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向蜀武干戈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顶点笔趣阁 www.baoyelong.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宣政殿内异常安静,皇帝右手持着一个折子,面色阴郁。
杜宰相立在皇帝之下,凝神看着皇帝的神情。
“这刘辟得寸进尺,妄想总领三川。”皇帝命宦官将折子递给杜相。
这个折子杜相已看过,胸中的一番话早已酝酿许久:“刘辟此人野心颇盛,且阴狠手辣,不可姑息。此番若是应了他,往后羽翼再丰时,便难以收服。韦皋死后,刘辟私自承了节度使之职,对他不满者十之三四,此时正是讨伐刘辟的好机会。”
皇帝未表态,又问:“兵部以为如何?”
“陛下,蜀地险要,易守难攻,臣不主张出兵。”兵部尚书一句话出,纷纷有人附和。局势一边倒,主战的只有四五人,其余都主和。
皇帝听了哈哈一笑:“昔日韦皋一死,刘辟便自立为西川节度使,朕当时纵了他,可结果呢?他向朕要三川的权力,若此次再姑息,他还会要什么?众卿可来说说。”
皇帝虽笑着说了这段话,可朝堂上一时无人敢出声。
皇帝扫视众位官员一眼,冷笑道:“驳了,不允。”
散朝后皇帝留了杜相,说到:“杜相,此次驳了刘辟所请,怕是很快就会反,还得趁早准备。平定西川是必然的,可是谁为帅,朕一时还未有决断,杜相可有人推荐?”
杜相微微笑道:“臣有两个人选,陛下可思量,一是武成节度使高崇文,另一个是保义节度使刘澭。”
“刘澭,高崇文。”李纯手扣着龙椅扶手,似在思索。
藩镇内患已成为大唐安定的一大隐患,还是太子时,李纯便已对刘辟有所观察,刘辟反心已久,只是迟早的问题。李纯曾授意翟临佯装对刘辟进行刺杀,实是为挑起刘辟对王叔文的不满。而李纯登基后,若是要向藩镇开刀,从前期矛盾激化和难易程度来看,刘辟必然最为适合成为开局之战。
因是平定藩镇的第一仗,一定要嬴,而且要赢得果断,出征的人必得是身负威望、能征善战的老将,这样一方面能定军心,也可速战速决,给其他想要反的藩镇瞧瞧颜色。
高崇文的战名的确有威望,七年前大破吐蕃,被封为渤海郡王。刘澭若论征战,或许还更胜于高崇文,只是此人难掌控些。
“若仅论能力,刘澭的确是平叛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为人倔强,河朔气度尚在,常听闻只知卢龙节制,不识朝廷宪章。高节帅宽和得众,用兵审慎,在朕看来更合适一些。”李纯略微一思量,便定下了人选。
“陛下所言有理,臣还有一请。”杜相跪下郑重道:“此次出征,还望陛下罢免宦官监军一职,将军事权全权交付给高节帅,由其战时一力决策。”
李纯许久未言语,有一丝犹豫。看着杜相挺直的背脊,终是点头:“就如丞相所言。”又对侍立一旁的宦官道:“守谦,着中书舍人拟旨,传高崇文入朝。”
腊月,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只一夜,所有的屋棚宅院便覆上一层银白。长安去年便没有雪,今冬却是个好兆头。
高承禹今日面圣,卸下了腰上的剑,此时从大明宫出来,只觉得眼前明亮。他身着一身绯色朝服,头戴墨色冠帽,绯色衬得一张清冷的面孔似要将这白皑皑的雪比了下去,面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仿若冬季里勾人的一抹艳色。
他今日求见皇帝是自请随父出征,皇帝准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直向往的事情,文安邦,武定国,多少男儿的梦想。
今日,高承禹并不急着回去,悠悠然地在冬雪里走了许久,街边有小孩子扔着雪球互相追赶。
再有几天便要过年了,怕是年后刘辟便要有所动作,出征在即,高承禹一直冷静的内心也激动起来。他习惯性地向沈思从前住的院子走去,直到门口才醒过神来,想起沈思回到兴元还未归来。
这场雪直下了三日,积下的雪直到初四才渐渐消融。
初五开始连日出了几桩怪事,先是城南道观里的一棵有几百年寿命的柏树冻死了,再是曲江湖面冰消后死了数百条鱼。本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人为刻意渲染下,竟也是传的满城风雨。
有文官上表,天有震怒,不宜发动征战,致生灵涂炭,恳请陛下对征讨蜀地一事三思。
皇帝闻言微有怒色,冷笑到:“没想到竟是怕成这样,连此等蛊惑人心的手段都使了出来。”
翟临今日在殿中,听皇帝如此说法也忍不住笑了:“陛下圣明,臣去查查这两桩事到底是如何做的手脚。”
李纯摇头道:“不必,朕不信此事,但若他们要信,便给他们一个说法。把司天台监正找来。”
司天台监正许诚五十多岁,头发白了大半,较其他官员略瘦,在人群中看起来颇有仙骨。许监正听召急急赶来,衣服上还带着冷冽的寒气。
“臣参见陛下。”许监正行礼,面上带着一丝惶恐,关于几起异兆,司天台自然早已知情,他已想好此事如何处理。
“许卿平身。今日异兆一说卿怕是早有耳闻,为何一直不见奏报?”李纯问。
许诚从容答言:“此并非异兆,故臣未奏报。”
“哦?如何说。”李纯问
“前年旱涝不均,而并未见雪,去年关中亦是大旱。而岁末迎来瑞雪,臣今日推算,今年定然风调雨顺,只是东部数镇初夏会有较多雨水,要提前加固河道,其余四方皆安。”许诚答言。
李纯一听许诚的话,心情颇为舒畅:“许卿所言甚慰吾心。只是近来有臣民对于出征一事尚有疑虑,还望司天台推举一人随军出征,若是有此等兆象,也好及时应对以安人心。”
宣政殿内异常安静,皇帝右手持着一个折子,面色阴郁。
杜宰相立在皇帝之下,凝神看着皇帝的神情。
“这刘辟得寸进尺,妄想总领三川。”皇帝命宦官将折子递给杜相。
这个折子杜相已看过,胸中的一番话早已酝酿许久:“刘辟此人野心颇盛,且阴狠手辣,不可姑息。此番若是应了他,往后羽翼再丰时,便难以收服。韦皋死后,刘辟私自承了节度使之职,对他不满者十之三四,此时正是讨伐刘辟的好机会。”
皇帝未表态,又问:“兵部以为如何?”
“陛下,蜀地险要,易守难攻,臣不主张出兵。”兵部尚书一句话出,纷纷有人附和。局势一边倒,主战的只有四五人,其余都主和。
皇帝听了哈哈一笑:“昔日韦皋一死,刘辟便自立为西川节度使,朕当时纵了他,可结果呢?他向朕要三川的权力,若此次再姑息,他还会要什么?众卿可来说说。”
皇帝虽笑着说了这段话,可朝堂上一时无人敢出声。
皇帝扫视众位官员一眼,冷笑道:“驳了,不允。”
散朝后皇帝留了杜相,说到:“杜相,此次驳了刘辟所请,怕是很快就会反,还得趁早准备。平定西川是必然的,可是谁为帅,朕一时还未有决断,杜相可有人推荐?”
杜相微微笑道:“臣有两个人选,陛下可思量,一是武成节度使高崇文,另一个是保义节度使刘澭。”
“刘澭,高崇文。”李纯手扣着龙椅扶手,似在思索。
藩镇内患已成为大唐安定的一大隐患,还是太子时,李纯便已对刘辟有所观察,刘辟反心已久,只是迟早的问题。李纯曾授意翟临佯装对刘辟进行刺杀,实是为挑起刘辟对王叔文的不满。而李纯登基后,若是要向藩镇开刀,从前期矛盾激化和难易程度来看,刘辟必然最为适合成为开局之战。
因是平定藩镇的第一仗,一定要嬴,而且要赢得果断,出征的人必得是身负威望、能征善战的老将,这样一方面能定军心,也可速战速决,给其他想要反的藩镇瞧瞧颜色。
高崇文的战名的确有威望,七年前大破吐蕃,被封为渤海郡王。刘澭若论征战,或许还更胜于高崇文,只是此人难掌控些。
“若仅论能力,刘澭的确是平叛最合适的人选,但他为人倔强,河朔气度尚在,常听闻只知卢龙节制,不识朝廷宪章。高节帅宽和得众,用兵审慎,在朕看来更合适一些。”李纯略微一思量,便定下了人选。
“陛下所言有理,臣还有一请。”杜相跪下郑重道:“此次出征,还望陛下罢免宦官监军一职,将军事权全权交付给高节帅,由其战时一力决策。”
李纯许久未言语,有一丝犹豫。看着杜相挺直的背脊,终是点头:“就如丞相所言。”又对侍立一旁的宦官道:“守谦,着中书舍人拟旨,传高崇文入朝。”
腊月,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只一夜,所有的屋棚宅院便覆上一层银白。长安去年便没有雪,今冬却是个好兆头。
高承禹今日面圣,卸下了腰上的剑,此时从大明宫出来,只觉得眼前明亮。他身着一身绯色朝服,头戴墨色冠帽,绯色衬得一张清冷的面孔似要将这白皑皑的雪比了下去,面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仿若冬季里勾人的一抹艳色。
他今日求见皇帝是自请随父出征,皇帝准了,这对他来说可是一直向往的事情,文安邦,武定国,多少男儿的梦想。
今日,高承禹并不急着回去,悠悠然地在冬雪里走了许久,街边有小孩子扔着雪球互相追赶。
再有几天便要过年了,怕是年后刘辟便要有所动作,出征在即,高承禹一直冷静的内心也激动起来。他习惯性地向沈思从前住的院子走去,直到门口才醒过神来,想起沈思回到兴元还未归来。
这场雪直下了三日,积下的雪直到初四才渐渐消融。
初五开始连日出了几桩怪事,先是城南道观里的一棵有几百年寿命的柏树冻死了,再是曲江湖面冰消后死了数百条鱼。本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人为刻意渲染下,竟也是传的满城风雨。
有文官上表,天有震怒,不宜发动征战,致生灵涂炭,恳请陛下对征讨蜀地一事三思。
皇帝闻言微有怒色,冷笑到:“没想到竟是怕成这样,连此等蛊惑人心的手段都使了出来。”
翟临今日在殿中,听皇帝如此说法也忍不住笑了:“陛下圣明,臣去查查这两桩事到底是如何做的手脚。”
李纯摇头道:“不必,朕不信此事,但若他们要信,便给他们一个说法。把司天台监正找来。”
司天台监正许诚五十多岁,头发白了大半,较其他官员略瘦,在人群中看起来颇有仙骨。许监正听召急急赶来,衣服上还带着冷冽的寒气。
“臣参见陛下。”许监正行礼,面上带着一丝惶恐,关于几起异兆,司天台自然早已知情,他已想好此事如何处理。
“许卿平身。今日异兆一说卿怕是早有耳闻,为何一直不见奏报?”李纯问。
许诚从容答言:“此并非异兆,故臣未奏报。”
“哦?如何说。”李纯问
“前年旱涝不均,而并未见雪,去年关中亦是大旱。而岁末迎来瑞雪,臣今日推算,今年定然风调雨顺,只是东部数镇初夏会有较多雨水,要提前加固河道,其余四方皆安。”许诚答言。
李纯一听许诚的话,心情颇为舒畅:“许卿所言甚慰吾心。只是近来有臣民对于出征一事尚有疑虑,还望司天台推举一人随军出征,若是有此等兆象,也好及时应对以安人心。”