于三代,名声远过于燕,王上定王基于河北。以商为国号,可以聚拢人心矣。”
此言一出,室内一片哗然,不少官吏皆是愤慨不屑地言道:“岂可以暴戾的殷商为国号。”
还有人言:“此人出身商贾,以商为号,岂非要颠覆士农工商之序。”
还有人则是看向李重九。听说李重九也是出身商贾,这以商为国号,莫非是他的意思。
林当锋不紧不慢地言道:“我知各位对商之名,即有不满之意,但对商之偏见,多有误解,周史官笔断春秋。自对殷商多有诋毁。关东关西之争久矣,夏周皆起于关西,而殷商起于关东,当年周人为了灭商,便自称为夏,意为复夏而灭商。而王上起于河东,称商为号,自是复商而讨西。”
“一派胡言!有何考据?”一名发须皆白的老吏起身骂道。
林当锋言道:“史书有云。周人自称有夏,后以华夏自称,意为繁华之夏,而将分封之国,如齐,秦之诸侯国称为诸夏,以作区分。”
林当锋一语说得老吏不能言语。只是一味重复,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李重九听了则是大有所得,原来今日我们一直自称的华夏。乃是西周时周人的自称,而周人这么称呼的原因,居然是为了反商复夏。而现在投奔于李世民麾下的孔颖达,在还未篡写的五经正义中,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显然是一己意淫出的结果,但却一直影响到了今日。
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东西之争,夏周皆是崛起于关中,而商崛起于河北,周承夏统,故而史官褒夏贬商。
林当锋说了一会,但反对之人太多,李重九虽有心同情,但无奈这个时代,众人对商朝确实没有好感。李重九要以商为国号,必然与下面士族离心。商于是第一个被排除掉。
而这时英贺弗起身言道:“什么燕,商之国号,依我之见,都不如周。”
英贺弗不愧是武人,雄壮的声音一出,顿时压下了堂上所有的声音。众人皆是心想,一个番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的。
“为何如此说呢?”李重九饶有兴趣地问道。
英贺弗毕恭毕敬地言道:“周乃是天下共主,我们草原人亦是心服口服。当年宇文氏创立北周,幅员辽阔,威服塞外,但为杨坚的大隋所篡,眼下大隋衰微,我们可复周代隋,如此草原各部皆是望风而从。”
英贺弗并非孤立无援,姬川亦是起身,言道:“周重视农耕,教人以农为本,古称盛世,唯有周汉二代,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众,汉杂霸道,刑政严而俗伪,以周为国号,再好不过。”
李重九听二人说了一通,姬川推举周的原因,可以猜到,商的国姓乃是子,周以及诸侯国为姬姓,姬川听闻是关陇流放至,自是倾向于周。
至于英贺弗等番人支持周,也很好理解,创立北周的宇文氏,乃是鲜卑人,而英贺弗的奚族也是鲜卑,当年宇文鲜卑与奚族鲜卑,在乌候秦水附近杂居,甚有亲缘。
如英贺弗的祖先,听闻则是段部鲜卑之人,额托听说则是慕容鲜卑的后人,故而他们认为宇文鲜卑建立的北周,对于他们奚人而言,甚有亲切之感。
当然英贺弗,姬川的意见,遭到高徐道,赵何然等认为立燕为国号的幽州人反对。
赵何然言道:“当年周王都镐京时,为宗周,而东迁洛邑,则称为成周。王上起于幽州,差关中洛阳数千里之遥,如何能以周为国号。”
安乐郡郡守刘易出声反对言道:“若说王基,幽州不过后来而取的,怀荒,御夷开镇之时,才是王上龙兴之地。”
陈孝意亦是反对言道:“大隋两代已垂数十年,百姓多服王化,无论南北皆以隋室为宗邦,若复周代隋,不仅响应者无几,对于大隋旧吏,更无好感。”
幽州士族激烈反对,但英贺弗他们则是认死理的,也是相持不下。
当下两边文武官员,吵作一团,几乎拔拳相向。而王马汉,昙宗等人皆是事不关己,无论是燕也好,周也好,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是觉得这些都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官员,如泼妇骂街一般的吵闹,十分有趣,各自看得直乐。
李重九默视两边吵了许久,霍然起身拍案大喝言道:“国尚未立,你们以幽州,草原分而自居,吵成这样,以后如何了得。”
见李重九动怒,当下幽州官吏,番将皆是一并拱手告罪。
这时薛万述出面言道:“王上之志向是要,席卷天下,混一南北的,无论是幽州,还是塞北,格局都乃是拘泥于一地,夫为国号者,当包容万千,揽括天下方可。”
薛万述之言说的,倒是令文武官员一并点头,但也是有人出声反问:“按照你的意思,什么国号,方能包容万千,揽括天下呢?”
薛万述笑道:“在下不过是抛砖引玉,还是诸公商议才是。”
这时一直不开口的太原郡郡守苏素说话了。
苏素言道:“我以为王上乃是太原石艾人,太原石艾乃是赵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父不死,秦何敢伐赵。我以为以赵为国号最佳。”
苏素乃是李重九四叔,地位极高,本人又是封疆大吏,他的话倒是一时无人敢反对。
薛万彻站起身来言道:“当年赵崛于三晋,北有林胡、匈奴、东胡、楼烦,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秦,赵人尚武轻死,上有主父,下有廉颇,李牧,赵奢,乐毅(赵人),败四方强敌,立于诸侯,故而吾尚赵矣。”
一旁温彦博亦开口言道:“赵武有廉颇,李牧,文有荀子,蔺相如,有秦之尚武,而无秦之蛮夷,国号为燕,为赵吾虽没有好恶,但战国诸雄中,赵实胜于燕,士人们今日仍敬重当日赵人死而不降之风骨。”
苏素言道:“王上自出中山李氏,而中山李氏与赵牧同宗,昔日秦灭赵,误中秦人反间计,误杀赵牧,赵人窃恨之。若是称赵,可以复兴赵国之名义,攻略河东。”
苏素这么说了,在场之人,不少人都是点头。
王珪言道:“燕国,周国不过是一地一域之争,王上乃太原,又是中山李氏之后,古人尊祖而敬宗,敬宗而收族,收族方能别亲疎,序昭穆,团结族人,亲近乡邻。故而王上以自己和祖先籍贯之地,为国号,无可非议。”
姬川有点不服气,仍是不放弃大周的念头,问道:“你这么说,可有先例?”
王珪笑道:“为何没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铭文之中,商字状似于凤,此即为玄鸟。”
“牵强附会!”姬川叱道。
王珪言道:“周人始于周原,翔于岐山,都于丰镐,但却以祖宗所居周原之周为国号。这岂非天意!”
姬川闻言顿时一愣,这边温彦博哈哈大笑,言道:“素闻王叔玠博闻强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温彦博笑了笑,向魏征,姬川各自作揖,当下不复再言。
李重九见众臣多不再议论,当下肃然言道:“很好,那此事就当此定下,国号为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幽州刺史府。
幽州的文武官员齐聚。
刺史府内自温彦博,陈孝意以下三十多名官吏皆至,郡守府中魏征,卢承庆等二十多名郡守府官吏也是同至,此外还有蓟县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五六人,亦是坐在左列。
文左武右,右列自是徐世绩,薛万彻,王君廓,王马汉等汉军大将,而英贺弗,额托等番将亦是坐在其中。
大堂内熙熙攘攘的挤了上百号人,因为人太多容纳不下,温彦博,徐世绩等人尚有蒲席而坐,至于其他官吏,武将就只能坐在腿上,肩膀挨着肩膀的一路坐到门边。
众人今日齐聚,是因为李重九称王在即,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其具体细节之事,但却关乎重大,众官员意见不一,实在是众口难调。一部一部的议论,不知何时何日才能说完,所以今日众人齐聚,一并断个分晓。
李重九坐在主位上轻咳一声,下面的官吏皆停止了嗡嗡般的议论之声。
李重九言道:“吾称王在即,首要就是正名,依诸位看国号当如何拟定?”
话音刚落,涿郡郡长史高徐道,即从蒲席上起身,言道:“臣以为,王上定鼎于幽州,幽州乃古燕国之地,古时召公奉武王之命灭商纣有功,封于蓟,后因其地近于燕山,故而国号为燕,臣以为以燕为国号,再恰当不过了。”
高徐道说完,卢承庆又是数人起身发言,他们都是涿郡当地人,他们发表意见,都是希望李重九以燕为国号,将来更侧重于河北。
但亦有人出言反对:“燕国一直地处边陲,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国,若以燕为号,恐怕难生认同之感。”
这人说完。这时林当锋起身言道:“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因玄鸟而生。商始于东,今人又尚于三代,名声远过于燕,王上定王基于河北。以商为国号,可以聚拢人心矣。”
此言一出,室内一片哗然,不少官吏皆是愤慨不屑地言道:“岂可以暴戾的殷商为国号。”
还有人言:“此人出身商贾,以商为号,岂非要颠覆士农工商之序。”
还有人则是看向李重九。听说李重九也是出身商贾,这以商为国号,莫非是他的意思。
林当锋不紧不慢地言道:“我知各位对商之名,即有不满之意,但对商之偏见,多有误解,周史官笔断春秋。自对殷商多有诋毁。关东关西之争久矣,夏周皆起于关西,而殷商起于关东,当年周人为了灭商,便自称为夏,意为复夏而灭商。而王上起于河东,称商为号,自是复商而讨西。”
“一派胡言!有何考据?”一名发须皆白的老吏起身骂道。
林当锋言道:“史书有云。周人自称有夏,后以华夏自称,意为繁华之夏,而将分封之国,如齐,秦之诸侯国称为诸夏,以作区分。”
林当锋一语说得老吏不能言语。只是一味重复,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李重九听了则是大有所得,原来今日我们一直自称的华夏。乃是西周时周人的自称,而周人这么称呼的原因,居然是为了反商复夏。而现在投奔于李世民麾下的孔颖达,在还未篡写的五经正义中,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显然是一己意淫出的结果,但却一直影响到了今日。
当然这一切都源自东西之争,夏周皆是崛起于关中,而商崛起于河北,周承夏统,故而史官褒夏贬商。
林当锋说了一会,但反对之人太多,李重九虽有心同情,但无奈这个时代,众人对商朝确实没有好感。李重九要以商为国号,必然与下面士族离心。商于是第一个被排除掉。
而这时英贺弗起身言道:“什么燕,商之国号,依我之见,都不如周。”
英贺弗不愧是武人,雄壮的声音一出,顿时压下了堂上所有的声音。众人皆是心想,一个番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的。
“为何如此说呢?”李重九饶有兴趣地问道。
英贺弗毕恭毕敬地言道:“周乃是天下共主,我们草原人亦是心服口服。当年宇文氏创立北周,幅员辽阔,威服塞外,但为杨坚的大隋所篡,眼下大隋衰微,我们可复周代隋,如此草原各部皆是望风而从。”
英贺弗并非孤立无援,姬川亦是起身,言道:“周重视农耕,教人以农为本,古称盛世,唯有周汉二代,周用王道,教化一而人众,汉杂霸道,刑政严而俗伪,以周为国号,再好不过。”
李重九听二人说了一通,姬川推举周的原因,可以猜到,商的国姓乃是子,周以及诸侯国为姬姓,姬川听闻是关陇流放至,自是倾向于周。
至于英贺弗等番人支持周,也很好理解,创立北周的宇文氏,乃是鲜卑人,而英贺弗的奚族也是鲜卑,当年宇文鲜卑与奚族鲜卑,在乌候秦水附近杂居,甚有亲缘。
如英贺弗的祖先,听闻则是段部鲜卑之人,额托听说则是慕容鲜卑的后人,故而他们认为宇文鲜卑建立的北周,对于他们奚人而言,甚有亲切之感。
当然英贺弗,姬川的意见,遭到高徐道,赵何然等认为立燕为国号的幽州人反对。
赵何然言道:“当年周王都镐京时,为宗周,而东迁洛邑,则称为成周。王上起于幽州,差关中洛阳数千里之遥,如何能以周为国号。”
安乐郡郡守刘易出声反对言道:“若说王基,幽州不过后来而取的,怀荒,御夷开镇之时,才是王上龙兴之地。”
陈孝意亦是反对言道:“大隋两代已垂数十年,百姓多服王化,无论南北皆以隋室为宗邦,若复周代隋,不仅响应者无几,对于大隋旧吏,更无好感。”
幽州士族激烈反对,但英贺弗他们则是认死理的,也是相持不下。
当下两边文武官员,吵作一团,几乎拔拳相向。而王马汉,昙宗等人皆是事不关己,无论是燕也好,周也好,都不关他们的事,只是觉得这些都是一方封疆大吏的官员,如泼妇骂街一般的吵闹,十分有趣,各自看得直乐。
李重九默视两边吵了许久,霍然起身拍案大喝言道:“国尚未立,你们以幽州,草原分而自居,吵成这样,以后如何了得。”
见李重九动怒,当下幽州官吏,番将皆是一并拱手告罪。
这时薛万述出面言道:“王上之志向是要,席卷天下,混一南北的,无论是幽州,还是塞北,格局都乃是拘泥于一地,夫为国号者,当包容万千,揽括天下方可。”
薛万述之言说的,倒是令文武官员一并点头,但也是有人出声反问:“按照你的意思,什么国号,方能包容万千,揽括天下呢?”
薛万述笑道:“在下不过是抛砖引玉,还是诸公商议才是。”
这时一直不开口的太原郡郡守苏素说话了。
苏素言道:“我以为王上乃是太原石艾人,太原石艾乃是赵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父不死,秦何敢伐赵。我以为以赵为国号最佳。”
苏素乃是李重九四叔,地位极高,本人又是封疆大吏,他的话倒是一时无人敢反对。
薛万彻站起身来言道:“当年赵崛于三晋,北有林胡、匈奴、东胡、楼烦,东有强齐,南有悍魏,西有虎狼之秦,赵人尚武轻死,上有主父,下有廉颇,李牧,赵奢,乐毅(赵人),败四方强敌,立于诸侯,故而吾尚赵矣。”
一旁温彦博亦开口言道:“赵武有廉颇,李牧,文有荀子,蔺相如,有秦之尚武,而无秦之蛮夷,国号为燕,为赵吾虽没有好恶,但战国诸雄中,赵实胜于燕,士人们今日仍敬重当日赵人死而不降之风骨。”
苏素言道:“王上自出中山李氏,而中山李氏与赵牧同宗,昔日秦灭赵,误中秦人反间计,误杀赵牧,赵人窃恨之。若是称赵,可以复兴赵国之名义,攻略河东。”
苏素这么说了,在场之人,不少人都是点头。
王珪言道:“燕国,周国不过是一地一域之争,王上乃太原,又是中山李氏之后,古人尊祖而敬宗,敬宗而收族,收族方能别亲疎,序昭穆,团结族人,亲近乡邻。故而王上以自己和祖先籍贯之地,为国号,无可非议。”
姬川有点不服气,仍是不放弃大周的念头,问道:“你这么说,可有先例?”
王珪笑道:“为何没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铭文之中,商字状似于凤,此即为玄鸟。”
“牵强附会!”姬川叱道。
王珪言道:“周人始于周原,翔于岐山,都于丰镐,但却以祖宗所居周原之周为国号。这岂非天意!”
姬川闻言顿时一愣,这边温彦博哈哈大笑,言道:“素闻王叔玠博闻强识,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温彦博笑了笑,向魏征,姬川各自作揖,当下不复再言。
李重九见众臣多不再议论,当下肃然言道:“很好,那此事就当此定下,国号为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