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九章 诗仙李白

第二十九章 诗仙李白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秃鹰的离开,让巨汉空出了手脚。

    但是同样了,他们失去了二对一的威胁!

    白衣少年完全敞开了手脚,先前给两人逼得节节败退,如今挽回劣势,一扫郁闷姿态,更是气势迫人。剑光如虹,一剑紧似一剑,忽而窜高,忽而伏低,凭借灵动的步伐,快捷的剑技,将敏捷不足的巨汉逼得节节败退,只能一味防守。

    巨汉心中叫苦不迭,哪里想到自己苦练棍法四十载,竟然不敌一个少年。便在这时,秃鹰突然横飞过来,倒在了他附近。

    巨汉分心一看,一位英武帅气的青年正收回了自己的佩剑,把玩着秃鹰手中的那把西域弯刀,心底更是一沉。

    秃鹰以凶悍著称,并不以武艺见长,但也是成名多年的悍勇之辈,这般轻而易举的给打败,还夺了兵器,实力显然深不可测。

    如此年纪,在鄯州有这个实力的,除了裴旻还有谁?

    难怪自己的手下如草芥一般给打倒了,对上裴旻这样的关中第一剑客,他们焉有还手的余地?

    念及于此,不免心若死灰。

    白衣少年见秃鹰此刻模样,也略感震惊。这些天他暗自追踪秃鹰行动,深知他刀法凶狠,自己想要胜他并不容易。这才一路跟随,寻求时机,却不想竟然有人轻而易举的将他击败。

    只是他背对着裴旻,不知是谁出的手。

    在这临阵关头,他也不好回头眺望,只以为是一位江湖奇人出手相助。

    见巨汉分心以对,白衣少年更不迟疑,长剑对着巨汉当胸刺去。

    与巨汉对攻数招,对于他的功底,自有一定了解。知道他定能反应过来,一招直刺却暗藏三个变招,以克敌制胜。

    岂料对于这一剑,巨汉竟然不闪不避,反而将手中的三菱铁棍猛地砸向了秃鹰。

    白衣少年神色微变,以知巨汉杀人灭口的用心,可想要去救却来不及。

    眼看秃鹰便要惨死棍下,化作肉泥。

    随着“锃”地一声大响,面色大变的倒是巨汉。

    他忙不迭向后退去,再看手中的三棱铁棍,却只剩下了半截!

    一人一剑后发先至,抵挡在了秃鹰的身前。

    白衣少年也乘机给了巨汉一剑,将他制伏刺倒。

    白衣少年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带着几分复杂的看着心情看着莫名出现在面前的这个男人。

    明明是他更近,明明是他在战斗状态,可他做不到的事情,却让对方做到了,似乎有些轻松随意。随意的甚至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一切以被扭转。

    不用多想,白衣少年以知来人身份。

    还以为指点自己,击败秃鹰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却不想竟然是一位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青年,忍不住在心底说了声:“果如张兄说的一样,裴国公的剑术,天下无对。”

    “想杀人灭口,没有那么容易!”裴旻见已经给制伏的巨汉,收回了秦皇剑,看了白衣少年一眼,对王小白道:“将所有人都带走,分别关押,过会儿我要严加审问。注意这个巨汉,他心存死意,定有寻死迹象,别让他得逞了,由你亲自看管。”

    王小白点了点头,他出生御史台,知道御史台的一些手段。

    在多年前,只要进了御史台就如进阎王殿,御史就如十殿阎王,在他们手上没有撬不开嘴,也没有想死就能死的人。

    王小白虽知些许皮毛,却也足够应对一切。

    “太原王之涣谢过兄台的相救大恩,却不知兄台尊姓大名!”王之涣见大局已定上前来向白衣少年道谢问好。

    裴旻也瞧向白衣少年,这白衣少年的剑法极为灵动,剑法中呈现的感觉,与之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妙,很是好奇。

    白衣少年作揖回礼道:“蜀中李白,见过王兄!”

    李……

    李白!

    诗仙李白!

    裴旻脑子一震,带着几分炽烈的看着白衣少年,心中忍不住激动。

    这种强烈的感觉,见到李隆基、薛纳这些大人物都没有,但是面对眼前这个少年却出现了!

    一个传奇一样的诗人,将浪漫主义的诗句带向了巅峰的诗仙。

    只要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李白的,只要是中国人几乎没有没拜读背诵过他的诗句。

    从最简单的《静夜思》,到震撼人心的《将进酒》,谁人不识?

    面对王之涣的道谢,李白忙道:“王兄不必如此……在下有幸,拜读过王兄的诗句,深感造境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布在人口,回味无穷,能够有幸相识,深感荣幸。”

    他并非客套话。

    王之涣的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李白同样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且是将浪漫主义推向巅峰的诗人,在这方面他们志趣相投。

    李白固然心性高傲,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却也十分热情。

    王之涣对裴旻道:“国公,多亏了这位仁兄相助,属下才有幸逃脱魔掌。”

    裴旻此刻也回过神来,抱拳问好笑道:“可是张老哥口中的李白?虽初次相见,但李兄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李白对仕途极为热衷,却又看不上官架子,对于威势、派头极为鄙夷。说好听的是豪放不羁,说难听的就算蔑视礼法。

    裴旻这般无官架子,让李白亦是好感大生,遂然道:“张老哥在蜀中时,不止一次与在下说到裴国公的名字,赞国公是难得一见的好人物。今日相遇,果真如此。”

    他自然不说此次出蜀就是是为裴旻来的。

    他好任侠,酷爱剑技,少年时拜左邻击剑老人学练剑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蜀中一代也颇有侠名。

    那日偶遇张旭,从他口中听闻裴旻事迹,尤其是听张旭说裴旻年及十八,为了替母争光,单人入长安,与解县酒馆与之偶遇,悟出草圣剑一事,让李白听了甚为神往。

    李白今年虚岁十七,比当年裴旻远入长安尚小一岁,但他觉得裴旻十八便能做到单人入长安,与张旭、贺知章为伍,与太平公主斗志斗勇,闯出赫赫威名,十七岁的自己一样能够做到。遂然辞别双亲,北上出蜀,想要见一见张旭口中的“裴老弟”到底何德何能,让当世第一书法名家如此赞颂,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知道裴旻的剑,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