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中书令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重九说得是堂而皇之,但其实就是大权独揽,专政其事,魏征也不是好糊弄的,哪里会被李重九这三言两语打法。
果真魏征脾气噌地一下上来了,袖子一甩言道:“正所谓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王上你是以这番话来推搪微臣吗?”
李重九心道,自己还未把门下省的重责授给魏征了,他眼下就如此了,以后还了得。李重九这时不得不打心底的,佩服李世民,不知他看着签着自己御笔的诏书,一道接着一道从门下省打回时,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
李重九心平气和地言道:“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岂有听闻秦皇汉祖,事事由他人断之,就算是李斯,萧何,张良也不过是出谋划策,奔走其下。”
李重九话虽说的平和,但言语中透露不容置疑的态度,连魏征亦不由一怔,李重九目光扫视过众人,言道:“孤不会将封驳之权给与任何人,此事绝不容更改。”
李重九先划出一个道道来,这是原则,也就是底线,不允许谈判。
三省六部制后期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中书,门下两省,在那打架。万一两省官吏不和睦,中书省写好的政令,门下省一道道给驳了回来,很容易被党争利用,成为两边踢皮球的战场。
参与议政的人,可以多,但拍板子下结论的人,只能一个。
既然在古代,不可能作到三权分立,但李重九将门下省的决策权收归君权,将议政的中书省和行政的尚书省交给大臣,以达到君权和臣权相互制衡的结果。这也是吸取明朝虚君之制的优点。
李重九先声明了自己的底线,之后言道:“众所周知隋帝是一个十分聪明睿智的天子,但聪明睿智的人往往好大喜功,故而下面献媚之臣应和于圣意,便有了三征高句丽。开运河之将国力掏空之事。而隋帝又喜欢越俎代庖,亲自插手臣子之事,如此教政令混乱。故而废除门下省并非是大隋的唯一灭亡之因,但肆意插手中书,尚书二省之事,才是大隋真正灭亡之故。”
众人听李重九之言,似另有玄机。难道李重九要不插手,中书,尚书二省吗?
李重九言道:“故而我之改制,并非是全面效仿旧朝,也不是要废除门下省,而是加强中书省。而薄弱门下省之权,废除尚书令,你们懂了吗?”
“恳请王上示下!”温彦博抱拳言道。
李重九沉思了一番,秦汉以来相权独大,王莽,曹操等先例数不胜数,特别是南北朝。丞相已成了篡权者的代名词,故而设三省六部之后,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以防止他人擅专。隋朝,唐初时中书令,尚书令,侍中都可以称作宰相,成为文官领袖。这就是相权分立后的结果。
但如此犹然有权臣出现,尚书令最先惹人扎眼,百官志中有言,尚书省,事无不总,也就说天下没有尚书省管不了的事。
所以自隋设五省六曹以来,尚书令。就几乎成了虚衔,如李唐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后,再也无人担任,改以尚书仆射管事。之后连中书令,侍中都成了虚衔,这都是为了防止臣下专权,故而加强君权,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
不过李重九不准备,废除尚书令,中书令,他方才已说得很明白了,权力制衡这些,都是天下太平,政权稳固时,那是已无外患故而才对内寻求架构上的稳定。
而现在天下群雄割据,四方未靖,首要要求是政令贯达,上命而下效,有果断的执行力,这就需要一个强大君权在握,故而历代出身布衣的帝王,莫不是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之辈。所以魏征提议设门下省制约君权,这对于李重九而言,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李重九沉吟半响之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言道:“我赵国的官制,门下省废侍中,废次官给事中黄门侍郎,只设谏议大夫六人,纠正奏章得失;尚书省废尚书令,设次官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管辖吏部,兵部,礼部,尚书左仆射,管辖户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设中书令一人,中书侍郎四人,中书舍人八人。”
李重九说出决定后,温彦博等人既是思索其中的意思。而李重九废除侍中,黄门侍郎后,门下省权力大不如前,几乎形同虚设,尚书省废除尚书令,改委任左右仆射后,权势削弱,如此三省长官中,只剩下中书令一人。
李重九言要加强中书省,那是如何加强呢。
温彦博问道:“以往各郡上呈的公文,必须先经尚书省,再经门下省审议,之后再交给天子和中书省,眼下不设中书令,那么一切公文,是否由尚书省直呈王上呢?”
“不是,孤早就安排好了,”李重九正色言道,“一切公文先上呈中书省,如奏安、谢恩,贺折等一切不重要的公文,中书省自行处之,只留下奏事公文上禀于孤。中书省一切公文前,先将拟定答复之辞写一纸上,附本给孤亲阅,孤若许可,则发于尚书省,不可,则重拟。”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惊叹,如此中书省的权力一下拔高。原中书省最主要任务是待天子拟诏,眼下一切各地公文,送呈转交,等于官吏言路都掌握在其手中。
一旁魏征听了言道:“微臣担忧如此,中书省之权不是过大,万一有奸臣蒙蔽,堵塞言路,下意不能达天听,不是重蹈覆辙了吗?不如令门下省谏官监督。”
此言一出,数人脸上有几分不自然,按照目前的格局,赵国首任中书令很可能是由温彦博来担任的,魏征这么说不是怀疑温彦博吗?不过众人看去,温彦博面上云淡风轻,丝毫没有愠色,果真有一方宰辅的气度。
李重九点点头,这也是历朝历代之患,历史上最有名的中书令莫过于杨林甫,杨国忠了,二人堵塞言路,欺上而不瞒下,弄得举国沸腾,唯独将唐玄宗蒙在鼓里,原因就在这里。
李重九沉思言道:“魏爱卿之言甚是,门下省谏议大夫确实当监督中书省之行事。”
魏征言道:“但是门下省谏议大夫,不过正五品上,如何能质疑正二品的大员?”
李重九对魏征这倔强脾气,大感头疼,说来说去还是要恢复门下省侍中之位,以与中书令分庭抗争。李重九不由想到明朝为了防止,取代中书省把握议政之权的内阁作大,是设了数名大学士相互肘制,以防止首辅专权。但这明显不适合,将来的中书令,在李重九心底,就是要担起萧何曹规之职责,在自己领兵在外时,中书令坐镇后方,处理好大小之事,若派人肘制,起了争执,难道还禀告身在千里之外的自己裁断。
但对中书令把持政令的危险,魏征说得也不无道理。
李重九言道:“再命各郡郡守,监察御史有专折上奏,可不通过中书省,直承于孤,以防弊端,就如此定下。”
温彦博,魏征等人纷纷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办法,众人议论了一番,都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皆不再有异议。
但令温彦博,魏征奇怪是,李重九似没有与任何商议过,但这些制度却是信手拈来,仿佛生而知之,难道这世上真的是有天降贵胄的奇才。
温彦博,王珪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但此刻也只有拜服二字。他们哪知李重九胸中这些观点,都是唐宋明清数朝,君权臣权上千年斗争出来的结果。无数帝王将相殚精竭虑,也不过将这权力制衡之法,研究到这个地步,而李重九一下子就大步跨进,不费吹灰之力。
赵国制度就此定下,而文官们接着最关注的事了,谁官大,谁官小。
依照隋朝的官制,三省长官并在时,虽是同级,但尚书省尚书令位居门下省侍中之上,门下省侍中位居中书省中书令之上。实际上这也是三部的权位的体现。
李重九罢了门下省侍中,给事中黄门侍郎,尚书省尚书令后,文官之中,剩下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三人最尊的局面,换到过去,三人都可以称之为宰相了。
李重九当初开府建衙时,以温彦博为长史,陈孝意为司马,可谓文官之尊。
但现在李重九比当初开府建衙时,又攻下了太原,恒山,博陵三郡,三郡都是与涿郡相差不多的大郡,势力扩充了一倍。事情也繁琐许多,温彦博,陈孝意二人总揽一切不再适合。
李重九称帝在即,新的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又是何人呢?
李重九看向众臣,温彦博等人都是微垂下目光,免得被李重九看出眼底的热切。除了谋朝篡位的奸贼,哪个文官奋斗了一辈子,梦想不是位居庙堂之上,位列臣班之首。
李重九顿了顿,看向了温彦博。在另一个历史上,温彦博投奔李唐时,从中书舍人,迁至中书侍郎,最后于贞观四年迁至中书令。
而与李重九工事数年来,以他的认识,中书令之任,温彦博绝对当之无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李重九说得是堂而皇之,但其实就是大权独揽,专政其事,魏征也不是好糊弄的,哪里会被李重九这三言两语打法。
果真魏征脾气噌地一下上来了,袖子一甩言道:“正所谓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王上你是以这番话来推搪微臣吗?”
李重九心道,自己还未把门下省的重责授给魏征了,他眼下就如此了,以后还了得。李重九这时不得不打心底的,佩服李世民,不知他看着签着自己御笔的诏书,一道接着一道从门下省打回时,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
李重九心平气和地言道:“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岂有听闻秦皇汉祖,事事由他人断之,就算是李斯,萧何,张良也不过是出谋划策,奔走其下。”
李重九话虽说的平和,但言语中透露不容置疑的态度,连魏征亦不由一怔,李重九目光扫视过众人,言道:“孤不会将封驳之权给与任何人,此事绝不容更改。”
李重九先划出一个道道来,这是原则,也就是底线,不允许谈判。
三省六部制后期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中书,门下两省,在那打架。万一两省官吏不和睦,中书省写好的政令,门下省一道道给驳了回来,很容易被党争利用,成为两边踢皮球的战场。
参与议政的人,可以多,但拍板子下结论的人,只能一个。
既然在古代,不可能作到三权分立,但李重九将门下省的决策权收归君权,将议政的中书省和行政的尚书省交给大臣,以达到君权和臣权相互制衡的结果。这也是吸取明朝虚君之制的优点。
李重九先声明了自己的底线,之后言道:“众所周知隋帝是一个十分聪明睿智的天子,但聪明睿智的人往往好大喜功,故而下面献媚之臣应和于圣意,便有了三征高句丽。开运河之将国力掏空之事。而隋帝又喜欢越俎代庖,亲自插手臣子之事,如此教政令混乱。故而废除门下省并非是大隋的唯一灭亡之因,但肆意插手中书,尚书二省之事,才是大隋真正灭亡之故。”
众人听李重九之言,似另有玄机。难道李重九要不插手,中书,尚书二省吗?
李重九言道:“故而我之改制,并非是全面效仿旧朝,也不是要废除门下省,而是加强中书省。而薄弱门下省之权,废除尚书令,你们懂了吗?”
“恳请王上示下!”温彦博抱拳言道。
李重九沉思了一番,秦汉以来相权独大,王莽,曹操等先例数不胜数,特别是南北朝。丞相已成了篡权者的代名词,故而设三省六部之后,就是将相权一分为三,以防止他人擅专。隋朝,唐初时中书令,尚书令,侍中都可以称作宰相,成为文官领袖。这就是相权分立后的结果。
但如此犹然有权臣出现,尚书令最先惹人扎眼,百官志中有言,尚书省,事无不总,也就说天下没有尚书省管不了的事。
所以自隋设五省六曹以来,尚书令。就几乎成了虚衔,如李唐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后,再也无人担任,改以尚书仆射管事。之后连中书令,侍中都成了虚衔,这都是为了防止臣下专权,故而加强君权,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
不过李重九不准备,废除尚书令,中书令,他方才已说得很明白了,权力制衡这些,都是天下太平,政权稳固时,那是已无外患故而才对内寻求架构上的稳定。
而现在天下群雄割据,四方未靖,首要要求是政令贯达,上命而下效,有果断的执行力,这就需要一个强大君权在握,故而历代出身布衣的帝王,莫不是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之辈。所以魏征提议设门下省制约君权,这对于李重九而言,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李重九沉吟半响之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言道:“我赵国的官制,门下省废侍中,废次官给事中黄门侍郎,只设谏议大夫六人,纠正奏章得失;尚书省废尚书令,设次官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仆射,管辖吏部,兵部,礼部,尚书左仆射,管辖户部,刑部,工部。中书省设中书令一人,中书侍郎四人,中书舍人八人。”
李重九说出决定后,温彦博等人既是思索其中的意思。而李重九废除侍中,黄门侍郎后,门下省权力大不如前,几乎形同虚设,尚书省废除尚书令,改委任左右仆射后,权势削弱,如此三省长官中,只剩下中书令一人。
李重九言要加强中书省,那是如何加强呢。
温彦博问道:“以往各郡上呈的公文,必须先经尚书省,再经门下省审议,之后再交给天子和中书省,眼下不设中书令,那么一切公文,是否由尚书省直呈王上呢?”
“不是,孤早就安排好了,”李重九正色言道,“一切公文先上呈中书省,如奏安、谢恩,贺折等一切不重要的公文,中书省自行处之,只留下奏事公文上禀于孤。中书省一切公文前,先将拟定答复之辞写一纸上,附本给孤亲阅,孤若许可,则发于尚书省,不可,则重拟。”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惊叹,如此中书省的权力一下拔高。原中书省最主要任务是待天子拟诏,眼下一切各地公文,送呈转交,等于官吏言路都掌握在其手中。
一旁魏征听了言道:“微臣担忧如此,中书省之权不是过大,万一有奸臣蒙蔽,堵塞言路,下意不能达天听,不是重蹈覆辙了吗?不如令门下省谏官监督。”
此言一出,数人脸上有几分不自然,按照目前的格局,赵国首任中书令很可能是由温彦博来担任的,魏征这么说不是怀疑温彦博吗?不过众人看去,温彦博面上云淡风轻,丝毫没有愠色,果真有一方宰辅的气度。
李重九点点头,这也是历朝历代之患,历史上最有名的中书令莫过于杨林甫,杨国忠了,二人堵塞言路,欺上而不瞒下,弄得举国沸腾,唯独将唐玄宗蒙在鼓里,原因就在这里。
李重九沉思言道:“魏爱卿之言甚是,门下省谏议大夫确实当监督中书省之行事。”
魏征言道:“但是门下省谏议大夫,不过正五品上,如何能质疑正二品的大员?”
李重九对魏征这倔强脾气,大感头疼,说来说去还是要恢复门下省侍中之位,以与中书令分庭抗争。李重九不由想到明朝为了防止,取代中书省把握议政之权的内阁作大,是设了数名大学士相互肘制,以防止首辅专权。但这明显不适合,将来的中书令,在李重九心底,就是要担起萧何曹规之职责,在自己领兵在外时,中书令坐镇后方,处理好大小之事,若派人肘制,起了争执,难道还禀告身在千里之外的自己裁断。
但对中书令把持政令的危险,魏征说得也不无道理。
李重九言道:“再命各郡郡守,监察御史有专折上奏,可不通过中书省,直承于孤,以防弊端,就如此定下。”
温彦博,魏征等人纷纷点头,这倒是一个不错办法,众人议论了一番,都是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皆不再有异议。
但令温彦博,魏征奇怪是,李重九似没有与任何商议过,但这些制度却是信手拈来,仿佛生而知之,难道这世上真的是有天降贵胄的奇才。
温彦博,王珪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但此刻也只有拜服二字。他们哪知李重九胸中这些观点,都是唐宋明清数朝,君权臣权上千年斗争出来的结果。无数帝王将相殚精竭虑,也不过将这权力制衡之法,研究到这个地步,而李重九一下子就大步跨进,不费吹灰之力。
赵国制度就此定下,而文官们接着最关注的事了,谁官大,谁官小。
依照隋朝的官制,三省长官并在时,虽是同级,但尚书省尚书令位居门下省侍中之上,门下省侍中位居中书省中书令之上。实际上这也是三部的权位的体现。
李重九罢了门下省侍中,给事中黄门侍郎,尚书省尚书令后,文官之中,剩下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三人最尊的局面,换到过去,三人都可以称之为宰相了。
李重九当初开府建衙时,以温彦博为长史,陈孝意为司马,可谓文官之尊。
但现在李重九比当初开府建衙时,又攻下了太原,恒山,博陵三郡,三郡都是与涿郡相差不多的大郡,势力扩充了一倍。事情也繁琐许多,温彦博,陈孝意二人总揽一切不再适合。
李重九称帝在即,新的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又是何人呢?
李重九看向众臣,温彦博等人都是微垂下目光,免得被李重九看出眼底的热切。除了谋朝篡位的奸贼,哪个文官奋斗了一辈子,梦想不是位居庙堂之上,位列臣班之首。
李重九顿了顿,看向了温彦博。在另一个历史上,温彦博投奔李唐时,从中书舍人,迁至中书侍郎,最后于贞观四年迁至中书令。
而与李重九工事数年来,以他的认识,中书令之任,温彦博绝对当之无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