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皓氏企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待会会修改
我个人倾向于赞成何先生的意见,因为我们在《三国志》上查不到刘备或者诸葛亮授意、授权或者命令关羽攻打襄樊的任何记载。这么大一件事情,如果是刘备下的命令,或者说是诸葛亮向刘备的建议,应该是有记载的。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襄樊战争的发动是关羽的自作主张。但是,刘备听之任之,没有反对。因为刘备如果反对,也应该有记载;或者刘备根本就不同意、强烈反对,关羽就打不了这场战争。所以估计刘备的态度是听任,或者是默许,甚至是赞成,只能这么推测了。因此,刘备对此也应该负责任。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责任呢?没有,诸葛亮没有任何责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诸葛亮不是刘备集团军事行动的决策人。虽然诸葛亮现在已经担任了军师将军,但是这个军师将军和我们后世理解的那个军师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后世理解的军师就是摇着鹅毛扇,在旁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的这个军师将军是什么时候当的呢?是刘备得到了成都以后,任命他为军师将军,实际上是升了一级。因为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的职务是军师中郎将,现在升格为军师将军,任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因为刘备这个时候的正式职务是左将军,左将军他要开府,他有一个左将军府,这个府里面的事情由诸葛亮总理。并且在刘备外出的时候“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替刘备看家,守着成都,供应粮草、供应援军,这是他的工作、他的职务。所以他没有责任。
有一些历史学家提出来说,诸葛亮难逃其咎,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攻打襄樊是按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战略规划在行动,所以诸葛亮也有间接的责任。我认为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呢?第一,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战略规划,不是实施方案,它是一个总体的规划。懂规划的人都知道有总规、有详规,还有实施方案。何况诸葛亮并没有向关羽直接下达命令要关羽去进攻襄樊,而且诸葛亮也没有这个权力直接下达命令,他有什么责任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里这个将军指的是刘备了,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它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是天下有变,那么请问,关羽打襄樊的时候天下有变吗?没有。第二,诸葛亮的这个战略规划也说得很清楚:“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这个上将可能心目中指的也就是关羽吧,姑且这么猜测吧;“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是两路出兵,同时进攻。那么襄樊战争的时候,两路出兵了吗?也没有。
所以不能说关羽的襄樊之战是实施诸葛亮的战略规划;相反,在我看来,关羽的行动破坏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关羽没有很好地领会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匆匆忙忙地就出兵了。结果呢?使诸葛亮这个一旦天下有变就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消灭曹魏的这个设想,永远没有办法实现了。所以不能够因为诸葛亮有一个“隆中对策”,就把襄樊战争失败的责任加在诸葛亮身上,这对诸葛亮是很不公平的。那么这里头又有一个问题,既然如此,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呢?这个问题我们姑且留一个悬念,以后再讲。
第二个小问题,为什么要打襄樊?
这个问题史学界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吕思勉先生的观点是认为这是配合刘备在汉中的行动。吕先生说:“逐利之兵,亦宜同时并出,首尾相应。故刘备之兵未还,关羽之师已起矣。”因为刘备在打汉中,所以关羽这边配合行动打襄樊,牵制曹操。这个说法呢,我有点疑问。所以我比较倾向于赞同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得寸进尺。刘备在汉中取得了胜利,称了汉中王,关羽当了前将军,这时候刘备集团觉得自己很了不得,那么再干一下。那汉中你看也没怎么打,曹操不也就走了吗?曹操也没那么可怕嘛,也没那么恐惧嘛。所以,关羽的这个得寸进尺,我们从好的方面、从肯定的方面讲,叫做乘胜前进、再接再厉;那说得不好听呢,就叫贪得无厌、自不量力。
那么究竟是乘胜前进、再接再厉,还是贪得无厌、自不量力呢?我们就要回答下面一个小问题,就是该不该打襄樊?这个问题学术界又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打,该打也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叫必打,怎么叫必打呢?就是襄樊这个地方刘备集团迟早是要打的,因为襄樊是荆州的治所所在地,只有拿下襄樊才能全部地据有荆州;那么现在荆州几个重要的地方,江陵这个地方已经是刘备的了,襄樊还是曹操的,那么必须把它拿下,这叫做必打。第二就是能打,为什么能打呢?第一,前一年,南陽地区爆发了反对曹操的起义,说明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是不稳定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刘备刚刚在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士气正旺,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呢,就是孙权这个时候正在东边攻打合肥,可以和孙权的军事行动相呼应。这叫做能打。必打加能打等于该打,这是一派意见。
但是可惜啊,刘备的算盘珠子不是由刘璋来拨动的,刘璋有刘璋的算盘,刘备有刘备的算盘。刘璋至少有两个没有想到,就是第一个没想到刘备不听指挥,第二个没想到劝他迎接刘备的两个人,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他的忠臣,反倒是两个出卖他的人。(。)
待会会修改
我个人倾向于赞成何先生的意见,因为我们在《三国志》上查不到刘备或者诸葛亮授意、授权或者命令关羽攻打襄樊的任何记载。这么大一件事情,如果是刘备下的命令,或者说是诸葛亮向刘备的建议,应该是有记载的。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襄樊战争的发动是关羽的自作主张。但是,刘备听之任之,没有反对。因为刘备如果反对,也应该有记载;或者刘备根本就不同意、强烈反对,关羽就打不了这场战争。所以估计刘备的态度是听任,或者是默许,甚至是赞成,只能这么推测了。因此,刘备对此也应该负责任。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责任呢?没有,诸葛亮没有任何责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诸葛亮不是刘备集团军事行动的决策人。虽然诸葛亮现在已经担任了军师将军,但是这个军师将军和我们后世理解的那个军师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后世理解的军师就是摇着鹅毛扇,在旁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的这个军师将军是什么时候当的呢?是刘备得到了成都以后,任命他为军师将军,实际上是升了一级。因为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的职务是军师中郎将,现在升格为军师将军,任务是署左将军府事。因为刘备这个时候的正式职务是左将军,左将军他要开府,他有一个左将军府,这个府里面的事情由诸葛亮总理。并且在刘备外出的时候“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去打汉中,诸葛亮替刘备看家,守着成都,供应粮草、供应援军,这是他的工作、他的职务。所以他没有责任。
有一些历史学家提出来说,诸葛亮难逃其咎,为什么呢?因为关羽攻打襄樊是按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战略规划在行动,所以诸葛亮也有间接的责任。我认为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呢?第一,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战略规划,不是实施方案,它是一个总体的规划。懂规划的人都知道有总规、有详规,还有实施方案。何况诸葛亮并没有向关羽直接下达命令要关羽去进攻襄樊,而且诸葛亮也没有这个权力直接下达命令,他有什么责任呢?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怎么说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里这个将军指的是刘备了,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它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是天下有变,那么请问,关羽打襄樊的时候天下有变吗?没有。第二,诸葛亮的这个战略规划也说得很清楚:“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这个上将可能心目中指的也就是关羽吧,姑且这么猜测吧;“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是两路出兵,同时进攻。那么襄樊战争的时候,两路出兵了吗?也没有。
所以不能说关羽的襄樊之战是实施诸葛亮的战略规划;相反,在我看来,关羽的行动破坏了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关羽没有很好地领会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匆匆忙忙地就出兵了。结果呢?使诸葛亮这个一旦天下有变就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消灭曹魏的这个设想,永远没有办法实现了。所以不能够因为诸葛亮有一个“隆中对策”,就把襄樊战争失败的责任加在诸葛亮身上,这对诸葛亮是很不公平的。那么这里头又有一个问题,既然如此,关羽攻打襄樊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呢?这个问题我们姑且留一个悬念,以后再讲。
第二个小问题,为什么要打襄樊?
这个问题史学界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吕思勉先生的观点是认为这是配合刘备在汉中的行动。吕先生说:“逐利之兵,亦宜同时并出,首尾相应。故刘备之兵未还,关羽之师已起矣。”因为刘备在打汉中,所以关羽这边配合行动打襄樊,牵制曹操。这个说法呢,我有点疑问。所以我比较倾向于赞同另一种观点,那就是得寸进尺。刘备在汉中取得了胜利,称了汉中王,关羽当了前将军,这时候刘备集团觉得自己很了不得,那么再干一下。那汉中你看也没怎么打,曹操不也就走了吗?曹操也没那么可怕嘛,也没那么恐惧嘛。所以,关羽的这个得寸进尺,我们从好的方面、从肯定的方面讲,叫做乘胜前进、再接再厉;那说得不好听呢,就叫贪得无厌、自不量力。
那么究竟是乘胜前进、再接再厉,还是贪得无厌、自不量力呢?我们就要回答下面一个小问题,就是该不该打襄樊?这个问题学术界又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打,该打也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叫必打,怎么叫必打呢?就是襄樊这个地方刘备集团迟早是要打的,因为襄樊是荆州的治所所在地,只有拿下襄樊才能全部地据有荆州;那么现在荆州几个重要的地方,江陵这个地方已经是刘备的了,襄樊还是曹操的,那么必须把它拿下,这叫做必打。第二就是能打,为什么能打呢?第一,前一年,南陽地区爆发了反对曹操的起义,说明曹操在荆州北部的统治是不稳定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刘备刚刚在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士气正旺,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呢,就是孙权这个时候正在东边攻打合肥,可以和孙权的军事行动相呼应。这叫做能打。必打加能打等于该打,这是一派意见。
但是可惜啊,刘备的算盘珠子不是由刘璋来拨动的,刘璋有刘璋的算盘,刘备有刘备的算盘。刘璋至少有两个没有想到,就是第一个没想到刘备不听指挥,第二个没想到劝他迎接刘备的两个人,张松和法正并不是他的忠臣,反倒是两个出卖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