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势已去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鲁肃肃清江上的同时,魏延、留赞等将亦统率幽州的海船队,浩浩荡荡南下广陵,仍以如皋岛为基地,随即便直取吴郡。
吴郡沿海并无良港——上海还沉在海平面以下呢——近海只有娄和海盐二县,魏延的主要目标便是娄县南方的松江口,此地距离吴县很近,他从广陵搜集到了十余条平底小舟,寻机乃可驶入松江,直抵震泽(太湖)。不必太多,只要运入千名左右的步卒,就等于在孙权软肋上直接插上了一把尖刀。
然而孙氏亦早有防备也,魏文昇率领舟船才刚驶近松江口,便见前方樯橹密布,旌帜飘扬,无数海船顺风而来——那自然便是孙权新组建的海军了,其督乃会稽骁将董袭董元代。
幽州此番南下的舰队,比昔日是勋骚扰吴会之际又要庞大得多了,士卒在魏延的训练之下,也颇精锐。尤其他们还曾经特意行驶到朝鲜半岛南部,试验过几次登陆战,杀戮土著、抢掠物资——这也是为了帮助柳毅向三韩施压。所以魏延本人虽然仍不是很娴熟于海战,但对自家船队仍然信心满满,再加上还有会稽人留赞辅佐,自认纵横吴会洋面,无人可敌啊。
︾,
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对面的船队数量只有比本军更多,虽然队列不够严整,但顺风而来,想要战而胜之的难度就相当之大。魏延不禁有些踌躇——可是这时候也不能退,退必溃败——转过头去问留赞:“子明,我当固守。或者对攻?”
留赞微微一笑:“无伤。对攻可也。是令君前使人来通消息。将军又何忧耶?”
魏延一梗脖子,说好,那咱们就冲将过去,拼这一把吧。于是摇动手中小旗,船队呈锋矢阵形,劈波斩浪,直取敌阵。
双方先以弓矢互射,距离稍近后。北船即以新装的小礟投射火药球,水手亦陆续解下腰间绑缚的拋索,欲待投掷焙烙。
可是谁想到敌船来势汹汹,但前锋甫一遇敌,有三船起火燃烧,余众竟然一哄而散,争相朝陆地方向逃去。魏延大喜,继续挥军猛攻,敌众大溃,被击沉海船五艘。海督董袭中箭落水,生死不明……
要知道新组建一支海军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勋前在幽州。最初是用州府的公款,再加上部分自家积蓄,投资与几家海商合营,这才得到了战时调用部分海船的资格;其后攻灭平州公孙氏,即趁机没收了一些平州海船,勉强搭出一个完整的架子出来。待其骚扰吴会,孙权痛定思痛,也要组建海军,但可惜府库空虚,压根儿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船——现造当然更不现实,即便有钱,光造船的板料阴干就需耗费大量时间,根本缓不济急啊。
故此孙家只好硬性征调吴、会两郡的私家海船,在其贸易间隙汇聚训练,遇有警事,即使董袭统率迎敌。这样临时拼凑的船队,本来战斗力就比较低下,再加上吴会大族多与北人暗有苟且,根本不肯真心为孙氏所用。此前是勋夺占鄞、鄮二县港口,抢得数十条会稽海船,但退兵时全都还了回去,虽然吞没了货物,却写下凭书,允其北上贸易,在徐、登、幽、平四州内减免五年的商税。会稽的海商们就此上了是勋的圈套,对孙氏政权更为离心离德。
——我今被迫为孙氏所用,想是令君必能理解其中苦衷吧。但若真敢与王师相抗,一旦废除减免商税之策,甚至不许我等北上贸易,难道今后要喝西北风去吗?孙仲谋又岂肯作出补偿?既然如此,何妨装装样子,若王师小弱,尚可一战,若王师力强,乃可借机退阵也……
于是一船逃蹿,余皆效仿,看似庞大的江东海军,顷刻间便即四分五裂,魏延、留赞没费大多力气,即获全胜。随即魏延便挥师直抵松江口,以小舟载运了八百多兵进入震泽,占据湖中岛屿——若从震泽东南方向登陆,前往吴县城,最近处尚不足三十里。孙权闻报大惊,急使盛暹率部往征,但北军并不上陆,只是严守岛屿,盛暹与之对战十数日,竟不能下。
同时魏延亦将船队沿海巡弋,不时遣兵登陆,攻夺堠堡、杀掠吏民,吴中民心大摇,仅每日逃入吴县城避难的就不下百家,欲不安抚,恐其造乱,若加安抚,则粮秣消耗甚剧……
孙仲谋正是四面楚歌啊,张昭等人趁机再次提出投降之议。孙权无奈之下,只得遣张昭、顾雍渡江前往历阳,求见曹操。曹操老实不客气地提出:“使权自缚而降,或可饶其一族性命。”张昭说您这话太过份啦,孙将军无罪受伐,何言“自缚”?
张昭知道孙权的底线,说我们可以把丹阳、豫章甚至吴郡全都交给朝廷,但求会稽一郡而已,但您不能把孙家人全都绑到江北去。先破虏(孙坚)本为南人,先讨逆(孙策)根基亦在江东,倘若离开江东,则孙氏虽存,亦等同于殄灭也——孙将军是断然不肯答应的。
“今魏公之敌,不在江东,而在蜀中,孙将军既愿降顺,盍安抚之,使为朝廷牧守东南一隅?魏公若逼之甚,南人当沥血而誓,严守故土,有死而已,则公虽得江东,伤损必剧。使中原男儿伏尸天南,不得返于故土,岂当国者之仁政耶?设迁延日久,恐益州将发兵以向关中,诚公心腹之患也。望魏公熟思之,毋迫之甚也。”
曹操闻言,不禁瞟了一眼顾雍——顾元叹自从跟随入帐以来,便即一言不发,光听张昭跟那儿白扯了。就表面上看,他这是尊重张昭,身为副使,非必要不应该抢主使的风头,而事实上……张公您这话真能唬得住曹操吗?“南人当沥血而誓,严守故土,有死而已”,你在说谁啊?你说的应该是那些淮泗旧臣,正经说起来不算“南人”吧,而吾等南人,有几个真肯给孙家殉葬的?
曹操早就暗中向“吴四姓”许诺过了:扬州若下,元叹可为刺史,吴郡或别命守,会稽则陆伯言而可——你顾雍本州人做本州刺史,问题不大,我许了你了;至于吴人而为吴守,这个不大合规矩,我会另外派人,但把会稽郡给你们,陆议居中联络,功劳甚大,就让他当会稽郡守吧。
所以顾雍不说话,曹操把眼神瞟过来,他却故意把头一扭,不去瞧对方——张昭聪慧,怕被他瞧破,所以我不能跟您使眼色啊,但我可以故意不使眼色,您应当明白其中的含义。
张子布费尽唇舌,曹操只是不肯让步。此时太史慈、陈矫等已然顺利渡过了长江,在芜湖、丹阳、秣陵、湖熟等地与孙军展开激斗,虽无大胜,亦稳占了上风。消息传至安邑,是勋手捧文书,不禁久久地沉吟——
看起来,孙家大势已去,除非出现什么惊天大逆转——比方说曹操突然遇刺而死——否则恐怕难以回天。即便刘备、吕布在西线攻破了南山和陇关防线,逼近长安,曹操也可以独自返回相救,却将灭吴之权授予麾下将领,比方说太史子义……本来嘛,要早知道水军打得如此顺手,他都不必要亲自远征的。
是勋本来应当很欣慰的,自己凭借小蝴蝶翅膀的煽动,引发连锁效应,终于要把三分鼎足的未来扼杀在摇篮里啦。即便最终灭不掉吕布和刘备,那也不能算三分,曹家可将主力全都调用到西线,东方得安,新的魏朝就算没能统一天下,也不必要象原本历史上那样,消耗大量资源在战事上。中原的生产力将能很快恢复,则北虏亦不足为患也。
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孙吴基业,就此覆没,孙策之奋战,已成明日黄花,历史被扭曲成这样,究竟是好是坏?对未来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他根本就无法预测。而且孙权最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灭袁绍、灭公孙,他从来都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前者本来就无可成事,后者对天下大势也没多大影响。但灭孙氏却不同,孙权一代枭雄,既然无法成功,总该得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吧,比方说来一场流芳千古的大战,让他可以拼到最后一刻……
然而大势所趋,大战估计不会再有啦,吴会等地将悄无声息地归从于王化。孙权若不战死沙场,不管是俯首而降,还是吴县城破后先手刃妻儿再自刭甚至自焚啥的,都难免使人心生悲怆。真正的悲剧,不是使观众涕泪滂沱,而是使观众长久地黯然神伤——英雄不待迟暮即败,便是这类悲剧。
倘若并非穿越而来,不知道原本历史的走向,估计不会这般伤春悲秋吧?是勋过后想想,也觉得自家的感叹太过无稽。事难两全者也,又想曹操统一天下,又想孙权、刘备得好死,世间安得如此“双全法”?
不过……他思路一展开,突然间想到了一条妙计,于是写下一封书信,派人快马传给曹操。信中重点,其实只有学自后世奸佞的八个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书信才刚传递出去,突然门上来报,说世子相召。是勋一开始也没多想,整顿衣冠便前往曹昂府上,可是随即曹昂递过来一封信,他展开一瞧,却不禁大惊失色!(未完待续……)
鲁肃肃清江上的同时,魏延、留赞等将亦统率幽州的海船队,浩浩荡荡南下广陵,仍以如皋岛为基地,随即便直取吴郡。
吴郡沿海并无良港——上海还沉在海平面以下呢——近海只有娄和海盐二县,魏延的主要目标便是娄县南方的松江口,此地距离吴县很近,他从广陵搜集到了十余条平底小舟,寻机乃可驶入松江,直抵震泽(太湖)。不必太多,只要运入千名左右的步卒,就等于在孙权软肋上直接插上了一把尖刀。
然而孙氏亦早有防备也,魏文昇率领舟船才刚驶近松江口,便见前方樯橹密布,旌帜飘扬,无数海船顺风而来——那自然便是孙权新组建的海军了,其督乃会稽骁将董袭董元代。
幽州此番南下的舰队,比昔日是勋骚扰吴会之际又要庞大得多了,士卒在魏延的训练之下,也颇精锐。尤其他们还曾经特意行驶到朝鲜半岛南部,试验过几次登陆战,杀戮土著、抢掠物资——这也是为了帮助柳毅向三韩施压。所以魏延本人虽然仍不是很娴熟于海战,但对自家船队仍然信心满满,再加上还有会稽人留赞辅佐,自认纵横吴会洋面,无人可敌啊。
︾,
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对面的船队数量只有比本军更多,虽然队列不够严整,但顺风而来,想要战而胜之的难度就相当之大。魏延不禁有些踌躇——可是这时候也不能退,退必溃败——转过头去问留赞:“子明,我当固守。或者对攻?”
留赞微微一笑:“无伤。对攻可也。是令君前使人来通消息。将军又何忧耶?”
魏延一梗脖子,说好,那咱们就冲将过去,拼这一把吧。于是摇动手中小旗,船队呈锋矢阵形,劈波斩浪,直取敌阵。
双方先以弓矢互射,距离稍近后。北船即以新装的小礟投射火药球,水手亦陆续解下腰间绑缚的拋索,欲待投掷焙烙。
可是谁想到敌船来势汹汹,但前锋甫一遇敌,有三船起火燃烧,余众竟然一哄而散,争相朝陆地方向逃去。魏延大喜,继续挥军猛攻,敌众大溃,被击沉海船五艘。海督董袭中箭落水,生死不明……
要知道新组建一支海军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勋前在幽州。最初是用州府的公款,再加上部分自家积蓄,投资与几家海商合营,这才得到了战时调用部分海船的资格;其后攻灭平州公孙氏,即趁机没收了一些平州海船,勉强搭出一个完整的架子出来。待其骚扰吴会,孙权痛定思痛,也要组建海军,但可惜府库空虚,压根儿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船——现造当然更不现实,即便有钱,光造船的板料阴干就需耗费大量时间,根本缓不济急啊。
故此孙家只好硬性征调吴、会两郡的私家海船,在其贸易间隙汇聚训练,遇有警事,即使董袭统率迎敌。这样临时拼凑的船队,本来战斗力就比较低下,再加上吴会大族多与北人暗有苟且,根本不肯真心为孙氏所用。此前是勋夺占鄞、鄮二县港口,抢得数十条会稽海船,但退兵时全都还了回去,虽然吞没了货物,却写下凭书,允其北上贸易,在徐、登、幽、平四州内减免五年的商税。会稽的海商们就此上了是勋的圈套,对孙氏政权更为离心离德。
——我今被迫为孙氏所用,想是令君必能理解其中苦衷吧。但若真敢与王师相抗,一旦废除减免商税之策,甚至不许我等北上贸易,难道今后要喝西北风去吗?孙仲谋又岂肯作出补偿?既然如此,何妨装装样子,若王师小弱,尚可一战,若王师力强,乃可借机退阵也……
于是一船逃蹿,余皆效仿,看似庞大的江东海军,顷刻间便即四分五裂,魏延、留赞没费大多力气,即获全胜。随即魏延便挥师直抵松江口,以小舟载运了八百多兵进入震泽,占据湖中岛屿——若从震泽东南方向登陆,前往吴县城,最近处尚不足三十里。孙权闻报大惊,急使盛暹率部往征,但北军并不上陆,只是严守岛屿,盛暹与之对战十数日,竟不能下。
同时魏延亦将船队沿海巡弋,不时遣兵登陆,攻夺堠堡、杀掠吏民,吴中民心大摇,仅每日逃入吴县城避难的就不下百家,欲不安抚,恐其造乱,若加安抚,则粮秣消耗甚剧……
孙仲谋正是四面楚歌啊,张昭等人趁机再次提出投降之议。孙权无奈之下,只得遣张昭、顾雍渡江前往历阳,求见曹操。曹操老实不客气地提出:“使权自缚而降,或可饶其一族性命。”张昭说您这话太过份啦,孙将军无罪受伐,何言“自缚”?
张昭知道孙权的底线,说我们可以把丹阳、豫章甚至吴郡全都交给朝廷,但求会稽一郡而已,但您不能把孙家人全都绑到江北去。先破虏(孙坚)本为南人,先讨逆(孙策)根基亦在江东,倘若离开江东,则孙氏虽存,亦等同于殄灭也——孙将军是断然不肯答应的。
“今魏公之敌,不在江东,而在蜀中,孙将军既愿降顺,盍安抚之,使为朝廷牧守东南一隅?魏公若逼之甚,南人当沥血而誓,严守故土,有死而已,则公虽得江东,伤损必剧。使中原男儿伏尸天南,不得返于故土,岂当国者之仁政耶?设迁延日久,恐益州将发兵以向关中,诚公心腹之患也。望魏公熟思之,毋迫之甚也。”
曹操闻言,不禁瞟了一眼顾雍——顾元叹自从跟随入帐以来,便即一言不发,光听张昭跟那儿白扯了。就表面上看,他这是尊重张昭,身为副使,非必要不应该抢主使的风头,而事实上……张公您这话真能唬得住曹操吗?“南人当沥血而誓,严守故土,有死而已”,你在说谁啊?你说的应该是那些淮泗旧臣,正经说起来不算“南人”吧,而吾等南人,有几个真肯给孙家殉葬的?
曹操早就暗中向“吴四姓”许诺过了:扬州若下,元叹可为刺史,吴郡或别命守,会稽则陆伯言而可——你顾雍本州人做本州刺史,问题不大,我许了你了;至于吴人而为吴守,这个不大合规矩,我会另外派人,但把会稽郡给你们,陆议居中联络,功劳甚大,就让他当会稽郡守吧。
所以顾雍不说话,曹操把眼神瞟过来,他却故意把头一扭,不去瞧对方——张昭聪慧,怕被他瞧破,所以我不能跟您使眼色啊,但我可以故意不使眼色,您应当明白其中的含义。
张子布费尽唇舌,曹操只是不肯让步。此时太史慈、陈矫等已然顺利渡过了长江,在芜湖、丹阳、秣陵、湖熟等地与孙军展开激斗,虽无大胜,亦稳占了上风。消息传至安邑,是勋手捧文书,不禁久久地沉吟——
看起来,孙家大势已去,除非出现什么惊天大逆转——比方说曹操突然遇刺而死——否则恐怕难以回天。即便刘备、吕布在西线攻破了南山和陇关防线,逼近长安,曹操也可以独自返回相救,却将灭吴之权授予麾下将领,比方说太史子义……本来嘛,要早知道水军打得如此顺手,他都不必要亲自远征的。
是勋本来应当很欣慰的,自己凭借小蝴蝶翅膀的煽动,引发连锁效应,终于要把三分鼎足的未来扼杀在摇篮里啦。即便最终灭不掉吕布和刘备,那也不能算三分,曹家可将主力全都调用到西线,东方得安,新的魏朝就算没能统一天下,也不必要象原本历史上那样,消耗大量资源在战事上。中原的生产力将能很快恢复,则北虏亦不足为患也。
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孙吴基业,就此覆没,孙策之奋战,已成明日黄花,历史被扭曲成这样,究竟是好是坏?对未来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他根本就无法预测。而且孙权最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
灭袁绍、灭公孙,他从来都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前者本来就无可成事,后者对天下大势也没多大影响。但灭孙氏却不同,孙权一代枭雄,既然无法成功,总该得着个轰轰烈烈的死法吧,比方说来一场流芳千古的大战,让他可以拼到最后一刻……
然而大势所趋,大战估计不会再有啦,吴会等地将悄无声息地归从于王化。孙权若不战死沙场,不管是俯首而降,还是吴县城破后先手刃妻儿再自刭甚至自焚啥的,都难免使人心生悲怆。真正的悲剧,不是使观众涕泪滂沱,而是使观众长久地黯然神伤——英雄不待迟暮即败,便是这类悲剧。
倘若并非穿越而来,不知道原本历史的走向,估计不会这般伤春悲秋吧?是勋过后想想,也觉得自家的感叹太过无稽。事难两全者也,又想曹操统一天下,又想孙权、刘备得好死,世间安得如此“双全法”?
不过……他思路一展开,突然间想到了一条妙计,于是写下一封书信,派人快马传给曹操。信中重点,其实只有学自后世奸佞的八个字:“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书信才刚传递出去,突然门上来报,说世子相召。是勋一开始也没多想,整顿衣冠便前往曹昂府上,可是随即曹昂递过来一封信,他展开一瞧,却不禁大惊失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