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明英华 > 第357章 与何士晋的饭局

第357章 与何士晋的饭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京城西南,原王恭厂旧址。

    郑海珠与卢象升、黄宗羲下了轿子。

    郑海珠抬眼四望,颇有些吃惊。

    王恭厂的大片四合院,灰白的墙体都被粉刷成与寺庙一样的黄色,屋宇周遭,也呈现出花木扶疏的景象。

    竟是成了一处颇有禅意雅趣的食庐。

    少年黄宗羲也好奇地打量,一面与郑海珠道:“姑姑,父亲说,这里原是给朝廷打造盔甲兵戈和配伍火药的地方?”

    郑海珠点头,指着右前方隐隐探出檐角的建筑:“对,那边就是火药场院,大半年前,我和马将军,差点被炸死在那里。”

    “爹爹……”黄宗羲忽地唤道。

    黄尊素从院内踱步出来,迎着郑海珠讶异的目光,解释道:“是不是都认不出这个地方了?火药库成了素食斋,乃何公的主意。朝廷将王恭厂迁到城外后,何公就说动了工部尚书,把这十几进大小院子,改了用途,有大堂有雅间,专做香客们的生意。”

    郑海珠莞尔。

    原来是成了工部的“三产”了。

    这个何士晋果然史载不虚,搞钱的意愿很强烈。

    此际正值午未之交,暖阳融融,从附近承恩寺等禅院佛堂完成了进香许愿的人群,纷纷往素斋涌来,其间不乏衣着谈吐一看就是士林中人的男子们。

    黄尊素却毫无避讳之意,大大方方地在前头引路,将郑海珠等人往林木蓊郁的雅阁带去。

    少年黄宗羲脸上挂着淡淡的欢喜。父亲就是值得他的崇拜,同为东林派的朝官,父亲并未受那些老古板们的影响,对郑姑姑有所疏远。

    待进到雅庐的二楼包间,开始旁观几位成年人的言语往来后,黄宗羲的崇拜,扩展到了上座那位“何公”身上。

    今岁进入不惑之年的工部营缮司郎中何士晋,和父亲黄尊素一样,对郑姑姑礼敬有加。

    而郑海珠的心中,随着宾主谈话的深入,最后一丝忐忑戒备,也消散了。

    何士晋只短暂地与郑、卢二人寒暄了几句,既不提郑海珠近日领受的东林派攻讦,更不与卢象升大叙同乡之谊,而是很快切入正题——谈钱。

    全然一副惜时如金、只讲干货的作派。

    与黄尊素谈及的松江开关情形相比,郑海珠给何士晋的滂沱信息量,似乎更对他的胃口一些。

    因为,这个时空的松江府,虽然改变历史进程地开关了,毕竟尚在大明绝对主权治下,和福建月港一样,相对比较容易管理。而郑海珠向何士晋输出的,是南边广东澳门与北边明蒙国境的商贸数据。

    郑海珠赴宴之前,已由黄尊素交代过,当年宫中发生针对太子朱常洛的“梃击”案时,作为言官序列一员的何士晋,态度十分强硬,如冲阵的将士般一跃而出,揪着郑贵妃和弟弟郑国泰不放,咬定是郑家为了扶持福王朱常洵夺得储位而加害太子。

    故而,朱常洛登基后,对这个已经调出言官群体、出任工部执事官的东林人,挂念照拂之意,不逊于赵南星、杨涟等人。

    新天子不但听从了何士晋关于缓修内廷三大殿外其他宫阁的建议,还有意将他的官品升得快一些,调往广东做巡抚。

    历史上,这位和张居正一样,心系大明创收事业的实干家何士晋,的确做过两广总督,并且白纸黑字地上奏朝廷,请求在广府增设榷场杂税和关口商税,从而充实辽饷,抵消给农民的加派。何士晋请加商税的举动,也有力驳斥了后世那种“东林只会反对商税、魏忠贤魏公公才会给大明搞钱”的观点。

    此际,意识到何士晋的仕途显然比历史上进展更快的郑海珠,果决地对面前这位中年干臣道:“何公,晚辈听说,去岁正蓝旗劫掠了宣大口外后,朝廷已令户部专设辽饷科目,届时各府天赋都要加派,充入辽饷。晚辈此番从山陕回来,知晓那边的农人已被天灾压得透不过气来。反观广东濠境,弗朗基人在那边设了许多火炮厂,用日本海船运来的铜,造枪造炮,卖给各国往来东洋西洋的船队,挣得盆满钵满。我们为何坐视洋人在我大明国土上,一本万利却不交几个税钱?”

    何士晋生就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此刻说到朝廷缺钱的事,越发严厉起来,沉声道:“郑夫人说得对,方才听黄贤弟讲了松江海关的税则和船引的价码。在我大明国土之上,弗朗基人掏给朝廷的银子,竟连我大明商贾的之分之一都没有,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郑海珠道:“不仅要问洋人收商税,还有地租也得加。濠境那么多船坞,现下我大明只给那叫作葡萄牙的弗朗基人用。西班牙弗朗基、尼德兰红毛番,还有如今也开始有舰队出海的英格兰人,他们哪个不是都抓心挠肝地想挤进来海贩?若葡萄牙人不肯加地租,朝廷何不公开招标,价高者得。”

    “招标?”何士晋觉得这个名词很新鲜,经郑海珠言简意赅地解释几句,便也明白了。

    “还有,金融牌照也须特许,”郑海珠继续深入,“不论是广府,还是明蒙边境,那都是跨国商贸,路途遥远,货款大宗,所以去岁往察哈尔去时,我便带着与女真人没有瓜葛的那些晋商,提议他们开设票号,为商贾周转银钱,这个就叫‘金融’。其实,我侄儿在镇江和台湾北港开的保险社,也属于金融的行当,其间细节,晚辈愿写成书册,给两位老爷祥观。今日我只坚持一点,北边大宁镇的金融行当,和南边广府的金融行当,都必须捏在我大明手中。洋人要开票号,或者保险社,也不是不行,得问我们大明买牌照,每笔进出都要向我大明开票交税,每年还得向在地督府衙门交监管费。若有作奸犯科者,罚银、停业务。”

    何士晋听这妇人说得连珠炮一样,他虽很有些语汇听不明白,但大意理解得分明。

    这正合了他的想法,都是类似于增加商税中的“过税”一项嘛。

    况且这妇人说得十分接地气,想来她能在崇明养一支家丁似的营兵,维持那么大的开销,除了营田外,与辽东、西南等地的军阀一样,经商获利是个大头。

    何士晋于是面色松弛下来,向黄尊素道:“多谢贤弟引见,今日听郑夫人指点,愚兄获益匪浅。老黄你放心,我在工部,起码还得忙活小半年,才去广府。天津海关要是暂缓营建,你去复建大宁镇的银子,我帮你盯着。”

    黄尊素拱手道:“多谢何兄。大宁若修成濠境那样商贾云集的码头,榷税关税齐增,几万两银子的营缮花销,定也很快回来了。”

    郑海珠掂量着,何士晋既然和黄尊素谈及各自的仕途安排时,已不避讳自己这个门派外的妇人,遂也直言道:“两位老爷,再容我多嘴一句。大宁如今是废墟重建,黄老爷若入主大宁,又得万岁爷恩准马将军驻守彼处,莫看塞外荒凉之地,开局说不定反倒顺畅些。而何老爷要去的广府,各样势力已然盘根错节,老爷得再多些得力助手。”

    何士晋听出妇人话里的意思:“郑夫人,可是有什么子侄辈的青年才俊,要举荐给我?”

    郑海珠先看一眼卢象升,才开口道:“若说青年才俊,卢举人堪为龙璋凤质,只是尚未进士及第,未得官身。晚辈膝下,之一个嫡亲的侄儿,经商数年,还算顶事,也不作入仕的念头了。但晚辈此前在山海关,的确见到一个人,很有循吏的样子,恰巧他也是工部的。”

    “哦?是哪个?”何士晋露出颇感兴趣的样子,“在山海关?应不是我营缮司人吧?”

    郑海珠须臾间察言观色,确信何士晋应与自己要推荐的人不会有上下级之间的过节矛盾。

    “何公,那人是新科进士,在工部观政期满,成了录事。可巧,他还是广东人,从广西考来的,对两广风土想来熟悉得很。他叫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