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谷口设伏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法正为什么要张飞退兵呢?还真不是为了争功——法孝直还没那么小心眼儿,再加上他乃坐镇后方的谋士,那跟冲锋在前的武将又有何功可争?真要论功劳,樊哙争得过张良吗?就算你是刘邦初起家的老底,那又如何?
法正的用意,乃为了解除陈仓的危机,使得张郃随时都可以挥师北上,攻击正顿兵雍县城下的联军——当然啦,若无夏侯渊主力策应,估计张郃不敢来,最多也就做做北指的假象而已。但是如此一来,夏侯渊想要抄联军的后路,就必然经北道而行,而不会走雍县、陈仓之间——即便他是屯驻在渭水北原,也必然要去兜那么一个大圈子。
因为只有兜了圈子,才能形成最优的战略态势,也即在谷口与雍县、陈仓形成新的三角包夹——夏侯渊不傻,而且估计整套战略,面对各种形势的应对策略,都早已形成既定方案了。
如此一来,便可大致判断出夏侯渊的目的指向——必然是由雍县北过,直指汧水河谷出口,妄图恢复其故有的第三道防线。只要预先布设人马,并且想办法限制住幽、并骑兵的行动范围、延缓其行动速度,便有机会聚而歼】≌,之!
倘若在山地、丘陵之间,那么这预设战场就很好找,即便是平原,哪怕森林密布,也方便利用林木构建防御工事。然而关中平原自秦时即全面开发,难寻大片林地,到处阡陌纵横。北方全是旱田。又当冬季。麦茬都几乎被割尽,极便骑兵纵横——你又怎么限制他们的运动范围,拖慢他们的运动速度呢?
此正法孝直秘计之精要所在——那套花样,陈宫琢磨不出来,哪怕庞统在此,也必然难作设想,只有籍贯本地、在扶风郡内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法正,才能有此灵感。
夏侯渊对此自然毫无所知。他只当敌军已然中计,便欲亲率骑兵前往袭其后路。当即下令,留三千军守寨,他自将骑兵在前,郭淮率步卒后随,自岐山而北出杜阳县,循道向西,直取谷口。郭淮紧着劝他:“将军为一军之主,岂可涉险?今当步骑同行,谨慎为是——敌非无人也。陈宫在彼,安知无所防备耶?”
夏侯渊说正是因为有陈宫在敌军之中。我才一定要率先而行——“如伯济所言,彼岂无防?为不得已耳。彼恐魏公将至,乃欲急取雍县为立足之地,固虑我掩袭其后,乃必广布侦骑。军行若缓,敌必退走,则我无功矣!”
郭淮心说咱原计划不就是要逼他后退吗?如此即可拖延时间,一直等到魏公的大军到来。可是一方面他不好直言反驳夏侯渊,二来既失陇关、汧县、渝麋,他也不想光跟敌军绕圈子,毫无建树地就等着曹操来援——所以,将军你所言有理啊,然而——“淮愿将骑军先发,将军合后可也。”
夏侯渊心说那可不成,我一向将骑兵、行疾道,光带着步兵跟后面缓缓移动,非得把我急死不可。再说了,这四千精骑是我的命根子,哪儿放心全都交给你个小年轻啊。当然表面上不能这般直言相斥,而只是笑着说:“平原纵横,不敌即可走也,何险之有?敌便万般设谋,吾以疾对,进退如风,彼可奈何?司马毋虑。”
夏侯渊并没有沿着北山南麓,打平原上行军,因为那样距离雍县太近了,太容易被敌军的哨探发现。他是绕至岐山以北,自狭道经杜阳县转向西南方向,等到迈入平原以后,距离汧水河谷口不过二十里而已,可起突出不意之效。午前发兵,当晚在山间露宿,翌日辰时即突出山南——这时候郭淮率领的步兵还一半儿路程都没有走到哪。
夏侯渊唯一担心的,是陈宫料到他会如此行军,故而预先在山道口设置营寨,当面拦阻。倘若如此,那自己只好原路返回,再换条道儿过去——反正骑兵跑得快,雍县也不会那么容易便即陷落。这也是他让步兵合后的重要原因——倘若全军都慢慢悠悠的,两天才能走出山地,然后又被迫折返而回,别循他途,前前后后七八天,那还真难保证雍县会不会出事儿。
所以也预先通知了张郃,说既然张飞已退,你便出陈仓城,诡作北上救援雍县之势,一方面吸引敌军的目光,另方面也减缓一下雍县所受到的压力。
不过挺幸运的,哨探来报,前方并无敌军阻路。夏侯渊不敢轻忽,一方面快速冲下平原,同时遣哨探再往探查汧水河谷口的情状。不多时便即得到回报,说谷口己方原本的防线处,如今敌军亦已修补了寨栅,遣军固守,此外但见护运辎重的兵马,不见大股敌军。
夏侯渊心说好啊,那我便先去抄掠敌方的辎重,倘若敌军自雍县城下回援缓慢,便使随后跟进的步兵去夺谷口之寨;倘若敌军快速回援,那我便原路撤走,而使郭淮背山立阵,吸引敌军主力,我绕回岐山去,再自平原兜抄——如同高手弈棋一般,他连后面十几步该怎么走都已经想好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敌方乃故示以弱,其实早有布置也,想趁我军攻寨之时,从后方展开夹击——可是你当我傻的呀,我拿骑兵去攻你坚寨?我不过抄你粮秣而已,你杀过来,我就跑了,就算撞见陈宫所部凉州骑兵,我地形比你熟,也未见得跑不过——除非吕布率其亲卫前来,才有可能将我咬住。
所以一松缰绳,便待前行。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一眼瞥见哨探的马蹄,不禁就是一愣——这马蹄子上怎么全都是泥啊?“汝等得无涉汧水而探乎?”你们这是跑水里去了吧?哨探急忙回禀道:“有数人乃涉汧水,吾未涉,先来归报。然不识何故。汧水泛滥。田壤被水。泥泞难行……”
夏侯渊闻言,悚然一惊,抬头看看天色,不禁皱眉:“吾恐中计矣——速速后退!”
开玩笑,骑兵以速度见长,这要是淌泥而行,那还跑得起来吗?太容易被敌军给绊住啦!
此正法正之计也。他当日跟刘备、陈宫说,今冬气候颇为温暖。咱们来得时候也瞧见了,即便浅浅的汧水也没有冻结,仅沿岸有些冰凌而已,而且我观其天候,估算三五日内也不会降温。不妨趁此机会,掘开汧水,淹没附近田地,则夏侯渊不来便罢,一旦来至谷口,必为泥泞所阻。乃可最大幅度地限制他的机动速度。那么要是突然降温呢?也不怕,到时候田地都变成了冰场。战马在碎冰面上照样跑不快!
除非气温降后好多天,夏侯渊都不肯来,田地才有可能真正给冻结实喽,反倒利于骑兵驰骋。不过真要那样,估计咱们雍县也已经打下来了吧。
果然这几天还真没有降温,谷口的田地依然泥泞,夏侯渊一时不查,便冲下平原,直到见了哨探回报,才知道不好,赶紧下令回撤,可是已经晚了。但见远方旌旗招展,敌军已从两面合围过来——前遣哨探,也等于暴露了自家的位置,联军知道夏侯渊已到,当即收拢起了包围网。
东方杀到的乃是陈宫所部骑兵,乃夏侯渊所不欲纠缠者也。南方杀来的是刘备所部步卒,兵马虽众,放在广袤平原上也止稀稀拉拉而已,倘若土地坚固易行,夏侯渊趁其未合之际,一个冲锋便能破开缺口,就此远飏而去。可是这回夏侯渊不敢冲了,真要陷入泥泞,速度一慢,敌自四面合围,不仅毫无胜算,且有覆没之险!
西方便是谷口,当道有寨,难以冲过;北方……就是自己的来路。
貌似这时候也只有循来路而还啦。然而山道狭窄,出易入难,想好几千人马一转身就全都塞回山里去,那简直天方夜谭嘛,估计顶多撤走一半,就必然遭遇敌军的前锋。倘若那时候还是屁股对着敌人,大家伙儿排长队等着进山呢,必遭肛裂之难……
倘若有步军接应,尚有可为,然而郭淮还远远地落在后面呢。起码得固守整整一个白天,才可能与后军相合——可是拿骑兵背山守御,与步兵正面对战,那不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自寻死路吗?
无奈之下,夏侯渊只得率领骑兵转向而东,去硬碰凉州骑兵——因为东方的敌人明显比南方要少。虽说后面是不是还跟自己似的,远远地缀着步兵,目前还瞧不清楚,但终究是汧水的反方向,土地不虞泥泞,还有快速穿插,从而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啊。
夏侯妙才手执长槊,身先士卒,直薄敌阵。凉州骑兵虽然早有防备,掩袭而来,但是真没想到魏军的应变如此之速,直接就奔自己过来了,结果本军的马速还没能提起来,便遭到到迎头痛击,阵列当即散乱。
因为他们匆匆地从雍县城下赶过来,走得也挺辛苦——为了最大限度地迷惑敌人,那真是计时论刻,直到最后时分才始撤围而西的,城下光留下了孟达的四千兵马以作监视。结果才刚布置到位,还打算先用了朝食,好好歇歇脚呢,便有探马来报,说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其实南方的刘备军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刘备当时就急了:“未料敌来如此之速,可保必胜乎?”倒是法正紧着安慰他:“来既速也,吾料夏侯渊必使骑军在前,彼不敢涉泥泞,或退入山中,或东向与凉兵争胜矣。若其退也,于后劫杀,必可全胜;若其东向,吾即据山口而夹击之,彼亦难走。若在此灭其幽并精骑大部,则夏侯虽生,亦如死也,于我何害耶?”
有一句话法正没说出口,那就是:让他们去跟凉州骑兵先对磕个你死我活的吧,当面对战,就算凉州骑兵全灭了,幽并骑兵也必然元气大伤,咱们不吃亏。再说了,要是凉州骑兵真完了,说不定吕布就该心疼得动了……(未完待续……)
PS:对了,昨天忘记说了,前章末尾,书友封吟(风吟)登场。我很好奇,他是国王陛下小说中常见的那个风吟吗?我该给他个怎样的下场为好呢?
法正为什么要张飞退兵呢?还真不是为了争功——法孝直还没那么小心眼儿,再加上他乃坐镇后方的谋士,那跟冲锋在前的武将又有何功可争?真要论功劳,樊哙争得过张良吗?就算你是刘邦初起家的老底,那又如何?
法正的用意,乃为了解除陈仓的危机,使得张郃随时都可以挥师北上,攻击正顿兵雍县城下的联军——当然啦,若无夏侯渊主力策应,估计张郃不敢来,最多也就做做北指的假象而已。但是如此一来,夏侯渊想要抄联军的后路,就必然经北道而行,而不会走雍县、陈仓之间——即便他是屯驻在渭水北原,也必然要去兜那么一个大圈子。
因为只有兜了圈子,才能形成最优的战略态势,也即在谷口与雍县、陈仓形成新的三角包夹——夏侯渊不傻,而且估计整套战略,面对各种形势的应对策略,都早已形成既定方案了。
如此一来,便可大致判断出夏侯渊的目的指向——必然是由雍县北过,直指汧水河谷出口,妄图恢复其故有的第三道防线。只要预先布设人马,并且想办法限制住幽、并骑兵的行动范围、延缓其行动速度,便有机会聚而歼】≌,之!
倘若在山地、丘陵之间,那么这预设战场就很好找,即便是平原,哪怕森林密布,也方便利用林木构建防御工事。然而关中平原自秦时即全面开发,难寻大片林地,到处阡陌纵横。北方全是旱田。又当冬季。麦茬都几乎被割尽,极便骑兵纵横——你又怎么限制他们的运动范围,拖慢他们的运动速度呢?
此正法孝直秘计之精要所在——那套花样,陈宫琢磨不出来,哪怕庞统在此,也必然难作设想,只有籍贯本地、在扶风郡内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法正,才能有此灵感。
夏侯渊对此自然毫无所知。他只当敌军已然中计,便欲亲率骑兵前往袭其后路。当即下令,留三千军守寨,他自将骑兵在前,郭淮率步卒后随,自岐山而北出杜阳县,循道向西,直取谷口。郭淮紧着劝他:“将军为一军之主,岂可涉险?今当步骑同行,谨慎为是——敌非无人也。陈宫在彼,安知无所防备耶?”
夏侯渊说正是因为有陈宫在敌军之中。我才一定要率先而行——“如伯济所言,彼岂无防?为不得已耳。彼恐魏公将至,乃欲急取雍县为立足之地,固虑我掩袭其后,乃必广布侦骑。军行若缓,敌必退走,则我无功矣!”
郭淮心说咱原计划不就是要逼他后退吗?如此即可拖延时间,一直等到魏公的大军到来。可是一方面他不好直言反驳夏侯渊,二来既失陇关、汧县、渝麋,他也不想光跟敌军绕圈子,毫无建树地就等着曹操来援——所以,将军你所言有理啊,然而——“淮愿将骑军先发,将军合后可也。”
夏侯渊心说那可不成,我一向将骑兵、行疾道,光带着步兵跟后面缓缓移动,非得把我急死不可。再说了,这四千精骑是我的命根子,哪儿放心全都交给你个小年轻啊。当然表面上不能这般直言相斥,而只是笑着说:“平原纵横,不敌即可走也,何险之有?敌便万般设谋,吾以疾对,进退如风,彼可奈何?司马毋虑。”
夏侯渊并没有沿着北山南麓,打平原上行军,因为那样距离雍县太近了,太容易被敌军的哨探发现。他是绕至岐山以北,自狭道经杜阳县转向西南方向,等到迈入平原以后,距离汧水河谷口不过二十里而已,可起突出不意之效。午前发兵,当晚在山间露宿,翌日辰时即突出山南——这时候郭淮率领的步兵还一半儿路程都没有走到哪。
夏侯渊唯一担心的,是陈宫料到他会如此行军,故而预先在山道口设置营寨,当面拦阻。倘若如此,那自己只好原路返回,再换条道儿过去——反正骑兵跑得快,雍县也不会那么容易便即陷落。这也是他让步兵合后的重要原因——倘若全军都慢慢悠悠的,两天才能走出山地,然后又被迫折返而回,别循他途,前前后后七八天,那还真难保证雍县会不会出事儿。
所以也预先通知了张郃,说既然张飞已退,你便出陈仓城,诡作北上救援雍县之势,一方面吸引敌军的目光,另方面也减缓一下雍县所受到的压力。
不过挺幸运的,哨探来报,前方并无敌军阻路。夏侯渊不敢轻忽,一方面快速冲下平原,同时遣哨探再往探查汧水河谷口的情状。不多时便即得到回报,说谷口己方原本的防线处,如今敌军亦已修补了寨栅,遣军固守,此外但见护运辎重的兵马,不见大股敌军。
夏侯渊心说好啊,那我便先去抄掠敌方的辎重,倘若敌军自雍县城下回援缓慢,便使随后跟进的步兵去夺谷口之寨;倘若敌军快速回援,那我便原路撤走,而使郭淮背山立阵,吸引敌军主力,我绕回岐山去,再自平原兜抄——如同高手弈棋一般,他连后面十几步该怎么走都已经想好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敌方乃故示以弱,其实早有布置也,想趁我军攻寨之时,从后方展开夹击——可是你当我傻的呀,我拿骑兵去攻你坚寨?我不过抄你粮秣而已,你杀过来,我就跑了,就算撞见陈宫所部凉州骑兵,我地形比你熟,也未见得跑不过——除非吕布率其亲卫前来,才有可能将我咬住。
所以一松缰绳,便待前行。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一眼瞥见哨探的马蹄,不禁就是一愣——这马蹄子上怎么全都是泥啊?“汝等得无涉汧水而探乎?”你们这是跑水里去了吧?哨探急忙回禀道:“有数人乃涉汧水,吾未涉,先来归报。然不识何故。汧水泛滥。田壤被水。泥泞难行……”
夏侯渊闻言,悚然一惊,抬头看看天色,不禁皱眉:“吾恐中计矣——速速后退!”
开玩笑,骑兵以速度见长,这要是淌泥而行,那还跑得起来吗?太容易被敌军给绊住啦!
此正法正之计也。他当日跟刘备、陈宫说,今冬气候颇为温暖。咱们来得时候也瞧见了,即便浅浅的汧水也没有冻结,仅沿岸有些冰凌而已,而且我观其天候,估算三五日内也不会降温。不妨趁此机会,掘开汧水,淹没附近田地,则夏侯渊不来便罢,一旦来至谷口,必为泥泞所阻。乃可最大幅度地限制他的机动速度。那么要是突然降温呢?也不怕,到时候田地都变成了冰场。战马在碎冰面上照样跑不快!
除非气温降后好多天,夏侯渊都不肯来,田地才有可能真正给冻结实喽,反倒利于骑兵驰骋。不过真要那样,估计咱们雍县也已经打下来了吧。
果然这几天还真没有降温,谷口的田地依然泥泞,夏侯渊一时不查,便冲下平原,直到见了哨探回报,才知道不好,赶紧下令回撤,可是已经晚了。但见远方旌旗招展,敌军已从两面合围过来——前遣哨探,也等于暴露了自家的位置,联军知道夏侯渊已到,当即收拢起了包围网。
东方杀到的乃是陈宫所部骑兵,乃夏侯渊所不欲纠缠者也。南方杀来的是刘备所部步卒,兵马虽众,放在广袤平原上也止稀稀拉拉而已,倘若土地坚固易行,夏侯渊趁其未合之际,一个冲锋便能破开缺口,就此远飏而去。可是这回夏侯渊不敢冲了,真要陷入泥泞,速度一慢,敌自四面合围,不仅毫无胜算,且有覆没之险!
西方便是谷口,当道有寨,难以冲过;北方……就是自己的来路。
貌似这时候也只有循来路而还啦。然而山道狭窄,出易入难,想好几千人马一转身就全都塞回山里去,那简直天方夜谭嘛,估计顶多撤走一半,就必然遭遇敌军的前锋。倘若那时候还是屁股对着敌人,大家伙儿排长队等着进山呢,必遭肛裂之难……
倘若有步军接应,尚有可为,然而郭淮还远远地落在后面呢。起码得固守整整一个白天,才可能与后军相合——可是拿骑兵背山守御,与步兵正面对战,那不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自寻死路吗?
无奈之下,夏侯渊只得率领骑兵转向而东,去硬碰凉州骑兵——因为东方的敌人明显比南方要少。虽说后面是不是还跟自己似的,远远地缀着步兵,目前还瞧不清楚,但终究是汧水的反方向,土地不虞泥泞,还有快速穿插,从而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啊。
夏侯妙才手执长槊,身先士卒,直薄敌阵。凉州骑兵虽然早有防备,掩袭而来,但是真没想到魏军的应变如此之速,直接就奔自己过来了,结果本军的马速还没能提起来,便遭到到迎头痛击,阵列当即散乱。
因为他们匆匆地从雍县城下赶过来,走得也挺辛苦——为了最大限度地迷惑敌人,那真是计时论刻,直到最后时分才始撤围而西的,城下光留下了孟达的四千兵马以作监视。结果才刚布置到位,还打算先用了朝食,好好歇歇脚呢,便有探马来报,说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其实南方的刘备军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刘备当时就急了:“未料敌来如此之速,可保必胜乎?”倒是法正紧着安慰他:“来既速也,吾料夏侯渊必使骑军在前,彼不敢涉泥泞,或退入山中,或东向与凉兵争胜矣。若其退也,于后劫杀,必可全胜;若其东向,吾即据山口而夹击之,彼亦难走。若在此灭其幽并精骑大部,则夏侯虽生,亦如死也,于我何害耶?”
有一句话法正没说出口,那就是:让他们去跟凉州骑兵先对磕个你死我活的吧,当面对战,就算凉州骑兵全灭了,幽并骑兵也必然元气大伤,咱们不吃亏。再说了,要是凉州骑兵真完了,说不定吕布就该心疼得动了……(未完待续……)
PS:对了,昨天忘记说了,前章末尾,书友封吟(风吟)登场。我很好奇,他是国王陛下小说中常见的那个风吟吗?我该给他个怎样的下场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